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 新疆大頭魚
目錄
No. 1
  拉文種名 aspiorhynchus laticeps
  又名 “大頭魚”、“虎魚”、“扁吻魚”、“南疆大頭魚”等,起源於3億年前,有着古魚類活化石之稱,僅一屬一種,目前,在世界上的分佈,僅存於塔裏木水係,已在原最大産地博斯騰湖絶跡,它在我國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魚類部分中,屬一級保護動物,與陸上大熊貓同屬一個級別。
  分類 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扁吻魚屬。
  外形特徵 新疆大頭魚體長而側扁、腹圓頭大、吻部扁平、口寬大而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口角處有短須一對,口內有3行細柱狀且尖端有鈎的下咽齒。腹背部鱗片細小,體側鱗則較大,肛門及臀鰭基兩側各有一行特大臀鰭,臀鱗發達。新疆大頭魚個體較大,體長多達90釐米,重14公斤以上。
  生活環境 屬底棲型魚類,常活動於河道緩流和湖泊靜水水體中,習性兇猛,以魚為食。
  生長繁殖 産卵期較短,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於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河水係的開都河、阿剋蘇河、車爾臣河和葉爾羌河之中。
  保護級別 屬於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它是中國的特産魚類,也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有着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因其體型巨大、肉味鮮美,經濟價值高,而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新疆漁業的主要對象,最高時年産量曾達240噸。由於長期的過度捕撈,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疆大頭魚已幾近消失,瀕臨滅絶的邊緣。有關部門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對新疆大頭魚的科學研究和人工繁殖工作。同時,加大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力度,增強了人們對這一珍貴野生動物資源的自覺保護意識。
名稱
  拉文種名:Aspiorhynchus laticeps
  又名:“大頭魚”、“虎魚”、“南疆大頭魚”、“ 新疆鰉魚”,學名新疆扁吻魚。
簡介
  起源於3億年前,有着古魚類活化石之稱,僅一屬一種。1988年12月國務院批準的《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在世界上的分佈,僅存於塔裏木水係,是塔裏木河水係中特有的土著魚類,已在原最大産地博斯騰湖絶跡,它在我國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魚類部分中,屬一級保護動物,與陸上大熊貓同屬一個級別。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塔裏木河流域新疆大頭魚年産量超過300噸以上。後來由於人為捕撈和沿河水利設施建設的影響,這種魚類在塔裏木河流域逐漸消失,衹在新疆拜城縣境內的部分河流內有少量殘體存在。1988年被國傢列為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野生動物,是新疆150多種現存魚類中惟一達到此等級別的珍貴魚類,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分類
  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扁吻魚屬。
外形特徵
  新疆大頭魚體長而側扁、腹圓頭大、吻部扁平、口寬大而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口角處有短須一對,口內有3行細柱狀且尖端有鈎的下咽齒。腹背部鱗片細小,體側鱗則較大,肛門及臀鰭基兩側各有一行特大臀鰭,臀鱗發達。新疆大頭魚個體較大,體長多達90釐米,重14公斤以上。
生活環境
  屬底棲型魚類,常活動於河道緩流和湖泊靜水水體中,習性兇猛,以魚為食。
生長繁殖
  産卵期較短,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於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河水係的開都河、阿剋蘇河、車爾臣河和葉爾羌河之中。曾經盛産於羅布泊、博斯騰湖和孔雀河等塔河水係中。
保護級別
  屬於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新疆大頭魚成年活體它是中國的特産魚類,也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有着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因其體型巨大、肉味鮮美,經濟價值高,而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新疆漁業的主要對象,最高時年産量曾達240噸。由於長期的過度捕撈,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疆大頭魚已幾近消失,瀕臨滅絶的邊緣。有關部門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對新疆大頭魚的科學研究和人工繁殖工作。同時,加大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力度,增強了人們對這一珍貴野生動物資源的自覺保護意識。
  扁吻魚為新疆塔裏木盆地的特有魚類,僅分佈於塔裏木河水係,海拔800-1200米之間。
  扁吻魚原為産區捕撈對象之一,有一定數量。自20世紀70年代始,數量劇減,至今存活量極少,已成為瀕危物種。瀕危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身生物學特性的製約,成熟齡大、繁殖力低、行動不敏捷而掠食不力,以及對生活和産卵環境要求高等,造成本種的種群數量少、分佈狹窄。近年來的水利建設隔絶了本種的産卵洄遊通道,影響群體數量的補充。此外,由於保護不力,捕撈過度、引進外來物種、農業用水使水位降低和水量減少等,直接破壞資源的補充。
保護
  200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産局、漁政管理總站與自治區水産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了新疆大頭魚生物學研究和人工繁殖實驗課題,並通過采取一係列人工繁殖技術和措施,利用池塘馴化養殖的新疆大頭魚采取人工催産、人工模擬自然環境促進性腺成熟的方法,在今年4月23日,6條成年青魚開始産卵,科研人員獲得人工催熟卵21萬粒,經過人工授精、脫粘、采取人工流水腐化,共獲得上浮魚苗13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