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 : 安仁縣 : 韶山市 : 宣漢縣 : 犍為縣 : 漢源縣 : 含山縣 : 涪陵區 [顯示全部] > 清溪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
  清溪為中國廣東省東莞市下轄的一個鄉鎮,亦稱鹿城。位於東莞市的東南部。2003年總面積143平方公裏,戶籍人口約3萬人,非戶籍人口35萬人。清溪鎮經濟以外嚮形製造業為主,其中資訊科技製造所占比例較大,如NEC、三洋、群光等亦於此設立生産基地。2007年該鎮國民生産總值(GDP)達130億元人民幣。
歷史
  明代為文順鄉轄,清代初為京山司轄,後又為捕廳管轄。中華民國建立後設立籌辦處,轄區為99村。民國24年設鄉公所為東莞縣第四區轄。1944間中共曾在此建立根據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與塘廈合稱新三區,1951年又改作第七區,1958年並入塘廈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區,1987年5月撤區建鎮沿革至今,1988年東莞升格為地級市,清溪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為數不多的地級市直轄鄉鎮。
  改革開放始後至1985年期間,該鎮“三來一補”企業大量增多,形成日後的工業雛形。1986年間該鎮開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久清溪鎮經濟進入了近20年高速成長期,此期間該鎮國民生産總值一般年增長20%以上。
地理
  清溪鎮位於東莞市東南部,與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鎮府駐地距市城區及深圳均約為48公裏。2003年。總面積143平方公裏。該鎮地勢四周環山中間為盆地,歷史上對外交通相對閉塞。“打開山門”不過是近20年的事。
人口
  該鎮戶籍人口約3萬人,2003年非戶籍人口約35萬人。戶籍清溪人由有兩大族群組成,其一為以客傢話為母語的客傢族群,其溯源較為認同的是;800多年前其先民逐由惠陽逐遷徙至此而成。另一為以本地話(屬粵語的一分支)為母語之本地族群,其溯源一般認同的是;其先民較客傢先民為早至此。客傢族群居民常以客傢人自稱,而本地族群居民罕以本地人自稱。本地人一詞有廣義、狹義區分,狹義上衹包括本地族群,廣義上包括本地族群及客傢族群,倘若屬狹義的與屬廣義的兩者相論時,坊間習慣上,會在本地族群的稱謂後;男子加上“佬”字、女子加上“嫲”字,如“本地佬”“本地嫲”。
  該鎮21村(社區)中,除大埔村、土橋村、長山頭村、謝坑村、荔橫村的居民多為本地族群聚居外,其餘17村(社區)的居民大多為客傢族群聚居。2005年。該鎮約3萬居民中約有2.5萬以客語為母語,占居民總數8成以上。
文化
  文化範疇,分為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一般認為;清溪鎮居民以客傢人為主,故官方將客傢文化視作傳統文化。客傢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客傢先民縱使經數千年的由北至南的遷徙,然而依舊繼承着傳統文化。宗祠是其維係客傢凝聚力、弘揚傳統的一大媒介,宗祠此建築的作用;其一為祭祀用途,先宗之靈位及骨灰安放以此;每至清民節,客傢人以本姓或本村為單位,組織盛大的祭祀活動。其二為弘揚傳統用途,祠內的文獻、碑文中,可以瞭解到先民;來自何方、遷徙經過、定居於此的緣由、處世格言等。客傢人又以族譜為紐帶維係着代代後裔。遺憾的是;宗祠的職能及係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成為了破除迷信運動的打擊對象,大部分宗祠在此期間遭大肆破壞,祠中壁畫皆被塗鴉或損毀、古籍文獻遭焚毀,族譜從此絶後、先宗之靈位及骨灰亦難逃厄運。當今所見的宗祠,一般為重建所成。
  客傢傳統文化中;民間藝術具有悠久的群衆基礎,如舞麒麟、唱山歌。此民間藝術由於缺乏創新而且千篇一律,難成民間活動的主流。值得慶幸的是;舞麒麟活動由於政府的推動及保護,近來逐漸復興中,2007年更至澳大利亞演出。唱山歌雖亦有政府支持,但從近年來看,未見有大的活躍。 而屬嶺南文化的本地族群,占該鎮人口比例不大,文化傳統長期受忽視。坊間至今仍保留一些傳統習俗,如重陽祭祀等。
  兩族群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一方為中原文化、一方為嶺南文化。但經歷了近千年的相互磨合及同化,今日看來若非刻意作區分,否則兩者間不會有意識上的隔閡。
行政區劃
  清溪鎮其轄區設20村、1社區。鎮府∶清溪社區。中心城區包括∶清溪社區、重河村、清廈村等。
  村/社區∶ 重河村 大埔村 土橋村 謝坑村 荔橫村 清廈村 大利村 九鄉村 鐵場村 鐵鬆村 青皇村 三星村 廈泥村 三中村 上元村 鬆崗村 浮崗村 羅馬村 長山頭村 漁梁圍村 清溪社區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清溪鎮
  鄉鎮概況
  位於漢源縣城北39公裏,為大相嶺山脈西南麓的高山河𠔌地帶。地理位置在北緯29°34′,東經102°37′。東北以大相嶺山脊同榮經縣交界,西南在猛虎崗——尖山與大田鄉、富莊鎮毗鄰,西北連建黎鄉,東南隔磨子溝、東門河與雙溪鄉相望。面積33.1平方公裏,轄富民、新黎、順利、虎崗、西河5個村民委員會,23個村民小組,11個自然村,1394戶,5099人。鎮政府駐古城清溪,海拔1665米。素有“建昌道上小潼關”之稱(清代、民國時期,過往客商頻繁,每年七月“椒會”期間,市場特別興旺,故有“建昌道上小潼關”之稱。)
  歷史沿革 
  清溪古為笮都氂牛羌地,扼古驛道要衝。隋仁壽四年屬瀋黎治地,隋末並瀋黎縣入漢源縣。唐開元初劍南道使陸象先奏請依山臨河築黎州城,以拒南詔吐蕃。明為黎州長官司。清雍正七年臘月(1730年)縣治今清溪,以土城東西兩溪泉水清澈可鑒改名清溪縣,設城廂鎮;嘉慶初開集置附城鄉,民國時改城區鎮,歷為州縣治所達1369年。古城街巷參差,院落古樸,原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城東南西三面臨絶澗,北枕邛崍山之麓,築有城墻,高2丈8尺,周長77分,門凡四:東曰省耕,南曰阜財,西曰通化,北曰武安。明末清初古城毀於燹,城墻於1958年拆毀,1950年縣治遷九襄,清溪置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改置鎮至今。
  文化特産 
  清溪盛産花椒,享譽省內外,榮獲部優産品的“黎紅牌”花椒油,就是以當地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而成。清溪????菜以質細、清香、味美、耐貯為特點,是饋贈親友的禮品,行銷雅安、成都等地。鎮北現存黎州古城遺址,城門洞拱立千餘年仍雄偉壯觀;清溪文廟(即孔廟),光緒九年建成,距今160餘年,仍保存完好,文廟院內桂槐齊香,4株參天古杉直立,景色宜人,大成殿內塑像栩栩如生;“玉淵靈泉”遺址的“水澆銘現”等仍使人嘆為觀止。
四川省犍為縣清溪鎮
  區位概況
  清溪鎮位於四川省犍為縣縣城西南10公裏處之馬邊河畔。該鎮2006年底有15528戶,47476人,其中集鎮常住戶口6554人,其餘為農業人口。總面積為81.5平方公裏。國道“213”綫南北縱貫全境,馬邊河西東橫流而過,水陸交通便捷。全鎮轄2個社區、15個居民小組和26個村、194個村民小組,共有15528戶,47476人,其中城市居民6554人,農業人口40922人,全鎮有勞動力25269個,耕地27722畝,森林覆蓋率為43%。截止2006年底,全鎮國民生産總值達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12元。群衆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社會治安穩定,秩序良好。 鎮境夏商時屬梁州(古九州之一,轄今陝西、四川、雲南三省的部分地區)之域,秦時屬蜀郡武陽縣(今彭山縣),漢屬犍為郡南安縣(今樂山),北周屬戌州(今宜賓),沉犀郡武陽縣,隨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屬戌州犍為縣,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屬嘉州犍為縣至今。
  地勢概況
  該鎮境地勢平緩,平均海拔413米。山係由大梁山南、北兩係來脈分佈在鎮邊周圍。馬邊河由西入鎮境,蜿蜒繞過集鎮,在康傢村匯入岷江,流程17.7公裏。截止2006年丘陵、平壩占總面積的50%。 全鎮地處馬邊河流域的衝積平壩上,北面背靠阡陌縱橫、美麗富饒的洛江三壩,南面面嚮清澈碧透的馬邊河水和綿延起伏的五竜山脈。數千畝平壩的四周皆有群山為屏。東為板慄坪、南岸山、老君山、玉皇山;南為五竜山、金鰲山;西為三臺山、沉犀山、竜門山;北為竜馬山、大山坡、仙人山。這使洛江三壩形成了一個小盆地,清溪古鎮便坐落在盆地南邊沿。古鎮緊靠馬邊河。河對岸為五竜山的大竜山、二竜山、三竜山,地理位置此三山均為觀覽全鎮風貌的最佳製高點。站在主峰二竜山峰頂上,上可眺“沉犀秋月”,下可覽玉觀寺風貌,整個洛江壩、筒車壩、三臺山、竜馬山和全鎮街景盡收眼底。碧透的馬邊河從犀牛沱緩緩南來,繞過清溪古鎮又緩緩東去。壯麗的清溪大橋橫臥在鎮西端馬邊河上,成為古鎮又一道靚麗風景。這四周的山形地貌,特別是五竜山、金鰲山、三臺山、玉皇山等構成了一條十分優美的天際綫;洛江三壩的四季景色成為古鎮流動的背景;馬邊河水體則為古鎮註入了青春活力,使其靈動飄逸,為其帶來了無限生機。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清溪古鎮形成了“背靠平疇沃野,面嚮緑水青山”的“面山、沿河、落壩”的環境特色,同時還形成了“東有老君坐鎮、西有金鰲守門、南北群竜護衛”的文化特色,為清溪古鎮增添了無窮魅力。
  行政區劃
  清溪鎮下轄村:筒車村胭脂村百籮村三山村洛陽村洛江村踏水村灌引村沉犀村渠成村竜門村天山村丁傢村南岸村永星村????坪村新樂村竜興村康加村祗園村永安村保安村七一村上遊村五竜村和平村
  自然氣候
  清溪鎮屬四川盆地濕潤性亞熱帶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雨量為1187毫米,年平均日照1040.4小時,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特別適宜茉莉花的生長,截止2006年,該鎮共種植茉莉花2萬餘畝,是全省最大的茉莉花生産基地,並被四川省特産協會命名為“四川省茉莉之鄉”。
  歷史文化沿革
  該鎮歷史悠久,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物産豐富。自古以來,清水溪固有水碼頭之稱,由於地處馬邊河下遊,係雷波、馬邊、屏山、沐川四縣物資進出口的總口子,又是水路交通運輸的樞紐,因此,清溪集鎮經濟文化活躍,市場繁榮。清溪鎮是歷史文化古鎮,自唐代開始置鎮,從北宋公元1011年起,清溪作縣城360年。至今留存下來的文物古跡衆多,並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說,著名的有始建於北周的真覺寺、明代半邊寺摩崖佛像、明代玉皇觀、清代沉犀節孝坊、清代南華宮和犍為八景之“沉犀秋月”和“清溪漁唱”等,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為數衆多的四合院民居。清溪古鎮的保護已被列入縣委、縣政府的議事日程,其具有非常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清溪古鎮人傑地靈,文人騷客常聚該鎮吟詩作對,留下不少佳作。改革開放以來,清溪詩書畫協會成績斐然,被樂山市政府授予“書畫之鄉”稱號。
  産業發展
  農業:
  清溪鎮屬傳統農業大鎮,在産業結構調整中,形成以林竹、畜牧、種植、勞務輸出四大經濟板塊:截止2006年底依托20萬噸紙漿生産基地,大力發展雜交竹,現全鎮實施退耕還林10075畝,清溪景點漸出效益;大力發展優質畜牧業,堅持“改善結構、規模經營、優化品種、提高質量”的畜牧發展思路,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無公害畜禽産品生産,年出欄生豬5.8萬頭,羊4000餘衹,小傢禽79.8萬衹;大力發展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其次有玉米、大豆、紅苕、小麥、油菜、甘蔗、花生、葉菸、白薑、茉莉花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着重推廣優良品種、新的栽培技術及新型農機具的應用。近年來,該鎮註重特色農業的發展,引進業主在沉犀村種植優質大棚西瓜,取得了顯著效益,成立了西瓜協會,並創立了“口口脆”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將勞務輸出作為農民致富的主要産業來抓,努力通過多種有效途徑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萬餘人,並建立了農民工維權救助網絡。
  工業:
  依托全縣“工業強縣”的發展戰略思路以及“項目年”的建設,狠抓全鎮工業建設。全縣南岸工業集中區主要集中在該鎮,該鎮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截止2006年底20萬噸紙漿基地的建設已完成徵地拆遷工作,拆遷戶安置工程住宅小區即將竣工,60萬噸磷銨項目即將落戶清溪鎮,樂宜高速公路建設也即將開工建設,將迅速改變該鎮的區位條件,提升鎮域經濟綜合實力。
  名優特産
  茉莉花茶:
  該鎮是遠近聞名的“茉莉之鄉”,茉莉花的規模發展,帶動了茉莉花茶加工業的發展,全鎮有茉莉花茶加工廠31傢,手工作坊110個,纍计年加工花茶700萬斤,産值7200萬元,創稅利680萬元。所加工的茉莉花茶“清茗香、佛都春香、巴蜀奇峰、碧潭飄雪”等品牌,被評為省、部優産品和群衆喜愛産品,被國傢農業部、四川省農牧廳授予無公害農産品稱號,深受消費者歡迎,遠銷全國各地。
  清溪美食
  1、清溪一絶――宋羊肉:
  羊肉湯是集傳統保健功效與現代人色香味美的飲食要求為一體的美食,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清溪宋羊肉”經過二十餘年精研細琢,已成為清溪一絶,在縣內外聞名遐邇。“宋羊肉”的獨特得益於來自馬邊、屏山、沐川等地的土山羊。有專傢趣言土山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以此作為主要原料的“宋羊肉”,自然湯鮮味美,活色生香,被稱為“緑色羊肉湯”當之無愧。“宋羊肉”不僅羊肉湯和羊雜湯堪稱一絶,其羊蹄、炒羊肝、鹵羊肉、粉蒸羊肉以及其自製的油糍粑,更是別有一番風味,讓人回味無窮。雖然各地都能吃到羊肉湯,但犍為、五通、樂山等地專門驅車前往清溪品嚐正宗“宋羊肉”的還是大有人在,鼕天更是絡繹不絶。
  2、石黎魚火鍋
  石黎魚火鍋的魚來自污染很少的馬邊河,其魚火鍋的特點是麻辣鮮香,醇和厚道,食之口齒生津,久食不膩,回味悠長,乃緑色、健康、養生之佳餚。
  3 、清溪葉兒粑
  清溪葉兒粑的製作選料考究,一品香糕工藝精細,甜的是用糯米細粉做包皮,內用白糖、花生、核桃、豆沙、芝麻等合製成的餡,鹹的則以鮮肉、芽菜等為原料,經過製皮、做餡、成型、上籠等工序蒸製成獨具風味的葉兒粑,特色是清香滋潤,味道鮮美,皮薄餡足不沾葉,滋潤爽口不粘牙,是清溪傳統名小吃之一清溪葉兒粑。
  4、楊包𠔌粑
  清溪鎮人楊正明,選用金黃色上等幹包𠔌,加石灰水煮熟,用青水淘洗數次,洗去包𠔌表皮和胚芽,石磨細磨研茸。包𠔌粑餡用上等芽菜,拌以香蔥和鮮肉顆,將包𠔌粑置於平鍋內,用豬油煎製成扁平圓形,再放爐內反復烘烤,包𠔌粑烤熟後,表皮呈金黃色,食之酥脆香馨,裏層細嫩、綿軟、滋潤,香酥爽口,食者都贊不絶口。
  民風民俗
  該鎮漫長的歷史歲月使民風民俗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過春節“鬧新春”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挂燈籠、貼春聯、放鞭炮、耍竜燈、獅子燈、牛兒燈、花燈等,竜燈表演在清溪鎮較為普遍,尤其是清溪的“燒花竜”在全縣頗有名氣。每逢過年過節以及慶祝活動時,清溪的社區秧歌隊和腰鼓隊都要上街遊行表演,場面很是壯觀。。
  人口數據
  截止2002年底 清溪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2397男21727女20670家庭戶戶數12667家庭戶總人口(總)42002家庭戶男21475家庭戶女205270-14歲(總)93300-14歲男48870-14歲女444315-64歲(總)2944715-64歲男1513015-64歲女1431765歲及以上(總)362065歲及以上男171065歲及以上女191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0634
湖南省韶山市清溪鎮
  清溪鎮是韶山市的城關鎮,這裏環境優美,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是韶山市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遊客到韶山旅遊的主要集散地,是韶山最具發展前景的重要城鎮。全鎮面積2.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為888畝。2003年總人數達2萬多人(包括流動人口),其中非農業人口11000人。
  清溪鎮轄:韶山火車站社區;竹雞、韶山衝2個居委會;清溪村委會。
  清溪因境內有清溪山而得名。位於韶山市中部,韶山市黨政機關均設於此,1986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置鄉級建製鎮,鎮政府設於迎賓路,管理火車站、竹雞段、韶山衝機關單位所處的地段及部分農村。四周毗鄰韶山鄉、大坪鄉、楊林鄉、如意鎮和永義鄉。2003年11月,為了促進城鎮社會事業的發展,韶山市政府批準撤消火車站片4個居委會,組建成了韶山市清溪鎮火車站社區居委會。目前,鎮轄範圍內有14個村民小組和37個居民小組。
  全鎮集旅遊、貿易、交通於一體。電信局、郵政局、圖書館、文化局、新華書店、影劇院均匯集於此。新世紀購物廣場、水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工貿大市場、賓館、招待所、飯店、旅社及2000多個個體經銷店等貿易服務設施集中。有行政中心大院1所、醫院1所、市中心學校4所、廣播電視覆蓋全鎮。交通十分便利,有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與外界相連;公交車在火車站、竹雞段、韶山衝之間往返;市內各鄉間交通方便。
  全鎮經濟發達,工農業總産值為278萬元。財政收實現401.9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為3550元。
安徽省含山縣清溪鎮
  鄉鎮簡介
  含山縣清溪鎮作為全縣的西大門,彼鄰美麗的湖濱城市——巢湖,與省內享有盛名的半湯溫泉度假區緊連,交通便捷,巢寧路、合馬路穿境而過,清溪河直下長江,屬南京1小時經濟輻射區,距合肥、蕪湖、馬鞍山均在小時車程內,全鎮國土總面積153平方公裏,轄24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3萬人,2004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2.4億元,財政收入1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是正在快速發展的新型、現代化經濟強鎮。
  鎮內工業企業發展迅速,招商引資成果顯著,2004年全鎮共吸引外來投資1.4億元,鄉鎮企業年創産值3.9億元。 為適應工業企業發展需要,鎮黨委、政府狠抓載體建設和投資環境建設,建立了清溪工業項目産業園區和興隆鑄造小區,目前全鎮共有工業企業372傢,形成了鑄造、機構加工、砂輪、玩具、汽流紡紗、有機食品六大支柱産業,其中鑄件、高強度樹脂砂輪等産品遠銷歐美市場。
  清溪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南靠蒼山,北依長山,腹中湯山、橫山、山山相連,翠緑疊嶂。清溪河猶如銀色飄帶蜿蜒盤繞,和平水庫風光旖旎,如明珠般點綴期間。境內古跡名勝較多,有位於優會村的千年古剎伏慧寺,有位於巨興獨竜山上相傳小白竜藏身的竜洞,有終年泉水環繞始建明代的迎水庵,有位於和平水庫中間三國時代留下的城子古跡,更有位於白馬村的千年古銀杏樹等珍稀樹木。山清水秀孕育出一方人傑地靈,清溪歷代人才輩出,當代的清溪更是出了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孟富林、原國傢保密局黨組副書記榮鵬飛、原巢湖地委書記呂寶成等高幹。
  清溪物産豐富。除大宗糧棉油外,特色農業為紅瓜子、茶葉、河蟹養殖等。其紅瓜子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紅瓜子生産基地,年産紅瓜子150萬公斤,出口東南亞。絨螯蟹養殖規模達1萬畝,是全國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茶葉種植面積達4000畝。境內資源豐富,主要礦産有石灰石、瑩礦石、耐火粘土、煤等。
  近年來,全鎮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鎮內擁有先進的通信網絡和2個醫療設備較為齊全的衛生院,現有中學3所、小學26所、幼兒園3年。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積聚功能不斷增強,鎮區建成區面積達1.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0.6萬人,“十五”期末鎮區面積將達到4平方公裏,城區總人口達1.5萬人以上,基本形成功能多樣、配套齊全的新型、現代化強鎮。
  行政轄村
  西王村 新興村 橫竜村 三戶村 青橫村 團结村 蒼南村 皖山村 白衣村 伏會村 周崗村 清溪村 興隆村 許黃村 董城村 景林村 半湖村 三星村 卞山村 湯山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1618男16307女15311家庭戶戶數9107家庭戶總人口(總)31507家庭戶男16218家庭戶女152890-14歲(總)81930-14歲男45070-14歲女368615-64歲(總)2108715-64歲男1070215-64歲女1038565歲及以上(總)233865歲及以上男109865歲及以上女124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1157
湖南省安仁縣清溪鎮
  【區域概況】
  安仁縣清溪鎮位於永樂江西岸,與城關鎮隔河相望。地勢平坦開闊,田籌阡陌集中連片,俗稱清溪洞。清代屬益相都,民國時期屬熊峰鄉。1952年劃屬第三區(洋際區),1956年始設清溪鄉,1958年為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清溪鄉,1998年設鎮。總面積70.5平方公裏,轄12個行政村,219個村民小組,31564人,18個黨支部,853名小鎮美景黨員。
  【自然資源】
  清溪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縣內主要糧食産區之一,史稱“湘南糧倉”,有耕地2.97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31%,名列榜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堅持以糧食生産為主,抓好以水産、蔬菜為竜頭的“菜籃子”工程,開創農、工、商、運為一體的經濟新格局。全鎮有林場、茶場、果場、漁場、建築公司、建材廠、撈砂隊等鄉村企業13個,主要産品有稻穀、大豆、生豬、傢禽、鮮魚、特種水産、四季蔬菜、荸薺、棕墊、紅磚、平瓦、石灰、水泥、預製件等。
  【基礎設施】
  2002年業産業化基地,以清溪、洪溪、永樂、橋南、大橋等村為主的3000畝蔬菜生産基地;以青路、楓樹、羅山、黃泥、鏡塘、洪溪、紅光等村為主的4000畝烤煙生産基地以洪溪、紅星、紅光等村為主的1500畝藥材生産基地;以清溪、永樂、橋南等村為主的16000畝優質稻生産基地。全鎮共種植烤煙1400畝,收購烤煙3400擔,産值200多萬元。永樂村彭忠德集中連片種植優質稻140畝,成為全縣的種糧大戶。新建沼氣池68口,大橋、橋南、清溪等3個村新修水泥路6.7公裏。修復水渠1800米,修復洪毀山塘3口,幫助全倒戶和危房戶63戶重新建房。2002年開發順利完成一期工程,開始進入開發建設階段。
  【産業經濟】
  為加快小城鎮建設,在安仁大橋南端沿省道1817綫新建橋頭新區,面積2萬餘平方米,為鎮政府駐地和農貿交易地帶。2003年,工農業總産值6230萬元,人平純收入1800元。其中永樂、橋南、大橋三個村連片開發水産養殖基地800畝,放養魚苗4萬尾,牛蛙10萬衹,年創産值300萬元,純收入200萬元,清溪鎮正沿着“全面建設小康鎮”的目標邁進。
  2006年,該鎮糧食總産量28863噸,實現GDP16301.28萬元,同比增長13.83%;財政收入4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重慶市涪陵區清溪鎮
  涪陵區轄鎮。清光緒34年置鎮,1953年改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重置鎮,1992年土地坡鄉並入。位於區境中部,距區府11公裏。面積83.5平方公裏,人口3.2萬。轄四院、石板、松樹、立石、杉樹、五穀、寨門、河咀、地堡、萬傢、竜雲、平原、竜溪、馬鞍、土地、竜廟、餘咀、王莊、白楊、勝利、豐收、辛午、心同23個村委會和米市街、八字街2個居委會。有市屬大型企業鋼鐵廠、船舶鋪機廠、三環內燃機配件廠。農業主産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有青菜頭、油菜、蠶桑、柑橘、煙葉、茶葉。
  清溪鎮位於涪陵區東部,地處長江南岸,距涪陵城區12公裏,東鄰南沱鎮,西連江東辦事處,南接羅雲,北靠長江。鎮內氣候宜人,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商貿繁榮,歷來是涪陵東北部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涪陵沿江“四大古鎮”之美稱,也是渝西地區通往豐都、湖北省等地的主要通道;清溪因境內有一條常年流水不斷的河流而得名,整個地勢呈南高北低的多層面不規則傾斜坡,海撥150—820米,立體氣候特徵較為明顯。全鎮幅員面積79.33平方公裏,轄九村一居委、78個農業社、3個居民小組,9866戶,32125人,其中農業人口:27997人,勞動力16252人;有耕地22966畝,其中,田:13791畝,土9205畝,有林草地29432畝。2007年全鎮 GDP實現23480萬元,其中:第一産業實現8077萬元;第二産業實現7913萬元;第三産業實現74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572元。農作物種植面積82770畝,糧食種植面積45173畝,産量14289噸,生豬出欄38220頭,榨菜種植23000畝,産量47000噸,蔬菜種植11740畝,産量17920噸,現有鄉鎮企業34個,鄉鎮企業總産值35467萬元。
  目前,鎮黨委政府正圍繞“再造一個清溪”的奮鬥目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11155”的總要求(樹一面旗幟,爭創紅旗鄉鎮黨委;本級稅收翻番,突破1000萬元;企業總産值突破10個億;GDP翻1番,達到5個億;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加500元),堅持“生態農業興鎮,商貿流通活鎮,現代工業強鎮”的工作思路,和“服務轄區企業,夯實傳統産業,發展生態農業,深化農副産品加工業,壯大船舶製造業,擴大交通運輸物流業,鞏固建築建材業,培育商貿服務業,打造旅遊休閑觀光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加強政權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確保社會平安穩定工作舉措。着力打造溪水清澈的清溪,場鎮清潔的清溪,環境清幽的清溪,空氣清新的清溪,民風清淳的清溪,隊伍清廉的清溪。建設一個水清、山緑、天藍、景美、科學發展、富裕繁榮、文明和諧的新清溪。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清溪鎮
  清溪鎮位於宣漢縣城北約15公裏。幅員面積126.9平方公裏,總人口4.5萬。2004年與清坪鄉合併後,設15個村、128個組、2個社區(5個居委)。清溪鎮自然景觀獨特秀麗,處於江口湖庫區尾端,水域面積12.5平方公裏,岸綫長約75公裏,由於後河、清溪河交叉入湖,將我鎮轄區相隔為"一湖三地",互無橋梁相通。境內耕地面積約4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5%以上,無工業設施,主産農、牧、林、漁、果蔬,屬自然型"生態傢園"。
  清溪鎮四鄰有東鄉、三河、黃石、桃花、老君、普光、柳池等鄉鎮。是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王維舟同志的故居。是川東第一個共産主義小組誕生地,也是川東遊擊隊的發起地。現存有宏文校"工"字樓,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達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鎮紅色歷史特色鮮明,紅軍文化底藴厚重。宣漢縣紅色旅遊開發總體規劃,將清溪列為了以縣城紅軍公園到普光羅傢壩巴人遺址開發綫的重點鄉鎮,其旅遊開發潛力巨大。"承王老風範,傳紅軍文化",這在全鎮形成了歷史文化繼承的一個基調。
安徽省巢湖市含山縣
  含山縣清溪鎮作為全縣的西大門,彼鄰美麗的湖濱城市——巢湖,與省內享有盛名的半湯溫泉度假區緊連,交通便捷,巢寧路、合馬路穿境而過,清溪河直下長江,屬南京1小時經濟輻射區,距合肥、蕪湖、馬鞍山均在小時車程內,全鎮國土總面積153平方公裏,轄24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3萬人,2004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2.4億元,財政收入1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是正在快速發展的新型、現代化經濟強鎮。
  鎮內工業企業發展迅速,招商引資成果顯著,2004年全鎮共吸引外來投資1.4億元,鄉鎮企業年創産值3.9億元。 為適應工業企業發展需要,鎮黨委、政府狠抓載體建設和投資環境建設,建立了清溪工業項目産業園區和興隆鑄造小區,目前全鎮共有工業企業372傢,形成了鑄造、機構加工、砂輪、玩具、汽流紡紗、有機食品六大支柱産業,其中鑄件、高強度樹脂砂輪等産品遠銷歐美市場。
  清溪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南靠蒼山,北依長山,腹中湯山、橫山、山山相連,翠緑疊障。清溪河猶如銀色飄帶蜿蜒盤繞,和平水庫風光旖旎,如明珠般點綴期間。境內古跡名勝較多,有位於優會村的千年古剎伏慧寺,有位於巨興獨竜山上相傳小白竜藏身的竜洞,有終年泉水環繞始建明代的迎水庵,有位於和平水庫中間三國時代留下的城子古跡,更有位於白馬村的千年古銀杏樹等珍稀樹木。山清水秀孕育出一方人傑地靈,清溪歷代人才輩出,當代的清溪更是出了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孟富林、原國傢保密局黨組副書記榮鵬飛、原巢湖地委書記呂寶成等高幹。
  清溪物産豐富。除大宗糧棉油外,特色農業為紅瓜子、茶葉、河蟹養殖等。其紅瓜子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紅瓜子生産基地,年産紅瓜子150萬公斤,出口東南亞。絨螯蟹養殖規模達1萬畝,是全國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茶葉種植面積達4000畝。境內資源豐富,主要礦産有石灰石、瑩礦石、耐火粘土、煤等。
  近年來,全鎮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鎮內擁有先進的通信網絡和2個醫療設備較為齊全的衛生院,現有中學3所、小學26所、幼兒園3年。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積聚功能不斷增強,鎮區建成區面積達1.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0.6萬人,“十五”期末鎮區面積將達到4平方公裏,城區總人口達1.5萬人以上,基本形成功能多樣、配套齊全的新型、現代化強鎮。
No. 15
  清溪鎮 轄:韶山火車站社區居委會;竹雞、韶山衝2個居委會;清溪村委會。
  清溪鎮是韶山市政府所在地,因境內有清溪山而得名。位於韶山市中部,1986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置鄉級建製鎮,鎮政府設於迎賓路,管理火車站、竹雞段、韶山衝機關單位所處的地段及部分農村。四周毗鄰韶山鄉、大坪鄉、楊林鄉、如意鎮和永義鄉。面積2.9平方千米。2003年總人數達2萬多人(包括流動人口),其中非農業人口11000人。14個村民小組和37個居民小組。
No. 16
  轄:青路、楓樹、羅山、黃泥、鏡塘、大橋、永樂、橋南、清溪、紅光、洪溪、紅星12個村委會。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
  清溪鎮位於韶山中部,是韶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1986年4月建製,2004年2月列為全國城鎮建設重點示范镇,面積2.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為853畝,2006年總人口達20808人(含外地來韶務工經商人口11000人)。下轄清溪村、火車站社區居委會、竹雞居委會、韶山衝居委會。
  全鎮工業以電子、鑄造、機械加工為主,有規模以上企業2傢。農業經濟以養殖業為主,鎮上第三産發展較快,賓館、商貿、餐飲業、服務行業有一定規模,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較快,個體工商戶已達2400多戶。
  清溪鎮是韶山的城關鎮,距省會長沙不到100公裏,距湘潭市區47公裏,107、320兩條國道和S208省道相鄰而過,公路交通東可至湘潭、株州市;北可通長沙、益陽、常德、張傢界;西可達婁底、邵陽;南可往衡陽、直下兩廣;有專綫鐵路與湘黔綫相連。距長沙黃花機場約100公裏,即將拉通的韶山高速,使韶山到達長沙的時間縮短為40分鐘。鎮城內有韶山最大的汽車站和唯一的火車站。
  為進一步加快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清溪鎮黨委、政府立足於清溪的實際,確立了“商貿興鎮、産業活鎮”的發展思路,我們將以真誠的心、優質的服務、滿意的環境,敞開雙臂,熱忱歡迎各界朋友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
  清溪鎮位於永樂江西岸,與城關鎮隔河相望。地勢平坦開闊,田籌阡陌集中連片,俗稱清溪洞。清代屬益相都,民國時期屬熊峰鄉。1952年劃屬第三區(洋際區),1956年始設清溪鄉,1958年為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清溪鄉,1998年設鎮。總面積70.5平方公裏,轄12個行政村,224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70.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431.3公頃。2006年末總人口33682人,人口出生率10.03‰,自然增長率8.94‰。
  清溪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縣內主要糧食産區之一,史稱“湘南糧倉”,有耕地2.97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31%,名列榜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堅持以糧食生産為主,抓好以水産、蔬菜為竜頭的“菜籃子”工程,開創農、工、商、運為一體的經濟新格局。全鎮有林場、茶場、果場、漁場、建築公司、建材廠、撈砂隊等鄉村企業13個,主要産品有稻穀、大豆、生豬、傢禽、鮮魚、特種水産、四季蔬菜、荸薺、棕墊、紅磚、平瓦、石灰、水泥、預製件等。
  近年來,為加快小城鎮建設,在安仁大橋南端沿省道1817綫新建橋頭新區,面積2萬餘平方米,為鎮政府駐地和農貿交易地帶。2003年,工農業總産值6230萬元,人平純收入1800元。其中永樂、橋南、大橋三個村連片開發水産養殖基地800畝,放養魚苗4萬尾,牛蛙10萬衹,年創産值300萬元,純收入200萬元,清溪鎮正沿着“全面建設小康鎮”的目標邁進。
  2006年,該鎮糧食總産量28863噸,實現GDP16301.28萬元,同比增長13.83%;財政收入4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大力培育四個農業産業化基地,以清溪、洪溪、永樂、橋南、大橋等村為主的3000畝蔬菜生産基地;以青路、楓樹、羅山、黃泥、鏡塘、洪溪、紅光等村為主的4000畝烤煙生産基地以洪溪、紅星、紅光等村為主的1500畝藥材生産基地;以清溪、永樂、橋南等村為主的16000畝優質稻生産基地。全鎮共種植烤煙1400畝,收購烤煙3400擔,産值200多萬元。永樂村彭忠德集中連片種植優質稻140畝,成為全縣的種糧大戶。新建沼氣池68口,大橋、橋南、清溪等3個村新修水泥路6.7公裏。修復水渠1800米,修復洪毀山塘3口,幫助全倒戶和危房戶63戶重新建房。濱江南岸開發順利完成一期工程,開始進入開發建設階段。
No. 19
  清溪鎮 Qingxi Zhen 概況 清溪鎮(Qingxi Zhen)位於市境東南部,距市區及深圳均40千米,東臨惠州110多千米。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
  代碼 441901115:~002 清溪社區 ~200 羅馬村 ~201 長山頭村 ~202 荔橫村 ~203 浮崗村 ~204 鬆崗村 ~205 上元村 ~206 重河村 ~207 清廈村 ~208 鐵鬆村 ~209 鐵場村 ~210 九鄉村 ~211 大埔村 ~212 大利村 ~213 漁粱圍村 ~214 三星村 ~215 廈坭村 ~216 土橋村 ~217 謝坑村 ~218 三中村 ~219 青皇村 ~500 清溪林場
  沿革 明代屬文順鄉。1959年析壙廈公社置清溪公社,1983年撤社設區,1987年撤區建鎮。1997年,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3萬,另有外來人口13萬,轄羅馬、長山頭、荔橫、浮崗、鬆崗、上元、重河、清廈、鐵鬆、鐵場、九鄉、大埔、大利、漁梁圍、青皇、三星、廈坭、土橋、謝坑、三中20個農村管理區和清溪居民管理區。
No. 20
  清溪鎮 位於涪陵區東北部,長江東南岸,距區政府11千米。轄祥和1個社區,四合、石壩、青竜、雙竜、平原5個行政村。
  [代碼]500102102:~001祥和居委會 ~201四閤村 ~202石壩村 ~203青竜村 ~204雙竜村 ~205平原村
  [沿革]清光緒34年置鎮,1953年改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重置鎮,1992年土地坡鄉並入。1997年,面積83.5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四院、石板、松樹、立石、杉樹、五穀、寨門、河咀、地堡、萬傢、竜雲、平原、竜溪、馬鞍、土地、竜廟、餘咀、王莊、白楊、勝利、豐收、辛午、心同23個行政村和米市街、八字街2個居委會。
重慶市市轄區涪陵區
  涪陵市枳城區轄鎮。清光緒34年置鎮,1953年改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重置鎮,1992年土地坡鄉並入。位於區境中部,距區府11公裏。面積83.5平方公裏,人口3.2萬。轄四院、石板、松樹、立石、杉樹、五穀、寨門、河咀、地堡、萬傢、竜雲、平原、竜溪、馬鞍、土地、竜廟、餘咀、王莊、白楊、勝利、豐收、辛午、心同23個村委會和米市街、八字街2個居委會。有市屬大型企業鋼鐵廠、船舶鋪機廠、三環內燃機配件廠。農業主産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有青菜頭、油菜、蠶桑、柑橘、煙葉、茶葉。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
  距世界聞名的樂山大佛60公裏處,有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鎮一一犍為縣清溪鎮。它坐落在美麗的馬邊河畔,曾享有"水陸碼頭"的美稱。"213"國道南北縱貫全境,幅員面積81.5平方公裏,總人口46673人。
  歷史悠久的清溪鎮,馬邊河東西橫流而過,過去既有"清溪漁唱"的繁榮,更有"沉犀秋月"的美景。如今,清溪鎮既是周邊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活動中心,更是農副産品的集散地和中轉站。全鎮種植茉莉花21 000畝,被四川省特産協會命名為"茉莉之鄉"、 "蜀南茉莉花基地",茉莉花茶加工業和畜牧業已成為我鎮的支柱産業。全鎮工農業産值達31 657萬元,人均年純收入2607元,財政收入518萬元。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
  宣漢縣轄鄉。民國21年建場,1949年置清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江口庫區西南岸,距縣城10.2公裏。面積64.3平方公裏,人口2.8萬。三(河)清(溪)、清(溪)老(君)公路過境。後河、清溪河常年通航。轄鑼寨、二重、茶店、燕窩、三包、竜伏、金鵝、王傢壩、宏文、莊子、長梯、馬伏、常寧、五道口、磨坪15個村委會和望山、匯水2居委會。鄉鎮企業有釀造、糧油加工等廠。農業主産水稻、小麥、油菜子。養淡水魚、生豬、牛為主。川東起義領導人王維舟出生於王傢壩村。
犍為縣清溪鎮名片-四川省樂山市
  清溪鎮位於犍為縣城西南10公裏,東與孝姑鎮、榨鼓鄉毗鄰,南與九井鄉交界,西與雙溪鄉、同興鄉相襟,北與塘壩鄉、玉津鎮接壤,總面積為81.5平方公裏。國道“213”綫南北縱貫全境,馬邊河西東橫流而過,水陸交通便捷。全鎮轄2個社區、15個居民小組和26個村、194個村民小組,共有15528戶,47476人,其中城市居民6554人,農業人口40922人,全鎮有勞動力25269個,耕地27722畝,森林覆蓋率為43%。
  溪鎮境地勢平緩,平均海拔413米。山係由大梁山南、北兩係來脈分佈在鎮邊周圍。馬邊河由西入鎮境,蜿蜒繞過集鎮,在康傢村匯入岷江,流程17.7公裏。丘陵、平壩占總面積的50%。
  清溪鎮屬四川盆地濕潤性亞熱帶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雨量為1187毫米,年平均日照1040.4小時,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特別適宜茉莉花的生長,全鎮共種植茉莉花2萬餘畝,是全省最大的茉莉花生産基地,並被四川省特産協會命名為“四川省茉莉之鄉”。
  清溪人民純樸善良,勤勞聰慧。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鎮人民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全鎮“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取得輝煌成就。截止2006年底,全鎮國民生産總值達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12元。群衆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社會治安穩定,秩序良好。
  歷史文化沿革:
  清溪鎮歷史悠久,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物産豐富。自古以來,清水溪固有水碼頭之稱,由於地處馬邊河下遊,係雷波、馬邊、屏山、沐川四縣物資進出口的總口子,又是水路交通運輸的樞紐,因此,清溪集鎮經濟文化活躍,市場繁榮。清溪鎮是歷史文化古鎮,自唐代開始置鎮,從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起,清溪作縣城360年。至今留存下來的文物古跡衆多,並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說,著名的有始建於北周的真覺寺、明代半邊寺摩崖佛像、明代玉皇觀、清代沉犀節孝坊、清代南華宮和犍為八景之“沉犀秋月”和“清溪漁唱”等,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為數衆多的四合院民居。清溪古鎮的保護已被列入縣委、縣政府的議事日程,其具有非常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清溪古鎮人傑地靈,文人騷客常聚本鎮吟詩作對,留下不少佳作。改革開放以來,清溪詩書畫協會成績斐然,被樂山市政府授予“書畫之鄉”稱號。
  産業發展:
  農業:清溪鎮屬傳統農業大鎮,在産業結構調整中,形成以林竹、畜牧、種植、勞務輸出四大經濟板塊:依托20萬噸紙漿生産基地,大力發展雜交竹,現全鎮實施退耕還林10075畝,漸出效益;大力發展優質畜牧業,堅持“改善結構、規模經營、優化品種、提高質量”的畜牧發展思路,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無公害畜禽産品生産,年出欄生豬5.8萬頭,羊4000餘衹,小傢禽79.8萬衹;大力發展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其次有玉米、大豆、紅苕、小麥、油菜、甘蔗、花生、葉菸、白薑、茉莉花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着重推廣優良品種、新的栽培技術及新型農機具的應用。近年來,該鎮註重特色農業的發展,引進業主在沉犀村種植優質大棚西瓜,取得了顯著效益,成立了西瓜協會,並創立了“口口脆”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將勞務輸出作為農民致富的主要産業來抓,努力通過多種有效途徑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萬餘人,並建立了農民工維權救助網絡。
  工業:依托全縣“工業強縣”的發展戰略思路以及“項目年”的建設,狠抓全鎮工業建設。全縣南岸工業集中區主要集中在該鎮,該鎮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20萬噸紙漿基地的建設已完成徵地拆遷工作,拆遷戶安置工程住宅小區即將竣工,60萬噸磷銨項目即將落戶清溪鎮,樂宜高速公路建設也即將開工建設,將迅速改變該鎮的區位條件,提升鎮域經濟綜合實力。
  名優特産:
  一、茉莉花茶:
  清溪鎮是遠近聞名的“茉莉之鄉”,茉莉花的規模發展,帶動了茉莉花茶加工業的發展,全鎮有茉莉花茶加工廠31傢,手工作坊110個,纍计年加工花茶700萬斤,産值7200萬元,創稅利680萬元。所加工的茉莉花茶“清茗香、佛都春香、巴蜀奇峰、碧潭飄雪”等品牌,被評為省、部優産品和群衆喜愛産品,被國傢農業部、四川省農牧廳授予無公害農産品稱號,深受消費者歡迎,遠銷全國各地。
  二、清溪美食:
  1、清溪一絶――宋羊肉:
  羊肉湯是集傳統保健功效與現代人色香味美的飲食要求為一體的美食,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清溪宋羊肉”經過二十餘年精研細琢,已成為清溪一絶,在縣內外聞名遐邇。“宋羊肉”的獨特得益於來自馬邊、屏山、沐川等地的土山羊。有專傢趣言土山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以此作為主要原料的“宋羊肉”,自然湯鮮味美,活色生香,被稱為“緑色羊肉湯”當之無愧。“宋羊肉”不僅羊肉湯和羊雜湯堪稱一絶,其羊蹄、炒羊肝、鹵羊肉、粉蒸羊肉以及其自製的油糍粑,更是別有一番風味,讓人回味無窮。雖然各地都能吃到羊肉湯,但犍為、五通、樂山等地專門驅車前往清溪品嚐正宗“宋羊肉”的還是大有人在,鼕天更是絡繹不絶。
  2、石黎魚火鍋
  石黎魚火鍋的魚來自污染很少的馬邊河,其魚火鍋的特點是麻辣鮮香,醇和厚道,食之口齒生津,久食不膩,回味悠長,乃緑色、健康、養生之佳餚。
  3、清溪葉兒粑
  清溪葉兒粑的製作選料考究,工藝精細,甜的是用糯米細粉做包皮,內用白糖、花生、核桃、豆沙、芝麻等合製成的餡,鹹的則以鮮肉、芽菜等為原料,經過製皮、做餡、成型、上籠等工序蒸製成獨具風味的葉兒粑,特色是清香滋潤,味道鮮美,皮薄餡足不沾葉,滋潤爽口不粘牙,是清溪傳統名小吃之一。
  4、楊包𠔌粑
  清溪鎮人楊正明,選用金黃色上等幹包𠔌,加石灰水煮熟,用青水淘洗數次,洗去包𠔌表皮和胚芽,石磨細磨研茸。包𠔌粑餡用上等芽菜,拌以香蔥和鮮肉顆,將包𠔌粑置於平鍋內,用豬油煎製成扁平圓形,再放爐內反復烘烤,包𠔌粑烤熟後,表皮呈金黃色,食之酥脆香馨,裏層細嫩、綿軟、滋潤,香酥爽口,食者都贊不絶口。
  民風民俗:
  清溪鎮漫長的歷史歲月使民風民俗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過春節“鬧新春”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挂燈籠、貼春聯、放鞭炮、耍竜燈、獅子燈、牛兒燈、花燈等,竜燈表演在清溪鎮較為普遍,尤其是清溪的“燒花竜”在全縣頗有名氣。每逢過年過節以及慶祝活動時,清溪的社區秧歌隊和腰鼓隊都要上街遊行表演,場面很是壯觀。
東莞市清溪鎮名片-廣東省東莞市
  清溪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深圳、惠州兩市接壤。面積143平方公裏,生態環境優美,城鎮配套設施完善。先後被定為"國傢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並獲得"全國造林緑化百佳鎮"、"全國外資企業出口創匯十強鄉鎮"和"國傢衛生鎮"等榮譽稱號,在全國千強鎮評比中,排名前五十名。
  進入20世紀90年代,清溪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外嚮型工業,迅速由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偏僻山鄉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鎮。目前,全鎮已投産的外資企業700多傢,總投資近23億美元,外來員工達30萬。2005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97.6億元;兩稅收入6.5億元;出口總額33億美元。以電腦製造業為竜頭的高新技術産業蓬勃發展,NEC、三洋、實盈、群光等一批國際知名電腦企業在清溪投資設廠,主要生産電腦機箱、顯示器、主板、鍵盤等零部件和組裝整機,形成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較大的生産規模,使清溪成為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基地之一。
  清溪鎮已製定了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戰略,以優良的政策環境和配套環境吸引投資,力爭把清溪建設成為世界性的電腦製造業基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生態科技鎮"。
  說
英文解釋
  1. :  Qingxi Town
  2. n.:  Qingxi Zhen
近義詞
清溪
相關詞
安徽含山縣地名
包含詞
清溪鎮清坪中心校東莞清溪鎮青少年培訓中心東莞清溪鎮勝祥鞋業廠
三月一日過摩捨郡灘,阻雨泊清溪鎮二首東莞清溪鎮元星鞋業有限公司東莞清溪鎮合雄鞋業有限公司
東莞清溪鎮威通皮革有限公司東莞清溪鎮海洋皮草服裝有限公司東莞市清溪鎮三中聯藝塑膠玩具廠
東莞清溪鎮揚塑膠五金電子玩具廠三月一日過摩捨郡灘阻雨泊清溪鎮二首東莞市清溪鎮謝坑管理區方業順針織廠
分類詳情
張開興隆村張開橋南村張開和平村張開保安村永樂村
土橋村祥和社區沙溪村新興村紅星村
長青村萬傢村紅光村橫竜村竜門村
大埔村清溪村三星村清溪村大橋村
清溪村三星村雙竜村石板村竜溪村
永安村莊子村白鶴村平原村燕窩村
丁傢村四閤村馬安村七一村鐵場村
上元村鬆崗村大利村西王村蒼南村
白衣村周崗村湯山村竹雞居委會韶山衝居委會
青路村楓樹村羅山村黃泥村鏡塘村
洪溪村長山頭村謝坑村三中村石壩村
青竜村松樹村杉樹村五穀村寨門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