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寬葉錐花
  所屬捲:gomphostemma wall.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寬葉錐花
  文獻來源:gomphostemma latifolium c. y. wu (1965) * .
  描述字段:灌木,莖高1—2米,上部鈍四棱,下部幾圓柱形,密被污黃色星狀毯毛。葉闊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20—28釐米,寬(4)-9.5—14.5釐米,先端短尖,基部急尖或近圓形,近基部有不顯著的淺齒,上部邊緣為圓齒狀牙齒,紙質,幹時葉面紫褐色,被稀疏的短柔毛,網脈明顯下陷,背面密被星狀絨毛,灰黃色;葉柄長1.5-5釐米,毛被與莖同。聚傘花序幾無柄,密集,多花,苞片小,長圓形,長約5—7毫米,寬約3—3.5毫米;小苞片綫形,長6—9毫米,寬不超過1毫米,苞片與小苞片的毛被均與葉相似;萼鐘形,外面密被污黃色星狀毯毛,內面為稀疏的細柔毛,萼齒三角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果時略增寬,開裂;花冠白色或淺黃色,長至4.8釐米,外面被星狀微柔毛及單柔毛,內面為塵狀毛被物,花冠筒基部寬1.5毫米,至1/2處增寬,喉部寬達10毫米,上唇直立,闊而短,端圓形,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側裂片圓形;雄蕊較上唇微短;花柱纖細,與雄蕊等長,上部略粗,有星狀短毛,先端相等的2短裂;子房密被污黃色硬毛。小堅果扁長圓狀三棱形,長6-6.5毫米,寬3—3.5毫米,腹部具棱,背面圓,被污黃色星狀毛,毛早落。花期7—8月,果期9月延至翌年4月。
  分佈及生境:産雲南西雙版納,海拔840—1500米林內或灌叢中,濕潤處或放荒地上;我國廣東(防城)有分佈。模式標本采自景洪。
  藥用
  【藥名】:寬葉錐花
  【拼音】:kuanyezhuihua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錐花屬植物寬葉錐花的葉。
  【功效】:止血。
  【主治】:用於外傷出血。
  【性味歸經】:甘、澀,平。入肝、腎經。
  【用法用量】:外用:燒灰研成粉,塗灑於出血處。
  【別名】:棒絲花、山繼𠔌、白臘鎖(廣西)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江西、福建、廣東、廣西。
  【拉丁名】:原植物寬葉錐花 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