藥品不良反應 : 臨床醫學 > 腕管綜合徵
目錄
No. 1
  腕管綜合徵又稱腕管狹窄癥,係指腕部外傷、骨折、脫位、扭傷或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管內肌健腫脹,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或腕骨退變增生,使管腔內周徑縮小,從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癥。本病好發於職業性搬運、托舉、扭擰、捏拿等工作的人群中。本病的主要癥狀如下:患者撓側3個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間加劇,寐而痛醒,溫度高時疼痛加重,活動或甩手後可減輕;寒冷季節患指發涼、發紺、手指活動不靈敏,拇指外展肌力差;病情嚴重者患側大小魚際肌肉萎縮、皮膚發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現患指潰瘍等神經營養障礙癥狀。
  手部按摩治療腕管綜合徵應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行氣止痛為主。
  【按摩選穴】
  經穴和經外奇穴:大陵、內關、外關、陽溪、陽池、列缺、魚際、勞宮、合𠔌等。
  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肺、頸肩區等。
  反應點:踝點、運動點、頸項點、肩點、痙攣刺激點、止痛點等。
  全息穴:頸肩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按揉大陵100次,其餘經穴和經外奇穴每次選用2-3個,每穴按揉30-50次;推按各反射區1oo次;點按各反射點200次;掐按各全息穴3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為1個療程。治療以上述穴位為重點,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以腕關節為中心進行治療。運用手法時可配合鼕青油膏或解痙鎮痛配等活血化瘀藥物,既能加強按摩的治療效果,又可保護患者的皮膚。治療結束時要做適當的拔伸牽引,以鬆解粘連、滑利關節。
  患者配合下方熏洗,可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方藥組成:伸筋草、透骨草、紅花、防風、荊芥、桂枝、川芎各30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鐘。
  對於急性期病情較重患者,應將患臂用硬紙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懸吊於胸前,鬆弛壓迫,減少運動。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動手部數次,以促進血液循環。急性期後,疼痛緩解。囑患者練習腕伸屈、臂旋轉、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動,防止廢用性萎縮和粘連。患者應註意局部保暖,防止受涼,避免用冷水,可經常自行擦熱患部。
No. 2
  www.51bene.com 腕管綜合癥
  腕管綜合徵又稱腕管狹窄癥,係指腕部外傷、骨折、脫位、扭傷或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管內肌健腫脹,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或腕骨退變增生,使管腔內周徑縮小,從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癥。本病好發於職業性搬運、托舉、扭擰、捏拿等工作的人群中。本病的主要癥狀如下:患者撓側3個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間加劇,寐而痛醒,溫度高時疼痛加重,活動或甩手後可減輕;寒冷季節患指發涼、發紺、手指活動不靈敏,拇指外展肌力差;病情嚴重者患側大小魚際肌肉萎縮、皮膚發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現患指潰瘍等神經營養障礙癥狀。
  手部按摩治療腕管綜合徵應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行氣止痛為主。
  【按摩選穴】
  經穴和經外奇穴:大陵、內關、外關、陽溪、陽池、列缺、魚際、勞宮、合𠔌等。
  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肺、頸肩區等。
  反應點:踝點、運動點、頸項點、肩點、痙攣刺激點、止痛點等。
  全息穴:頸肩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按揉大陵100次,其餘經穴和經外奇穴每次選用2-3個,每穴按揉30-50次;推按各反射區1OO次;點按各反射點200次;掐按各全息穴3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為1個療程。治療以上述穴位為重點,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以腕關節為中心進行治療。運用手法時可配合鼕青油膏或解痙鎮痛配等活血化瘀藥物,既能加強按摩的治療效果,又可保護患者的皮膚。治療結束時要做適當的拔伸牽引,以鬆解粘連、滑利關節。
  患者配合下方熏洗,可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方藥組成:伸筋草、透骨草、紅花、防風、荊芥、桂枝、川芎各30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鐘。
  對於急性期病情較重患者,應將患臂用硬紙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懸吊於胸前,鬆弛壓迫,減少運動。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動手部數次,以促進血液循環。急性期後,疼痛緩解。囑患者練習腕伸屈、臂旋轉、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動,防止廢用性萎縮和粘連。患者應註意局部保暖,防止受涼,避免用冷水,可經常自行擦熱患部。
  鼠標手即(腕關節綜合徵) 致病原因
  隨着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每天長時間接觸、使用電腦,這些上網一族大多每天不停地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鼠標,手科專傢認為,經常反復機械地點擊鼠標,會使右手食指及連帶的肌肉、神經、韌帶處於一種不間歇的疲勞狀態中,使腕管周圍神經受到損傷或壓迫,導致神經傳導被阻斷。從而造成手掌的感覺與運動發生障礙。另外,肘部經常低於手腕,而手高高地擡着,神經和肌腱經常被壓迫,手就會開始發麻,手指失去靈活性,經常關節痛。手指頻繁地用力,還會使手及相關部位的神經、肌肉因過度疲勞而受損,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現麻木等一係列癥狀。而這種病癥也迅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鼠標手”,因為這些神經、肌肉和韌帶在手掌根部都要通過一個管腔,即腕管,鼠標手在醫學上也被稱之為“腕管綜合徵”。得了這種病會出現手部逐漸麻木、灼痛、腕關節腫脹、手動作不靈活、無力等癥狀,到了晚上,疼痛會加劇,甚至讓患者從夢中痛醒。
  鼠標手癥狀
  腕管是由腕橫韌帶與腕骨溝共同圍成的纖維性隧道,保護着手腕的正中神經。一般手腕在正常情況下活動不會妨礙正中神經。但當你在操作電腦時,由於鍵盤和鼠標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就必須背屈一定角度,這時腕部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壓迫了腕管中的正中神經,使神經傳導被阻斷,同時血液供應受阻,從而造成手掌的感覺與運動發生障礙,下述的癥狀就會發生。
  1.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適。
  2.斷斷續續的手指和手掌發麻、刺痛,有些病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麻得較厲害
  3.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協同工作能力降低。
  4.伸展拇指時不自如且有疼痛感,嚴重時手指和手部都虛弱無力。
  5.發麻的感覺在睡眠中和剛睡醒時較多發生,疼痛的情形在晚上會變得更嚴重,有時甚至會影響睡眠
  6.疼痛可以遷延到胳膊,上背,肩部和脖子。
  鼠標手的危害
  患者會感覺到手部刺痛,無力,不能握拳和抓小物體,隨着癥狀加重,可能會發展到不能開車和穿衣。手部肌肉變白,手部功能發生不可逆損傷。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永久性手部殘疾。此外,患者可能會出現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失調,其結果是患者不得不放棄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以下統計數據來自美國勞工部:
  根據美國勞工部統計,雇員上半身(如手腕、手肘、肩)的重複性勞損將近占了已報道職業病的2/3。而最常見的勞損就是鼠標手。美國勞工部宣稱,鼠標手是美國90年代主要的職業病,造成相當大規模的雇員殘疾。
疾病大全
  疾病名稱:
    腕管綜合徵
  疾病編碼:
    354.001
  歸屬係統:
    神經係統
  藥療方案:
     ⒈外固定:癥狀明顯者,用石膏托或夾板固定腕部於輕度背伸位1-2周。
  ⒉腕管封閉:用1%普魯卡因2ml和強的鬆竜12.5mg作腕管內註射,每周一次,共3-4次。
  ⒊服消炎止痛類藥物。
  ⒋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癥狀加重或有大魚際肌萎縮者,應及早行手術治療。切斷腕橫韌帶,解除對正中神經的壓迫。有時需同時進行正中神經束間鬆解術。
  5.治療包括用輕型夾板固定腕部,尤其在夜間;可以應用吡哆醇(維生素B6)50mg每日2次;較溫和的止痛劑如醋氨酚、非類固醇抗炎藥等。某些患者在變換電腦鍵盤位置以及調整體位後病情會有所緩解。如果上述措施均不能有效控製癥狀,可在腕管內局部註射皮質類固醇,進針位置為掌長肌腱和正中神經尺側,靠近遠端腕部皺褶。如果不適癥狀仍然持續或復發,或手無力與魚際萎縮的情況進展,應行開放手術或內鏡以使腕管減壓。
英文解釋
  1. 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carpal tunnel syndrome
包含詞
腕管綜合徵正中神經腕管壓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