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兩路口鎮位於四川省什邡市。1950年建鄉農協會。1951土改成立興隆鄉人民政府。1958年更名為興隆人民公社。1960年1月,什邡與廣漢合縣,因重名改為兩路口公社。1983年恢復兩路口鄉人民政府建置。1988年撤鄉建鎮,集鎮位於什邡市城區以北6公裏處。鎮政府駐地處東經104°12’,北緯31°09’。鎮境北連靈傑;南接皂角、元石;西與南泉、雲西接壤;東和雙盛相鄰。境內全是平原,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起伏不大,平均海拔560米,西北端海拔600米,東南端海拔530米。全鎮幅員面積23.89平方公裏,南北長10公裏,東西寬2公裏。該鎮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平均氣溫16℃,全年日照約1258小時,年降水量959毫米集中於7、8、9三個月,全年無霜期284天。
2006年8月27日,適逢馬祖誕辰1296年,經四川省政府批準,什邡市兩路口鎮正式更名為馬祖鎮,並舉行成立大會。 據悉,什邡馬祖鎮是馬祖的出生地,他出生的馬祖村2組,至今天仍有80%的馬姓人傢,村民們說起這位“唐代最偉大的禪師”個個滔滔不絶,如數傢珍。馬祖鎮的成立,既是全鎮人民多年的心願,也是響應什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發展戰略,加快該鎮建設文化鄉鎮的步伐,實施打造馬祖品牌的需要。 |
|
兩路口鎮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隸屬什邡市。1988年撤鄉建鎮,集鎮位於什邡市城區以北6公裏處,全鎮幅員面積23.89平方公裏,人口2.54萬。按現行區劃。轄14個行政村、122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
2003年全鎮完成GDP20580萬元,實現財政預算內收入707萬元,其中地方稅收性收入192萬元,預算外收入189萬元。經濟實力在全市20個鎮中名列前茅;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83元。
2000年末全鎮可耕地面積23085畝,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以油菜和葉菸為主,由於氣候限製,明顯呈現兩季有餘三季不足的耕作特點,農民往往在大春過後繼以部分秋作彌補糧食生産。
截止2003年末,全鎮共有工業企業36傢,其中鎮、村集體企業13傢,私營企業15傢,以康福來 藥業集團公司為竜頭。主要産品包括:藥品、磷肥、復合肥、磷酸????、硫酸、壓力容器、水泥及水泥製品、原料藥及醫藥包裝等。全年完成磷肥生産40萬噸,復合肥20萬噸,硫酸10萬噸,原料藥260噸。2000年企業總産值20021萬元,出口創匯160萬美元。集體企業全部完成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確立企業法人,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産權制度改革。
兩路口鎮是四川省首批省級試點小城鎮之一。2003年底集鎮面積42公頃,鎮區集貿市場4個,其中綜合性市場2個,專業性市場2個,鎮區人口2328人,鎮區從業人員1800餘人。
兩路口鎮是什邡市出北大門的交通樞紐,是連接北部9個鄉鎮的必經之地。現有公路總里程19公裏,其中省道1條,縣道1條,村道阡陌交錯。廣嶽鐵路縱貫全境,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兩路口鎮水利灌溉體係完善,紅岩渠灌境北,人民渠橫其中,有8條支渠和1條分支渠幅射嚮全鎮所有的村,可澆灌境內91%的土地,四季風調雨順,旱澇無憂。
2003年底,全鎮有綫電話裝機數量2688部,手機也已成為人們的普通消費。城鄉居民有綫電視普及率達90%以上;電冰箱、洗衣機、影碟機、音響等傢用電器也大量涌入尋常百姓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達到小康。文教、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也不斷的發展。 |
|
- : Lianglukou Town
|
|
兩路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