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乘車戴笠
目錄
乘車戴笠 Dai Li car
拼音: chéng chē dài lì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友誼深厚

解釋: 乘:坐,駕;笠:鬥笠。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資料來源: 晉·周處《風土記》:“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

No. 2
  《初學記》捲十八引晉周處《風土記》"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乘車,喻富貴;戴笠,喻貧賤◇用以指友誼深厚,不因貧富貴賤而有所改變。
No. 3
  《初學記》捲十八引 晉 周處 《風土記》:“ 越 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乘車,喻富貴;戴笠,喻貧賤。後用以指友誼深厚,不因貧富貴賤而有所改變。 唐 元稹 《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並啓》:“昔 楚 人始交,必有乘車戴笠,不忘相揖之誓,誠以為富貴不相忘之難也。”
No. 4
  乘車戴笠 ( chéng chē dài lì )
  解 釋 乘車:比喻富貴;笠:指笠帽。戴笠:比喻貧賤。比喻友誼深厚,不因為貧富貴賤而有所改變。
  出 處 晉·周處《風土記》:“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友誼深厚
  示 例 唐·元稹《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並啓》:“昔楚人始交,必有~,不忘相揖之誓,誠以為富貴不相忘之難也。
  近義詞 貧賤之交
近義詞
貧賤之交, 戴笠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