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客運營業站 : 中國 >河北 >保定 >淶源縣 > 白石山
顯示地圖
目錄
《白石山 white Rock Mountain》
詩人: 林鬥南 Lin Douna

  路迥縈紆行木杪,腳力窮時山更好。
  苦吟轉覺嘉句慳,遠望方知衆山小。
  登臨自昔知幾人,留題暗苔新事物。
  籲嗟開闢歲時久,名字湮沒多無聞。
  細觀天地無窮極,百歲浮生真一息。
  少和靈運縱垂名,俯仰之間亦陳跡。
  何如大人能達觀,古今等視猶晨昏。
  朝菌靈芝皆死爾,彼有修短何足言。
  往來盤薄何為者,祗為幽懷未渠捨。
  恁闌一覽萬境空,轍跡何須遍天下。
《白石山 white Rock Mountain》
詩人: 宋晉之 Song Jinzhi

  日車未訪到仙宮,日腳將西又轉蓬。
  莫怪登山能草草,祗緣行李自匆匆。
  玉棺已去人何在,石鼎雖存味早空。
  休羨古來名與跡,幾多丘壑在胸中。
《白石山 white Rock Mountain》
詩人: 葉原賀 She Yuanhe

  雲梯連石磴,香樹鎖鬆關。
  林壑疑無路,神仙別有山。
《白石山 white Rock Mountain》
詩人: 張志道 Zhang Zhidao

  山似遊竜勢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閽。
  峰巒常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No. 5
  白石山聯繫方式地址:保定市淶源縣城南15公裏處
  電話:0312-7313456
  白石山投訴電話保定市旅遊投訴電話:0312-50816105081941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白石山景區榮譽國傢地質公園白石山導遊圖白石山交通圖白石山美食當地還有很多美味,淶源的泉水好,虹鱒魚味道也很棒,是一定要吃的。此外,淶源盛産黍子,用它磨成黃米面加上棗子、蕓豆做成的糕很有特點,值得嘗嘗。當地的豆腐是酸漿點的,又鮮又嫩,而煎餅鋪開之後直徑超過半米,又薄又香,另外還有莜麥面等許多小吃和山野菜,每天都可以吃點新鮮的。白石山交通遊客一般是先到淶源縣城,再從縣城去白石山。北京的遊客可由京深高速公路高碑店出口下,西行走112國道到達;天津的遊客可走112國道;保定的遊客可走保淶公路。
  白石山玩法觀瀑看雲海看佛光登山攝影
  淶源,淶水之源。在淶源聳立着一座巍峨的大山,那就是白石山白石山雄踞八百裏太行山最北端,山體高大,有“三頂、六臺、九𠔌、八十一峰”,主脊綫長7000餘米,最高峰海拔2096米,是華北平原西北隆起之竜首。登臨其頂可以遠眺狼牙山和五臺山。整個景區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張傢界之秀於一身,並可用“雄”、“險”、“奇”、“幻”4個字加以概括。峰高𠔌深,峰林壁立,落差可達600米,是所謂“雄”;峰林崢嶸,峭壁陡崖,是所謂“險”;峰林如獸、如塔、如劍、如筍、如仙,鬼斧神工,是所謂“奇”;而夏秋時節,海拔1800米以上(步遊路的起點海拔就超過1800米)常常雲霧飄渺,雲海如夢似幻,若雨後初霽,波涌浪捲,飄渺難當,更是一個“幻”字。淶源白石山與黃山、敦煌魔鬼城、黃河壺口瀑布等旅遊勝地一同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全國第二批國傢地質公園。作為國傢地質公園,不僅要有一定規模的地質遺跡,更要有稀有的自然屬性,優雅的美學價值和考古、生態、文化價值。
  白石山景觀齊全,集峰林、怪石、絶壁、峽𠔌、瀑布、森林、雲海、佛光、長城、廟觀等景觀於一體,地貌奇特,結構復雜,極具觀賞遊覽價值。白石山是我國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被認為是神仙的居所。因為夏季出現雲霧機會較多,經常有“佛光”出現。經中國旅遊地學研究會等有關部門論證,2001年被國土資源部列入第二批“國傢地質公園”之中。
  白石山因山體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上部的白雲岩蓋層形成於10億年前的海洋環境;地殼運動使這塊白雲質大理岩産生了兩組以上的垂直節理,在後來億萬年漫長的歲月裏,風化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斷擴大,岩層變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而且,這些柱立如林的奇峰又正好伫立在穩固的花崗岩基座上,使得這些又奇又險的峰林在不斷的地質運動中能夠被保留下來。
  白石山最壯觀的景緻,即是以峰林地貌著稱。其核心部位的大理岩峰林是我國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我國峰林地貌的一種新的類型。景區的精華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錯落、相對獨立的山峰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圍群山數百米,幾乎在淶源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她。白石山高大的山體,奇峰林立,巨壑縱橫,斷崖峭壁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少有麯綫,堪稱山嶽景觀中奇與險的代表。中國泛旅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傢考察白石山後這樣評價:“白石山北山南象,平樸中見詭異,雄奇中見秀麗。”黃山公司總經理看完白石山的峰林、森林後認為,“品位極高,獨具特色,不可替代,極具開發價值。”許多旅遊專傢評價白石山:“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張傢界之秀。”因白石山其形其韻酷似黃山,故被遊人稱為“北方黃山”。峰林奇觀,深藏在絶壁環繞的峽𠔌之中,路徑艱險。多少年來,人們衹能遙望她的高大雄奇,很難接近感受她的壯美。2000年,這裏鋪設了一條長7000多米,由7000多級臺階及棧道、隧道、索橋組成的步遊路,可將遊客帶入白石山的精華部分。
  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12%,有鬼箭錦雞等國傢二級保護植物。植被多呈垂直分佈,分佈在海拔1500——2000米之間的大片紅樺林,樹幹深紅,挺拔修長,翠蓋遮天,如紅妝出浴,極具觀賞價值。國傢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及大量的山羊、獾、狍、錦雞、山兔等在這裏出沒。
  十瀑峽是花崗岩構造的一條大峽𠔌,清澈的泉水從海拔1300米處的竜虎泉涌出,溪流跌宕,流連為潭,跳躍為瀑,常年流水不息。落差50多米的“雙竜瀑”,第一疊落入潭中,折轉90度再次跌落,姿態別緻優美,為瀑布中的上品。“飛竜潭”瀑面開闊,散落飄灑,飛珠濺玉。“無聲瀑”溪水從石板上滑落,如綢緞一般,亦動亦靜,無聲無息。十瀑峽花崗岩地貌與瀑布流水,構成了“泉、瀑、石、鬆”於一體的絢麗景觀。山高水急的十瀑峽歷來為遊人青睞。
  山北麓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石山長城,是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之一,毛感知切築的墻體顯現着歲月的滄桑。
  拒馬源泉群面積達6平方公裏,泉水淙淙,白楊緑地,山水相映,環境清幽,小橋流水人傢,一派水鄉風光。淶源縣境內泉源多,水量大,已知泉眼102處,流量大於2升/秒的就有30餘處,在全國許多名泉相繼幹涸之際,拒馬源泉仍舊汩汩翻涌,是名副其實的泉城,泉中有城,城中有泉,因此可稱縣級泉城的精品和絶品。拒馬源泉的水溫基本與外界溫差大而霧氣蒸騰。因此拒馬河是我國北方最長的不結冰的河。
  現在,白石山下部花崗岩峽𠔌中的溪流飛瀑、北麓保存完好的明長城及淶源縣城中的泉群,一並被劃入了白石山國傢地質公園的保護範圍。
  白石山在戰國時期,一山分燕趙,在宋遼對峙時期,一山分兩國。如今登上白石山巔,北俯田疇,東瞰狼牙(山),南覽群峰,西望五臺(山),似置身天外仙境,會由衷地生發出“祖國山河無限美“的感慨。
河北省淶源縣白石山
  白石山——白石山位於河北省淶源縣城南15公裏,雄居八百裏太行山最北端,景區面積54平方公裏,最高峰雲都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山多白石,連峰縱拔,秀列若屏,時有晴雲遊曳其上。”地貌奇特,植被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峰林、怪石、絶壁、雲海、佛光、森林、灌叢、溪流、瀑布、長城及珍稀動植物景觀。“白石晴雲”為淶源古十二美景之首。
  白石山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是第二批國傢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區,省級森林公園,國傢AAAA級景區,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白石山的主要景觀
  奇峰林立 怪石棋布
  極頂佛光 白雲黑霧
  彩林紅樺 珍禽猛獸
  長城原貌 溪流瀑布
  白石山峰林——白石山峰林景觀有四奇:
  峰多: 在不到三平方公裏的區域內,山脊山𠔌峰多成叢、成簇。
  壁峭:直上直下,有棱有角,陡直壁立,如刀削斧劈。
  形異:如柱、如帆、如筍、如劍、如人、如獸、如神仙鬼怪。
  勢險:有的上大下小,有的傾倒而不倒,有的狀如壘塊。
  白石山最高峰白石頂,每年夏季出現佛光的機會較多。“佛光”出現要求的條件比較苛刻,要求人所處的位置正好略高于云霧,又正好有太陽將人體的影子投射到雲霧上,這樣便可看到在人影的頭部罩着一個七彩光環,正象佛教彩繪中佛頂的光環,光環隨人的移動而移動,而且每個人衹能看見自己的光環。
  白石山降水較多,植被茂密,涵養水份較多,泉眼多出現於海拔1300米的高度範圍內,一路奔流而下,在花崗岩的峽𠔌中穿行,跳躍為瀑,留漣為潭,西麓和南麓的峽𠔌瀑布各具特色,以西麓十瀑布峽的雙竜瀑、飛竜瀑最為別緻壯觀。
  長城從白石山北側逶 通過,長約4000米,大部分敵樓和墻體保存完好,是全國長城中保存比較完好的地段之一。“敵樓修在城墻外”是白石山長城的一“怪”,它反映了長城建築因製宜的原則,衹有實地觀照周圍情勢,方領會其用意。
  白石山之怪,或怪在其形,如坐佛石、象石、豬頭石、人頭石、蝸牛石、斷劍石、將軍石、,惟妙惟肖,妙趣橫生;或怪在其質,如饅頭石、千層石、竜壁石,不同石質,情態各異;或怪在其位,如懸石,遺孑崖壁一小坎上,半身在外,似大聲說話會被震掉。
  “白石晴雲“是淶源古十二美景之首,意思是說即使是晴天,白石山巔也會有雲盤繞,白石山多雲霧是由白石山特殊的地質結構决定的。空氣不斷上升並有水氣不斷補充是形成雲霧的條件。東南暖濕氣流遇白石山爬升冷凝,並被攔貯在重巒疊嶂、溪瀑衆多,水汽不斷得到補充,從而極易形成雲霧。“白石山峰雲組合,是淶源的第一大美景。其實從北麓看白石山頂有雲盤繞時,往往南麓已是雲霧堆積一片茫然了。因北來的氣流往往占優勢,白石山南的雲霧難以越過山脊,往往在山頂上盤旋涌動。
  雲霧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後,在東南風的推動下試圖越過山脊,冷、暖氣流往往在晴雲峰一綫交鋒。隨着冷、暖氣流強弱的變化,雲霧時升時降,時進時退,聚如幔捲,散如蝶飛,奇峰忽隱忽現。尤其是當冷、暖氣流強弱相當時,在山脊上方相互膠着,雲頭壁立,一邊陰暗如晦,一邊豔陽當空,一綫兩重天。“風雲際會議”為白石山一大奇觀。
  雲霧勝境屬初霽
  白石山之景,晴不如雨,雨不如霧,霧不如雲。而云霧勝境當屬雨後初霽:溝𠔌之中生出縷縷煙雲,相繼而行,裊裊上升,漸漸凝聚,成團成片,接着迅速彌漫,如萬床棉絮,將𠔌壑填平,巨岩似浮島,奇峰若仙山。其上天宇曠然,蔚藍一色。
  白石山為何山多白石
  白石山因山多白石而得名。白石山的白石是如何形在的呢?岩漿侵入運動時,炙熱的岩漿燒烤白雲岩,使用白雲岩發生重結晶等熱變質,變成了晶粒均勻的潔白的大理石。但白石山頂部因距岩漿較遠,炎候不夠,雖了發生了熱變質,但未形成純大理岩,仍為層層疊疊的白雲岩貌。
  岩漿冷疑形成的花崗岩
  岩漿拱起上邊的地層後,破碎的地層經億萬年的流水刷和日曬、風吹的地層經億萬年的流水衝刷和日曬、風吹等風化作用,一點點被剝蝕掉,變成卵石、沙粒、土壤,冷疑在地殼淺部的花崗岩漸漸“破土而出”。花崗岩俗稱“麻子石”。白石山下有這種岩體200多平方公裏,被稱為“司格莊岩體”。
  白石山雄踞八百裏太行山最北端,山體高大,有“三頂、六臺、九𠔌、八十一峰”,主脊綫長7000餘米,最高峰海拔2096米,是華北平原西北隆起之竜首。登臨其頂可以遠眺狼牙山和五臺山。淶源白石山與黃山、敦煌魔鬼城、黃河壺口瀑布等旅遊勝地一同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全國第二批國傢地質公園。2006年9月18日淶源白石山、淶水野三坡國傢地質公園與北京房山國傢地質公園聯合申報的世界地質公園,順利通過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的評審。
  白石山山景觀齊地貌奇特,結構復雜,是我國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被認為是神仙的居所。因為夏季出現雲霧機會較多,經常有“佛光”出現。
  白石山因山體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上部的白雲岩蓋層形成於10億年前的海洋環境;地殼運動使這塊白雲質大理岩産生了兩組以上的垂直節理,在後來億萬年漫長的歲月裏,風化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斷擴大,岩層變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而且,這些柱立如林的奇峰又正好伫立在穩固的花崗岩基座上,使得這些又奇又險的峰林在不斷的地質運動中能夠被保留下來。
  白石山最壯觀的景緻,即是以峰林地貌著稱。其核心部位的大理岩林 是我國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我國峰林地貌的一種新的類型。景區的精華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錯落、相對獨立的山峰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圍群山數百米,幾乎在淶源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她。因白石山其形其韻酷似黃山,故被遊人稱為“北方黃山”。
  白石山植被森林覆蓋率達12%,有鬼箭錦雞等國傢二級保護植物。植被多呈垂直分佈,分佈在海拔1500――2000米之間的大片紅樺林,樹幹深紅,挺拔修長,翠蓋遮天,如紅妝出浴,極具觀賞價值。國傢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及大量的山羊、獾、狍、錦雞、山兔等在這裏出沒。
  山北麓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石山長城,是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之一,毛感知切築的墻體顯現着歲月的滄桑。
  白石山門票:50元
廣東省懷集縣鳳白石山
  白石山坐落在鳳崗鎮的桃花村和馬頭村之間。據介紹,為了方便人們上山拜祭白石仙人,當地的村民已多次對白石山進行改造和擴建。近年來,村民自發修通了上山公路,在山上建起 500多平方米樓房,修建了兩個共500多平方米的停車場,還修通水泥硬底化的上山公路,把白石山建設成一個供人們休閑、度假的聖地。每年白石仙人的紀念活動,從三月初一的前一天傍晚開始,持續三天左右,三月初一前夜,白石山上已是燈火通明,山上停車場停滿車子,人們通宵載歌載舞,十分熱鬧,遠遠看去,白石山有如一顆閃閃發亮的“夜明珠”。據懷集縣志記載:“白石山,城東六十裏,山多白石而得名,上有先翁檀俯臨桃花,一水灣抱如帶,四望鄉村歷歷在目,景甚幽緻,相傳古有仙人修煉至此,三月朔羽化,鄉人因登山祈禱多有應者。山前有白鶴岩,山麓有人仔石。
  據山上村民修復的“仙壇”碑文記載,在公元一世紀中,有一位叫廖亞楊的濟世名醫,他離傢出走來到鳳崗鎮,曾經很長時間在白石山上採藥煉丹,治病救人,廖亞楊精湛的醫術和扶貧濟睏的良好醫德在當地民間廣為傳頌。廖亞楊於農歷三月初一仙逝歸天,後人為了紀念他治病濟世的公德,追念他為“白石仙人”,在山上設置了白石仙人神位,每年的三月初一,不分遠近的男女老幼,成群結隊涌上山上祈禱,使這座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說起白石仙人,還有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據民間傳說,廖亞楊出生在珠三角一帶的名醫世傢,其祖父曾官拜禦醫頭銜,祖宗數代行醫濟世,聲名遠播。廖亞楊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得到了祖上的醫學真傳,常年來採藥行醫,治病救人。廖亞楊成年後,其父母為他私定當地柳傢的女子為妻,廖亞楊不滿父母為其私定終身,便瞞着傢人,離傢出走,一路上採藥行醫。一天,他來到白石山採藥,被白石山這個奇妙的人間仙境所迷,便在離山頂數十米的一個石岩前(人稱白鶴岩)搭棚築捨,住了下來。
  又說,其妻柳氏有沉魚落雁之容,閉花羞月之貌,人品端莊賢淑。廖亞楊數年離傢未歸,她心懷憂慮,立下了外出尋夫的决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傢人後,攜帶2名婢女逆鳳崗河千裏迢迢尋夫而去,歷經數十年,來到鳳崗鎮四村村委會雞腳莨村對面的一座山上坐下休息,一坐下便昏然入睡,一夢登仙(身疲力歇而逝),後人便在此山上立殿敬奉,取名叫“蕩夫崗”(意思是:柳氏尋夫蕩失的山崗)。上天為了表奉柳氏的忠心,在距離白石山的白鶴岩300米處降下一蹲珍石(人稱人仔石,又叫抱仔石),以示柳氏就近相愛之心。
  據傳,這蹲珍石過去正如一個女人懷抱小孩的樣子,可惜,隨着時光的流逝,石頭風化比較嚴重,目前已失原貌。在白石山頂看去,蕩夫崗前的洽水河與白石山前的桃花水交匯於鳳崗圩鎮,都有着相近的距離,兩山遙遙相對。為了紀念他們,歷代以來,當地的村民分別在兩地立碑設壇紀念。
浙江省寧波市白石山
  巍然屹立於東錢湖湖北的白石山,是東錢湖的北高峰。山上白石裸露,青鬆掩映,玲瓏峭拔,狀貌清奇。北坡峭崖如壁,登峰極費力氣,南嚮山勢平和,舉足較為輕捷。半山腰上有塊大約六十平方米大石平坡,可供憩息。
  從白石山巔極目遠望,可見沃野廣袤,良田舒展,江河如帶、阡陌似綫。若遇天高雲淡,晴空萬裏,寧波市紅塵彌漫,天封塔隱約可辨。傳說八仙過海時,曾在此山逗留觀賞,又有兩仙姑到此弈棋,卻偶為牧童窺見。牧童風仙姑風骨不凡,不敢出見,直到二仙升空,雲散霧雲,纔把天機識破。故事傳遍,後人作詩曰:
  仙人偶下洞雲深,對局彈棋坐碧岑;
  惆悵爛柯山寂寂,曾留片石到於今。
近義詞
白石山
白石山
相關詞
廣東懷集懷集鳳崗
包含詞
白石山鎮白石山村白石山站
白石山莊白石山島白石山路
桂平白石山白石山戰鬥樂清白石山
白石山風景區尋白石山人澗懷集鳳崗白石山
仿白石山水圖軸遊白石山觀音寺白石山前萬丈空
白石山森林公園保定白石山大酒店書李公擇白石山房
白石山國傢地質公園白石山真禪師舊草堂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傢地質公園
吉林省白石山林業局職工醫院白石山林業局集體企業公司工藝旋木廠蛟河市白石山鎮利華工藝編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