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緬甸南部省份。以首府仰光得名。南和東南瀕安達曼海的莫塔馬灣。面積1萬餘平方公裏。人口397萬(1983),以緬語族緬人和剋倫人為主。全境基本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東側和仰光河流域構成,地勢低平,河汊交錯,絶大部分闢為稻田。工農業發達,加工和出口各種農礦産品(稻米、柚木、棉花、橡膠和銅礦石等)、並有造船和煉油等重要工業部門。交通便利,鐵路、公路、天然河道和運河互相通連,還有國際機場。 |
|
位置及面積
仰光省位於中部平原的最南面,與勃固省、莫塔馬灣、伊洛瓦底省相連。包括位於孟加拉灣內的可可群島在內的仰光省位於北緯16度20分和17度50分及東徑95度45分和96度50分之間。仰光市共設仰光東區縣、仰光西區縣、仰光南區縣和仰光北區縣4個縣和45個鎮區,其中有33個鎮區設在仰光市內。可可島鎮區包括可可大島、可可小島、色白島和其北面的巴以巴以島。仰光省面積為3927平方英裏,在各邦省中為面積最小的一個省。
氣候
仰光省為熱帶季風氣候,由於離海較近,旱季和鼕季溫差不大,最熱的四月份平均氣溫為華氏87度,最冷的十二月和一月平均氣溫為華氏77度。仰光的年降雨量為103英寸。
民族與人口
仰光省約為540多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裏1326人。仰光市班德達鎮、皎德達鎮和拉達鎮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英裏10多萬到20多萬。除仰光市和可可島外,仰光省其它鎮區的人口密度每平方英裏約在300到800人以內,人口密度最小的可可島鎮區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裏僅75人。
仰光省為各民族聚居的一個省,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緬族,其他民族的人數均比較少。仰光市還有許多外裔人員,特別是華人和印度人最多。
城鎮
仰光市:仰光市是仰光省首府所在地和緬甸全國的經濟中心,是緬甸最大的城市,人口500多萬。也是一個交通樞紐城市。有空港和海港,是進入緬甸的門戶,也是大學院校、工業企業雲集的城市。仰光市共有33個鎮區。
仰光市較有名的其他城鎮還有:岱基、毛比、勒古、端底、果木、貢祥貢、丁茵、皎丹、宋割、剋洋、湯德彬等。
物産
仰光省的主要農作物為稻穀、玉米、芝麻、花生、葵花、豆類、黃麻、橡膠等,其它農作物為蔬菜、花卉、椰子、香蕉和其它水果及聶帕櫚樹葉等。
礦藏
中部平原最南面仰光省的地下石為次新生代化石構造,有鐵帆土,鐵帆土可用於鋪路,也可用於衝積土壤地上的農田耕種。 |
|
- lat.: Yangon
|
|
仰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