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藥品 : 鎮平方言 > 槲葉
  槲葉
  (《本草圖經》)
  【異名】槲若(《唐本草》)。
  【來源】為殼鬥科植物槲樹的葉。
  【炮製】《本草圖經》:"微炙令焦。"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平,無毒。"
  【功用主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病。
  ①《唐本草》:"主痔、止血,血痢,止渴。"
  ②《綱目》:"活血,利小便,除面上皶赤。"
  ③《現代實用中藥》:"治淋病,尿赤,又驅縧蟲。"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吐血:槲葉不拘多少,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取五、七分,和滓服。(《簡要濟衆方》)
  ②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槲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即止,(《聖惠方》)
  ③治初得腸風,及血痔熱多者:槲葉微炙,炒槐花減槲葉之半,同為末。米飲調服,血痔熱者尤佳,亦堪為炭。(《本草衍義》)
  ④治冷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槲葉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之。(《聖惠方》)
  ⑤治螻蛄瘻:槲葉,燒灰細研。以泔別漬槲葉,取汁洗之,拭幹,納少許灰於瘡中。(《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