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四川黃土鎮位於四川綿陽市安縣東郊,竜泉驛區北部,距竜泉驛區政府駐地19公裏。山西省黃土鎮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西北的隰縣東南部,東北、東南與汾西和蒲縣接壤,西南、西北及西北側與隰縣的寨子、陡坡兩鄉為鄰。
簡介
黃土鎮幅員面積33.4平方公裏,轄11個村、127個村民小組,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9931人,其中農業人口29020人,非農業人口911人。黃土鎮境內資源豐富,經濟頗具特色。反季蔬菜和黃背木耳。食用菌等生産遠近聞名。1995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列為二綫淡季蔬菜生産基地;淺層天然氣儲量達600億立方米,現有氣井27口,日産氣20萬立方米;轄區內養殖業發達,已形成壩區柵欄養羊.規模化雞場及新近興辦的成都天犬養殖場、四川成都名犬俱樂部等一批特色農業和新興娛樂項目:經四川省水文地質勘測設計院檢驗頒證的日産200噸優質礦泉水資源尚待開發。
黃土鎮丘壩各半,總耕地面積5.08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8萬畝。全年日平均氣溫16.5℃,氣候溫和,無霜期300餘天,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安昌河川境而過,鎮境內全長15公裏,沿岸有15個行政村,兩岸有石河堰10處,土地肥沃,全是自流灌溉區。
鄉鎮建設
黃土鎮 有安(縣)--綿(陽)一級公路,安(縣)--江(油)柏油公路川境而過,其它鄉、鎮級、村級公路相互縱橫形成網絡,交通十分方便。2000年在一級路邊投資500萬元修建的“三·五”變電站,已完成農網高低壓綫路改造,更進一步在原村村通電的基礎上保證了黃土鎮 境內的企業、商業、農業和照明用電,實現同網同價。開通“寬帶多媒體”網絡。開通了光纖程控電話5000門,實現了村村通有綫電話。並實現了村村通有綫電視,黃土鎮 有綫電視用戶已達3000餘戶,用戶可以收看22套節目。
黃土鎮建設發展迅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確立的首批1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之一,小城鎮面積2.0平方公裏。建有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個,大型專業市場三個,現有街道13條,總長5000餘米。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日趨完善,黃土鎮 有塘、庫、堰1008口,蓄水能力500萬方,建有固定電力堤灌站75處,裝機1350千瓦,灌溉漿砌溝渠長5萬餘米。每年能確保2萬畝水稻的滿栽滿插,川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經濟發展
黃土鎮政府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狠抓了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農業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組一色的基地村、專業組和專業大戶。現有全縣的蠶桑基地村5個,以海椒、生薑為主要的蔬菜基地村5個,以水果為主的基地村4個,是全縣的水果基地鎮,以水果、蠶桑、蔬菜為主的專業組達50餘個,專業大戶500餘戶。
黃土鎮傢禽、傢畜養殖大戶400餘戶,黃土鎮農業産值6500萬元。工業以建材、建築、輕化工為主,企業總數135個,産值3.3,個體經營戶1450餘戶,外出務工人員5000--6000人,2003年財政收入達800萬元,可用財力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40元。
科教文衛
黃土鎮建有科委、科協各一個,設有科委辦公室,有專職幹部2名;建有科技示範村3個,示範組5個,有科技示範戶500餘戶,科技示範片2000餘畝;通過培訓,黃土鎮 95%以上的農民都掌握了兩門以上的實用先進技術;在農民增收中,新技術、新品種的科技貢獻份額達80%以上。黃土鎮 建有初級中學校2所,中心小學一所,中心幼兒園一所,民辦幼兒園5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一所,有村小17所,在校小學生2500餘名,有各類教職工43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鞏固率99.%,小學達到100%。建有文化站一處,專職文化幹部一名,有村文化室24個。有乙級甲等醫院2個,醫院設備齊全,有私人診所8個,便民門診13處,村衛生室28處,醫護人員130餘人,群衆就醫極為方便。 |
|
黃土鎮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西北的隰縣東南部,1984年建鎮、轄11個村民委。61個村民小組,2386戶,11678口人,總面積258.2平方公裏,其中耕地近3萬畝,黃土鎮東北、東南分別交口、汾西和蒲縣接壤,西南、西北及西北側與本縣的寨子、陡坡兩鄉為鄰。328省通貫穿全境,8條鄉村公路通達四方,程控電話直撥全國各地。
黃土鎮地處呂梁山東南麓,屬黃土高源溝壑區,境內東部為原始林區,山高林密,峰巒起伏,主峰上天山海拔1996米, 主要樹種有鬆、柏、楊、樺、橡等,常有野豬、山羊、裼馬雞等禽、獸出沒,盛産猴頭、木耳、蘑菇、蕨菜、黨參豬基等菌類和藥材。地下礦藏分佈基間,主要礦種有石灰石、白雲石、花崗石、石英砂岩、陶土、煤、鐵等,其中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砂岩和煤極具開發價值,前景廣阔。西部由北、南兩條殘垣及東川河𠔌組成,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易於耕作,主要作物有玉米、𠔌子、馬鈴薯等,年産量8000噸以上,素有“米糧川”的美譽,其竜頭作物玉米,更以其多項指標超過國傢標準的內在質量促銷河東大地,深受廣大養殖戶的偏愛。
黃土鎮歷史久遠,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及石器時代。這是民風淳樸,崇尚耕讀,與流域其它地區的人民一道,共同創造和發展了燦爛輝煌的黃河文化。黃土以南的石坡村,至今留有中國北方遠古村落遺證;黃土村北的小峪溝,有人發現過石斧等石器;正面1公裏處也曾出土過戰國和西漢錢幣,足可證明當時戲麯、佛教文化的興盛與發達。諳正村東的馬老爺墳,占地1000多平方米,石人石石牌坊坐落實有序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再配以明來清初一代名將的傳奇典故,又給這塊古老地平添了幾分神秘,單憑境內如“六郎寨”、“點將臺”、“排風樓”、“馬刨泉”等山水命名和民間傳說,極易使人們聯想到1000多年前宋金對峙、金戈鐵馬、混戰廝殺的慘烈戰爭場面。
黃土鎮又是革命老區。早在1936年春,毛主席親率紅軍長徵,曾兩次駐在義泉村。抗戰全面爆發後,著名的决死二縱隊一部和中共洪趙地委先後駐紮在回珠、黃土和柴傢村。成百上千的優勢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解放,出生入死,轉戰南北,流血犧牲,至今仍有數十人客居地鄉,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黃土鎮人民勤勞淳樸,忠厚熱情,以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近百年來艱苦創業,繁衍生息在這塊黃土地上。建國5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黃土人民劈山改河,戰天鬥地,實行科學種田,成績斐然;50年代即受過國務院嘉奬;70年代成為省級科技主範村;80年代至今,堅持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內部産業結構,逐步形成了果樹、桑蠶、玉米、馬鈴薯、中藥材和種草圈養六大主導産業,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黃土鎮人民勤勞淳樸,忠厚熱情,以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近百年來艱苦創業,繁衍生息在這塊黃土地上。建國5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黃土人民劈山改河,戰天鬥地,實行科學種田,成績斐然;50年代即受過國務院嘉奬;70年代成為省級科技主範村;80年代至今,堅持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內部産業結構,逐步形成了果樹、桑蠶、玉米、馬鈴薯、中藥材和種草圈養六大主導産業,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地緣優勢,黃土鎮的二、三産業發展迅速,在縣委“645”發展戰略指導下,全鎮人民依托煤、石兩礦,全力打造上莊、嶺上兩個口岸特區,近幾年先進引進和建設小型生鐵冶煉廠12個,中型采石廠4個,個體石料廠、石灰廠13個,購買汽車、挖掘機等120多輛,粉條、豆腐等家庭作坊10多傢,餐飲、旅館、修理等服務業門店100多傢,總産價將近5000萬元。
目前,境內有兩傢企業正在進行煤礦鑽探。
這裏還有許多名優土特産品有待開發,傳說染界村的小區曾做為清庭貢品;嶺上村的大金瓜名滿全縣;大坪的馬鈴薯暢銷晉南;還有那滿山遍野的沙棘、山桃、山杏、蕨菜……,都具有十分可觀的開發利用價值。
試想在不遠的將來,黃土鎮必須以它嶄新的風貌躋身於山西經濟強鎮之列 |
|
黃土鎮位於四川成都市東郊,竜泉驛區北部,距竜泉驛區政府駐地19公裏。全鎮幅員面積33.4平方公裏,轄11個村、127個村民小組,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9931人,其中農業人口29020人,非農業人口911人,年平均氣溫17.1℃,降雨量696毫米,日照921小時,無霜期271天。一年四季分明,鼕暖夏涼,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
|
基本概況
安縣轄鎮。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技術綜合開發示范镇。1940年置黃土鄉,1984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安昌河中遊兩岸,距縣城8公裏。面積97平方公裏,人口4.3萬。永(興)安(縣)公路過境。轄溫泉、順義、紅旗、東魚、石鴨、喇叭、紅岩、北真、明月、芋河、柴育、方碑、長生、人民、江地、民主、八一、友誼、馬村、????井、長徵、草溪、菩堤、常樂24個村委會和以序數命名的3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造紙、食品加工、建材等廠。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籽,盛産水果、淡水魚。2004年,全鎮實現GDP3.0億元,比上年增長2%,工農業總産值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工業總産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6%;農業總産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7%。鄉鎮企業總産值6.4億元,財政收入723.61萬元,農民人純收入達到2922元,比上年增加383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以內。 2005年,全年實現GDP3.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工農業總産值達到7.07億元,其中,工業産值4.87億元,增長28%;農業産值2.2億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67元,比上年增加345元。實現財政收入497.67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內。
黃土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3714男22653女21061家庭戶戶數14229家庭戶總人口(總)43572家庭戶男22564家庭戶女210080-14歲(總)87460-14歲男44890-14歲女425715-64歲(總)3192815-64歲男1667315-64歲女1525565歲及以上(總)304065歲及以上男149165歲及以上女1549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1979
【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2004年,建立優勢農産品示範基地一個,引進新品種20多個;雜交水稻製種2300餘畝;推廣優質水稻3000餘畝;旱地改製3500畝;旱地育秧16000畝;推廣拋秧6700畝;玉米軟盤育苗500畝;推廣地膜花生1500畝;建立優質水稻示範片一個,面積1000餘畝,建立玉米高産示範片一個,面積150畝;建立無公害水果示範片一個,面積130畝;種植稻田蘑菇50餘畝;種植生薑、海椒、大棚蔬菜1500餘畝;發展種養大戶246戶。全年養蠶1100張,産繭720擔;水果産量達到12258噸;水産産量達到1913噸;出欄肥豬51833頭;農傢畜達到120餘萬頭(衹);糧食總産量達到26512噸,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1.9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922元,比上年增加383元。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退耕還林500畝,疏林補植1000畝,四旁植樹8萬餘株。推行“支部+協會”的模式,現已建成明月村水果協會。舉辦培訓班四期,培訓人數達3000餘人次。促進土地流轉面積1500餘畝。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全年新增農村勞務輸出72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653人。
2005年,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建立優勢農業産品示範基地一個,引進新品種20多個;雜交水稻製種2300餘畝;推廣優質水稻3000餘畝;旱地改製3500餘畝;旱地育秧16000畝;推廣拋秧6700畝;玉米軟盤育苗500畝;推廣地膜花生1500餘畝;建立優質水稻示範片一個,面積1000餘畝,建立秋洋芋示範區2個,面積200畝,建立玉米高産示範片一個,面積150畝;建立無公害水果示範片一個,面積130畝;種植稻田蘑菇50餘畝;種植生薑、海椒、大棚蔬菜1500餘畝;完成新農民培訓項目,培訓6000人次;發展種養大戶246戶。全年養蠶1100張,産繭720擔;水果産量達到12258噸;水産産量達到1913噸;出欄肥豬51950頭,農禽傢畜達到13餘萬頭(衹);糧食總産量達到26512噸,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67元,比上年增加345元。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退耕還林4021畝,疏林補植1000畝,四旁植樹8萬餘株。推行“支部+協會”的模式,現已建成明月村水果協會。舉力培訓班四期,培訓人數達3000餘人次。促進土地流轉面積1500餘畝。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全年新增農村勞務輸出72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653人。
【全力實施“六通戰略”】2004年,引進國傢投資83萬餘元,投勞3.3萬餘個。並對年久失修、滲漏嚴重的15口塘埝,19條溝渠進行整治;組織群衆投工投勞,爭取社會支持,在石鴨、明月等村建設水泥路5.3公裏,組織群衆改水、改廚350餘戶;新安農村電話300餘戶;建成沼氣池290口,發展液化氣350戶;全鎮農光纖電視入戶率達56%;全部實行農網改造,城網改造進展順利。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發展民營企業】2004年,全鎮招商引資資金185萬元。從浙江杭州引進宏豐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引進資金2000萬元,固定資産已投入1050萬元。吸引民間投資20萬元,新建金鑫廢油加工廠;引進綿陽大地農業開發公司,已投資70萬元;幫助健翔人造板廠進行技術改造,新上一條中、高密度的纖維板生産綫,固定資産已投資1800萬元;都樂魔芋製品廠進行技術革新,並與雲南農業大學建立雲安魔芋組培基地。截止年底,全鎮民營企業已達到60余家,個體工商戶達到2021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3.8億元,企業經營收入達到5.2億元,企業利潤達到810萬元。
2005年,全鎮招商引資資金達到5380萬元。分別幫助:一、宏豐鋼結構廠的鋼結構項目投入生産加工;完成工業銷售收入1200萬元,並建設彩鋼生産綫一條,投入資金3000萬元,2006年1月底完成設備安裝;二、健翔造板的技術改造,年完成工業總産值3500萬元,實現稅金170餘萬元;三、緑清香油廠完成浸出油加工項目,投入資金350萬元,年實現工業産值1500萬元,實現收入135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四、都樂魔芋製品廠進行技術革新等一批民營、私營、個體企業。截止2005年底,全鎮民營企業已達到60多傢,個體工商戶達到2021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4.8億元,企業經營收入達到5.2億元,企業利潤達到1840萬元。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2004年,全鎮面積由原來的2.55平方公裏擴大到2.8平方公裏。投資100餘萬元,對金馬小區、永樂路進行了路燈安裝、新修下水道和污水處理站等基礎設施建設。
2005年,改善城市居民住房面積6800餘平方米,協助企業完成各項建設手續近10000平方米。投入資金10萬餘元,新修街道100餘米,對部分舊城市街道進行維修、改造並新建了金馬小區下水道。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04年,普九工作進一步發展,全鎮共有中小學學生47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小學升初中入學率達到99.8%。對全鎮兩所中學、10所小學危房進行了改造。民政工作落到實處,全年共發放低保金250218元,用於救災的資金30000元,為191名復員軍人、烈屬發放定補26萬餘元。計生工作有條不紊,全年共計出生198人,政策生育率達96.48%。屍體火化率達到99.8%。
2005年,義務教育繼續發展,全鎮共有中小學生47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小學升初中入學率達到99.8%。對全鎮中、小學危房進行了全面改造。民政工作落到實處,全年共發放低保金30.96萬元,用於救災的資金52500元,為170名復員軍人、傷殘、烈屬發放定補27萬餘元。扶貧工作做落到實處,42戶,141名貧睏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以上。計生工作有條不紊,全年共計出生161人,政策生育率達95.19%,同比下降1.29%,三查率達98.67%。屍體火化率達到100%。 |
|
黃土鎮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西北的隰縣東南部,1984年建鎮、轄11個村民委。61個村民小組,2386戶,11678口人,總面積258.2平方公裏,其中耕地近3萬畝,黃土鎮東北、東南分別交口、汾西和蒲縣接壤,西南、西北及西北側與本縣的寨子、陡坡兩鄉為鄰。328省通貫穿全境,8條鄉村公路通達四方,程控電話直撥全國各地。
黃土鎮地處呂梁山東南麓,屬黃土高源溝壑區,境內東部為原始林區,山高林密,峰巒起伏,主峰上天山海拔1996米, 主要樹種有鬆、柏、楊、樺、橡等,常有野豬、山羊、裼馬雞等禽、獸出沒,盛産猴頭、木耳、蘑菇、蕨菜、黨參豬基等菌類和藥材。地下礦藏分佈基間,主要礦種有石灰石、白雲石、花崗石、石英砂岩、陶土、煤、鐵等,其中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砂岩和煤極具開發價值,前景廣阔。西部由北、南兩條殘垣及東川河𠔌組成,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易於耕作,主要作物有玉米、𠔌子、馬鈴薯等,年産量8000噸以上,素有“米糧川”的美譽,其竜頭作物玉米,更以其多項指標超過國傢標準的內在質量促銷河東大地,深受廣大養殖戶的偏愛。
黃土鎮歷史久遠,甚至可以追朔到遠古及石器時代。這是民風淳樸,崇尚耕讀,與流域其它地區的人民一道,共同創造和發展了燦爛輝煌的黃河文化。黃土以南的石坡村,至今留有中國北方遠古村落遺證;黃土村北的小峪溝,有人發現過石斧等石器;正面1公裏處也曾出土過戰國和西漢錢幣,足可證明當時戲麯、佛教文化的興盛與發達。諳正村東的寫逢知墓,占地1000多平方米,石人石石牌坊座落實有序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再配以明來清初一代名將的傳奇典故,又給這塊古老地平添了幾分神秘,單憑境內如“註郎寨”、“點將名”、“排風樓”、“寫創泉”等山水命名和民間傳說,極易使人們聯想到1000多年前宋金對峙、金戈鐵馬、混戰廝殺的慘烈戰爭場面。
黃土鎮又是革命老區。早在1936年春,毛主席親率紅軍長徵,曾兩次駐在義泉村。抗戰全面爆發後,著名的决死二縱隊一部和中共洪趙地委先後駐紮在回珠、黃土和柴傢村。成百上千的優勢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解放,出生入死,轉戰南北,流血犧牲,至今仍有數十人客居地鄉,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黃土鎮人民勤勞淳樸,忠厚熱情,以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近百年來艱苦創業,繁衍生息在這塊黃土地上。建國5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黃土人民劈山改河,戰天鬥地,實行科學種田,成績斐然;50年代即受過國務院嘉奬;70年代成為省級科技主範村;80年代至今,堅持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內部産業結構,逐步形成了果樹、桑蠶、玉米、馬鈴薯、中藥材和種草圈養六大主導産業,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地緣優勢,黃土鎮的二、三産業發展迅速,在縣委“645”發展戰略指導下,全鎮人民依托煤、石兩礦,全力打造上莊、嶺上兩個口岸特區,近幾年先進引進和建設小型生鐵冶煉廠12個,中型采石廠4個,個體石料廠、石灰廠13個,購買汽車、挖掘機等120多輛,粉條、豆腐等家庭作坊10多傢,餐飲、旅館、修理等服務業門店100多傢,總産價將近5000萬元。
目前,境內有兩傢企業正在進行煤礦鑽探。
這裏還有許多名優土特産品有待開發,傳說染界村的小區曾做為清庭貢品;嶺上村的大金瓜名滿全縣;大坪的馬鈴薯暢銷晉南;還有那滿山遍野的沙棘、山桃、山杏、蕨菜……,都具有十分可觀的開發利用價值。
試想在不遠的將來,黃土鎮必須以它嶄新的風貌躋身於山西經濟強鎮之列 |
|
泉驛區黃土鎮位子成都市東郊。全鎮幅員面積18平方公裏。耕地13萬畝(分別為淺丘和平壩)。人口1.7萬人,其中95%為客傢人。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西距成都市萬方大道(成洛路)0.5km;南距國傢級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l0km;距成渝高速公路10km,北臨川滬高遵公路成(都)南(充)段黃土立交橋0.6km,北臨成渝鐵路石板灘火車站4km,東距成都化工市場3km。尤其是川滬高速公路(四川至上海)的修建,黃土鎮至成都市區的里程僅8.2km.
境內資源豐富,經濟頗具特色。反季蔬菜和黃背木耳。食用菌等生産遠近聞名.1995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列為"二綫淡季蔬菜生産基地";淺層天然氣儲量達600億立方米,現有氣井27口,日産氣20萬立方米;轄區內養殖業發達,已形成壩區柵欄養羊.規模化雞場及新近興辦的"成都天犬養殖場"、"四川成都名犬俱樂部"等一批特色農業和新興娛樂項目:經四川省水文地質勘測設計院檢驗頒證的日産200噸優質礦泉水資源尚待開發。 |
|
【概況】2004年,全鎮實現GDP3.0億元,比上年增長2%,工農業總産值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工業總産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6%;農業總産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7%。鄉鎮企業總産值6.4億元,財政收入723.61萬元,農民人純收入達到2922元,比上年增加383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以內。
2005年,全年實現GDP3.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工農業總産值達到7.07億元,其中,工業産值4.87億元,增長28%;農業産值2.2億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67元,比上年增加345元。實現財政收入497.67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內。
【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2004年,建立優勢農産品示範基地一個,引進新品種20多個;雜交水稻製種2300餘畝;推廣優質水稻3000餘畝;旱地改製3500畝;旱地育秧16000畝;推廣拋秧6700畝;玉米軟盤育苗500畝;推廣地膜花生1500畝;建立優質水稻示範片一個,面積1000餘畝,建立玉米高産示範片一個,面積150畝;建立無公害水果示範片一個,面積130畝;種植稻田蘑菇50餘畝;種植生薑、海椒、大棚蔬菜1500餘畝;發展種養大戶246戶。全年養蠶1100張,産繭720擔;水果産量達到12258噸;水産産量達到1913噸;出欄肥豬51833頭;農傢畜達到120餘萬頭(衹);糧食總産量達到26512噸,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1.9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922元,比上年增加383元。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退耕還林500畝,疏林補植1000畝,四旁植樹8萬餘株。推行“支部+協會”的模式,現已建成明月村水果協會。舉辦培訓班四期,培訓人數達3000餘人次。促進土地流轉面積1500餘畝。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全年新增農村勞務輸出72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653人。
2005年,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建立優勢農業産品示範基地一個,引進新品種20多個;雜交水稻製種2300餘畝;推廣優質水稻3000餘畝;旱地改製3500餘畝;旱地育秧16000畝;推廣拋秧6700畝;玉米軟盤育苗500畝;推廣地膜花生1500餘畝;建立優質水稻示範片一個,面積1000餘畝,建立秋洋芋示範區2個,面積200畝,建立玉米高産示範片一個,面積150畝;建立無公害水果示範片一個,面積130畝;種植稻田蘑菇50餘畝;種植生薑、海椒、大棚蔬菜1500餘畝;完成新農民培訓項目,培訓6000人次;發展種養大戶246戶。全年養蠶1100張,産繭720擔;水果産量達到12258噸;水産産量達到1913噸;出欄肥豬51950頭,農禽傢畜達到13餘萬頭(衹);糧食總産量達到26512噸,全鎮實現農業總産值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67元,比上年增加345元。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退耕還林4021畝,疏林補植1000畝,四旁植樹8萬餘株。推行“支部+協會”的模式,現已建成明月村水果協會。舉力培訓班四期,培訓人數達3000餘人次。促進土地流轉面積1500餘畝。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全年新增農村勞務輸出72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653人。
【全力實施“六通戰略”】2004年,引進國傢投資83萬餘元,投勞3.3萬餘個。並對年久失修、滲漏嚴重的15口塘埝,19條溝渠進行整治;組織群衆投工投勞,爭取社會支持,在石鴨、明月等村建設水泥路5.3公裏,組織群衆改水、改廚350餘戶;新安農村電話300餘戶;建成沼氣池290口,發展液化氣350戶;全鎮農光纖電視入戶率達56%;全部實行農網改造,城網改造進展順利。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發展民營企業】2004年,全鎮招商引資資金185萬元。從浙江杭州引進宏豐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引進資金2000萬元,固定資産已投入1050萬元。吸引民間投資20萬元,新建金鑫廢油加工廠;引進綿陽大地農業開發公司,已投資70萬元;幫助健翔人造板廠進行技術改造,新上一條中、高密度的纖維板生産綫,固定資産已投資1800萬元;都樂魔芋製品廠進行技術革新,並與雲南農業大學建立雲安魔芋組培基地。截止年底,全鎮民營企業已達到60余家,個體工商戶達到2021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3.8億元,企業經營收入達到5.2億元,企業利潤達到810萬元。
2005年,全鎮招商引資資金達到5380萬元。分別幫助:一、宏豐鋼結構廠的鋼結構項目投入生産加工;完成工業銷售收入1200萬元,並建設彩鋼生産綫一條,投入資金3000萬元,2006年1月底完成設備安裝;二、健翔造板的技術改造,年完成工業總産值3500萬元,實現稅金170餘萬元;三、緑清香油廠完成浸出油加工項目,投入資金350萬元,年實現工業産值1500萬元,實現收入135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四、都樂魔芋製品廠進行技術革新等一批民營、私營、個體企業。截止2005年底,全鎮民營企業已達到60多傢,個體工商戶達到2021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4.8億元,企業經營收入達到5.2億元,企業利潤達到1840萬元。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2004年,全鎮面積由原來的2.55平方公裏擴大到2.8平方公裏。投資100餘萬元,對金馬小區、永樂路進行了路燈安裝、新修下水道和污水處理站等基礎設施建設。
2005年,改善城市居民住房面積6800餘平方米,協助企業完成各項建設手續近10000平方米。投入資金10萬餘元,新修街道100餘米,對部分舊城市街道進行維修、改造並新建了金馬小區下水道。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04年,普九工作進一步發展,全鎮共有中小學學生47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小學升初中入學率達到99.8%。對全鎮兩所中學、10所小學危房進行了改造。民政工作落到實處,全年共發放低保金250218元,用於救災的資金30000元,為191名復員軍人、烈屬發放定補26萬餘元。計生工作有條不紊,全年共計出生198人,政策生育率達96.48%。屍體火化率達到99.8%。
2005年,義務教育繼續發展,全鎮共有中小學生47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小學升初中入學率達到99.8%。對全鎮中、小學危房進行了全面改造。民政工作落到實處,全年共發放低保金30.96萬元,用於救災的資金52500元,為170名復員軍人、傷殘、烈屬發放定補27萬餘元。扶貧工作做落到實處,42戶,141名貧睏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以上。計生工作有條不紊,全年共計出生161人,政策生育率達95.19%,同比下降1.29%,三查率達98.67%。屍體火化率達到100%。 |
|
夾江縣黃土鎮位於縣城以北一公裏處,峨眉山、樂山大佛分別15公裏和20公裏,是中國西部瓷都的發源地,曾被國傢建設部列為全國小城鎮示范镇,省科技綜合示范镇、中國西部合作示範區、市紅旗鄉鎮。全鎮轄15個村、130個農業合作社,人口23000人,幅員面積48平方公裏,鎮內有多傢企事業單位,商飲業繁榮,成為一定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交通發達:成都至樂山、雅安至樂山國道、成昆鐵路橫穿全境,樂山火車站、成樂高速公路與鎮境相臨,境內村村通公路,社社通汽車。 能源充足:兩座110KV變電站座落於境內,西部瓷都天然氣總站已建成,是全縣輸電、供氣的樞紐。通訊發達:建有無綫通訊機站兩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覆蓋每個角落,村村通電話,電話裝機容量已擴至5000門,滿足經濟的發展需要。水源豐富:我鎮處於馬村河流域中下遊,與青衣江相臨,已建立供水站一個,滿足了黃土工業區供水需要。同時廣東佛山工業園區供水總站正在啓動。建成占地3萬多平方米的陶瓷專業市場——西部瓷都,在首屆國際西部瓷都節召開之際投入使用。隨着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帶來了工業的迅猛發展,由此吸引了大批外來陶瓷業投資者,為黃土鎮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近年來,新上、擴建、技改陶瓷項目共計25個,新增固定資産億元以上的有2傢,年生産陶瓷1億平方米的占全縣40%以上,由此,帶動從業人員12000多人,比建鎮初增加5558人,占全鎮勞動力的31%,實現鄉鎮企業産值12.7億元,是當初的5倍,全鎮人均純收入達到2900元。黃土鎮不僅是西部瓷都工業重鎮,而且是西部瓷都産品的集散地;有上千個瓷磚門市,擁有上千人的運銷專業隊伍,産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而且出口周邊國傢。黃土鎮人民政府及全鎮人民真誠歡迎各界人士來開發投資這片熱土。凡來我鎮投資的有識之士,享受夾江縣人民政府製定的投資西部瓷都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時在工商、稅務、國土、城建、環保等方面給予最優質的服務。 |
|
一、街道黨工委主要職責
1、保證黨的路綫、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批示在本轄區的貫徹落實。負責對本轄區的重大問題進行决策。
2、領導所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村)黨組織及區委委托管理的黨組織;負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3、領導人大主席團開展人大有關工作。協助上級人大、政協組織本轄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學習、視察等活動,支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依法行使權利。
4、支持本街道辦事處依法行使各項行政管理職權,保證各項工作任務和改革措施在本轄區的貫徹落實。
5、按照幹部管理權限,選拔、考察、推薦幹部,並按有關規定程序任免幹部。
6、負責本轄區的宣傳、統戰、武裝、保密、信訪、民族宗教、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等工作。
7、領導本街道人民團體,協調黨政群各組織的活動和關係。
8、承辦區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街道辦事處主要職責
負責本轄區經濟發展、城鎮管理、社區建設、社會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行政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黨和國傢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上級黨委、政府和同級黨委的决議、决定在本轄區內的貫徹落實。認真執行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决議、决定,並在轄區內的貫徹落實。
2、負責製定並實施街道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統籌城鄉經濟,整閤城鄉資源,提高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逐步實施城鄉佈局一體化、社會事業發展一體化;負責街道財務收支管理,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本街道工商、稅務、物價等檢查、監督工作;負責轄區內計劃生育工作;負責本街道教育、文化、科學、民政、司法、公共衛生、村鎮建設、民族宗教行政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基層社會保障工作,維護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負責徵兵、預備役和擁軍優屬等工作;負責轄區內統計工作;以社區(村民委員會)為依托,強化社會服務功能;逐步使農村社區轉變為城鎮社區。
3、負責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組織實施;負責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和“三農”服務工作;負責轄區內城鎮管理,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轄區內的市容環境衛生、街道緑化以及園林、環保等工作,依法進行管理和監督;負責防火、防災、防汛、防震等工作。
4、負責轄區內城鄉居民和農民的勞動和社會保障的相關工作,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統籌、醫療求助制度;負責轄區內社會勞動力的組織管理,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
5、負責社會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製宣傳、司法解釋,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治安保衛工作。
6、承辦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領導分工
練詩德(黨委書記、黨工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全面工作;
馬曉東(黨委副書記、黨工委副書記、鎮長、街辦主任):主持政府、街辦全面工作,負責財政工作,主管財政所;
張珊(黨委副書記、黨工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黨務、人事、紀檢、監察、統戰、群團、目標管理、機關管理、遠程教育、規服、精神文明、老幹、保密、宣傳、幫扶等工作,分管科室:黨務人大行政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遠程教育辦公室、便民服務中心;
蘭玉書(黨委委員、黨工委委員、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機關管理督查和業務工作督查、民政、殘聯、老齡等工作,分管科室:人大辦公室、綜合督查辦公室、民政辦、殘聯;
李盛纔(黨委委員、黨工委委員、副鎮長、街辦副主任):分管經濟發展、招商引資、審計、稅務、電力、能源、物價、技監、計經、統計、工商、工商聯、企業安全等工作;協助分管財政工作,負責處理遺留問題和債權債務清償等工作,分管科室:經濟發展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
周明(黨委委員、黨工委委員、副鎮長、街辦副主任):分管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農機、水産)和科技等工作,分管科室:農業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水利片站、林業辦、畜牧站;
杜良(黨委委員、黨工委委員、副鎮長、街辦副主任、武裝部長):分管政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司法、防邪、維穩、“雙處”、信訪調處、安全、武裝、民兵和兵役等工作,分管科室: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信訪調處中心、“雙處”辦、巡邏隊;
闕薛君(街辦副主任):分管規劃、國土、交通、環保及推進城鄉一體化等工作,分管科室: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國土管理資源所、黃土水站;
楊濱(街辦副主任):分管城建、城管、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播、通訊等工作,分管科室:社會事務綜合管理服務辦公室、建設管理辦公室;
卜發國(紀委副書記):分管紀檢監察、勞動保障、計生、移民等工作,分管科室:勞動保障所、計生辦、移民辦。
四、聯繫方式
地址:竜泉驛區黃土鎮人和街37號
郵編:610108
傳真:028—84897676
電話:028—84897733 |
|
- : Huangtu Town
|
|
黃土 |
|
|
|
東風村 | 嶺上村 | 永豐村 | 水口村 | 紅光村 | 紅旗村 | 紅岩村 | 張橋村 | 趙傢村 | 溫泉村 | 大同村 | 人民村 | 友誼村 | 黃土村 | 古縣村 | 石坡村 | 梁傢村 | 下莊村 | 大坪村 | 人和街社區 | 洪福村 | 順義村 | 明月村 | 喇叭村 | 長生村 | 江池村 | 民主村 | 八一村 | 平橋村 | ????井村 | 草溪村 | 常樂村 | 茶坊村 | 黃土村 | 萬鬆村 | 潘塘村 | 東月村 | 鳳橋村 | 馬衝村 | 程河村 | 光大村 | 馬壩村 | 馬村村 | 義泉村 | 諳正村 | 染界村 | 無魯村 | 回珠村 | 寶灘社區 | 長伍村 | 洪安村 | 黃土鎮社區 | 東魚村 | 石鴨村 | 北真村 | 芋河村 | 柴育村 | 方碑村 | 菩提村 | 雷店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