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油樟
目錄
No. 1
  種中文名:油樟
  種拉丁名: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chao ex h. w. li
  種別名:
  科中文名:樟科
  科拉丁名:lauraceae
  屬中文名:樟屬
  屬拉丁名:cinnamomum
  國傢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國內分佈:産四川.
  海拔:600-2000
  中國植物志:31:184
  形態特徵:常 緑喬木
  最低海拔:500
  生境:山地常緑闊葉林中
  模式采自:四川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佈:長陽
概述
  油樟係樟科樟屬的珍貴樹種,中國除臺灣省外,獨有分佈於宜賓,亦稱“宜賓油樟”。
  油樟是常緑齊木,高達50m,胸徑3m,具有生長速、萌蘖強,載葉多,病蟲少,樹形美觀,姿態雄偉,木質柔韌,紋理緻密的特點,壽命長達千年,是成片造林和四旁緑化的首選樹種。
  油樟樹兜含黃樟素3—5%,是合成洋茉莉醛的重要原料;樟木香氣濃郁、耐腐防蛀,是造船製箱、民用傢具和美術工藝品的上等材;樟葉片含樟油3.8—4.5%,提取桉葉素,廣泛用於醫藥、化工、香料、食品和國防工業;油樟種子榨油,可供製皂、作潤滑油。
  油樟全身是寶,尤以樟油産品名揚天下,宜賓樟農稱之“搖錢樹”,宜賓縣正大力開展人工栽培。
油樟栽培技術
  (一)、採種與貯藏
  1、採種:選用健壯母樹採種。成熟種果皮由青變紫轉至黑色,且柔軟多汁,“白露”前後採種,或拾集落地種子。油樟種子較其它樟種早一個季節成熟。
  2、貯藏:油樟種子富含油脂,易喪失發芽力,因此,一是采摘果實後及時搓掉果皮,拌草木灰或鹼性物脫脂去蠟,用水洗淨,陰幹播土,隨采隨播;二是將果實去皮洗淨後混沙貯藏。按1﹕2的比例混合,每五天翻動一次,每月換一次新沙。春播時,篩沙取種播入沙床。
  (二)、育苗
  1、有性繁殖:鑒於油樟種子發芽率衹有30%左右,故采用“兩段”育苗,可提高出苗率,並培育壯苗。
  (1)、沙床育小苗:取河沙或打細紅色沙石過篩後沙床,厚15—20cm,床寬1m,面積視種子多少而定——以種子不重疊為度,秋播或早春播種加蓋薄膜,既保溫保濕,又能防鳥獸為害。待種子發芽出土後,及時接蓋薄膜,有利苗木生長,也避免“燒苗”。一般在𠔌雨——立夏時節開展小苗移床。
  (2)移苗床:苗圃應選用水源方便,半陰半陽的厚層沙壤質平緩土地,施足底肥,拌勻築床,寬1m,長不限,以10cm的界方移植小苗,陰雨或早晚栽植,隨起隨栽,栽後澆透定根水,保持苗床濕潤,遇烈日可用鐵芒箕竪插庇蔭。成活後,看苗施放水肥。一年生苗高40—120cm。地徑0.5—1cm。
  2、無性繁殖:方法很多,可用埋根,壓條,撕“雞把腿”和嫩枝扦插育苗,側重介紹嫩枝扦插。
  (1)、選擇地勢平坦,水源方便,排水方便,半陰半陽的酸性或微酸性沙土或沙壤土作插穗圃,最好是粉碎過篩的紅沙石沙,鋪設20—25cm厚的沙床。沙質土壤需用3%的硫酸亞鐵每100平方米37.5公斤溶液撒土表“消毒”,不再翻耕,七天後床面鋪沙10cm以上備插。
  (2)、扦插季節:春、夏、秋均可,但以立夏——小滿時節為宜。
  (3)、選用10年生以下油樟側枝或10年生以上母樹兩米以下枝條和萌芽條側枝,頂芽飽滿,枝條木質或半木質化,長20cm,徑0.3cm,註意保鮮,插條長12—18cm,稍頂留2—3片半葉,用利刃削成平底,並在離底部2cm內橫刻3—4刀,深達木質部,50枝齊整結捆,竪置於5cm深的清水盆中,待藥物處理。
  (4)藥物處理有二。一是用奈乙酸處理,按1000株插條下部4cm 浸泡在2g高錳酸鉀溶解於2kg水的溶液中半小時(秋插4小時),再用非金屬容器將0.3g奈乙酸溶解於3ml酒精(或高度酒)中,兌冷開水600g,最後把這1000插條浸泡底部3—5秒鐘後,插入沙床4—5cm深,株行距5cm,澆透水,蓋薄膜,膜棚高50cm。在膜棚上搭陰棚80cm高,棚面透光度10—15%;二是用abt生根粉處理。首先配製2‰的硫酸亞鐵溶液125kg,然後將1gabt生根粉溶於1kg酒精中,兌水10kg,最後把1萬株插條分批依次浸泡插條底部4cm高2小時和1—2小時,插入沙床4—5cm深。
  (5)、保持沙床濕潤,不能過施,澆水時忌用井水;插床地溫不超過35攝氏度,高溫時可接膜散熱;插條走根發葉後,揭開覆蓋,再行水肥管理。
  (三)、造林
  在平丘地帶,選用土層40cm以上的黃壤土(忌用紫色土)造林或四旁栽植,窩大67×67×40,每畝111—168株。
  造林最佳季節為“霜降”前後;苗木要求高40cm以上,且粗壯無病蟲害;起苗用鋤挖掘,嚴禁手拔,結捆運輸;植苗前剪枝打葉,宿留頂端3—4片半葉,並用泥漿拌根,合參少許食????或過磷酸鈣於泥漿中,可提高成活率;植苗時做到苗正根伸,適當深栽,壓實捶緊。亦可截斷離地徑10cm處的苗桿,用蔸栽植,成活率高達98%,其後萌條多,載葉大,提高單産。有條件的每窩施磷肥0.5kg,拌勻後植苗。
  (四)、撫育管理
  幼林階段主要的中耕除草,常以窩撫、防治水土流失,年撫1—2次,同時防止人畜踐踏,三年既可鬱閉成林,開始收益。
油樟的利用
  1、采葉煉油
  油樟葉片是主含樟油器官,為了蒸餾透氣,常以枝葉同采混蒸。
  蒸餾器多用鐵製品,既包括爐膛、底鍋、甑蓋及冷凝器等部件。通稱水封式蒸餾器。
  油樟采葉期一般在6月5日—7月15日,有利於枝葉萌發,穩定翌年産量。
  枝葉出油率1.5—1.8%,樟油浮水面。十五年左右樟林,年畝産樟油10kg,現行價值300元,純利200元。
  2、油樟樹蔸主含黃樟油,煉油設備與練樟油相同,四季均可作業。
  將枯死油樟樹蔸取出,削成片塊,放進蒸餾器蒸餾,一甑蒸餾時間約10小時,出油率2—3%。黃樟油沉於水底,每噸價5萬元左右。
  3、樟油加工
  樟油組分較多,其中1.8一桉葉油素58.55%,合格樟油含桉55%以上。
  1984年,宜賓已開始樟油精加工,現已建成四個香料廠,具有年加工2000噸樟油能力,主産品80%桉葉油,副産殘液和白樟油。
  將80%桉葉油再次濃縮成最終産品99.5%桉葉素運銷世界生産廠傢作原料。目前,本道工序由我國轉口新加坡完成,成倍附加值。
  4、黃樟油加工
  黃樟油的重要成分黃樟素占80%以上,香料廠將其濃縮成99.7%黃樟素,直銷各國生産廠傢,作原料,合成洋茉莉醛,香蘭素和丁香酚。
油樟發展趨勢
  (一)、天然香料油:油樟是天然香料油,不含毒素,出口免檢商品,主要産品是桉葉素,隨着世界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醫藥、食品、化妝、日用品等原料倍增,國際市場年需桉葉素4000噸 ,既需樟油8000噸。目前,年入市場桉葉素2400噸,我國占600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正是擴建油樟基地的大好時機。
  (二)、提高樟油産量的途徑
  提高樟油産量的主要途徑:一是擴大油樟基地面積,二是開展油樟林的集約經營,三是提高粗油的出油率;四是運用激素、脫落油樟葉片,保留樹枝供給養分,提高載葉量,達到樟油産量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