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山脉
目录
No. 1
  亚洲主要山脉之一。在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拔2000~3000米,最高峰友谊峰(4374米)在中、蒙边界。有冰川分布。中国西北重要高山牧场,富金矿。
综述
  中亚大山系阿尔泰山跨越斜跨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部分领土,从戈壁(沙漠)向西西伯利亚,绵亘约2,000公里(1,200哩),呈西北—东南走向。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公里,南邻准噶尔盆地。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发育有现代冰川;西部的山体最宽,愈向东南愈狭窄,高度亦渐低下;从东北部国境线,自西北向东南山势逐渐降低到3000~3500米左右。山前有西北大断裂。向南西逐渐下降到额尔齐斯河谷地,呈4级阶梯,山地轮廓呈块状和层状;只在高山地区有冰蚀地形并有现代冰川;除沿北西向断裂作串珠状分布有断陷盆地外,无大型纵向谷地;阿尔泰山堪称典型的断块山。
  参差的山岭将诸如鄂毕河(向北注入北冰洋)及其主要支流额尔齐斯河这样的大河的水与流入浩瀚的中亚盆地的河流的水分离开来。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出山后受断裂控制,汇入额尔齐斯河流向西北,成为鄂毕河上游,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明显。1100米以下为山麓草原带;1100~2300米为森林带,生长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冷杉、云杉等;23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带与亚高山草甸带,为良好的夏季牧场。低处山间盆地有少量农业。山地富藏有色金属(包括金矿)。
地质
  地质构造上属阿尔泰地槽褶皱带。山体最早出现于加里东运动,华力西末期形成基本轮廓,此后山体被基本夷为准平阿尔泰山原;喜马拉雅运动使山体沿袭北西向断裂发生断块位移上升,才形成了现今阿尔泰山面貌。1931年发生8级地震,并伴随产生近南北向的断层 ,延续40~60千米。
  阿尔泰山北部一带丘陵将它们与西西伯利亚平原分隔开来,阿尔泰山东北部与西萨彦岭相接。蒙古阿尔泰山拔地而起成为友谊峰(Nayramdalin Peak,4,374公尺〔14,350呎〕),接著先向东南然後再向东延伸。戈壁阿尔泰山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西南约483公里(300哩)处开始,占据该国南部,耸立于戈壁瀚海。
  地貌
  阿尔泰山山体浑圆,山坡广布冰碛石,U形谷套U形谷,古冰斗成层排列,羊背石、侧碛、中碛、终碛等清晰可见。阿尔泰山有多级夷平面,一般公认有4级,海拔分别为2900~3000米,2600~2700米,1800~2000米及1400~1600米。地貌垂直分带明显,由高而低有:现代冰雪作用带,海拔3200米以上,以友谊峰和奎屯峰为中心,发育了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此外,阿克库里湖周围,阿克土尔滚与阿库里滚河上源也有现代冰川;霜冻作用带,2400~3200米,古冰蚀地形清晰,积雪长达8个月,以寒冻风化为主;侵蚀作用带,1500~2400米,以流水切割为主;干燥剥蚀作用带,1500米以下。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本带边缘。
  土壤
  土壤由高到低,主要分布有冰沼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生草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等。
水系
  阿尔泰山径流较丰富,发育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两河皆构成典型不对称的梳状水系。额尔齐斯河是新疆境内唯一外流河,国境内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全长546公里;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积雪融水和冰川等,多年平均径流量100多亿立方米,占阿尔泰地区总径流量89%,注入斋桑泊,最后流入北冰洋。乌伦古河,支流在山区,山前为散失区,全长573公里,最后归宿于乌伦古湖(布伦托海、福海),在二台站以上,流域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补给来源亦以冬季积雪为主,多年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两河上游多峡谷和断陷盆地,落差大,水流清澈,含泥沙少,水力蕴藏量约50万千瓦,目前开发利用较低。
  戈壁阿尔泰山崛起於蒙古前杭爱省西南部戈壁
气候。
  地区气候是十足大陆性的︰由于亚洲大反气旋亦即高压区的影响,冬季漫长而酷寒。1月气温在丘陵间的-14℃(7 ℉)到东部有遮挡的山谷中的-32℃(-26℉),而在楚河草原地带,气温可以遽降至奇冷的-60℃(-76 ℉)。间或有一两块永久冻土带,属覆盖北西伯利亚广阔地区的永久冻土带。7月的气温和煦乃至炎热──白天高温常达24℃(75 ℉),有时在低坡处高达40℃(104 ℉) ──但是在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夏季却是短暂而又凉爽。在西部,特别是在1,524∼1,981公尺(5,000∼6,500呎)之间的高地,降水量高,约500∼1,000公釐(20∼40吋),终年降水量可多达2,032公釐(80吋)。继续往东,总降水量可减少到1/3,有些地区则根本无雪。冰川覆盖最高峰侧翼︰它们有1,500条左右,覆盖面积约648平方公里(250平方哩)。
  气候阿尔泰山耸立于亚洲腹部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荒漠地带,西风环流带来大西洋水汽,顺额尔齐斯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斋桑谷地长驱直入,向北遇阿尔泰山,受逼抬升降水。降水随高度递增和由西而东递减,冬夏多,春秋少,低山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高山可达600毫米以上;降雪多于降雨,且积雪时间随高度增加而延长,中高山积雪长达6~8个月,低山仅5~6个月;气温变化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阿尔泰山区气候垂直梯度变化明显,具有冬长夏短而春秋不显的特征。
生态
  植物
  在阿尔泰山可以看出4个相当分明的植被区︰山地亚沙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及高山带。第一个植被区可见于蒙古阿尔泰山和戈壁阿尔泰山的低坡和山谷,夏季高温少雨︰稀疏的植物包括一些耐旱耐盐的草木。山地草原带在北部高约610公尺(2,000呎),在南部和东部高达2,012公尺(6,600呎)。草甸和混生草草原以草皮草、牧草和草原灌木为特征。山地森林带由泰加林(亦称北方森林,即沼泽地针叶林)构成,为阿尔泰山本体所特有;它大约覆盖70%的山地面积,大多分布在中低山区。森林可以达到海拔1,981公尺(6,500呎),但在阿尔泰山的中部和东部的比较干燥的山坡上可以延伸到海拔2,438公尺(8,000呎)左右。最为普遍的是针叶树种──落叶松,枞,及松(包括西伯利亚石松) ── 但也有大片地区为次生桦木森林和白杨森林所覆盖。在蒙古阿尔泰山和戈壁阿尔泰山实际上并不存在森林带,但却有零星的针叶树丛生长在河谷里。高山带植物──亚高山灌木次于广泛用作夏季牧场的草甸,其次是苔和裸石及冰──仅见于最高的山岭。
  植被分布
  3000~3500米以上植被为苔藓类垫状植物;2600~3500米为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1300~2600米为森林草原带;800~1300米是灌木草原;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如森林下限为1200~1900米,灌木草原下限为500~1500米,荒漠上限则为500~1100米。
  阿尔泰山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有多种矿藏和优良牧场,尤以森林资源中的优质木材在全疆占有重要地位,水力资源亦蕴藏充沛。
  动物
  动物依从植被模式。各种齧齿类生活在山区半沙漠带和草原带,鸟类包括雕、鹰和红隼。大多数物种起源于蒙古──例如,旱獭、跳鼠(一种善跳齧齿类)和羚。西伯利亚哺乳动物(熊、猞猁、麝和松鼠)和鸟类(花尾榛鸡和啄木鸟)经常光顾潮湿的针叶林。高山动物包括石山羊、雪豹和山羊。
居民和经济
  阿尔泰山有阿尔泰山原住民、俄罗斯人和哈萨克人定居。土生土长的阿尔泰人(例如阿尔泰-基济人)部落占阿尔泰人口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主要职业是畜牧,包括养牛、羊和马。俄罗斯人和哈萨克人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或采矿业。大矿山和有色金属(铜、铅和锌)冶炼厂集中在哈萨克和阿尔泰的鲁德内(Rudny,「矿石」)阿尔泰山。它们的能源需要由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Ust-Kamenogorsk)水电站和布赫塔尔马(Bukhtarma)水电站供应。阿尔泰地区拥有开发相当良好的森林和木制品业和包括食品加工在内的轻工业。
  蒙古阿尔泰山和戈壁阿尔泰山主要有喀尔喀蒙古人和哈萨克人。养马在这一地区十分普遍。在北部,以牛和犛牛为本,而较乾旱的南部则适于绵羊、山羊和骆驼。南部的牧牛者必须广为迁徙,以弥补水草的不足。这些游牧民在目的地支起被称为蒙古包的临时寓所,一种用毛毡和捆扎成格状的兽皮构成的圆形建筑。传统的放牧模式次于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
包含词
戈壁阿尔泰山脉蒙古阿尔泰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