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大棚西瓜六月管理栽培
  大棚西瓜六月管理栽培
  收穫大棚西瓜在5月底就應該開始收穫。到六月底,第一批瓜就應該收穫完畢。瓜生熟的鑒別方法:凡是成熟的西瓜,一般瓜個已長成,皮色好看、發亮,有油漬,瓜皮上的胎毛已退,衹留下瓜蒂上的一圈絨毛,臍部凹入較深,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生瓜則沉入水裏;用手卡住西瓜,放在耳朵旁,輕輕地擠一擠,瓜內發出“茲-”的聲音,是熟瓜,而且多為沙瓤瓜;敲擊法,一手托西瓜,一手輕輕地拍打,或者用食指和中指進行彈打,成熟的西瓜,敲起發出比較沉悶的聲音,不成熟的西瓜敲起來聲脆。一般規律是“悶聲”為熟瓜,“脆聲”為生瓜,在特殊情況下,如有的瓜皮太厚,敲起來聽着也悶聲但不一定是熟瓜。另有些瓜,瓜皮比較堅硬,敲起來也是脆聲但已是成熟的瓜。遇到上述情況,就需要“綜合鑒定,靈活運用”。
  對熟練者來說,最快的鑒別方法就是看瓜毛。大面積生産采收西瓜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
  註意事項在采收期,也是瓜皮最薄的時候,對很多品種來說很容易在這個時期造成裂瓜。有些特別的品種,裂瓜率可以達到30%以上,對瓜農的損失很大。高溫幹旱,使一些正值膨大期的西瓜大量裂果。果實膨大期裂果多是由於土壤水分變化劇烈造成的。持續幹旱後突然大水漫灌或連續大雨,大量營養物質輸入果實,使瓜瓤生長大大快於果皮,形成裂果;此外,一般薄皮品種西瓜易裂果,如黃小玉、紅小玉、84-24等,皮厚僅0.5釐米左右,果實將成熟時,如遇稍微強裂的震動、連續陰雨及持續幹旱突然大水漫灌,均會造成大量裂果。
  預防辦法:適當溝灌,可根據葉片萎蔫與恢復狀況確定缺水程度,並結合當地氣象預報,保證近期3-4天內無大雨的前提下進行溝灌,水分要均勻。最好采用滴灌。
  在發生裂瓜比較嚴重的時候,為防止連續幹旱後突降大雨造成裂果,可適當控製養分大量流入果實。具體方法是選擇寬度為莖蔓直徑1/3的兩片小竹簽,互為垂直地插入瓜蔓;用大頭針代替竹簽互為垂直地插入果柄;用手輕扭藤蔓或果柄等均可達到降低裂果的目的。
  中後期病害枯萎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枯萎病在西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但以伸蔓結果期發病最重。特別是在重茬田,幾乎100%的發病。成株發病,下部葉子發黃,莖基部表皮粗糙,根頸部常縱裂,潮濕時病部呈水漬狀,常長出白色或粉紅色的黴狀物,維管束為褐色。其防治方法是綜合防治:一是輪作,5年以上間隔期;二是嫁接,用高抗枯萎病黑子藍瓜做砧木;三是發現枯萎病及時拔除病株燒毀;四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0%dt殺菌劑350倍液灌根或可選用苯來特、70%甲基托布津、敵剋鬆500-1000倍液在植株根周圍澆灌,每株用藥200-250毫升,間隔期7-10天,共灌2-3次。
  炭疽病:炭疽病在西瓜中、後期發病最重。葉片邊緣出現褐色圓形或半圓形病斑。生有黑色小點或粉紅色粘稠物,莖部呈黑褐色縊縮猝倒枯死。莖蔓和葉柄上病斑呈圓形或紡錘形,黃色至褐色,稍稍凹陷,嚴重時可致植株枯死。果實受害處初期呈水漬狀、淡緑色,病斑擴大後呈圓形或橢圓形,褐色凹陷,潮濕時産生粉紅色粘質物。防治方法是:保護地和露地在發病初期噴灑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混合噴灑。此外,還可選用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2.25%仙生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7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2%抗黴菌素(農抗120)水劑2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疫病:疫病主要危害西瓜的莖葉和果實。葉片上的病斑呈圓形,水漬狀、暗緑色;空氣濕度大時發生軟腐,乾燥時呈青色,易破裂。莖和葉柄發病,病斑呈紡錘形凹陷縊縮,為暗緑色水漬狀,患部以上莖葉萎蔫下垂。果實發病産生暗緑色水漬狀凹陷病斑,患部生有稀疏的綿毛狀白黴,有腥臭味。防治方法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瑞毒黴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64%殺毒礬500倍液,60%琥·乙磷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5至7天一次,連續3次。註意和炭疽病的區別,兩種病用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