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qì zhuàng shān hé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資料來源: 唐·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鈎,天開金印。”
例子: 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的言談了。(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
故事: 出處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趙元鎮丞相與謫朱崖,病亟,自書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釋義比喻人的豪邁之氣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教育下成長。他二十一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1125年鼕,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嚮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
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
但是,金國統治者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甫下。這年底,金兵抵達開封城下。膽小如鼠的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營中乞求投降。
不久,金兵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當作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回金國。北宋王朝就此滅亡。
不久,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稱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戰派的大臣,趙鼎也在其中。
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是主和派的頭目,因結黨專權而被罷職。趙鼎對他很警惕,曾經嚮人表示過,此人如果得志,我門就沒有立足之地。
不料、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衹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全國講和。趙鼎對他自然反對。於是,秦檜經常在高宗面前說趙鼎的壞話,使高宗對他逐漸失去信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
趙鼎離京時,秦檜假惺惺地為他送行。但趙鼎並不領情,衹是輕衊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為此,秦檜更加忌恨趙鼎,將他越調越遠,最後貶謫到朱崖。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檜知道他的處境後,認為他活得不可能長久,便囑咐地方官每月嚮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着。
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悲憤他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毒手;我死了,纔可不再連累你們!”
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在上面書寫了一行字。它的意思是:我身騎箕、尾兩座星宿回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存在於本朝。幾天後,趙鼎不食而死。
| qì zhuàng shān hé qì zhuàng shān hé | 正氣凜烈,山河也為之生色 | | 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河金戈輓落暉。——明·無名氏《鳴鳳記》 | | 形容氣勢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偉豪邁。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易生避難》:“生離死別何足慮,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河金戈輓落暉。” 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五幕:“他那高昂的朗誦,伴隨着《強渡大渡河》的戰歌,確有氣壯山河之概。” | | 氣壯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 釋 形容氣概豪邁,可以壓倒山河。
出 處 唐·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鈎,天開金印。”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1.明·無名氏《鳴鳳記·易生避難》:“但願得早旋旌旆,~金戈輓落暉。” 2.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的言談了。 ★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
近義詞 氣衝霄漢、氣勢磅礴
反義詞 氣息奄奄 | | 趙元鎮丞相與謫朱崖,病亟,自書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故事 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教育下成長。他二十一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 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1125年鼕,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 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嚮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
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 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 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
但是,金國統治者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甫下。這年底,金兵抵達開封城下。膽小如鼠的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 營中乞求投降。
不久,金兵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 的父親徽宗當作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回金國。 北宋王朝就此滅亡。
不久,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稱宋高 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戰派的大臣,趙鼎也在其中。
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是主和派的頭目,因結黨專權而被罷 職。趙鼎對他很警惕,曾經嚮人表示過,此人如果得志,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
不料、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衹想偏安江 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全國講和。趙鼎對他自然反對。 於是,秦檜經常在高宗面前說趙鼎的壞話,使高宗對他逐漸失去信 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
趙鼎離京時,秦檜假惺惺地為他送行。但趙鼎並不領情,衹是輕 衊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為此,秦檜更加忌恨趙鼎,將他越 調越遠,最後貶謫到朱崖。 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 檜知道他的處境後,認為他活得不可能長久,便囑咐地方官每月嚮 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着。
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把兒子叫到床 前,悲憤他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 毒手;我死了,纔可不再連累你們!”
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在上面書寫了一行字。它的意思 是:我身騎箕、尾兩座星宿回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 豪邁地存在於本朝。幾天後,趙鼎不食而死。
出處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 | 外文名稱 The South Shaolin MasterⅡ
更多中文片名: 南拳王之二氣壯山河
導演: 海華 Hua Hai
主演:
邱建國 Jian-Guo Chiu ....林海南
瀋葉雅 Yeya Shen ....關鳳雲
尋峰 Feng Xue
影片類型: 劇情
國傢/地區: 中國
上映 1993年
色彩:彩色
製作公司:福建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
19世紀中葉,英帝國主義將鴉片傾銷我國,林則徐受命赴廣州禁煙遭到英指派的殺手行刺。英卑劣行徑被廣佛鑄造廠主事—南拳王林海南看到,擊退了刺客。關天培呈上“西洋鑄炮圖”,林則徐將鑄造火炮的重任交給了南拳王。林則徐查封煙館,搜繳煙土,南拳王操練兵團,協助禁煙。林在虎門硝煙後,迫於英國的壓力,清庭免去了林的職務。拳王將火炮送往虎門途中,關以身殉國。林率衆與洋槍隊激戰,將火炮運抵虎門,在反侵略鬥爭中寫下光輝... | | 《氣壯山河》紀念鄧世昌殉國100周年專集海珠文史(第六)——紀念民族英雄鄧世昌殉國100周年專集;出版1994年、1995年;
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海珠區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海珠區炎黃文化研究會編輯
目錄
民族英雄鄧世昌 作者:鄧敏揚
民族英雄鄧世昌傳略 作者:陳華新
文光劍氣壯君魂——鄧世昌殉國百年祭 作者:鄭翔貴
躬行履踐 終成壯節 作者:楊鶴書、吳煒
英風宛在 浩氣猶存 作者:鄒萬竜
將軍祠宇得重光 作者:梁星輝
廣州的鄧世昌衣冠塚 作者:姚瑞英
鄧世昌及其後裔 作者:夏國培
鄧氏傢族譜 作者:鄧敏揚、梁星輝
鄧壯節公事略
甲午戰事紀
御賜祭文、碑文
哀祭先嚴
祭我鄉壯節鄧公
輓聯十則、輓詞一則
光緒皇帝為鄧世昌題聯賦詩 作者:鄧權民
附:鄧世昌研究資料、著述簡介 作者:鄭翔貴 | | 氣壯山河成語故事 > 氣壯山河
出處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趙元鎮丞相與謫朱崖,病亟,自書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 山河壯本朝。”
釋義 比喻人的豪邁之氣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 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 教育下成長。他二十一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 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1125年鼕,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 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 議對策。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嚮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 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 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 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 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國統治者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甫下。這年底, 金兵抵達開封城下。膽小如鼠的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 營中乞求投降。不久,金兵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 的父親徽宗當作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回金國。 北宋王朝就此滅亡。不久,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稱宋高 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戰派的大臣,趙鼎也在其中。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是主和派的頭目,因結黨專權而被罷 職。趙鼎對他很警惕,曾經嚮人表示過,此人如果得志,我門就沒有 立足之地。不料、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衹想偏安江 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全國講和。趙鼎對他自然反對。 於是,秦檜經常在高宗面前說趙鼎的壞話,使高宗對他逐漸失去信 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趙鼎離京時,秦檜假惺惺地為他送行。但趙鼎並不領情,衹是輕 衊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為此,秦檜更加忌恨趙鼎,將他越 調越遠,最後貶謫到朱崖。 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 檜知道他的處境後,認為他活得不可能長久,便囑咐地方官每月嚮 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着。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把兒子叫到床 前,悲憤他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 毒手;我死了,纔可不再連累你們!”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在上面書寫了一行字。它的意思 是:我身騎箕、尾兩座星宿回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 豪邁地存在於本朝。幾天後,趙鼎不食而死。 | | - n.: 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The spirit is so vigorous that is affects even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 | 真纔實學, 波瀾壯闊, 浩浩蕩蕩, 五彩繽紛, 遠見卓識, 另起爐竈, 重整旗鼓, 捲土重來, 真知灼見, 大張旗鼓, 大張聲勢, 大氣磅礴, 氣吞山河, 氣貫長虹, 浩浩湯湯, 洶涌澎湃, 烈烈轟轟, 花團錦簇, 重起爐竈, 氣衝牛鬥, 氣象萬千, 雲蒸霞蔚, 五色繽紛, 揚鈴打鼓, 雲興霞蔚 | | 衹知其一,不知其二, 雙管齊下, 不求甚解, 一孔之見, 一得之見, 一知半解, 九霄雲外, 並行不悖, 並駕齊驅, 付之一炬, 付之丙丁, 似懂非懂, 德薄能鮮, 德薄才疏, 囫圇吞棗, 石沉大海, 神志不清, 黑天摸地, 黑燈下火, 黑燈瞎火, 齊頭並進, 賜墻及肩, 暗淡無光, 毀於一旦, 渙然冰釋, 漆黑一團, 淺薄的知識, 纔薄智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