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廣州市區 : 廣州公交站 [顯示全部] > 南方醫科大學
目錄
No. 1
  南方醫科大學聯繫方式地址:廣州同和
  郵編:510515
  電話/傳真:86-20-61648482
  南方醫科大學投訴電話廣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20-8666666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南方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1951年10月創建,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重點大學。2004年8月,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决定,為進一步加強地方經濟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學校座落在祖國“南大門”、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校園占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均超過百萬平方米。現有北、南兩個校區,校園緑樹成蔭,花團錦簇,是廣東省一級園林式院校。
  
  學科門類齊全。學校具備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完整體係,現有學科涵蓋醫學、工學、理學、法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經濟學八大領域,下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中醫藥學、公共衛生等16個二級學院,7所附屬醫院。學校現開設23個本科專業,擁有55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3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擁有一大批國傢級重點學科、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國傢級臨床藥理基地、國傢級中醫藥理基地,形成了以醫科為主、理工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熱帶醫學、生物高技術等為代表的優勢學科群。現有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全日製在校學生13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000餘人。學校綜合實力在全國獨立設置的近70所醫藥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師資力量雄厚。學校匯集了一大批在國際國內有影響的著名學者、專傢,現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廣東省醫學領域共有院士3名,其中2名在我校),國傢“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廣東省生命科學領域僅2名,均在我校),博士生、碩士生導師500多名,正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70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0多名,國傢學位評議組成員4名,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4名,軍隊重大貢獻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全國骨幹教師9名,有54人次先後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目前學校資産總值近40億元人民幣。有着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教學場所齊全,現有各類教室、專業實驗室,全部實現了空調化、網絡化及電子化。4人一間的本科生公寓實現通電話、通網絡,全部學員公寓可容納15000名學生。擁有人工草皮的足球場、塑膠跑道的田徑場和標準遊泳池。圖書數據豐富,圖書館藏書近100萬册,中外期刊2000多種約10萬册。
  
  教學科研實力雄厚。先後獲得國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1項、二等奬2項,軍隊教學成果一等奬7項。學校每年所獲科研課題和獲奬數,均位居全國高等醫科院校前列。“十五”以來(2001-2003年底),共承擔國傢和省市基金課題643項,總經費1.38億元人民幣,是廣東省各類基金課題經費最多的醫科院校。“九五”以來(1996-2003年),廣東省所有各類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8項(沒有評出一等奬),其中我校就有9項,占全省的50%。“十五”期間,廣東省醫藥衛生評出科技進步一等奬17項,我校共獲9項,占廣東省一等奬總數的53%。
  醫療特色優勢明顯。現有7所規模較大的附屬醫院(南方醫院、珠江醫院、華南醫院、南華醫院、口腔醫院、萍鄉醫院和江都醫院),其中6所醫院是全國“三級甲等醫院”,消化、血液、心血管、神經內科、腎病、器官移植、顯微外科、骨科、腫瘤綜合治療和新生兒重癥救治等專科優勢特色明顯,已經成為解决重大疑難疾病的診療中心。並擁有規模最大的涉外醫療中心,其中南方醫院惠僑樓有床位400張,是全國開辦最早、規模最大、收治海外病人最多的涉外醫療機構,先後收治了85個國傢和地區的8萬多名海內外患者,在國內和東南亞享有較高知名度,並獲中央軍委授予的“模範醫療惠僑科”榮譽稱號。
  
  臨床教學基地完善。學校與100多傢地方和軍隊大、中型醫院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教學合作關係,其中,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及廣州、武漢、南京、福州4所軍隊的總醫院均為我校的臨床醫學院;另有近百所規模較大、教學質量好的教學醫院,實踐教學基地資源十分充足。對外交往廣泛頻繁。學校聘請了100餘名國內外知名的專傢和學者為我校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及香港等3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固的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聯繫,現已有20多個國傢的留學生到我校學習。與國外大學的師資互訪,學生互派的跨國教學活動正穩步展開,為廣大考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十分便利的條件。
簡介
  南方醫科大學是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北校區地處廣州市風景秀麗的白雲山東麓,南校區地處廣州市東南(新會展中心附近),占地面積近百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愈百萬平方米。校園緑樹成蔭,花團錦簇,是廣東省一級園林式院校。學校於2006年將隊製更改為學院製,進一步趕上了國內高校改革的進程,現設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中醫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護理學院、外國語與國際交流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醫學職業技術學院等十四大學院。
學科建設
  專業學科門類齊全。設有臨床醫學八年製、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預防醫學(食品衛生方向)中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藥學、醫學影像學、生物醫學工程(影像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檢驗(醫學實驗技術)、醫學檢驗(臨床檢驗)、護理學、法學(衛生監督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應用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生物統計學等26個本科(方向)5個專科(三年臨床專科06年停止招生)。
  學科理、工、醫、文、管、法、經濟等7大領域,形成了以理工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熱帶醫學、生物高技術等為代表的優勢學科群。擁有3個國傢級重點學科,2個國傢重點培育學科,3個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個國傢級臨床藥理基地和1個國傢級中醫藥理基地,1個全軍重點建設學科,9個全軍重點實驗室,1個涉外醫療中心,4個全軍醫學專科研究所,10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擁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5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2151名,其中,正副教授700多名(博士生導師98多名,碩士生導師250多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0多名,國傢"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國傢學位評議組成員4名,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4名,軍隊重大貢獻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全國骨幹教師9名,有54人次先後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有100多名專傢教授分別擔任全軍和全國性學術組織理事、常委以上職務。南方醫科大學,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集聚了一大批以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為代表的優秀學者,他們秉承先賢的優良傳統,成為南方醫科大學的棟梁。在民主、和諧的校園中,南方醫科大學的教學、醫療、科研等整體水平穩步提高。
交流合作
  南方醫科大學有着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尤其註重人才培養的國際化,致力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實施辦學的開放化、國際化和規模化,積極與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醫學院、韓國培纔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聯合辦學,建立了與海外著名大學交換學生的制度。充分發揮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生物醫學工程等特色名牌專業的優勢, 並緊密圍繞廣東經濟建設、衛生保障、科技發展的需求,以醫學學科建設為重點,帶動與醫學相關學科的協調發展,將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研究教學型多科性醫科大學”。
  2008年4月26日,教育部“第六次對發展中國傢教育援助人才培訓工作會議”暨教育部援外基地授牌儀式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章新勝副部長為貴州大學等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授牌。基地將配合教育部教育援外任務,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開展工作,承擔來華、出國培訓項目,選派援外教師、建立援外教師人才庫以及商務部等其他部委委托的援外項目。據悉,此次獲得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10所院校為浙江師範大學、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雲南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貴州大學和瓊州學院。
相關歷史
  南方醫科大學自從04年改製以來,由原本的第一軍醫大學更名為南醫大,但是校東門仍然挂着葉劍英題詞的第一軍醫大牌匾,可見學校各將校對軍製的依依不捨.05年3月更是將隊製改成學院製,準確來說是學員隊製,這是希望能嚮地方學校靠攏,活潑學園生活.在學風方面,秉承重點大學優良學風,自習室時常爆滿,必須占位才能取得自習空間,考試前尤甚.學生工作方面,雖然對外宣稱軍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層為了使學校更加充滿活力紛紛放棄各種苛刻權力,對學生教育采取任由發展,伺機調整的戰略,所以養成了學園學生尊校規敬師長的優良品德和各人自覺意識,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軍校,能如此逐步捨棄傳統卻是難能可貴。
設施建設
  硬件建設方面,學校23層公寓樓男女生混編居住的形式,不僅反應了醫學院校拋棄舊道德的决心,也表現出重點大學應有的氣魄,與時俱進的信心.而作為國內少見的高層美形公寓樓,在設計方面也是頗花心思.宿舍允許學生安裝空調,並且采取4人通過製,不但促進校內民主還能提高學生忍讓和爭取利益的能力,是培養社會性優勢發展人才的重大舉措.還有東區的紅樓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樓,也是環境幽雅,有着許多空室供學生活動的優質宿舍樓.教學樓分列9層,都安裝國傢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生活設備,而教學樓距宿舍樓僅僅2-7分鐘路程,讓學生和老師不需要浪費時間在無謂的步行上,從而經常可以看見上課期間同學們紛紜沓至,一片莘莘學子競相聚的景象.
四大優勢學科群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建成了以院士為竜頭、博士後流動站為基地、藥品研究基地為平臺、重點實驗室為支撐、優秀中青年人才為骨幹的理工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生物高技術、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等四大優勢學科群。 2003 年,在廣東省組織的重點學科評審中,全省參評學科綜合評分的前 15 名學科中,學校就有 8 個,占全省的 53.3% 。
  ````理工醫結合學科群 ,擁有 1 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1 名“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是中國醫學圖像學會理事長單位和《中國醫學物理學》、《中國臨床解剖學》 2 個核心期刊主編單位,建有全軍醫學圖像重點實驗室、全軍大型醫療設備質量保證和檢測中心,是大型醫療儀器國傢軍隊標準的製定單位。其中的生物醫學工程為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在 2002 年國傢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理工類一級學科評估中,綜合實力就已經達到了全國第八,“科學研究”得分名列全國第三,近兩年來又取得了重大發展。
  ````中西醫結合學科群 ,學校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所同時擁有西醫和中醫藥學院的醫科大學,軍隊唯一的中醫藥學院和中醫藥研究所,擁有 2 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中西醫結合和中藥學 ) 、 3 個國傢級重點學科、中藥和西藥國傢級臨床藥理基地,擁有 2 名院士候選人, 2 名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和 4 名中央保健組專傢等大批知名專傢學者。“十五”以來,在中醫中藥方面獲得的國傢自然基金 18 項,在全國 28 所中醫藥大學中名列第 4 位。
  ````生物高技術學科群 ,擁有 1 名科學院院士, 1 名“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在鼻咽癌分子機製、腫瘤靶嚮生物治療、應用型基因芯片、地中海貧血早期基因診斷、瘧疾免疫、基因工程疫苗等醫學前沿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居國內領先水平。學校是 國傢五大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之一,也是華南地區最具規模的生物芯片研究中心。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群 ,是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全軍“ 2110 ”重中之重建設學科,是全軍指定的南方戰區核、化、生等突發衛生事件應急和救護中心,是我軍國際維和部隊醫療隊的專門培訓機構,是廣東省熱帶醫學理事長單位、廣東省預防醫學領域的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 20 世紀 60 年代參加國傢“兩彈一星”和“三防”(防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醫學科技攻關的一批專傢調入學校,奠定了該學科“三防”醫學的基礎。該學科彙聚了我國防生物戰部分創始人,擁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傢、“ 863 計劃”主題專傢、國傢科技評審專傢等一批知名學者。建成了國傢第一傢數字化人體熱氣候仿真室、廣東省最早的 P3 實驗室(廣東省 4 個之一)和廣東省首傢生物技術中試基地等一批國內一流的公共衛生研究實驗室。在 SARS 肆虐期間,被指定為流行病調研組組長單位和心理治療組組長單位,並承擔了全國第 1 列 SARS 患者屍體的解剖工作。
輝煌校績
  ````“九五”以來( 1996-2003 年),在粵所有高校共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 23 項(均沒有獲得一等奬),其中學校就有 10 項,占全省各類高校和醫療機構獲奬總數的 43.5% ,位居全國醫科大學第一。 “十五”期間,學校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奬 30 項,名列廣東省內高校首位。近幾年國傢公佈的年度科技十大新聞中學校有 4 項成果入選,是廣東省入選“十大新聞”最多的高校。
  ````“十五”以來 (2001-2003 年底 ), 共承擔國傢和省市基金課題 643 項,總經費 1.38 億多元,是全省獲得由各級政府設立的基金課題經費最多的醫科院校 , 獲得國傢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傢基金重點項目各 3 項,位居廣東省醫科院校的首位 ( 原中山醫科大學分別為 2 項 ) 。目前在粵所有高校共承擔了 5 項國傢重大基礎研究計劃(“ 973 ” )項目,學校就占了 2 項。學校承擔的“ 973 ” 項目“炎癥的細胞信號轉導網絡及其調控機製研究”和“臨床醫學信息處理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是廣東省生命科學領域中僅有的 2 項“ 973 ” 項目,填補了廣東省生命科學領域 “ 973 ” 首席科學家的空白。
  ````裴國獻 教授完成的“雙前臂異體移植術”,是亞洲第 1 、 2 例,世界第 3 、 4 例; 舒斯雲 教授在世界首先發現的人腦內與學習記憶功能有關的新區域,被國際學術界命名為“舒氏區”;由鐘世鎮院士牽頭開展的“數字化人體研究”,是國傢重大科技攻關計劃(“ 863 ”)正式立項項目, 2003 年底面世的“數字化虛擬中國人數據集”,使我國成為繼美國、韓國之後第三個掌握虛擬可視人技術的國傢。該課題組承擔着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航天員着陸保障係統主要研究任務,這是廣東省科研單位承擔的唯一一項有關“神六”的科研技術方面的工作,該研究還將延續到“神七”,主要是通過數字人技術來研究宇航員太空行走中宇宙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和防護。
  ````尹炳生 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符合參比係唯一性的頭胸心電導聯理論,國內學者贊譽該理論是心電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被寫入國內最權威的心電研究領域專著《心電學》,稱為“尹氏導聯”。
  ````張漢承 教授在國際上率先開闢了淚液學研究領域,創造了“淚液學”的英文單詞名稱並得到國際學術界公認,被譽為“淚液學之父”。
  ````車小燕 教授研製的 SARS 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是國際上首個針對 SARS 病毒血清抗原的檢測試劑産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在發病的第一天就能從血液中檢出 SARS 病毒的檢測試劑,敏感度達到 90% 以上,特異度高達 99% 。與其他檢測試劑産品相比,具有檢測速度最快、檢出率最高、特異性最強、最適合基層單位推廣等優勢。在鐘南山院士主編的《 SARS 診治指南》中,已把該試劑檢測結果作為最重要的早期 SARS 檢測指標之一。
  ````根據國傢科技部 2004 年底公佈的發表論文全國高校排名中,學校位居第 24 位,在廣東省高校中名列第 2 位;學校有 5 種期刊是國內本專業領域內的權威學術期刊,《學報》是廣東省唯一一傢同時被國際權威醫學情報檢索機構 IM 、 CA 、 AJ 同時收錄的學術期刊,在全國 92 傢醫科大學學報類位列第二。
  ````在 2005 年的 中華醫學科技奬頒奬大會上,廣東醫學界拿下全國 8 個一等奬研究課題中的 3 個,分別是學校第二臨床醫學院(珠江醫院)的 舒斯雲 教授關於大腦記憶區域的研究課題、 車小燕 教授關於非典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究課題,以及中山眼科中心 楊培增 教授關於葡萄膜炎發病機製、治療的研究課題,學校占了三分之二。
相關詞
教育大學軍校第一軍醫大學科技醫學鐘世鎮醫院
醫療衛生武漢理工大學畫傢教授圖書館直銷僑鑫集團東方藥林
阮斌F4健康田之緣
包含詞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圖書館
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廣濟南柵醫院南方醫科大學軍樂隊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生物技術學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華瑞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南方醫科大學江都醫院南方醫科大學華瑞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南方醫科大學醫學職業技術學院南方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