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一見如舊
目錄
一見如舊 See if the old one
拼音: yī jiàn rú jiù

解釋: 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樣。

資料來源: 《新唐書·房玄齡傳》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

例子: 我與他雖從未謀面,但我們~,無話不談。

No. 2
  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於鄭,見子産,如舊相識。"
No. 3
  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 公子札 ﹞聘於 鄭 ,見 子産 ,如舊相識。”《新唐書·房玄齡傳》:“ 太宗 以 燉煌公 徇 渭北 ,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 宋 蘇軾 《<範文正公集>敘》:“又十一年,遂與其季 德孺 同僚於 徐 ,皆一見如舊。”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捲二:“己巳之春,餘來 詁經精捨 開課,適侍郎藉庽湖樓,一見如舊。”亦作“ 一見如故 ”。 宋 張洎 《賈氏譚錄》:“ 李鄴侯 ( 李泌 )為相日, 吳 人 顧況 西遊 長安 , 鄴侯 一見如故。”《水滸傳》第五八回:“一個是 花和尚 魯智深 ,一個是 青面獸 楊志 ,他二人一見如故。”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捲十:“餘甲辰歲始至 新安 , 蓮叔 一見如故。” 草明 《延安人》:“她打算把肚子裏的歡喜和感激都掏出來,傳達給這位一見如故的陌生人。”
一見如舊yī jiàn rú jiù
  【釋 義】: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樣。
  【出 處】:《新唐書·房玄齡傳》:“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
  【示 例】:我與他雖從未謀面,但我們~,無話不談。
  【用 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很投合。
成語故事
  魯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吳國君主餘祭為與各國通好,派出公子札到各國訪問。公子札訪問到鄭國時,見到了鄭國大臣子産(即公孫僑,又名公孫成子)。他們雖是初次見面,卻“如舊相識”一樣親密。久談之後,公子札十分佩服子産的執政能力,傾慕子産的風骨。公子札獻給子産白絹大帶,以示尊崇。子産回贈給公子札麻布衣服,以示親好。幾天後,公子札轉道衛國,臨行前,公子札對子産說:“鄭國國君平素過於奢侈,禍難將會降臨。貴國政權必會落到您的手中。您執掌國政,要用禮儀謹慎行事。若不然,鄭國將會覆滅。”子産對公子札的提醒十分感激。後將子産與公子札的這次交往概括為典故“一見如舊”。亦作“一見如故”。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一見如舊
  漢語拼音
  yī jiàn rú jiù
  成語釋義
  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樣。
  成語出處
  《新唐書·房玄齡傳》:“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
  使用例句
  我與他雖從未謀面,但我們一見如舊,無話不談。
近義詞
愛不釋手, 愛不忍釋, 如獲至寶, 情深意重, 骨肉深情, 一見如故, 一面如舊, 如獲至珍, 如獲至寶, 如獲至寳, 穿越之愛不釋手
包含詞
一見如舊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