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竜 > 冥河竜
目錄
No. 1
  冥河竜(stygimoloch)
  這是一種相貌怪異的恐竜。全長約2.4米,高約1米。體型和習性都很像今天的野山羊。頭部有一個堅硬的圓形頂骨,周圍布滿了銳利的尖刺,看起來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這種奇怪的頭飾有舒適作用呢?據科學家們分析,很可能是群體中雄性之間的爭鬥武器。圓頂可以抵受猛烈的衝撞,角刺則可用來相互碰撞,充當禦敵的武器。
  這是一種頭顱頂部、後部與口鼻部飾以非常發達的骨板與棘狀物的神秘恐竜,冥河竜——命名源於美國蒙大拿州的地獄溪,中生代,1983年發現時的場景就象取出一具地獄惡魔的遺骸一般恐怖。在全部化石記錄中,冥河竜那繁多的精巧而復雜的頭飾使它在同類(腫頭竜類)乃至全部恐竜中都是最面目猙獰的。
  遺憾的是,我們對這種恐竜所知甚少,迄今我們衹發現了五具冥河竜的頭骨,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身軀遺骸。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推斷出它的生活習性,冥河竜與其他腫頭竜類一道在晚白堊世的北美大陸上生活,它很可能直立行走,而前肢細小,並長有堅硬的長尾巴。冥河竜的頭顱骨板非常厚實,有一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雄性冥河竜之間是以互相碰撞頭部來爭奪伴侶,這類似當今的野牛,繁殖季節的格鬥是那麽驚心動魄。另外一部分科學家則認為冥河竜頭顱上的骨板純粹是裝飾而已,炫耀其漂亮的頭飾可以使雄竜在繁殖季節吸引到異性。
  古生物學家研究已發現的冥河竜骨骼化石,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大部分的腫頭竜類頭顱後部洞網狀結構都有愈合的趨勢,從而增加其厚度,異常厚實的頭顱表明冥河竜在腫頭竜類中是比較進步的種類,這也是腫頭竜類的進化——頭顱骨板趨更厚實發展。
  我們在冥河竜的棲息地發現了霸王竜,阿爾伯脫竜等大型掠食性恐竜,這表明群居生活的冥河竜需要建立有效的預警機製,機警而敏捷的冥河竜擔任着警戒任務,在掠食性恐竜進犯時保護老弱的同類撤離乃至與其格鬥,諸位想象一下,擁有極發達骨板與棘的冥河竜與霸王竜戰鬥的場面該是多麽血腥……
英文解釋
  1. lat.:  Stygimol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