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 [顯示全部] : 中國 >福建 >福州 >羅源縣 >霍口鄉 > 西峰
顯示地圖
目錄
《西峰 Xifeng》
詩人: 陳摶 Chen Tuan

  為愛四峰好,吟頭書日昂。
  岩花紅作陣,溪水緑成稈。
  幾夜礙新月,半山無夕陽。
  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
No. 2
  西峰投訴電話渭南旅遊投訴電話:0913-2109529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險峻的山峰。峰頂翠雲宮前有巨石狀如蓮花,故又名蓮花峰。華山西峰就是《寶蓮燈》中沉香劈山救出三聖母的地方。現在翠雲宮邊上有一巨石中間裂開,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邊還樹立一柄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絶萬丈,人稱捨身崖。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
  西峰,夏商時雍州之域,開發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地屬義渠戎國,為西戎、北狄遊牧之地。公元前272年,始入秦版圖,屬北地郡。西漢屬鬱郅縣。東漢時羌戎入侵,郡縣皆廢。南北朝屬彭陽縣(縣治在今董志鄉南廟村)。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彭陽為彭原(縣治在今彭原鄉彭原村)。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彭原劃歸寧州管轄。元太祖至元七年(1270年),井彭原、安化入慶陽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復設安化縣,直隸幹陝西布政司。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設董志分縣(縣治在今董志鄉政府所在地 )。民國2年(1913年),撤董志分縣入安化縣,遂改名慶陽縣,隸涇源道。民國6年(1917年),西峰受隴東鎮守使管轄(治所在平涼)。民國24年(1935年),國民黨在西峰設甘肅第三行政督察 專員公署。1949年7月28日西峰解放後,成立軍管會。1950年,隴東分區易名為慶陽分區,區署設西峰,遂成立西峰市(縣級),同年5月25日改縣級市為區級市,歸屬慶陽縣。1954年改市為區,1955年改區為鎮。198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西峰市(縣級),原慶陽縣南部8個鄉鎮及原 西峰鎮轄區劃歸西峰市管轄,撤消西峰鎮,增設寨子鄉和南街、北街2個街道辦事處。2002年6月,慶陽地區撤地設市,西峰隨之撤市設區。 西峰區轄3個街道、2個鎮、5個鄉:北街街道、南街街道、西街街道、肖金鎮、董志鎮、後官寨鄉、彭原鄉、溫泉鄉、什社鄉、顯勝鄉。
  七月流火,西北高原新城西峰卻一片清爽愜意。行走城中,一幅幅美麗畫捲徐徐展開:歷史遺跡的古樸,高樓林立的繁華,車水馬竜的熱鬧,商業氛圍的濃重,雜然交匯,彼此輝映,而來來往往的行人則是這畫捲中不斷變化的風景。
  西峰“其地北通寧夏,東連陝西,寧夏食????行銷陝屬,必經此地,故為各路運????車輛總匯之區,商販多設????店於此,以糧、雜貨交易。又為皮毛重要市場,隴東各縣所産皮毛,多由此出口,故貿易甚盛。人口約萬餘,為隴東第一大鎮(見《慶陽縣志》張精義編)”。西峰城“周三裏許”,“清同治十二年(1873)築”(同上)。這就是西峰城肇始之原委,算來距今僅有百年之遙。
  蔣介石統治時期,西峰為國民黨甘肅省第三行政區專員公署駐地、進攻陝甘寧邊區的橋頭堡。1949年7月,國民黨西峰守敵迫於人民解放軍南北夾擊的威勢,連夜棄城嚮鎮原方向潰逃,28日西峰解放,其所屬西峰、董志、什社、彭原共32鄉56874位農民在1950年的土改中分得土地。西峰迎來了新生。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西峰城鎮建設的一個重要時期,初步具備今天城市的雛形,至1985年西峰撤鎮建市,形成的城區面積約5平方公裏,四條大街及19條巷道。
  建市後,西峰堅持改革開放,走“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並舉,共同發展”的路子,迎來城市建設最輝煌的發展時期,僅二十年發展,昔日的邊陲村鎮己迅速崛起,成為黃土高原上的一座新興城市。
  如今的西峰,僅城區面積已達13.6平方公裏,城市人口12萬餘,大街20多條,道路筆直,路面寬闊,已不可與二十年前的街區同日而語。2004年僅一年,就有10條大街在西峰找好自己理想的位置,至於樓群、商産、市場、工貿,同樣都得到迅速發展。
  城市化為工業化的伴生現象,隨着生産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西峰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物質文明建設突飛猛進。1985年西峰人口不足23萬,非農業人口僅3.72萬,工業總産值6425萬元,社會消費為零售總額僅74萬多元(見1986《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年鑒》),而2003年人口已突破32萬,國內生産總值達13.5億元。僅2005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即達13億多元,社會消費的零售總額達4.59億元。
  伴隨着西峰油田的開發,正寧、環縣、西峰煤田的勘探,以項目帶動、促進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西峰人宣稱:五年再造一個新西峰!
民俗文化
  西峰區香包刺綉、剪紙等民俗工藝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但作為産業,近幾年纔起步。
  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群衆零星帶上市場進行銷售而變為商品,但一直處於民間自發狀態,其文化底藴和市場潛力遠遠沒有得到綜合開發和充分利用。
  近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出現了嚮商品化、市場化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區上下對香包的民俗文化藝術價值、特色經濟價值及其在利用婦女勞動力、增加群衆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明確地認識。加上連續四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使全區香包生産及市場開發有了大的發展。全區黨政組織更加重視香包産業的開發工作,幹部抓香包生産工作力度大,群衆製作勁頭足,市場營銷渠道拓展快,産業效益明顯。
  截至2005年6月底,全區創立民俗藝術研究所1個,成立工藝美術協會3個,建立香包、剪紙等民俗文化産業基地42個,創辦營銷公司17個,香包網站2個,生産大産達800産,從業人員12000餘人,年生産香包、剪紙等民俗文化産品200萬件,産值達2000萬元。生産大戶的香包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高者達85%以上。全區先後有48名作者被命名為“慶陽市民間工藝美術大師”,4名作者被命名為“甘肅省民間藝術傢”,20名作者被命名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西峰區香包民俗文化發展走勢強勁,形勢喜人,已成為全市香包民俗文化産業的研發培訓中心,産品的集散地,營銷的旱碼頭。
  隴東嗩吶
  西峰地處董志原腹地,董志原周圍溝壑縱橫,溝、原、梁、峁獨居。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相對穩定的文化空間,孕育滋生了內涵獨特的隴東嗩吶這一鄉土民族民間藝術。其獨特的麯牌音樂體係、龐大的演奏群體、廣泛的民俗應用、濃郁的地方風格、悠揚悅耳的衆多麯牌,成為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個獨特樂種,以西峰為中心,分佈在周邊慶城縣、環縣、合水縣、寧縣、正寧縣及鎮原縣部分鄉鎮。
  隴東嗩吶在明代就有流傳,有四百年的發展歷史,從清代開始逐步成熟至民國達到興盛。建國初又有了新的生機;“文革”期間卻被當作“四舊”掃除,逐漸沉寂: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化部門開始修撰集成,進行挖掘搶救,隴東嗩吶重新得到復蘇;八十年代初至今為振興變革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改變了過去口傳心授的傳承方法,實現了樂器規範化,演奏麯目統一化的目標,改變了過去“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狀況,樂手們可以隨意搭班,相互交流,提高了演奏技藝,以全新的姿態活躍在隴原大地。1999年西峰區嗩吶演奏的新創麯目《披紅挂花》在第九屆全國“群星奬”甘肅參評節目選拔賽中獲三等奬;2002年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來慶陽演出,特意邀請100人的什社嗩吶隊伍參加,2005年第四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開幕式上,西峰區組織了什社80人的嗩吶方隊進行了表演。
  隴東嗩吶,經過百年的演變,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躍和滿足了窮鄉僻壤廣大群衆的文化需求。表現為每逢娶媳嫁女、喪葬祭奠、鄉村廟會、節慶典禮、新居喬遷、賀壽、給嬰兒過滿月等民間活動為其助興,表現民間民俗活動的廣泛性。隴東地區紅白事中的“接請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闖帳”、“請靈”、“出門告”、“傢祭”、“朝奠”、“請先生”、“請客”、“跑報”、“樂祭”、“遊食”等繁雜的禮儀活動中總是樂手在前,鼓樂先起,具有領先特徵。西峰隴東嗩吶融民間文學、民間器樂、民間禮儀習俗、風土人情於一體,具有稀有珍貴的價值。
  隴東嗩吶經歷史融鑄,形成了衆多的優秀麯牌,主要有《壯元遊街》、《地裏兔》、《秋季生》、《終難山》、《颳地風》、《大擺隊》、《鴨子拌嘴》、《十裏亭》、《放風箏》、《孟薑女》、《哭顔回》、《雁落沙灘》、《苦竜哭海》等不下百種,歡快處讓人不禁喜笑顔開,悲傷處使人難免珠淚滾滾。新中國成立後,嗩吶藝人們又吸收改造了民歌,優秀的革命歌麯如《軍民大生産》、《擁軍花鼓》等麯調,更加豐富了其藝術表現力。
  從1983年至今,在市、區政府的倡導下,在專業音樂工作者努力下,先後編輯出版發表了《隴東嗩吶麯精選》、《隴東紅白事民俗禮儀調查報告》、《隴東嗩吶初探》等專著和論文。建立了什社鄉嗩吶基地,特聘梁平正等專業教師對民間藝人進行了有組織的培訓,目前已形成了上百人的骨幹隊伍,並輻射到周邊地區。
  民間剪紙
  慶陽民間剪紙,天真渾厚,古拙質樸,極其鮮明的體現了中華先民對生命崇拜的原始圖騰文化,從氣質、感性中流露出一脈相承的民族文化基因,被譽為“田園詩”、“抒情民歌”。過去,民間在逢年過節、婚嫁壽慶時都要剪出一些花鳥、人物等圖案,貼在窗子上,俗叫窗花,以示喜慶。現代剪紙更體現了神奇的美學特色,豐厚的民俗內涵,伴隨新時代而綻放異彩。慶陽剪紙的特點,造型粗放厚重,綫條分明,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塊面與綫條、虛與實、陰與陽相結合,將粗獷、奔放、誇張、古樸、細膩、工穩結合—體,構象獨特。全區從事剪紙藝術的作者有150餘人,其中西峰的田秀茂、馬秀珍、金香蓮、吉彩琴、杜秀梅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他們從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文化層次展現着自已的藝術才華,使慶陽剪紙豐富多彩、異工同麯,成為一絶。
  窯洞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産物。西峰黃土同整個黃土高原一樣,是在地質年代的第四紀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風成土狀堆積物,距今已120萬年。黃土層厚度一般為50至100米,最厚處可達200米。因黃土層深厚,土質密實,極適宜於挖洞建窯,數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來,窯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窯洞類型很多,但按大類分基本上有三種:
  一是明莊窯洞。也叫崖莊窯。它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齊,然後修莊挖窯洞,有一莊三窯和五窯的,也有五窯以上的。在董志原上,還有利用鬍同修莊的,由於崖勢不高,不得不挖進幾米再挖窯洞,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這種莊子被稱為半明半暗莊。
  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窯洞。這種窯洞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般深5至8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一邊修一個長坡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這種窯洞實際是地下室,鼕暖夏涼的特點更為明顯。
  三是箍窯。箍窯一般是用土坯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墻,拱捲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成雙面坡形,遠看象房,近看是窯。許多人還在箍窯上面撒了瓦,以保護窯頂不被雨淋,使箍窯的壽命更長。近年又出現了磚面箍窯,比泥土箍窯更堅固耐用。
  窯洞按用途細分還有很多。如為了防盜,在正面窯上面再打個小窯,名曰高窯;在窯內一側再打個能藏東西的小窯名叫拐窯;若因窯小,盤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窯叫炕窯;為了躲避戰亂,在莊附近另挖一長道深洞,叫地窨(ying)子。住傢院落中的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窯、廚窯、畜圈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窯洞是農民生活的搖籃。它對黃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窯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産,是中國建築工藝的偉大創舉,是人類居住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所在的地理環境成為慶陽窯洞民居文化的代表。
  荷花舞
  西峰區是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遺俗和農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間荷花舞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組成部分。享譽世界舞臺、載入《20世紀中國民族舞蹈經典》的“荷花舞”就源千這裏,慶陽也因此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荷花舞之鄉”。
  “荷花舞”原名“雲朵子”、“地遊子”,又稱“地飄兒”、“雲影子”、“地雲子”等,隨着歷史的變遷也叫“跑花燈”、“蓮花燈”、“荷花舞”。源於周族的賽社祭祀活動,在巫文化的影響下變成一種“乞雨”的巫神活動。西峰區內廟宇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廟會或春節時,社火隊都排演“雲朵子”。它是民間社火中長期保留的娛樂節目。
  荷花舞集麯藝、音樂、紙紮、民間美術於一體,從“雲朵子”、“雲影子”、“蓮花燈”等民俗觀念醖釀成的這種民間舞蹈,不僅僅是西峰區域歷史——中國農耕文化源頭地的歷史遺存,也是中國農業文明在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産物。它的特徵是道具別緻,由雲盤、雲朵、油燈、蓮花構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極強,反映了周代農耕活動的文化內容。雲盤象徵甘霖,雲朵象徵四海太平,油燈象徵五穀豐登,蓮花象徵祥和潤澤。由此構成的意念來自周代祭祀中的賽社活動,象徵遠古農耕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存的企盼,期冀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民間觀念。
  荷花舞的隊形有竜擺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隊形變化,它的藝術價值是壯觀中寓柔雅,輕捷中有平穩,所以又稱“地飄兒”、“地遊子”,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表現了農耕民族對主宰降雨的竜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機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隊形表示太平,表達華夏民族文化的心態和靈魂的舞蹈創造,是地方傳統文化對遠古竜、鳳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文化對地方民俗的滲透。
  荷花舞的發源、演變傳承經歷了一個漫長歷史。在群衆中産生了藝術感染和心理共鳴,同時影響擴展到周邊的寧縣、慶城縣、正寧縣等地,方圓幾百裏。它的着裝古雅,色彩大紅大緑,足剎黃土地,雲朵齊裸骨,一扭一搖一彎的舞步,油燈忽悠不熄不滅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帶動雲盤、荷花的轉動上,披紗輕飄,甩袖悠然的輕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搖曳,這種獨樹一幟的民間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荷花舞定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傢戴愛蓮到此採風,將“雲朵子”改編定名為“荷花舞”,在波蘭演出獲金奬。從此荷花舞登上了藝術舞臺,成為中國舞蹈藝術保留節目之一。與此同時,西峰區寨子鄉社火隊依“雲朵子”設計出新的構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內容進行社火演出。90年代慶陽師範學校荷花舞作為校園文化的典型進行設計排練。本世紀初,“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藝術節”連續三屆排演成500人陣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國內外專傢和觀衆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於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國後被中國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壇。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區的社火中,並被改編成500人參與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對周文化在民間的遺傳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對華夏農耕文化滋生的溫文、典雅、優美的藝術形象更具有探索價值。在現代的藝術園地裏,輕捷、飄逸、熱烈的舞姿和氣氛更是群衆文化活動保留的舞蹈藝術。
  西峰的香包刺綉是岐黃中醫藥文化、周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結合的産物,是色與彩、布與綫、形與神兼蓄齊備的藝術。它起源於夏商奴隸製時代,經過漫長的封建時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帶着原始的氣息,合着時代的脈搏,從遠古走來。
  刺綉
  西峰的香包刺綉有着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明顯的地域特色:既有粗獷豪放,又有精細纖麗;既有濃烈嬌豔,又有清純素雅;既有大寫意,又有純工筆。其構圖簡潔明快,寓意傳統吉祥;色彩濃烈豔麗,過度跨越色譜:綉面厚實凝重,形態稚拙傳神;工藝細密精整,針腳平齊如畫;針法豐富多變,品種千姿百態。是繼湘綉、蘇綉、川綉之後的又一綉種,已形成隴綉風格。西峰的香包刺綉是岐黃中醫藥文化、周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結合的産物,是色與彩、布與綫、形與神兼蓄齊備的藝術。它起源於夏商奴隸製時代,經過漫長的封建時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帶着原始的氣息,合着時代的脈搏,從遠古走來。
  秧歌舞
  秧歌,也叫秧歌舞,即在鑼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一種表演形式。它起源於北方,是産生於農田裏的一種歌舞。因勞動強度大,需長時間弓背彎腰,為了消除疲勞、疏鬆筋骨,休息時人們就在田地裏扭起來。為防止踩壞秧苗,就見空插腳,於是出現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紀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躍的時期。每遇節慶活動,人們都要扭秧歌,大大豐富了秧歌的內容,出現了秧歌劇、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批很有藝術價值的秧歌文藝作品。
  慶陽的秧歌有兩種,一種叫秧歌舞,一種叫秧歌劇。秧歌舞衹舞不歌,俗稱“扭秧歌”,始終突出一個“扭”字。在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進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變換各種隊形,聚散分合,動靜有序,看起來使人眼花繚亂,妙趣橫生。秧歌舞表演人數,可多可少,有男有女,雙排偶數。人物化裝多式多樣,有工人、農民、軍人、學生,還有老漢、醜婆、大頭娃娃等;徒手秧歌是慶陽秧歌的一大特點。演員赤手空拳,不拿八哥道具,這種表演形式難度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煙斗、花朵、鐮刀、斧頭的。腰中多束紅緑彩帶,扭動時如花海翻浪,異常耀眼。秧歌劇與秧歌舞不同,它也以“扭”為主要表演特徵,但它是載歌載舞,而且有故事情節,衹不過是劇情綫條比較單一罷了。當年隴東解放區流行的《夫妻識字》、《兄妹開荒》就是這一藝術形式的代表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秧歌這種文藝表演形式廣泛流傳。人們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後的喜悅心情,歌唱人民領袖和社會主義新事物。每年春節、國慶和其他重要節慶活動,都有秧歌隊出現,秧歌隊成為街道文藝活動的主流和亮點。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陽的秧歌更是盛況空前,使國內外賓客大開眼界,特別是徒手秧歌,使來賓大飽眼福。他們說:“像這樣數萬人的秧歌隊伍,在國內真是少見。”
西峰旅遊
  西峰小崆峒山,因與平涼崆峒山有淵源關係,並稱“姊妹山”而得名,又因鎮山之神無量祖師殿和山勢呈鳳凰臥巢狀而稱無量山、鳳凰山。
  小崆峒山位於西峰市董志鄉境內,三面環溝,北接大原,南北狹長,山勢巍峨險峻,坡道崎嶇,溝底有清泉流水,山腰樹木茂盛,氣候宜人,環境優雅。小崆峒山門以南占地1.4平方公裏,折合700餘畝,山門以北原面地勢平坦,交通方便。
  小崆峒山是佛教、道教合一的聖地之一,與聞名遐邇的北石窟寺相距17公裏。據考證,明崇禎年間,就有人在此刻像立碑,焚香許願。1933年,善男信女化緣布施,募集資金,相繼建成北臺無量大殿、中臺玉皇樓、南臺觀音樓等廟宇,並在兩側崖畔開鑿窟洞數十孔,建龕塑像,繪製壁畫,供奉神靈。
  附近群衆及佛道僧衆廣植鬆柏,種柳栽杏,每年農歷三月三日這裏舉辦廟會,香客遊人紛至沓來,敬神觀景,遊山朝拜,休閑娛樂,當時小崆峒已成為隴上董志塬人民旅遊朝拜的一處勝境。
  秦直道
  秦直道南起雲陽(陝西省淳化縣北梁武帝村),北抵九原(內蒙古包頭市西南)。據《史記·秦本紀》載,它是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公子扶蘇統30萬大軍於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後季花了兩年半時間修建的。這條道路開通後,始皇曾5次沿此道出巡北邊。漢承秦製,直道仍為軍事要道,以後各代相繼使用,為鞏固邊疆發揮了巨大作用。唐宋時期成為商賈的主要通道,變成了一條主要的絲綢之路。明清以後開始蕭條冷落,沉睡萬山叢林之中。
  秦直道全長約900公裏,途經本市正寧、寧縣、合水、華地四縣;在本市全長約290公裏,沿途發現城障、關隘等遺址近20處,烽墩百餘座,這一切無疑證明了秦直道對隴東一帶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方面有過很大的影響。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於鎮原縣城東南3公裏處的茹河南岸,開鑿在高約10米,長達300米的峻峭崖壁之上。現有8個主要窟龕,內供石雕佛像13尊,泥塑神偶25軀,壁間繪有壁畫數10幅。該石窟開鑿於宋,建成於明,延及清末,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石空寺被當地群衆稱為“石佛灣”,它是古代佛教在鎮原的一處主要遺跡。1983年5月14日,鎮原縣人民政府公佈石空寺石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全寺石窟
  保全寺石窟位於合水縣太白鎮葫蘆河支流平定川玻璃莊東南,距太白鎮30公裏。這裏是子午嶺林區深處,群山屏障,林木疊翠,自然環境十分幽雅。石窟健在平定川西岸紅砂石崖面上,南北長越40米,共開龕30餘個。
  從整個石窟的窟龕形製、造像題材及風格看,和張傢溝門石窟(兩窟相距10公裏)聯繫密切,當屬同一時期雕作。保全寺石窟晚于云崗石窟30多年,造像不同雲崗石窟那樣粗壯圓渾,而呈現了竜門石窟秀麗的風格,從此可以看到石窟藝術的淵源及流傳關係。保全寺石窟的發現,為我們研究石窟藝術增加了新資料,補充和增添了新內容。
  蓮花寺石窟
  蓮花寺石窟位於葫蘆河北岸平定川口,隸屬於合水縣太白鎮蓮花寺村,東南距鎮政府15公裏。
  蓮花寺石窟開鑿在平定川口西面山崗下的紅砂岩崖面上。崖面上部凸出,下部凹進,伸縮彎麯極不規整,全長19米,高6.4米,整個石窟依山勢而開龕,以崖面而雕像,龕室相連,群像密集。崖面上成排成列的500羅漢形成4個中心.
  蓮花寺石窟,保存了唐到宋中葉的石刻造像。特別是在起伏不平的崖面上,滿布造像,無一空隙,既要使每身造像各具姿態,又要佈局統一相互照應,確實表現了我國古代匠師的精湛技能。蓮花寺石窟由於人為和自然的破壞,目前不少造像眉目不清,有的僅留殘跡。
  肖金宋代磚塔
  肖金鎮隸屬於西峰區,地處董志原中心地帶。這裏原建有金城寺,古塔建於寺中,寺院早毀,衹留古塔。此塔建於宋徽宗政和八年九月初三。
  古塔,磚結構,平面呈八角形,樓閣式,頂部殘,現存6層,高約20米。第一層正東開門,單磚券頂,各層塔檐出雙抄花拱和轉角鬥拱,上承替木,疊澀出檐,上鋪瓦壟,檐上各層施平座欄桿,塔身各層各面設真門或刻版門與直欞窗。塔室內闢八角形,此塔造型與東華池磚塔基本一致,雄偉秀麗。
  政平五代磚塔
  政平,在涇河北岸,隸屬於寧縣,唐代在此設過定平縣,明代設政平驛,清為鎮,故城至今猶存。 古塔坐落在政平故城東側小河溝東岸臺地上,通體磚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樓閣式,高5層,通高約19米,底徑長2。11米,寬2米。第一層正南開門,檐部每面兩朵鬥拱,一鬥三升,上承疊澀出檐7層,檐上方椽輔以瓦壟。第二、第三層施平座,欄桿。內闢四方形室塔。此塔的造型近似西安的大雁塔。1976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張馭震研究員對此塔作過考察。此塔是甘肅省保存最好的一座五代磚塔。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湘樂宋代磚塔
  湘樂鎮隸屬於寧縣,位於湘樂河北岸,古塔聳立於湘樂鎮的西北角。古塔,磚結構,平面呈六角形,樓閣式,高7層,頂部殘,高約22米。第一層每面寬3.76米,南面開門,單磚券頂,北面設有淺龕,龕高2米,寬1.04米,進深0.8米。各層塔檐每面出雙抄華拱,上承替木。第二、第三層施平座,欄桿。塔身各層每間隔一面設真門或刻版門與真欞窗,真門為圭角形門洞,版門施方形門框,雙門半掩,內闢六角形塔室。這座塔結構極為嚴謹,建造十分華麗雄偉。
  塔兒灣宋代石造像塔
  塔兒灣位於子午嶺林區苗村河北岸,隸屬於合水縣太白鎮。造像塔坐落在河床北岸。造像塔,以鑿磨的紅砂岩石塊鑲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13層,高約12米,每面寬1.4米,塔身纖細,體形如錐,第一層很高,第二層以上急逐減低,越嚮上越收小縮短,第二、第四層南面各設一假門,各層有塔檐,檐下出疊澀兩層。檐角有仿木轉角鬥拱,檐上雕出筒瓦,頂有石剎柱,上置寶珠。塔身第一層每面均有浮雕造像,布滿壁間。每面雕像分為5幅,共40幅,每幅雕像13至15身,共有造像近600身.造像內容多為佛說法圖,即一佛居中,坐在蓮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身披袈裟,佛兩側或立或坐10多身羅漢,以各種姿態表現對佛的虔誠。塔南面還雕有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出行圖一幅。此塔造型精美,第一層滿布造像,雕刻藝術精緻,所有造像類似合水縣太白鎮宋代蓮花寺石窟的摩崖造像。此塔為全國50座名塔之一。
  東華池宋代磚塔
  古塔坐落在華池縣東華池小鎮西側的半山腰間。古塔磚結構,平面八角形,樓閣式,高7層,高約26米。第一層每面寬3.29米,門嚮東北,單磚券頂。各層塔檐每面鬥拱三朵,檐角有轉角鬥拱,上承替木出檐,檐上輔以瓦壟,第二層以上施平座,欄桿,人可通行,塔身各層每間隔一面設真門或刻版門,分層轉換方向。頂有葫蘆形剎柱,上置寶珠。內闢八角形塔室。這座塔宏偉華麗。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池雙石塔
  華池雙石塔原坐落在華池縣林鎮鄉張岔村雙塔溝和豹子川河交匯處的臺地上。石塔始建於金正隆至大定年間(公元1156-1189年),雙塔通體由紅砂岩精雕細鑿而成,體形癯瘦,結構嚴謹,工藝精湛,是全市衆多古塔中的精華。一號塔高13層、12.58米,塔體遍布佛雕、菩薩、弟子、供養人、伎樂天等造像,還有涅染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達3600餘身。二號塔造像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層、11.98米。雙塔造型秀麗,結構嚴謹,雕鑿細膩,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無名工匠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善的藝術造型,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63年2月、1981年9月兩次經省人民政府審定,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3月24日、5月4日一號造像塔先後兩次發生被盜,盜走塔身11層,2000年8月4日大案告破,被盜塔體從臺灣追回,現置於華池縣東山雙塔森林公園。
民間節日
  香包文化節
  慶陽民間一直沿襲着巧女嫻婦製做香包比手工、端午節贈送佩戴香包呈吉祥的傳統習慣。一些民間藝人每逢端陽節將自製的香包陳列在街頭銷售。在1990年前,每逢端午節就有西峰城區周圍及周邊縣的40多傢香包作者在西峰城區各街道叫賣自己所做的香包,當時叫“耍活”,但由於缺乏組織,沒有固定的銷售攤位和門店,香包作者拿着自己的香包在西峰城區各街道流動銷售。
  鑒於這種情況,當時的西峰市文化館便萌發了利用香包搞活動的思路,於1991年端午節前夕會同市容、工商、文化等部門將賣“耍活”者統一集中到商業一條街,並舉辦了一次“西峰市香包刺綉作品大賽”。由工商、市容、文化等單位領導剪彩,並組織有關專傢評奬,頒發了榮譽證書及奬品。西峰市文化館舉辦的這一次活動既活躍了西峰城區的節日氣氛,豐富了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時也提高了農村婦女製作“耍活”的積極性。
  1992年西峰市文化館舉辦了第二屆“西峰市香包刺綉作品大賽”,這次香包作者人數上升到100多産,作品數千件,作品的質量、品種有了明顯的提高和增加,一些民間的香包藝術作品得到挖掘和整理。此後,西峰市文化館每年舉辦一次香包刺綉作品大賽。隨着香包作者隊伍的不斷壯大,香包質量的明顯提高和衆多民俗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理,也積纍了多年舉辦香包刺綉品大賽的成功經驗,原西峰市委、市政府於2001年把香包節作為端陽節的一項民間文化活動進行嘗試,舉辦了“西峰市首屆香包民俗文化節,”取得了巨大成功。
  2002年撤地設市後,慶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這一活動,召開辦公會專門討論發展香包産業的問題。為了把香包産業做強做大,利用香包節來宣傳慶陽,提高慶陽的知名度,市委、市政府决定舉辦全國性的香包民俗文化節。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幹2002年成功舉辦。後來不斷增進時代內容,成為慶陽市委、市政府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甘肅省建設特色文化大省部署,擴大對外開放,增強慶陽知名度,開發特色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産業,建設和弘揚先進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大重要决策,成為慶陽對外開放的有效載體和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有效平臺。“小香包、大産業”成為慶陽婦孺皆知的發展理念。
  正月二十鬧元宵
  全中國人都是正月十五鬧元宵,而惟獨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西峰,民間歷來卻有個“鬧”二十的習俗。西峰人何以要“鬧”二十?大體對其來源有三種說法:
  一曰補天說。這天農傢婦女都會趕在天亮前烙好幾張煎餅,分別放置於竈君牌位前、地上和院子中心,意謂補天蓋地。東晉王嘉在《拾遺記》中則記載:“……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綫係煎餅置屋地,曰補天穿,相傳女媧氏以是日補天故也。”
  二曰廟會說。原因是正月二十係財神趙公明生辰。若幹年前西峰有處財神廟,香火旺盛,人們在這天雲集寺中,白日裏燒香,看戲,看“地故事”,踩高蹺、皮影、雜耍等,入夜則觀燈看戲,熱鬧非凡。後來廟宇被毀,雖無神像可敬,但人們卻有意將耍社火的習俗流傳至今。
  三曰戰亂說。清朝同治年間曾發生過民族戰亂,俗稱“花門之動”。董志原人死傷無數。人們為躲避戰事災難,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逃命,十室九空。戰事平息後,返鄉歸來的人們已錯過了這一年的元宵節,便以正月二十作為一次補償性的活動而流傳至今。在正月十一到十四進行。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參與演出的人員就裝扮一新,首先到神廟(殿、院、堂)等有神靈的地方轉一圈,作娛樂演出,目的是祈求神靈保佑來年消災避難,五穀豐登,生活安康,這是其一。另一方面的原因則在於到此處“請神”,意思是讓神靈依附上自己的身體,因為社火表演中的許多人物大都是道教故事中的“神”或“仙”,凡人要演繹神靈的故事,則要請神靈附身方可。出了神廟之後,一般先給富商、商紳演出,由富商布錢、富紳管飯,也有村民為落花流水成房捨和喬遷新居而邀請入宅演出的,稱之為“禳(rang)院”。但此時的演出衹限在晚上進行。正月十九轉為白天演出,謂之“亮社火”。二十日各路社火正式走上街頭,進行匯展和比賽,因而這天成為西峰春節文化活動中最有意思的一天。
  近年來的正月二十,更是熱鬧異常。這天,城郊四鄉社火齊集市區,城區各單位、企業、學校及各縣的彩車、模特隊、秧歌隊等都來西峰匯演,在街道行進中邊走邊演,陣容龐大,史無前例,觀衆達十萬之多。晚上,地攤社火、陷火燈會、戲麯電影等各種文娛活動遍布街市巷道。因此,西峰的正月二十,成為慶陽春節文化活動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近義詞
西峰
西峰
西峰
相關詞
甘肅香包旅遊慶陽博物館景點慶城慶陽校友論壇
學校趙溝畎中學民俗歷史文物古跡藝術正寧縣
包含詞
西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