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 > 以偏概全
目錄
以偏概全 Sweeping
拼音: yǐ piān gài quán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

資料來源: 吳傢國《普通邏輯》衹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衹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係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No. 2
  片面地根椐局部現象來推論整體,得出錯誤的結論。 郭沫若 《當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答詩刊社問》:“舊詩詞中有好東西,但不等於舊詩詞都好,那樣就是以偏概全。”《人民日報》1965.2.23:“領導者必須堅持點面結合,善於以點帶面,不要以偏概全。”
No. 3
  【 音】yǐ piān gài quán
  【解 釋】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
  【出 處】吳傢國《普通邏輯》:“衹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衹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係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示例】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綫和思想戰綫上的迫切任務》:“首先要對討論和批評的問題研究清楚,絶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勢壓人,強詞奪理。”
  【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指看問題片面。
  【近義詞】一孔之見、以管窺天、一概而論
  二字以上的專有名詞,往往不可用其中某一字來代替。其它詞彙,有偏正結構的,有並列結構的,詞彙中每個字各有意義,誰亦替代不了誰,製謎時如若以某一詞彙中的一個單字,頂替整個詞組入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此一毛病,前人絶少論述,雖說徐枕亞與謝會心他們各有十忌之多,亦都未具體涉及。李文賓《燈謎二談》舉此類病謎數例,將之歸入“賸欠字義”之忌,略謂“謎底名稱,衹着一半,未能襯出謎面之含意,簡單過度,解釋不通。”語未盡切要害,定名亦未能提綱挈領。現在剖釋此一病癥,定義無可援引,衹能通過具體謎例評釋,以見病情。
  例1 斧聲燭影(猜四子句 捲簾) 故藝
  評釋:例出《橐園春燈話》,作者張起南,二字謎底用捲簾格,確否,不在論述範圍,故不及。謎面出自《宋史新編》,宋開寶九年,宋太祖病重,派王繼思召皇子德芳。但繼思私請太祖的弟弟匡義入宮,匡義屏退左右,但見兄弟二人於病室中言談,燭影迷離,繼聞柱斧擲地之聲,大祖遂崩。匡義徑接帝位(太宗),太祖死因不得而知,故後人以“燭影斧聲”比喻千古不决之疑案。謎底按格讀作“藝故”;“故”作死亡解,參照面上典實,很可明了,而這個“藝”字呢?推度作者本意,大概是用“藝祖”的省略,是說在斧聲燭影之中藝祖亡故了。為什麽宋大祖稱藝祖呢?這要追究到《書經·舜典》上去,後代用來稱一朝的開國帝王,唐玄祖《起義堂頌》稱唐高祖為藝祖,宋代人也稱宋太祖為藝祖,陸遊就有“煌煌藝祖中天業”的詩句,可是金世宗《封混同江神册文》也稱金太祖為藝祖。“藝”者文也,“祖”者宗也,“藝祖”是個偏正結構的專有名詞,用歷史上開國皇帝的共稱來扣宋太祖,已嫌落泛,何況謎底衹用一個“藝”字,藝字意義雖多,離開了祖字怎麽說也與“藝祖”沾不上邊,所以說這謎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例2 刺配到瓊州(地方名産) 南充被面
  評釋:“刺配”是古代刑罰的一種,將犯人在面上刺刻標記,押送邊疆服役或充軍,《水滸傳》中不少人就受過此刑,宋江詩“不幸刺文雙頰”可證。犯了減等死罪的重犯,押送邊遠軍州服役,就叫“充軍”(古代的邊疆,政府於設兵戍守之地設置“軍”)。謎底“南充被面”大概是說“到南方充軍,而且被刺了面。”瓊州在海南,古蠻荒之地,扣“南”是很切貼的,更有那個“被”字從被褥(名詞)變意成了遭受(動詞),甚是傳神生動。但這謎的“充”和“面”二字卻很成問題,因為“充”並不能替代“充軍”,“面”也不能當作“刺面”,“充軍”和“刺面”都是歷史上有特定意義的詞彙。詞彙裏的某一單字都不具代表性。一底四字,卻有二個犯忌,這在以偏概全的病例中,是很具典型性的。
  例3 五形山下定心猿(西廂句) 如翻掌
  評釋:謎面是《西遊記》第七回的回目,是說孫悟空“官封弼馬意未足”大鬧蟠桃盛會,反出天宮,大戰天神,“欲與天公試比高”,在與釋迦牟尼鬥法時,一筋鬥翻不出那老佛的手掌心,“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手一撲”把這猴頭壓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下。謎底的“翻掌”完全從故事歸納而來,甚具提攝功夫,但那個“如”字就離譜了,儘管“如來”是釋迦牟尼十種稱號之一,但它是“多陀阿伽陀”的意譯,是“從如實之道而來”的意思,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專有名詞,欲以“如”作為“如來”的簡稱,那是“解釋不通”的。
  例4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魯迅筆名) 樂雯
  評釋:《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有個情節,描寫寶玉與房中丫頭晴雯,因一把扇子跌壞了拌了幾句嘴,為使晴雯回嗔轉喜,寶玉慫恿她撕扇子開心,結果撕了自己的,又撕了別人的;還準備搬出扇子匣,讓她盡情去撕,“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說道:‘我也乏了,明日再撕吧,”,寶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謎面就是這一回的回目。謎底是想以故事情節來扣實事主的名,並指出是“拿東西開心兒”而着出一個“樂”字來,也可謂言簡意繁了,但我們知道,《紅樓夢》那些丫環,除花襲人等少數幾個的名字是帶姓的外,大多是主人給起的名字,無非套些風花雪月的豔麗或文雅的代稱,晴雯就是其中一個,她即不名“雯”,更非姓“晴”。李文賓先生說“其名在二字者,便應完全扣人,不能抵扣一字”。道理很好懂。
  例5 六宮粉黛無顔色(猜五字口語) 真是好樣的
  評釋:本謎以白居易《長恨歌》詩句為面,指的是楊貴妃承歡得寵,其美貌使“後宮佳麗三千人”都為之失色,面句是對玉環美貌的反襯,充分體現她是個好樣的!謎用對面寫照之法,是很傳神的,但單一個“真”字卻不能指扣楊貴妃,對於楊貴妃的名字史書與雜記所言有些出入,有說她是名太真小字玉環的,有說太真是她在後宮的封職的,而白居易詩中卻說“中有一人字太真”。但無論是名、是字、是職稱,“太真”是一個名稱這一點是統一的,雖說詞牌名有“憶真妃”的,但古人也有不盡可法之處,所以還是不宜以偏概全的。
  針對這個問題,謎界有個說法,叫做“約定俗成”,主張對大傢樂用的簡稱,屢禁不止的扣法,統統聽其自由,讓其“俗成”,再加“約定”,說不然將有很多謎做不出來。但燈謎除了她本身的科學性(扣合準確)外,更重要的是,她還是面嚮群衆的,燈謎界內部“約定”了,其他文藝界就不一定能接受,更何況普通群衆,能跟我們“俗成”嗎?所以,“以偏概全”這毛病還是勿犯為好!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以偏概全
  漢語拼音
  yǐ piān gài quán
  成語釋義
  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
  成語出處
  吳傢國《普通邏輯》:“衹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衹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係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使用例句
  無
近義詞
鼠目寸光, 管中窺豹, 管窺所及, 以管窺天, 管窺蠡測, 坐井觀天, 可見一斑, 坎井之蛙, 井底之蛙, 引玉之磚, 千慮一得, 管見所及, 管窺一斑, 一隅之見, 一得之功, 一得之愚, 以蠡測海, 以錐刺地, 牖中窺日, 以筦窺天
反義詞
力大無窮, 大顯神通, 大顯身手, 三頭六臂, 一石二鳥, 分門別類, 六臂三頭, 目別匯分, 高瞻遠矚, 較短論長, 比物連類, 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