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天壇山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Mountain》 |
詩人: 汪元量 Wang Yuanliang
我登天壇山,灑然清吟目。 群峰如兒孫,羅列三十六。 支藤陟曾巔,中有少室屋。 山人化飛仙,庭除生苜宿。 古碑野火燒,剝落字難讀。 雛鹿臥幽岩,孤鳥響空𠔌。 解鞍小遲留,偷閒半日足。 長嘯歸去來,題詩紀幽獨。 |
|
天壇山投訴電話濟源旅遊投訴電話:0391-6633180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天壇山,又名陽洛山,位於市城區西北約31公裏處,海拔1711米,為王屋山主峰。絶頂有壇。傳為軒轅帝祈天之所,故名天壇;又因與東嶽泰山鼎峙,謂之西頂,俗稱老爺頂。
天壇山高聳入雲,獨柱凌空。人們登上山頂,翹首太空,雲霞眩目;遠望黃河,細流如練;俯視群山,宛如阜丘。在早晨和傍晚,有時可看到五色彩雲出現,起伏非常,變化多端;在黎明時分,有時可看到天壇全景出現在東方的奇觀,人稱“天壇倒影”,為濟源九景之一。凌晨站立山頂,可最先觀賞到東方日出的絢麗景色。山頂舊有玉皇殿、虛皇觀、軒轅廟、真君祠等建築,殿堂輝煌,香煙繚繞。劉禹錫詩云“陽洛天壇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笙”,形象地表述了山頂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建築規模。現僅存明萬歷年間所建的南天門和明、清碑碣十數通。南天門緊挨南崖,係九脊頂式牌坊,下有三孔拱券門洞。南額正中橫書“無極玄穹門”,數十裏遠望南北通明。
山頂四周俱是懸崖絶壁。東北有捨身崖,虛岩之上突出一石,闊尺許,長丈餘,勢欲飛墜,令人神悸。相傳呂洞賓曾履此石。西崖下有太乙池,為濟水之源。《尚書禹貢》所載“導氵允(一個字)水,東流為濟”即此。
天壇山東有日精峰,日初出時山峰精彩斑斕;西有月華峰,月升時山峰光華錚亮。 |
|
天壇山,又名陽洛山,位於濟源市城區西北約31公裏處,海拔1711米,為王屋山主峰。絶頂有壇。傳為軒轅帝祈天之所,故名天壇;又因與東嶽泰山鼎峙,謂之西頂,俗稱老爺頂。
天壇山高聳入雲,獨柱凌空。人們登上山頂,翹首太空,雲霞眩目;遠望黃河,細流如練;俯視群山,宛如阜丘。在早晨和傍晚,有時可看到五色彩雲出現,起伏非常,變化多端;在黎明時分,有時可看到天壇全景出現在東方的奇觀,人稱“天壇倒影”,為濟源九景之一。凌晨站立山頂,可最先觀賞到東方日出的絢麗景色。山頂舊有玉皇殿、虛皇觀、軒轅廟、真君祠等建築,殿堂輝煌,香煙繚繞。劉禹錫詩云“陽洛天壇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笙”,形象地表述了山頂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建築規模。現僅存明萬歷年間所建的南天門和明、清碑碣十數通。南天門緊挨南崖,係九脊頂式牌坊,下有三孔拱券門洞。南額正中橫書“無極玄穹門”,數十裏遠望南北通明。
山頂四周俱是懸崖絶壁。東北有捨身崖,虛岩之上突出一石,闊尺許,長丈餘,勢欲飛墜,令人神悸。相傳呂洞賓曾履此石。西崖下有太乙池,為濟水之源。《尚書禹貢》所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即此。
天壇山東有日精峰,日初出時山峰精彩斑斕;西有月華峰,月升時山峰光華錚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