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北京公交站 : 南部縣 : 永仁縣 : 富民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北京 >門頭溝區 > 永定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永定鎮:鎮政府駐石竜西路58號,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2.33萬。郵編102308。轄5個社區、22個村委會
  社區:南區、北區、永興小區、永安小區、葡東小區
  行政村;上岸、衛星、小園、王村、艾窪、石廠、石門營、東辛稱、西辛稱、白莊子、馮村、壩房子、何各莊、臥竜崗、岢羅坨、侯莊子、橋戶營、慄元莊、曹各莊、四道橋、貴石、萬佛堂。
  
  110109102 永定鎮(8個社區、24個村委會)
  110109102001 南區社區
  110109102002 北區社區
  110109102003 永興社區
  110109102004 永安社區
  110109102005 葡東社區
  110109102006 信園社區
  110109102007 嘉園社區
  110109102008 永興嘉園社區
  110109102201 上岸村
  110109102202 橋戶營村
  110109102203 曹各莊村
  110109102204 馮村
  110109102205 艾窪村
  110109102206 萬佛堂村
  110109102207 何各莊村
  110109102208 石廠村
  110109102209 岢羅坨村
  110109102210 王村
  110109102211 石門營村
  110109102212 小園村
  110109102213 慄元莊村
  110109102214 臥竜崗村
  110109102215 西辛稱村
  110109102216 東辛稱村
  110109102217 白莊子村
  110109102218 四道橋村
  110109102219 壩房子村
  110109102220 侯莊子村
  110109102221 貴石村
  110109102222 衛星隊村
  110109102223 秋坡村
  110109102224 石佛村
  
    永定鎮原轄7個社區、24個村委會(南區社區、北區社區、永興社區、永安社區、葡東社區、信園社區、馮村嘉園社區、上岸村、橋戶營村、曹各莊村、馮村、艾窪村、萬佛堂村、何各莊村、石廠村、岢羅坨村、王村、石門營村、小園村、慄元莊村、臥竜崗村、西辛稱村、東辛稱村、白莊子村、四道橋村、壩房子村、侯莊子村、貴石村、衛星隊村、秋坡村、石佛村)、石竜工業區。
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
  基本概述
  永定鎮位於門頭溝區東南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馬鞍山腳下,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邊臨水的美麗土地,平原面積占門頭溝區平原總面積的90%。該鎮東隔永定河與石景山相望,南面與豐臺區毗鄰,西隔羅鍋嶺與潭柘寺鎮相接,北與竜泉鎮相連。全鎮轄區面積68.6平方公裏,地理位置優越,距市中心24公裏,距區政府3公裏。
  行政區劃
  永定鎮原轄7個社區、24個村委會(南區社區、北區社區、永興社區、永安社區、葡東社區、信園社區、馮村嘉園社區、上岸村、橋戶營村、曹各莊村、馮村、艾窪村、萬佛堂村、何各莊村、石廠村、岢羅坨村、王村、石門營村、小園村、慄元莊村、臥竜崗村、西辛稱村、東辛稱村、白莊子村、四道橋村、壩房子村、侯莊子村、貴石村、衛星隊村、秋坡村、石佛村)、石竜工業區。
  旅遊資源
  永定地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境內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到新石器晚期出現多處先民村落,先民從事漁獵和農耕。春秋戰國時期,先民能燒製質地較好的夾沙灰陶、夾沙紅陶。秦漢時期,永定地區已經成為主要的人類活動區域,慄元莊一帶有較大的漢墓群。唐代析幽都縣設玉河縣,當時永定地區屬於玉河縣。
  永定鎮境內有玄真觀、月嚴寺、石廠村過街牌樓等寺觀古跡幾十處,一處一景,各具特色,兼有宗教文化和優美的景觀,是開發旅遊業得天獨厚的重要資源。還保存完整的有建於隋代的古剎戒臺寺、建於唐代的西峰寺以及石佛摩崖造像、桃花庵開山祖師塔等。
  鎮內的老萬佛堂村遺址始建於金遼,坐落在萬佛山下。萬佛山山勢秀雅,草木蔥鬱。這裏原建有古剎萬佛寺,古稱萬佛堂。山以寺名,村以寺名,可見該寺當年影響之大。史書記載明朝英宗皇帝親賜寺名“萬佛禪寺”。在萬佛老村的東口還屹立着一座古代的過街樓,它建於明萬歷四年,坐西朝東,山石砌築,拱券外側用青石伐券,是古代山村軍事駐防和村落安防的典型代表建築之一。
  被列為北京市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的戒臺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始建於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當時叫慧聚寺。遼代鹹雍年間有一名叫法均的高僧,到這裏開壇傳戒,建立了戒壇。明代正統十三年( 144 8年)重修後,改名萬壽撣寺。以後,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又對寺廟進行了維修與擴建。 現在遺留的建築,多為清代所建。
  戒臺寺又名戒壇寺。它以擁有全國最大的佛寺戒壇而久負盛名,同泉州的開元寺戒壇、杭州的昭慶寺戒壇,被稱為“全國三大戒壇”。戒臺寺在規模上又居三大戒壇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壇”。戒臺寺坐西朝東,依山而建,占地4.4公頃,其主要建築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九仙殿、戒壇殿等。大雄寶殿是寺廟的正殿,其匾額上的“蓮界香林”四字為乾隆御筆。
  戒壇在西北院,壇基為精美的漢白玉石雕。整個戒壇分三層,高約3米。上層有蓮花寶座,上塑釋跡牟尼坐像。壇周還有113個戒神像。在殿堂內,陳設一把明代雕花沉香木椅,是當年傳戒時三師七證的座位千佛閣北側,是著名的牡丹院,仿照江南園林修築。院內遍是丁香、牡丹。1755年夏天,乾隆皇帝帶領後妃曾在此避暑。清恭親王奕欣也曾在這裏居住過。
  戒臺寺的古鬆,遠在明代就很有名,古有“潭拓以泉勝,戒臺以鬆名”之說。壇內最著名的松樹有五株:臥竜鬆、自在鬆、九竜鬆、抱塔鬆、活動鬆。它們各有特點,活動鬆,搖一枝全身俱動;自在鬆,長勢悠然自得;臥竜鬆,酷肖一條臥伏的巨竜;九竜鬆,主幹上長出九株支幹,形如九條巨竜;抱塔鬆,臥地伸長環抱一塔。其中以九竜鬆名氣最大。它高達18米,樹圍6.4 米,是唐武德年間種植的,距今已1300多年,是北京的“白皮 鬆之最”。“戒臺五鬆”蒼翠古老,樹型各異,嚴寒酷暑,傲然挺立,使千年古剎戒臺寺更為恬靜肅穆。
  西峰寺曾經是鹹豐的弟弟奕欣(恭親王鬼子六)的傢廟,也是恭親王的兒子(載瀅)的地宮所在地。載瀅的地宮是北京唯一一座開放式的清地宮。地宮現在是空的,衹有地宮這一建築了,裏面的郡王爺和夫人幾十年前就被改葬它處了。地宮雖然是歷史文物,但更多的時候是鼕天存菜的儲藏室。
  西峰寺本來是檀柘寺的下院,因為恭親王為了避開慈禧的刁難以養病為由,自動離開京城舉傢遷住檀柘寺。一住就是十多年,以為無望再回京城,對檀柘寺大力修建與維護。寺裏的主持感謝恭親王對檀柘寺所做的貢獻,便把下院西峰寺送給了恭親王,給他做傢族墓地。誰成想後來國事艱難,慈禧又起用恭親王。恭親王又回京城,去世賜封墓地麻𠔌峪。西峰寺修建的地宮也就沒用上,他的次子載瀅繼承了封號,後來地宮成了載瀅之墓葬地。至此,西峰寺是鬼子六的墓地一說也就成為虛話。
  西峰寺也是上、中、下、三院格式,現在的三院是在過去三院的基礎上擴大修建的。現在的西峰寺是一個事業單位的培訓中心,原來寺院裏的主要建築全部維新保留,新的建築也依據清建築風格和原有建築和諧一致。舉目可望青山疊翠,古樹參天,自然風光秀麗;院內園林佈局典雅,錯落有緻,花木繁茂,人文景觀衆多,歷史感厚重。漫步寺內,恍惚連接了另一個時空,那千年的白果樹下正駐立着委麯求全的恭親王,感嘆着臥竜何時再能騰飛。
  交通綫路
  交通四通八達,108國道由東嚮西從鎮內穿過,門潭路、西苑路貫穿轄區南北,是去往潭柘寺、戒臺寺風景區的必經之路。鎮內有959、977、981、931、948、960等多路公共汽車直達市區。
  相關內容
  北京竜鳳山滑雪場位於京西門頭溝區永定鎮萬佛堂村,距離北京市中心26公裏,是距離北京最近的滑雪場,也是北京唯一一傢乘地鐵可以到達的滑雪場。新近建成的108高速公路直達竜風山滑雪場,可以讓市區的人們驅車20分鐘內抵達滑雪場。
北京市北京市門頭溝區
  歷史變遷:永定地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境內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到新石器晚期出現多處先民村落,先民從事漁獵和農耕。春秋戰國時期,先民能燒製質地較好的夾沙灰陶、夾沙紅陶。秦漢時期,永定地區已經成為主要的人類活動區域,慄元莊一帶有較大的漢墓群。唐代析幽都縣設玉河縣,當時永定地區屬於玉河縣。行政區劃:永定鎮在解放前屬於宛平縣京西鄉和偽宛平縣第六區慄元莊鄉。第一次解放屬於宛平縣第七區。第二次解放後屬於北平門頭溝區,北京市第二十八區,北京市十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永定農業生産合作社並入門頭溝人民公社,永定社改稱上岸大隊。1961年7月門頭溝人民公社劃小,原上岸大隊組成門頭溝區永定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稱門頭溝區永定鄉。1990年3月改稱門頭溝區永定鎮。2000年8月,門頭溝區原北嶺辦事處並入永定鎮管轄。現在,全鎮共有馮村、上岸、曹各莊等24個行政村,永興小區、信園小區等6個社區居委會,常駐人口5.8萬。地理位置:永定鎮位於門頭溝區東南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馬鞍山腳下,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邊臨水的美麗土地,平原面積占門頭溝區平原總面積的90‰。該鎮東隔永定河與石景山相望,南面與豐臺區毗鄰,西隔羅鍋嶺與潭柘寺鎮相接,北與竜泉鎮相連。全鎮轄區面積68.6平方公裏,地理位置優越,距市中心24公裏,距區政府3公裏。交通四通八達,108國道由東嚮西從鎮內穿過,門潭路、西苑路貫穿轄區南北,是去往潭柘寺、戒臺寺風景區的必經之路。鎮內有977、981、931、948、960等多路公共汽車直達市區。永定鎮政府位於石竜西路58號。氣候特徵:永定鎮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鼕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夏季最高氣溫常在36度左右,鼕季最低氣溫常在零下15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
門頭溝區永定鎮名片-北京市
  歷史變遷:永定地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境內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到新石器晚期出現多處先民村落,先民從事漁獵和農耕。春秋戰國時期,先民能燒製質地較好的夾沙灰陶、夾沙紅陶。秦漢時期,永定地區已經成為主要的人類活動區域,慄元莊一帶有較大的漢墓群。唐代析幽都縣設玉河縣,當時永定地區屬於玉河縣。
  行政區劃:永定鎮在解放前屬於宛平縣京西鄉和偽宛平縣第六區慄元莊鄉。第一次解放屬於宛平縣第七區。第二次解放後屬於北平門頭溝區,北京市第二十八區,北京市十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永定農業生産合作社並入門頭溝人民公社,永定社改稱上岸大隊。1961年7月門頭溝人民公社劃小,原上岸大隊組成門頭溝區永定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稱門頭溝區永定鄉。1990年3月改稱門頭溝區永定鎮。2000年8月,門頭溝區原北嶺辦事處並入永定鎮管轄。現在,全鎮共有馮村、上岸、曹各莊等24個行政村,永興小區、信園小區等6個社區居委會,常駐人口5.8萬。
  地理位置:永定鎮位於門頭溝區東南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馬鞍山腳下,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邊臨水的美麗土地,平原面積占門頭溝區平原總面積的90‰。該鎮東隔永定河與石景山相望,南面與豐臺區毗鄰,西隔羅鍋嶺與潭柘寺鎮相接,北與竜泉鎮相連。全鎮轄區面積68.6平方公裏,地理位置優越,距市中心24公裏,距區政府3公裏。交通四通八達,108國道由東嚮西從鎮內穿過,門潭路、西苑路貫穿轄區南北,是去往潭柘寺、戒臺寺風景區的必經之路。鎮內有977、981、931、948、960等多路公共汽車直達市區。永定鎮政府位於石竜西路58號。
  氣候特徵:永定鎮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鼕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夏季最高氣溫常在36度左右,鼕季最低氣溫常在零下15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
  經濟發展:永定鎮礦産資源較為豐富,板岩、石灰石、頁岩石、青灰等儲量較大。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煤矸石空心磚生産綫已建成5條,並全部投入使用。鎮內山場面積較廣,林木覆蓋率42%,以風景林、防護林、經濟林及荊條、酸棗等灌木生長為主。1992年1月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在永定鎮內建立石竜工業開發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裏,坐落在永定鎮中心,2000末被市政府命名為市級工業開發區。2000年8月,門頭溝區原北嶺辦事處並入永定鎮後,新一屆黨委、政府在門頭溝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改革、勇於創新,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建築、建材、房地産開發和高新技術産業為竜頭,帶動全鎮物業、旅遊服務業和商業共同發展,立足開發、製定規劃、加快調整、突出重點、分步推進、註重實效,兼顧近期增收和長遠效益”的全鎮總體發展思路,形成了以新南城建設為核心拉動全鎮區域經濟縱深發展的合理佈局。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轄區內各種服務設施較為齊全,有北京石竜醫院、永定衛生院、馮村地區醫院、石竜電信局、石竜郵政局、中國農業銀行石竜分理處、永定農村信用社、門頭溝區國稅局、門頭溝區地稅局、永定鎮中學、永定鎮中心小學、北京礦務局中學、北京華誠學院、門頭溝區體育中心體育場等服務機構。
  文化遺産:永定鎮境內有玄真觀、月嚴寺、石廠村過街牌樓等寺觀古跡幾十處,一處一景,各具特色,兼有宗教文化和優美的景觀,是開發旅遊業得天獨厚的重要資源。還保存完整的有建於隋代的古剎戒臺寺、建於唐代的西峰寺以及石佛摩崖造像、桃花庵開山祖師塔等。
英文解釋
  1. :  Yongding Town
近義詞
永定
相關詞
富民縣
包含詞
永定鎮敬老院永定鎮何各莊永定鎮區光榮院
北京市門頭溝永定鎮衛生院門頭溝區永定鎮衛生院
分類詳情
石佛村北區社區南區社區永興社區萬佛堂村
永安社區小元村嘉園社區葡東小區永安小區
永興小區何各莊村貴石村小園村慄元莊村
侯莊子村壩房子村白莊子村東辛稱村四道橋村
石門營村橋戶營村艾窪村西辛稱村石廠村
臥竜崗村衛星隊村信園社區葡東社區岢羅坨村
永定鎮區光榮院永定鎮敬老院王村村岢坨村馮村村
曹各莊村上岸村永興嘉園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