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 > 挪威 > 特倫德拉格 >南特倫德拉格 > 特隆赫姆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特隆赫姆位於尼德河和特隆赫姆峽灣的交合處,是挪威第三大城市,現有人口13萬。如果說這個城市不像官方廣告所稱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城市”的話,至少也可以說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讓人感到非常愜意,其城市佈局讓人感到十分合理:商業機構與歷史文化性的建築很和諧地構成了繁榮、秀美的市區風貌,而那些地方性的工業部門則被點綴在市郊的翠緑之中。
   這座城市最早是富有的拉德伯爵傢族的住宅區。拉德伯爵哈康?西戈森當年就是以這片富饒的土地為基地統治着挪威,直到995年死於奧拉夫?特利格瓦森的追殺。而後者(即奧拉夫一世)在兩年以後在此地建立了“特隆赫姆郡的貿易城”,後改名為“尼德羅斯”(由“尼德河”而得名),其城內的大教堂至今仍沿用着這個名稱,不過大部分當地居民仍習慣地稱這座城市為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的聞名與繁榮首先要歸功於奧拉夫二世。這位挪威後來的庇護人在斯蒂剋勒斯塔戰役中英勇戰死,此後他的遺體被埋葬在1016年修建的聖剋萊門教堂。1031年,當他的屍體被重新挖掘出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它依然新鮮無損(很快這個地方還出現了一個泉眼)。於是奧拉夫二世被推崇為“聖徒”,尼德羅斯也很快成了中世紀挪威的朝聖地,前來朝拜的香客在7月29日的“聖奧拉夫節”前後最為集中。1897年,在奧拉夫二世誕辰900周年紀念日的時候,特隆赫姆又恢復了“聖奧拉夫節”,現在人們每年放十天假來慶祝這一節日。
  
   第二次世紀大戰時期,特隆赫姆是挪威淪陷區抵抗運動的中心。而今天的特隆赫姆既是通往奧斯陸方向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商港兼漁港。
No. 2
  特隆赫姆(挪威語:Trondheim 聆聽 文件-播放,或有譯為特倫汗)是挪威的一個城市,也是南特倫德拉格行政區的首府,於997年建立。現在成為全挪威的教育中心、技術中心和藥物研究中心,有30,000名學生在此接受教育。特隆赫姆也是挪威第三大城市,有158,613人居住在市內(截至2006年8月)。而以整個行政區來計算的話,則有246,751人。
  
  地理和氣候
  特隆赫姆的位置剛好處於Nidelva河和大峽灣Trondheimsfjord匯合的地方,也是特隆赫姆區中心。在夏令時間,日出的時間為3:00,而日落時間為23:40,但衹是僅僅處於地平綫的下方而已,所以由5月20日至7月20日,特隆赫姆是沒有黑夜的()。而在鼕令時間,日出的時間為10:00,而日落時間為14:30。特隆赫姆屬於海洋性氣候(),但很多時沿海地方都會颳大風。在1901年7月22日,特隆赫姆天文臺錄得有紀錄以最高的氣溫35 °C,而在1899年2月則錄得有紀錄以最低的氣溫-26.1 °C。而全市的最高點位於Storheia山,高度為海拔565米(≈1850呎)。
  概要
  特隆赫姆的主教座堂,尼達洛斯主教座堂全球最北的中世紀大教堂,也是斯堪地那維亞最大的大教堂。這裏的猶太會堂也是全球最北的猶太會堂。區內主要的劇院,Trøndelag劇院位於市內,也是北歐最古老而且仍在使用的劇院。而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NTNU),和聖奧拉夫醫院(St Olavs Hospital)都是位於區內特隆赫姆。而現在正興建一間新的醫院(),造價120億挪威剋郎。SINTEF,這個斯堪地那維亞最大的獨立研究組織,聘請了2,000名員工,當中1,400人在特隆赫姆工作()。當地報章Adresseavisen是挪威最古老且仍活躍的報章,於1767年創立。Adresseavisen也擁有一間區內的電視臺TVAdressa和電臺RadioAdressa。
  
  特隆赫姆的友好城市有:
  
   達姆施塔特,德國
   鄧姆弗林,蘇格蘭,英國
   格拉茨,奧地利
   科帕沃於爾,冰島
   北雪平,瑞典
   歐登塞,丹麥
   佩塔提剋瓦,以色列
   拉姆安拉,巴勒斯坦
   斯普利特,剋羅地亞
   坦佩雷,芬蘭
   蒂拉斯波爾,摩爾多瓦
   瓦列霍,美國加州
   剋倫,厄立特裏亞 (和特隆赫姆南邊的海姆戴爾友好)
  
  其他
  雖然特隆赫姆是挪威一個較大的城市,但仍然可以發現野生動物。在Nidelva仍然可以發現水瀨;在明亮的夏天晚上,則可發現美洲獾和狐找尋食物。麋和鹿則在城市周邊的山上活動,它們有時會在城內行進。尤其是在五月份,一些感到睏惑的幼鹿會和它們的母親追逐,或是在鼕天的後期,山上的食物不足時,也會因為找尋食物出現在城裏。
  
  兩次獲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女演員,電影導演和挪威科技大學榮譽博士莉芙·厄爾曼(Liv Ullmann),1938年在東京出生,但在特隆赫姆長大。
  
  法國漫畫傢路易斯·特隆赫姆(Lewis Trondheim)以這個城市的名稱來作筆名。
  
  而蘇格蘭也有一隊樂隊以這個城市的名稱來命名。
特隆赫姆 / Trondheim
  原名“特隆也姆”。挪威西海岸中部港市,是挪威第三大城市。臨挪威海、特隆赫姆峽灣東南,尼德河口。人口154,000,中世紀曾是挪威首都。特隆赫姆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歷史和傳統延續了1000多年。公元前997年,維京國王使整個城市復蘇,正式定名為尼德羅斯。 目前,特隆赫姆是海運樞紐,也是著名的大學城,有歐洲最大的科技研究中心,以及舉世聞名的挪威科技大學。特隆赫姆於挪威中心地區,距離奧斯陸500公裏,您可以在一天內步行遊覽整個城市。
  公元997年,挪威國王奧拉夫一世(約995年—約1000年在位)創建了此城。十四世紀時曾一度為挪威首都。工業中心,有造船、魚類罐頭、木材、造紙、冶金和紡織等工業。與挪威各港市和瑞典有鐵路相通。海運發達。有現代化油港和商港。對外貿易甚盛。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宏偉的教堂。
  如果說這個城市不像官方廣告所稱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城市”的話,至少也可以說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讓人感到非常愜意,其城市佈局讓人感到十分合理:商業機構與歷史文化性的建築很和諧地構成了繁榮、秀美的市區風貌,而那些地方性的工業部門則被點綴在市郊的翠緑之中。
  這座城市最早是富有的拉德伯爵傢族的住宅區。拉德伯爵哈康•西戈森當年就是以這片富饒的土地為基地統治着挪威,直到995年死於奧拉夫•特利格瓦森的追殺。而後者(即奧拉夫一世)在兩年以後在此地建立了“特隆赫姆郡的貿易城”,後改名為“尼德羅斯”(由“尼德河”而得名),其城內的大教堂至今仍沿用着這個名稱,不過大部分當地居民仍習慣地稱這座城市為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的聞名與繁榮首先要歸功於奧拉夫二世。這位挪威後來的庇護人在斯蒂剋勒斯塔戰役中英勇戰死,此後他的遺體被埋葬在1016年修建的聖剋萊門教堂。1031年,當他的屍體被重新挖掘出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它依然新鮮無損(很快這個地方還出現了一個泉眼)。於是奧拉夫二世被推崇為“聖徒”,尼德羅斯也很快成了中世紀挪威的朝聖地,前來朝拜的香客在7月29日的“聖奧拉夫節”前後最為集中。1897年,在奧拉夫二世誕辰900周年紀念日的時候,特隆赫姆又恢復了“聖奧拉夫節”,現在人們每年放十天假來慶祝這一節日。
  第二次世紀大戰時期,特隆赫姆是挪威淪陷區抵抗運動的中心。而今天的特隆赫姆既是通往奧斯陸方向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商港兼漁港。
英文解釋
  1. n.:  Trondheim
近義詞
特隆也姆
包含詞
特隆赫姆機場特隆赫姆峽灣
分類詳情
尼德羅斯大教堂斯蒂弗茲加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