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碧江杜鵑
  種中文名:碧江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bijiangense t. l. ming
  種別名:
  國內分佈:産雲南西部。生於海拔2 900米的雜木林中。模式標本采自云南碧江。
  海拔:29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acta bot. yunnan. 3(1): 116.f.2: 6-8. 1981]
  中國植物志:57(2):290
  亞組中文名:火紅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neriiflor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緑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緑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緑灌木,高1米;幼枝密被腺頭剛毛,在花序下的小枝直徑5毫米,二年生枝淡黃褐色,無毛,有明顯葉痕;老枝灰褐色,樹皮片狀脫落。鼕芽卵圓形,長8毫米,外面鱗片披針形,有微柔毛或近於無毛,邊緣有白色短柔毛。葉革質,狹披針形,長7—10釐米,寬2—2.5釐米,先端急尖,有細尖頭,基部圓形或鈍, 邊緣反捲,上面緑色,無毛, 中脈下凹,側脈14—15對,稍下陷,網脈不顯明, 下面蒼白色, 中脈凸起, 沿中脈和側脈疏生腺體,其餘無毛;葉柄長約1釐米,密被腺頭剛毛。頂生短總狀傘形花序,有花10--12朵;總軸長約1釐米,密被絨毛;花梗長1.8—2釐米, 密被腺頭剛毛;花萼大,長5—8毫米,外面被腺頭剛毛,裂片5,狹披針形, 肉質,紅色,邊緣有腺頭睫毛;花冠鐘形,長約3釐米, 肉質,紫紅色, 內面基部有5枚暗紅色的蜜腺囊,裂片5,近於圓形,寬約1.3釐米,頂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長, 長1.5—2釐米,花絲無毛;子房圓錐形,長約5毫米,先端突然緊縮,密被腺頭剛毛,花柱無毛,柱頭寬,頭狀。果未見。 花期5月。
  産地分佈:産雲南西部。生於海拔2 900米的雜木林中。模式標本采自云南碧江。
  參考文獻:rhododendron bijiangense t.l.ming in act.bot.yunn.3:116.f.2.6—8.1981;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410. 1982;雲南植物志4:430.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