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仙遊竜華風光竜華鎮位於仙遊縣西南部,木蘭溪南岸。轄16個行政村。三郊公路、仙泉公路過境。
[代碼]350322109:~201建華村 ~202東方村 ~203西林村 ~204燈塔村 ~205愛和村 ~206團结村 ~207新峰村 ~208貂峰村 ~209紅星村 ~210紅旗村 ~211林內村 ~212金溪村 ~213金建村 ~214金沙村 ~215金山村 ~216東岐村
[沿革]1958年建竜華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7年,面積77.4平方千米,人口6.8萬,轄燈塔、團结、愛和、竜西林、東方、建華、平原、大坂、象坂、象運、象林、新峰、貂峰、紅星、紅旗、林內、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個村委會。2002年,大坂、平原、象運、象林、象坂5個行政村劃歸鯉南鎮。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5142男27411女27731家庭戶戶數14823家庭戶總人口(總)54722家庭戶男27189家庭戶女275330-14歲(總)176860-14歲男93780-14歲女830815-64歲(總)3341115-64歲男1634015-64歲女1707165歲及以上(總)404565歲及以上男169365歲及以上女2352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1849
行政轄域
竜華鎮位於仙遊縣西南部,緊靠縣城。西南與南安市毗連,南與泉州市交界,東與鯉南鎮相鄰,北隔木蘭溪與大濟鎮相望,西與永春縣接壤。全鎮地域面積65平方公裏,耕地2.5萬畝,山地4.9萬畝。轄16個行政村,總人口六萬一千多人。
交通狀況
竜華鎮交通極為便捷,省重點交通樞紐三(明)至郊(尾)二級公路從東到西貫穿全境。全鎮村道四通八達,所有村道全部實現水泥化,並與省道連接成網。
歷史人文
竜華鄉成立於1984年,1993年撤鄉建鎮。歷史上英雄輩出,明朝期間的民族英雄魏升,帶領民軍,英勇抗擊倭寇。被砍下頭顱後,仍騎在馬上,衝嚮敵陣,一槍刺入敵人胸膛後纔倒下。該鎮的磨頭(即無頭)地名即由此而來。民主革命時期,該鎮的金山、東岐、坑內等革命基點村群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
名勝古跡
仙遊竜華雙塔 竜華鎮自然景觀絢麗迷人,人文歷史悠久豐富,名勝古跡聞名遐邇。相傳,隋大業中期,有一得道高僧惟勝和尚,雲遊至竜華鎮寶幢山下,在此結廬而居,精修佛法。一日空中二條巨竜各銜一朵白蓮花,騰雲駕霧,翩翩而下,獻於惟勝座前,竜華地名即由此而來。竜華寺為隋代古剎,歷史上出了三位國師。元明期間,為福建的一大叢林,僧衆達500人。現海外僑僧紛紛匯來巨款,對該寺進行大規模重建。普惠庵前廊六根石柱及柱礎,為福建省地面上現存最古的建築遺物之一。竜華雙塔建於北宋大觀年間,比泉州開元寺雙塔早110年,為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係福建省石塔建築之瑰寶。仙門風景區方圓一公裏,祈夢文化聞名遐邇,閩南一帶群衆十分信仰。該景區先祀仙、後奉佛,仙佛同居為國內之一絶。金沙千年蟒狀古樟樹,植於唐天寶年間,復地畝餘,歷經1200多年風風雨雨,至今仍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生意盎然。此外,還有東晉古墓葬、安平橋、羅漢岩、寶幢山、獅子岩等諸景點,均奇特飄逸,美不勝收。發展旅遊事業,前景十分廣阔。
地形氣候
竜華鎮位於戴雲山東側山麓,地勢自西北嚮東南傾斜。東部為木蘭溪與竜華溪交匯的平坦開闊的河川平原,海拔65米,為仙遊的西鄉平原之一部分,係該縣的富庶之地。境內以中低山及丘陵為主,盆地、河𠔌錯雜期間。竜華溪貫穿全境,溪長26公裏,流域面積113平方公裏,終年流水不斷,水源充足。竜華鎮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日照總時數為1815小時,年平均溫度20.2℃,無霜期325天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數201天,年降雨量為1600-2000mm。
物産資源
竜華鎮物産資源十分豐富。水果有竜眼、荔枝、枇杷、橄欖等名特優品種,年産量2000噸。茶葉有黃旦、佛手、水仙、鐵觀音、金觀音等,年産量2500噸。食用菌有蘑菇、木耳、竹蓀、草菇、金針菇、巴西菇等,年産量1500噸。薏米是竜華特産,明清時期為朝廷貢品,現年産量1500噸。境內花崗石、輝緑石、石英沙、鐵砂、稀土、朱砂陶土等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有很高的開採價值。
基礎設施
竜華鎮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木蘭溪、竜華溪等2條。現有水力發電站4座,裝機容量2000千瓦,年發電量820萬度,並並入全省大電網。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16個村全部開通程控電話,電話入戶率達98%以上。並已實現移動電話、自動尋呼和有綫電視網絡的全復蓋,隨時可以與國內外進行通訊聯繫等。富饒的物産、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優美的環境、發達的通訊聯繫,以及優質的服務,為竜華鎮的經濟發展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經濟社會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竜華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幾年來,該鎮先後被評為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鎮和“婚育新風進萬傢活動”先進單位,莆田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普法教育先進單位,仙遊縣綜合先進鄉鎮以及項目建設、財稅工作、山地開發、勞動力轉移、村鎮建設、徵兵工作先進單位等。
竜華鎮作為福建省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的試驗基地,堅持從本鎮的實際出發,突出一個主題,彰顯二大特色,做好三篇文章,建設四大基地,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都取得了又快又好的發展。突出一個主題,就是突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他們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水、田、路、渠綜合改造,不斷增強農業的持續增産能力。他們堅持規劃為先、分期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新村建設,並進行道路硬化、環境美化、村莊緑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等全面配套建設,打造新農村建設精品。該鎮的貂峰村被樹為全省十佳村建示範村。彰顯二大特色,就是實施兩個省級品牌戰略,鞏固發展茶葉、薏米二大特色産業。全鎮已發展茶葉生産二萬畝,建立茶葉加工廠126傢,已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産業,成為莆田市最大的茶葉生産、加工、銷售基地,産品不但銷往全國各地,而且已走出國門,銷往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全鎮已種植薏米一萬畝,實現品種改良、科學種植,做到“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進行“市場帶公司、公司帶基地、基地帶農民”的産業化經營,實施産品的係列深加工,促進這一明清時期的朝廷貢品再創輝煌。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鎮已引進項目十幾傢,促進全鎮經濟建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二是開發旅遊資源,已完成景區中長期設計規劃和開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高景區檔次,爭取早日實現竜華風景名勝遊、仙門祈夢文化遊、金溪生態茶園遊、金山休閑娛樂遊。三是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他們做好“竜華小吃”的規範引導、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民資回歸、積極為引進企業輸送合格員工等,收效顯著。建設四大基地,就是建設茶葉、薏米、畜牧、果蔬四大生産基地,保證現代農業生産有堅實雄厚的生産基礎。由於方法得當,措施有力,促進了該鎮的經濟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同時,該鎮的基礎教育、文化衛生、民政工作、老齡事業、安定穩定、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民主政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
|
竜華鎮 竜華鎮位於仙遊縣西南部,木蘭溪南岸。轄16個行政村。三郊公路、仙泉公路過境。 [代碼]350322109:~201建華村 ~202東方村 ~203西林村 ~204燈塔村 ~205愛和村 ~206團结村 ~207新峰村 ~208貂峰村 ~209紅星村 ~210紅旗村 ~211林內村 ~212金溪村 ~213金建村 ~214金沙村 ~215金山村 ~216東岐村
[沿革]1958年建竜華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7年,面積77.4平方千米,人口6.8萬,轄燈塔、團结、愛和、竜西林、東方、建華、平原、大坂、象坂、象運、象林、新峰、貂峰、紅星、紅旗、林內、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個村委會。2002年,大坂、平原、象運、象林、象坂5個行政村劃歸鯉南鎮。 |
|
仙遊縣轄鎮。1958年建竜華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木蘭溪南岸。面積77.4平方公裏,人口6.8萬。三郊公路、仙泉公路過境。轄燈塔、團结、愛和、竜西林、東方、建華、平原、大坂、象坂、象運、象林、新峰、貂峰、紅星、紅旗、林內、金溪、金建、金沙、金山20個村委會。農業主産水稻、甘蔗、竹木。鄉鎮企業有商貿、運輸、建築、水電。境內有明魏升將軍墓。 |
|
- : Longhua Town
- n.: Longhua Zhen
|
|
竜華 |
|
大竜華鎮 | 竜華西路竜華鎮 | 竜華鎮清朝民居群 | 天鑰橋路竜華西路竜華鎮 | 寶安區竜華鎮閤城皮革廠 | 寶安區竜華鎮根歷皮革廠 | 深圳市寶安區竜華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深圳市寶安區竜華鎮閣下賓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