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澳大利亞梗
  澳大利亞梗(australianterrier)又叫澳洲梗,此新品種是本世紀初期培養而成的,這種狗具有聰明而靈活的頭腦,強健的身體,是伴侶犬與玩賞犬的最佳選擇。
  [起源]
  澳大利亞梗原自澳大利亞,是經過凱恩梗、丹第丁蒙梗、愛爾蘭梗、曼徹斯特梗、約剋夏梗、斯開島梗雜交,改良而成的。1872至1876年間,這種狗很早就有歷史的記載。1868年,在澳洲昆士蘭皇傢的展覽中,其展示的粗毛梗,就是澳大利亞梗初期的雛型。1885年,早已被譽為的澳大利亞梗在墨爾本展示,1889年澳大利亞梗俱樂部在墨爾本成立了,1896年製定了標準的這種犬類,然後嚮世界各地傳至,1933年被全英犬協認可。1960年被全美犬協認可並進行了註册。這種犬類呈竪耳與垂耳這兩種,竪耳犬衹被美國認可,英國對這兩種犬都認可。
  [外貌特徵]
  體高:澳大利亞梗的身高為25釐米。
  體重:澳大利亞梗的體重為4.5~5千克。
  頭部:頭部長,前額顯得飽滿;頭蓋平坦,額段清晰;口吻較長,上下頜強壯而有力;牙齒堅固而結實,咬合呈剪狀;鼻子呈黑色。
  耳部:耳小,且耳根位置高,兩耳之間的距離較近,允許竪耳或垂耳。
  眼睛:眼睛小且呈黑色,平坦,具有敏銳的目光。頸部長而傾斜,逐漸變細,飾毛很豐厚。
  軀幹:身材矮小,身體的長度大於身高,胸部中等寬度,且深,肋骨適度彎麯,且略圓,背部水平,腹部略微收縮。
  四肢:前肢直立,到腕部的位置覆蓋着飾毛;後肢很結實,且肌肉豐滿,跗部、膝部適度彎麯;小小的腳趾圓而緊湊,近似於貓型趾,足墊厚實且彈性很好,爪堅硬且呈黑色。
  尾部:尾很高,且直立,斷尾,則為整個尾巴的3/5。
  被毛:直而硬的被毛,長度約5—6.5釐米。短而柔軟的下毛,飾毛的顔色比身上的被毛要淺。
  毛色:
  澳大利亞梗的被毛呈淺藍色或銀黑色,頭部和四肢上的毛發還摻有黃褐色斑,還有砂色或紅色。通常情況下,毛發的根部為淺藍色,毛發的頂端為黑色;黃褐色的毛發越多,越深,越好。
  步態:矯健的步伐,輕盈的步態直前,充滿着自信。
  [特性] 天生活潑而聰明,具有機靈、敏捷、勇敢、威嚴的特徵,平時也常常顯現出急躁的表情。
  [用途]
  澳大利亞梗依然保留着梗類的特性,專長捕捉小動物,曾經也被用來牧羊。現在成為了優秀的家庭伴侶犬。
  [選購與選育要點]
  身材矮小,腿短,頭部長,鼻子呈黑色,口吻長,眼睛小而呈黑色,淡色的眼睛或突出的眼睛都屬於缺陷;步態輕盈而自如,矯健而非常敏捷。以上為標準的澳大利亞梗所具有的特徵。
  [缺陷]
  呈楔形的頭部長,額段不清晰,齒咬合不整齊,頸部粗而短,四肢長,背呈拱形且嚮下凹,以上都屬於缺陷。
  -------------------------------------------------------------------------------------------
  澳大利亞梗(australian terrier)
  澳大利亞梗是第一個在澳大利亞本土被接受和展示的澳大利亞品種,也是被其他國傢正式承認的第一個澳大利亞品種。1868年,在墨爾本的一次犬展上,一種澳大利亞本土的短毛梗首次公開亮相。1899年,該品種被稱作“澳大利亞硬毛梗”被特別展示,那年的犬展中有兩種顔色引人註目淺棕色/紅色,藍色/棕褐色。1887年成立於墨爾本的一個澳大利亞硬毛梗俱樂部最先試圖建立該品種的標準,直到1896年,纔確定了一個標準。很快英格蘭和美國也采用了該標準,而且1933年在英格蘭的品種鑒定上承認了該標準。1960年,該品種在美國養犬俱樂部註册,這是24年來第一個梗類犬,也是進行akc譜係登記註册的第114個品種。
  1977年,美國的澳大利亞梗俱樂部成為akc的成員。如今,該品種被正式承認,並在全世界的各個國傢展出。
  作為最小的工作梗之一,這種犬在睏難時期和艱苦的地區用作助手和伴侶。從19世紀80年代早期,塔斯格尼亞就有一種被稱作硬毛梗的當地犬,它們與大英老蘇格蘭犬(不是現在的蘇格蘭梗)有着很近的親緣關係。這種梗被認為同其他一些品種的英國梗進行過雜交,繁育出一種速度快、健壯,能吃苦的犬。開拓者在擴大疆域時,需要用它們來控製水邊和農田裏的鼠類和蛇,以及內地的羊群和駱駝群,有時用於牧羊,有入侵者時發出警報,也被
  用作伴侶犬。用作雜交的犬應被選來産生某種特別需要的特點。儘管一些人對澳大利亞梗的歷史存在分歧,但對被用作雜交的犬種方向,他們的意見則是一致的。
  這些犬中包括其他一些梗的祖先,如丹帝的金曼特梗、凱恩梗、約剋郡梗以及可能用愛爾蘭梗和凱恩梗雜交産生的老黑棕梗(即如今的曼徹斯特梗)。幸運的是,不同的雜交産生了一種漂亮的犬,它們的主人以能在傢中和公共場合展示它們而感到自豪。
  澳大利亞梗是展覽、城市家庭或農場的最佳選擇之一。這種犬很有靈性,自信、充滿好奇,藉助出色的聽力和良好的視力,它們成了一種很好的報警犬,可以警告任何入侵者。它們通常可適應各種氣候和環境,而且雙層毛很少脫落,不怕風雨,使它們一年四季都很舒服。
  它們繼續作為一種天生的、不知疲倦的捕鼠者和狩獵犬。也許是因為在艱苦環境中它們同人的關係很密切,有很高的獻身精神,對人充滿感情,接受主人的一切命令。它是一種好的家庭犬,也是一個孤身者的好伴侶。這看起來真的實現了早期培育者的夢想,他們希望培育出一種犬:堅韌、聰明,能胜任日常的戶外工作,而且體形小,並且晚上可以回到傢來。
  品種標準
  【整體外貌】一種小型、聰明、骨骼中等的工作梗,竪着的耳朵和截斷的尾巴相對於身高較長。毛色——藍色和棕色、深土黃色或深紅色,外層毛緻密,頸部和身體四周有明顯的飾毛,頭部有柔軟、絲般的飾毛。受益於其多才多藝的工作犬祖先的遺傳,澳大利亞梗聲音好聽,行動極其靈活。給人的印象是聰明伶俐,通人性而且很自信。
  【大小,比例和結構】肩胛部高24.5~27.9釐米不在該範圍內被視為缺陷。比例——體長與身高成比例。從肩胛到尾尖比從肩胛到地而長2.5~3.8釐米。工作能力良好,骨骼中等,身體比例勻稱,對稱性好,體重適宜。
  【頭部】頭長,堅硬。吻的長度等於顱骨的長度。聰明機敏。眼——小,深棕色到黑色(深色為佳),充滿靈氣,間距適中。眼緣黑色,卵圓形。缺陷——色淡或眼突出。耳——小,直立且有尖,高於顱骨,兩耳間距適當,直立不歪斜。顱骨——從自前方或側面看長而平,略長於其寬,兩眼間有很輕微但明顯的凹痕。吻部——吻部強壯有力,微低於眼下。頜有力。鼻——黑色,理想品種的特徵是鼻梁上有一v形無毛區,成年犬的長度各異。唇——緊縮
  且有深棕或黑色的緣。剪狀咬合。
  【頸部,背綫和軀幹】頸部——長,輕微的弓形,強壯,自然延伸到肩後。背綫水平。軀幹——身體結構穩固,肋骨很好地外展,但不呈圓形,胸略低於肋部,腰部有力,稍短,並有輕微的拱起。缺陷——腰太長。尾——位置高,直。所有犬均斷尾,保留略少於一半,成年後可一手握住。
  【前軀】肩腿——長而扁平,兩肩的間距很小。前臂的長度與肩扁平部的長度相當。肩和前臂呈90·角。缺陷——直肩,兩肩擁擠和間距過大。肘——緊貼胸部。前腿——自前方看,直,互相平行;骨圓,長度適當。恰好位於軀幹下方;從側面看,肘前方軀幹部明顯突出。腕部——有力,微斜。缺陷——掌部斜度大。懸趾去除。腳部——小,幹淨,像貓腳;趾呈弓形而且緊湊,腳墊良好,不內收也不外展。趾甲短,黑而堅硬。
  【後軀】有力,膝關節和跗關節發育良好,從跗關節到地面短而且垂直。腿部肌肉豐滿。從後面看,從髖關節到地面,後腿直,而且與前腿在同一平面上。缺陷——肌肉不豐滿或過度豐滿。
  【被毛】外層毛——尖而直,除了尾部、腕、掌部,從跗關節嚮下的部位以及腳沒有長毛外,全身其他部位的毛長約6.4釐米。耳上的毛最短。底毛——短而柔軟。飾毛——比軀幹上的毛軟。頸部有良好的飾毛,與其他保護性的環狀毛共同組成了“圍裙”。前腿到腕掌部也有一些細毛裝飾。頭飾——覆蓋於整個顱骨頂部;比其他的毛更好更柔軟。
  【毛色和特點】毛色——藍和棕褐色,深沙土色和深紅色。藍和棕褐色——藍:深藍、鐵藍、深灰藍或銀藍。在銀藍色的品種,毛為銀藍色,尖部顔色深。棕褐色特徵(不是沙土色或紅色),應盡可能豐富,在面部、眼、軀幹下部、小腿部,以及腳,腹周圍。顔色越豐富,品種越純。頭飾——銀色或比頭部顔色淺。沙土色或紅色任何深沙土色或深紅色,都可表明品種較純。頭飾——銀色或比軀幹的毛色淺。缺陷——成年犬毛全黑。藍色的毛中有棕褐色的點,或者沙土色/紅色毛中有暗色點。無論任何顔色的犬,胸部或腳上的白色毛應被
  杜絶。
  【步態】無論從前面看還是從後面看,腿從肩部到腳及從髖關節到腳都應直,並且平行於行進中綫移動。後腿同前腿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動。當犬快速運動時,前後肢的腳趨嚮於嚮行進中綫交匯,但無論是彎麯還是伸展,腿都保持直綫。從側面看,腿呈跨越式運動。後腳應落在前腳落過的地方,兩者間沒有間距。背綫保持堅硬和水平,沒有彎麯。
  【性情】澳大利亞梗深通人性,機警,勇敢自信,天生好捕鼠類,善於圍獵。作為伴侶犬,友好而有情。缺陷——怕人或對人有攻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