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Tropical rain forest or monsoon forest vegetation conditions, climate and the formation of soil. To dark reddish brown or gray brown, strongly acidic reaction. Wide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regions the world. Mainly located in Hainan Province of China, and Guangdong, Guangxi, Yunnan, southern Taiwan. 简述:
砖红壤 是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发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以土壤颜色类似烧的红砖而得名。砖红壤 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 10r5/6)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但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 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砖红壤 表土由于生物积累作用强,呈灰棕色,厚度可在15~3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8~10%。但矿化作用也强烈,形成的腐殖质,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为富铝酸型和简单形态的胡敏酸。其特点是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形成的团聚体不稳固。
地理分布:
砖红壤 是我国最南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我国的砖红壤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康、钦州湾北岸、遂溪、廉江、徐闻等县以及湛江市郊、云南南部低丘谷地(如西双版纳热带区)和台湾省最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大致水平分布于北纬22度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缓坡台地和阶地上。垂直分布海南在450m以下,滇南在800~1000m以下。
气候特点:
砖红壤 分布地区一般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为23~26℃,>10℃的积温在7500~950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冬季少雨多雾,夏季多雨,具有高温多雨干季、湿季节变化较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植被:
原生植被为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树种繁多,树冠茂密,林内攀缘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而且有板状根和老茎开花现象。
农业、林业:
砖红壤 地区的主要树种有黄枝木、荔枝、黄桐、木麻黄、桉树、台湾相思、橡胶、桃金娘、岗松以及鹧鸪草、知风草等草本植物。
砖红壤 地区的农作物可一年三熟。适宜橡胶、椰子、胡椒等生长,是橡胶的主要产区,也是中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本区由于冬季偶有寒潮侵袭,对发展热带林木不利,现仍以亚热带的荔枝、香蕉等果木为主。并可种植咖啡、可可、菠萝、油桐、剑麻等热带经济作物。
成土母质:
砖红壤 的母质通常为数米至十几米的酸性富铝风化壳。具体岩性为各种火成岩、沉积岩的风化物和老的浅海沉积物。
土壤质地:
表层为浅黄色,砂质粘壤土至砂质粘上,粉粘比为0.33—0.54,ph5.2—5.4,呈酸性反应。风化淋溶系数<0.1,盐基饱和度<15%。砖红壤 的水热条件最优越,有机物合成量最大,虽然分解迅速,但在土壤中仍能积累较多的有机质。在天然林中,有机质含量可高达8—10%,硅铁铝率<1.7。
土壤利用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偏砂,耕作容易,宜种性广,但灌溉水源不足,常有干旱威胁,养分含量亦很低,特别缺磷、缺钾,作物生长欠佳,产量不高。改良利用措施是:改善排灌系统,改善农田生态条件、能灌能排;由于土壤缺肥,应增施有机肥,分次多施钾肥及因土配施磷肥,提高土壤供肥力;此外,由于下层土壤质地较好,养分相对较高,可适当轮作深根作物,以利改良土壤。目前在开发利用中还有“刀耕火种”现象,以致引起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这种粗放垦殖方法必需改正。应有计划地合理垦殖,并进行多种经营。在橡胶树林间,可种植云南大叶茶、金鸡纳、可可、肉桂、三七等短期热作,这是充分利用热带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
分类:
砖红壤 属砖红壤 土类(红壤土类划分砖红壤 和黄色砖红壤 两个亚类,前者具土类典型特征,后者具黄化特征)。砖红壤 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之氧化土,高岭湿润老成土(kandiudults)、高岭弱发育湿润老成土(kanhapludults);相当联合国土壤分类中的正常铁铝土( orthic ferralsols)。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中部分砖红壤 相当于暗红湿润铁铝土。
砖红壤 归属下的土种主要有景洪砖红土、砂砖红土、砂砖土、粘砖土、淡粘砖土、淡砖泥土、麻砖土、淡麻砖土、泥砖土、杂砂砖红土、湛江泥砂砖土、泥砂砖土、澄迈泥砂砖土、淡泥砂砖土、景洪砖红泥、黄砂泥、砂黄砖土、砂泥黄砖土、泥黄砖土、淡粘黄砖土、麻黄砖土、盈江麻砖土和泥砂黄砖土。
形成过程:
由于热带砖红壤 区水热条件较赤红壤、红壤高,故而砖红壤 进行着强度富铝化与高度生物富集的成土过程。
因经长期高温高湿的风化,有的砖红壤 母质已形成厚达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红色风化壳。在湿热气候作用下,土壤中铝的富集作用高度发展。这种铝的富集作用,在土壤学上称为富铝化作用,通常用粘粒部分的硅铝率作为富铝化的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富铝化作用越强,也就是土壤的风化度越深。砖红壤 的硅铝率一般为1.5~1.8,而赤红壤为1.7~2.0,红壤为1.9~2.2,故砖红壤 的富铝化作用较强,风化度较深。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 富铝化作用最强,故称之铁质砖红壤 ;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称之硅质砖红壤 ;花岗岩发育的称硅铝质砖红壤 。
砖红壤 中硅的迁移量可高达700 g kg-1左右,钙、镁、钾、钠的迁移量最高可达1000 g kg-1,而铁的富积量可高达150 g kg-1左右,铝可达120 g kg-1左右,铁的游离度红壤为33%~35%,赤红壤53 %~57%,砖红壤 为64%~71%.砖红壤 成土风化作用非常强烈,原生矿物几乎分解殆尽,铁铝大量富集,土层深厚粘重。粘粒硅铝率 1.5 左右,粘土矿物组成中,高岭石占60%以上,氧化铁(赤铁矿)近20%,并含有较多的三水铝矿。因此砖红壤 是高岭石和fe,al氧化物的指示粘土矿物。
砖红壤 固然富铝化作用强烈,盐基成分大量流失,但生物积累作用旺盛。热带森林每年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落于地面,调落物干物质每年可高达11.55t/ha,比温带高1~2倍。在大量植物残体中灰分元素占17%, n为1.5%, p2 o5 为0.15%, k2 0为 0.36%,以11.55t/ha计,则每年每公顷通过植物吸收的灰分元素达1852.5kg, n为162.8kg,p2 o5 16.5kg,k2o为38.3kg。而热带地区生物归还作用亦最强,其中n,p,ca,mg的归还率可大于240以上。从而表现出“生物复盐基”、“生物自肥”、“生物归还率” 等在热带最强的生物富集作用。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季雨林,全年的凋落物每亩达770公斤(干物质),比温带森林高1.5~2倍。同时,大量生物残体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每年约有123.5公斤灰分元素归还土壤。 : laterite, latosol Laterite of laterite soil lateritic red earth paddy soil laterite laterite paddy soil bare red earth laterite regosols laterite laterite paddy soil regosols laterite bare red earth laterite paddy soil late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