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遼寧 >本溪 > 溪湖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210503
區情概況
  溪湖區位於遼東半島腹地,是中國遼寧省本溪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是一個老工業基地。東界撫順,西接遼陽,南銜丹東,北鄰瀋陽。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3個鄉鎮,區域面積302.4平方公裏,總人口23萬人。瀋丹鐵路、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距桃仙機場40公裏,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溪湖區地勢自東南嚮西北傾斜,群山連綿,溝壑縱橫,為長白山脈,千山餘脈,最高海拔 645米(三會場煙囪垃子),最低海拔99.3米。全區平原很少,大部分是丘陵坡地,山地占80%,耕地占8%,其餘主要是河道和水面,地面構成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氣候特點
  溪湖屬大陸性氣候,受西伯利亞和蒙古冷空氣的影響,寒暑變化劇烈,四季分明。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 12℃,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4.3℃,鼕季最低溫度零下32.3℃,全年平均氣溫為7.8℃。全年無霜期平均為156天,冰凍期5個月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793.7mm,降雨最多集中的七、八兩個月。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00小時,日照時間占可照時間的50-55%。平均活動積溫為3200℃,月平均溫度9毫巴,積雪最深25cm左右,年平均蒸發量1600mm,全年以東風、南風、西南風為多,主導風嚮為西南風,平均風速為2.8米/秒,最大風速為21米/秒,四月份最大平均風速為3.7米/秒,八月份為少風季節。
  水文狀況
  本溪地區含4個水係中溪湖地區占其中最小一個水係,即北沙河水係,發源於火連寨、石橋子,自南嚮北經歪頭山、瀋陽市蘇傢屯流入渾河,全境流域面積302平方公裏,河流32條,支流243條。
  自然資源
   
  溪湖區境內物産豐富,礦産資源有鐵、煤、粘土、石灰石、石膏、頁岩、花崗岩等幾十種,尤為鐵礦石頗為豐富,已探明儲量在2億多噸,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
地名由來
  溪湖區是本溪市的發祥地,具有兩千年歷史文化,因其世界上最小湖--本溪湖而馳名中外。本溪湖原名“杯犀湖”、“碑西湖”、“白溪湖”,清雍正年間改稱本溪湖。本溪市由本溪湖而得名。溪湖區也因本溪湖得名。
歷史沿革
  2000年,溪湖區轄5個街道、4個鎮、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2373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河東街道 33676 人,河西街道 27708 人,彩屯街道 28795 人,竪井街道 26214人, 彩北街道 24352人, 火連寨回族滿族鎮 11839 人,歪頭山鎮 23684人, 東風鎮 18826人, 石橋子鎮 18876人, 張其寨鄉 9765人。
  2002年1月1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15號)批復:同意撤銷東風鎮,改設東風街道辦事處;撤銷火連寨回族滿族鎮,設立火連寨鎮。
行政區劃
  全區轄6個街道、3個鎮、1個鄉,45個社區居委會、33個村委會,面積319.7平方千米,人口22.78萬:
  河東街道辦事處駐站前,人口3.15萬人,面積8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立新、峪崗、河沿、峪前、站前、井涌、鐵工、後石、井泉。
  河西街道辦事處駐柳西,人口3.18萬人,面積5.5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柳塘、柳西、煤礦、太平、大堡、頭道、河西、北山、仕仁。
  彩屯街道辦事處駐彩玉,人口2.74萬人,面積3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居委會:彩玉、彩勝、彩雲、華新、彩發、彩達、彩旺、華南。
  竪井街道辦事處駐竪井,人口2.72萬人,面積4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華陽、寶藏、黑金、竪井、高山。
  彩北街道辦事處駐彩虹,人口2.64萬人,面積5.5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居委會:彩北、彩西、礦材、彩虹、新光、彩新、彩建。
  東風街道辦事處駐幸福街,人口1.88萬人,面積36.7 4個社區居委會:鄭傢、復興、幸福、東風;6個村委會:核桃溝、新和、新興、三會場、彩北、彩新。
  火連寨鎮鎮政府駐火連寨村,人口1.22萬人,面積43.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火連寨;4個村委會:火連寨、營子、上堡、下堡。
  歪頭山鎮鎮政府駐邊牛,人口2.38萬人,面積60.9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歪頭山;8個村委會:邊牛、鬍臺、柳峪、岱金峪、侯屯、北鬆木堡、南鬆木堡、歪頭山。
  石橋子鎮鎮政府駐下石,人口1.85萬人,面積80.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石橋子;7個村委會:上石、下石、響山、西高堡、平臺、紅旗、高程。
  張其寨鄉鄉政府駐張其寨,人口1.02萬人,面積7.2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上溝、下溝、黑貝、翻身、張其寨、黃木廠、花嶺、柳峪。
經濟概況
  溪湖區工業以鋼鐵、煤炭、建材為主,逐步形成電子、化工、輕工、有色金屬等門類企業同步發展的工業體係。其中有本溪湖牌32.5、27.5水泥、內O型密封裝置、油泵係列産品、亞碸、輕軌鐵鐵路配件、彩色噴繪等十幾種優質産品遠銷國內外。農業以畜禽、果品、蔬菜、果樹、養牛、速生豐産林和鄉村旅遊等“四個基地,一個園區”的農業産業發展格局。同時,以東風湖、怪石洞、後湖公園和張其寨鄉為主綫的城鄉特色生態旅遊、庭院旅遊已蓬勃發展起來,構成了山、水、林、湖、洞一體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
  張其寨工業園區
  張其寨鄉隸屬本溪市溪湖區,位於本溪市的西北部,與遼寧省的遼陽、瀋陽、撫順市相接壤。張其寨工業園區距本溪市市中心35公裏,與省級石橋子開發區相連接;距瀋陽市27公裏(距瀋陽桃仙機場15公裏);距瀋丹鐵路歪頭山火車站2公裏、瀋丹高速公路邊牛站1公裏;距遼陽市70公裏;距撫順市40公裏;距丹東港200公裏、營口港200公裏、錦州港250公裏、大連港300公裏。該園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陸、海、空等交通條件十分便捷。 園區內道路分三級設置,劃分為主幹道路、次幹道路和支路,市級公路“小小綫”橫貫全鄉東西。園區內工業用水來自於北沙河,生活用水與市內供水係統聯網。供電係統采用歪頭山鐵礦電廠(二次電),可供生産及生活用電。
  鄭傢工業園區
  鄭傢工業園區隸屬本溪市溪湖區東風街道辦事處,包括新興村、新和村和核桃溝村的部分用地。鄭傢工業園區東側為九竜山,南側鄰核桃溝,西側為西大山,北側鄰東風水庫。區內地勢較為平坦,鄭傢河縱貫其中。鄭傢地區在《本溪市城市總規劃》(2000至2020年)中明確定為發展工業企業的工業區。2005年鄭傢工業園區欲留二類、三類工業用地141.91公頃。
  鄭傢工業園區距本溪市市中心5.6公裏;距本溪火車站4公裏;距瀋陽市60公裏(距瀋陽桃仙機場50公裏);距遼陽市50公裏;距丹東市160公裏。園區內道路、通訊、電力、給排水等工程設施配套齊全。其中:道路分三級設置,劃分為主幹道路、次幹道路和支路,主幹道路和次幹道路是園區路網的骨架,它聯繫着園區各主要功能分區。工業用水水源取水自太子河,生活用水與市內供水係統聯網。園區內新建二次變電所,可提供生産和生活用電。
交通運輸
  瀋丹高速公路貫穿境內。瀋丹高速公路始建於1998年,2003年7月全綫通車,瀋陽至丹東全長222公裏,沿途風景秀麗,山巒疊嶂,道路彎麯起伏,橋梁衆多,設施先進。瀋丹高速全綫共有3個服務區,1個停車場。其中位於瀋丹高速公路131公裏處的通遠堡服務區,東西兩側加油站分別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各約120平方米,油罐區儲油各200立方米,屬一類加油站,其地理位置優越,服務親切周到,深得過往司機認可與好評。
風景名勝
  溪湖區的旅遊業主要以東風湖、怪石洞、後湖公園和張其寨鄉為主綫的城鄉特色生態旅遊、庭院旅遊已蓬勃發展起來,構成了山、水、林、湖、洞一體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
  本溪湖
  本溪湖位於本溪市溪湖區臥雲山西麓崖下。原名“杯犀湖”、“碑西湖”、“白溪湖”,清雍正年間改稱本溪湖。本溪市由本溪湖而得名。本溪湖為一洞中湖,該湖形似犀角,外闊內窄。洞內水面二十餘平米,是世界最小的湖。湖水涼氣襲人,每晝夜流量近二萬噸。洞頂崖壁有“遼東本溪湖”的大字石刻。洞外有一古寺,始建於明代的慈航寺,寺內有塑像和壁畫。洞中清泉汩汩,不斷註入解放後修建的人工湖。人工湖面積為二千餘平方米。湖邊垂柳婆娑,湖中建有拱橋、湖心亭,備有各式遊船供遊人泛舟湖上。波光、輕舟、倒影、古洞、緑柳使遊人興趣盎然,更是避暑的佳境。一九八四年,修築了登山石階、觀景亭和文物陳列館,更使本溪湖增添了迷人的風采。文物陳列館常年展出本溪廟後山古人類遺志發掘出的文物。擡頭而望,公園南千米處山腰間有一石灰岩溶洞,俗稱“竜洞”、“怪石洞”,長數百米,洞內鐘乳石群千姿百態,不一而足,有的像如來講經,有的如十八羅漢齊集一堂,故又稱羅漢洞。洞中有一石榻,傳說長眉李大仙曾長居於此,更為此洞平添了一些仙風道骨之氣。洞口外又一“長蛇洞”更是深不知底。二洞與本溪湖遙相呼應、相映生輝。
  怪石洞
  本溪人和來本溪的客人都以測覽鬼斧神工、舉世無雙的本溪水洞為快事,然而在距市中心的北八公裏處、與世界最小的湖,本溪湖相對應的一座山峰半腰,有一穴怪石洞的風韻卻很少有人領略。
  怪石洞又名竜洞,屬自然形成之洞穴。縱觀全洞,全長 365 米,高低錯落,麯折迂回,洞中有洞,乃天然畫廊,遍布着多種石筍、石乳、石瀑、石田、石山、石畢,奇姿異彩,動靜有緻,使人浮想聯翩,悅目而賞心。
  以西遊記故事為背景的水簾廳,景緻獨特,不同凡俗,仿佛有群猴跳進躍出,大聖出沒其間,維妙維肖,令人嘆為觀止。而有仙人居住的羅漢廳,更是小中見大,氣勢磅礴。衆多羅漢或喜或傻或噴,似乎與遊人同領風騷。天地廳神奇鬼怪,融天地於一體,如蒼穹群星燦爛大地繁花似錦,天高地闊、峰巒峰蝶。人居其間,頗有大我小天地之感。面積不大的南石林因為石林聳立而顯得撲朔迷離、深不可測;擎天柱和通天寶挺拔秀麗、莊嚴華貴;通過僅可容身的石縫而達敞廳闊室又使人體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更有小橋流水,石英階縱橫,石磐叩之有聲;鐘乳石筍,千姿百態,清晰可辨,洞中現已開發的有五十餘景點待開發的尚有天井等處奇觀。遊人在這裏可以張開豐富的想象翅膀在喜悅與驚奇中翺翔頓感心曠神恰,樂而忘返。
溪湖之最
  最早的公園
  本溪最早的公園是1915年日本侵略者在本溪湖火車站以東約1000米處,即現本溪市第二中學後山建立的“神山社公園”。該公園面積101321平方米,當時園內建有神社、社務所、運動場、動物籠捨、花壇、噴水池,以及日本侵略者歌頌其侵略戰績的紀念碑和忠魂碑。1945年“九三”抗戰勝利後,公園有一定程度的破壞,到1948年本溪解放前,園內僅有花窖兩處,共200多平方米;噴水池1個,30平方米;還存有猴、鹿、珍珠雞等鳥獸1120餘衹。本溪解放後,該處不再做公園用地。
  市區最長的橋
  本溪市區最長的橋是彩屯大橋。彩屯大橋原名華陽橋,位於太子河市區段下遊,是連接平山與彩屯兩地區的主要通道,也是瀋丹公路跨越太子河的主要橋梁,該橋始建於1940年,為9孔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長224米,寬6米,大橋東側與木橋相連。1946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撤出本溪市區時,因戰略需要將該橋的9孔炸毀3孔,同年秋季木橋亦被洪水衝毀。建國後於1951年開始對彩屯大橋進行修復和擴建,1952年竣工。修復後的大橋在原9孔、224米的基礎上,又延長了9孔220米,結構形式與原橋相同。1959年6月,市政府擬定拓寬大橋設計方案,並已打好基礎,後因國民經濟遇到暫時睏難而停工。
  1969年恢復拓寬工程,於1971 年12月竣工。拓寬後的彩屯大橋全長444米,橋面寬15米(其中車行道12米),共18孔,載荷標準為汽—18噸。這項工程是由本溪市市政工程處設計,市交通局公路四處施工的。
  市區最寬的橋
  本溪市最寬的公路橋是橫跨太子河的溪湖大橋,原名東墳大橋。該橋位於太子河市區段上遊,是連接平山與溪湖兩地區的重要交通咽喉,也是瀋丹公路過境復綫上的主要橋梁。該橋始建於1937年,原為9孔雙懸臂鋼板梁,雙柱式混凝土結構,全長273.1米,橋面寬為7.5米,無人行道,載重負荷量為8噸。解放後,隨着本溪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交通流量不斷增加,該橋已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1981年本溪市人民政府作出改造溪湖大橋的决定。該工程由市政設計室設計,市政工程公司、市第一建築公司、市安裝公司施工。在原橋上遊一側拓寬橋體,橋長285.8米,橋面淨寬8.5米(其中車行道7米,人行道1.5米),新舊橋之間設有3米寬的分隔帶(車輛單嚮行駛),大橋兩側均有1.5米寬的人行道。1982年7月1日大橋改造工程竣工,改名為溪湖大橋。改造後的溪湖大橋寬為19.5米。1984年1月開始在大橋拓寬部分的東墳一側修建引道,同年9月30日竣工。
  市區最早的橋
  本溪市區最早的橋是由金田珠式會社1930年修建的大白樓橋。該橋結構為鋼軌梁,木橋面(現為瀝青面)。橋長20米、寬5米,南北走嚮,橫跨於本溪湖河上。因該橋坐落於本溪湖南山原本溪湖煤鐵有限公司的大白樓前(現本鋼發電廠二電車間門前),故稱大白樓橋。
  大白樓橋屬人行橋,不準行車,在60多年的時間裏,一直是溪湖城區與本鋼一鐵廠和二電廠廠區相連接的重要通道。
  第一座跨越太子河的鐵路橋
  本溪第一座橫跨太子河的鐵路橋是瀋丹綫鐵路橫跨太子河的甲綫橋。該橋始建於1909年(清宣統元年),全長552.15米,寬4米,高22.16米,橋面兩側各設有1米寬的人行道。全橋共20孔,第1孔和第12—20孔為19.08米長的上承鉚接鋼板梁,第2—11孔為33.12米長的下承鉚接桁架梁。下部結構為U型重力式,橋墩為元端型,墩臺為白灰砂漿塊石砌築。
  1960年該橋被洪水衝毀,改建修復後,原19.08米的上承鉚接鋼板梁有10孔更接為19.3米長的鋁梁,並在原墩臺基礎上將2—4號3座橋墩均擡高1.5米,橋的全長增加到562.9米,抗洪能力得到加強。該橋現每日通過列車63列,其中客車9列。
近義詞
溪湖
相關詞
本溪市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
包含詞
溪湖區石橋子醫院本溪市溪湖區醫院本溪市溪湖區衛生防疫站
本溪市溪湖區中醫院本溪市溪湖區彩北針織廠本溪市溪湖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分類詳情
張開彩屯街道張開張其寨鄉張開河西街道張開河東街道
張開東風街道張開石橋子鎮張開竪井街道張開彩北街道
張開火連寨鎮張開歪頭山鎮張開火連寨回族滿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