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人心不古
目錄
人心不古 Renxinbugu
拼音: rén xīn bù gǔ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古:指古代的社會風尚。舊時指人心姦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

資料來源: 明·張居正《答兩廣殷石汀論平田事》:“近來人心不古,好生異議。”

rén xīn bù gǔ rén xīn bù gǔ
  古:古代的社會風尚。指今人的心地失淳樸而流於詐偽,慨嘆社會風氣變壞
No. 3
  衹因三代以後,人心不古。——清· 李汝珍《鏡花緣》
No. 4
  謂世人的心地沒有古人厚道。多用以感嘆世風澆薄。 明 張居正 《答兩廣殷石汀論平古田事》:“近來人心不古,好生異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真是人心不古,詭變百出。” 魯迅 《集外集·烽話五則》:“伶俐人嘆‘人心不古’時,大抵是他的巧計失敗了;但老太爺嘆‘人心不古’時,則無非因為受了兒子或姨太太的氣。”
No. 5
  【註音】:rén xīn bù gǔ
  【解釋】:古:指古代的社會風尚。舊時指人心姦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五回:“奈近來人心不古,都尚奢華。”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典故來源:
  由於元代的統治者為蒙古部族,愛好音樂與歌舞,此性格反映在文學上,於是産生了豐富多樣的戲劇與歌舞,散麯亦是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
  劉時中即為著名麯傢之一。元順帝天歷二年,江西大旱,劉時中見到災民受難的情況,於是作了兩套散麯《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第一套的內容陳述饑荒時「𠔌不登,麥不長」,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而且憤怒地斥責了姦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第二套則是揭露官吏的無能與玩法亂紀。他形容一群暴發戶般的官員為「沒見識街市匹夫」,彼此狼狽為姦,勾結作惡,盡日將精力耗費在吃喝嫖賭,完全不顧百姓生計。並申辯說:「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但怎麽能眼睜睜地看着邪惡戰勝正義?現在的人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明明是人,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
  後來「人心不古」演變為成語,用來感嘆現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
  此成語就是出自劉時中的《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麯:“不是我論黃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近義詞:世風日下、世衰道微
  反義詞:古道熱腸、古貌古心
英文解釋
  1. n.:  public morality is not what is used to be
  2. v.:  Public morality is not what it used to be (has degenerated)
近義詞
一落千丈, 瞠乎其後, 每況愈下, 江河日下, 今不如昔, 每下愈況, 一日千裏, 日甚一日, 世風日下, 年逾古稀, 一瀉千裏, 一瀉百裏, 愈來愈糟, 跳出油鍋又入火坑
反義詞
與日俱增, 一馬當先, 爭先恐後, 事必躬親, 以身許國, 以身殉職, 廉明公正, 廉政無私, 忠於職守, 冰清玉潤, 玉潔冰清, 遙遙領先, 身體力行, 身先士卒, 躬行實踐, 捨生, 捨生取義, 肝腦塗地, 水火無交, 水米無交, 清正廉明, 有加無已, 有增無已
包含詞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