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市 : 興文縣 : 和平縣 : 普寧市 : 五華縣 : 博白縣 : 仁懷市 [顯示全部] > 大壩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大壩鎮
  大壩鎮地處五華縣城,俗稱縣城三鎮之一。鎮轄12個村,285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有産42117人;轄區總面積72平方公裏,其中耕地12114畝,山地5.6萬畝;2002年底,鎮工農業總産值4748萬元,其中農業産值8194萬元,工業産值6554萬元;農村年人均收入3813元,鎮財政收入429萬元。
  地理氣候環境:大壩鎮位於五華河、琴江河兩河江會處,地勢平坦,淡水資源豐富,氣候溫和,年降雨量16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候溫攝氏18.5度,年日照時數1750小時,適宜水稻、花生、玉米、柿、柚等亞熱帶作物生長種植。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有三個中小型水庫,兩河江會可開發用水力資源1萬千瓦。境內旱地多為沙壩土,土質疏鬆,土層肥沃,有種植蔬菜、西瓜等經濟作特的習慣,大壩還有比較豐富的瑩石礦資源,儲量大,品質高,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大壩鎮
  大壩鎮位於青銅峽市中部,由原立新鎮、大壩鄉和中灘鄉的5個行政村合併重組的新鎮,109國道和包蘭鐵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達212.91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83516畝屬農業大鎮,鎮區轄21個行政村,143個村民小組,1個區屬企業(大壩電廠), 3個居委會,總人口46206人, 其中農業人口30166人,農業戶7621戶,非農業人口16043人。
  大壩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8040男15536女12504家庭戶戶數8171家庭戶總人口(總)24798家庭戶男12716家庭戶女120820-14歲(總)57090-14歲男29860-14歲女272315-64歲(總)2172015-64歲男1222515-64歲女949565歲及以上(總)61165歲及以上男32565歲及以上女28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700
  糧食、畜禽、蔬菜、林果製種是該鎮的五大主導産業。
  依托交通便利,工礦企業多的優勢,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目前,該鎮已形成了以汽車修理、汽車配件、餐飲服務、貨運信息、農副産品加工等為主的産業群體。目前,全鎮共有各類企業、個體私營工商戶1566戶,從業人員7881人,實現國民總産值350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産值12017萬元,工業經濟總産值230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
  二00五年,發展玉米製種15100畝,蔬菜製種350畝,種類有:甜椒、尖椒、茄子、黃瓜、西紅柿、西瓜。
貴州省仁懷市大壩鎮
  大壩鎮位於仁懷以北,距市區35公裏,388縣道貫穿全境,交通方便。全鎮面積82.7平方公裏,轄7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37620人,8240戶,耕地面積26500畝,2003年國民生産總值88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0元,鎮中心政府所在地是全鎮經濟、文化中心。
  大壩鎮是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大鎮,主要農作物水稻、玉米、高梁、小麥,是仁懷有機農業基地鎮。
  大壩鎮水果業較為發達,盛産李子、柑橘、梨、杏子、枇杷等水果,2003年果産量達4046噸,成為大壩鎮農民收入的又一主要支柱。
  大壩鎮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態旅遊是大壩鎮的旅遊資源項目。
  大壩鎮抓好西部大開發契機歷屆黨委、政府班子始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以發展大壩為已任。先後引資200多萬元興辦了巨峰水泥廠(年産9萬噸)、致富煤廠、竹林灣煤廠、趙汝良煤廠、紅陽紅磚廠、五岔紅磚廠等非公有製企業,為大壩鎮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根據大壩鎮實際,結合本鎮資源優勢,着力引資開辦造材業、煤炭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大壩鎮
  大壩鎮位於博白縣南部,與廣東省廉江市青平鎮相鄰,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88公裏。全鎮總面積8l平方公裏,轄6個村委會,11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萬多人。
  2003年財政收入19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0多元。農林牧漁業迅猛發展,水稻以繁製雜交稻種子、優質𠔌為主;生豬業發展形成規模,規模豬場達20多個,生豬出欄全部外銷。該鎮四季氣候宜人,鼕季溫暖,無霜期,使鼕種生産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盛産辣椒、西紅柿等鼕種作物,主要特産有紅橙、香蕉、竜眼、荔枝等品種。鄉鎮企業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以建材、木片、炮竹等行業,其中木片廠産品全部出口。全鎮現有初級中學2所,21所小學,在職中小學教師260人,在校學生5600多人。
  該鎮的知名人物有:鄒侖(1912―1997),男,大壩久福人,中山大學畢業,1936年1月參加革命,193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社長、中共中央調查部副局長。鄒瑜,男,鄒侖胞弟,1920年10月出生,曾任廣東省公安廳第一副廳長、黨組副書記,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湛江地委書記,國傢****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製委員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傢司法部第一副部長、部長等職務。鄒優寧(1917―1988)大壩久福人,曾任中共容縣地委秘書長、常委,容縣專員公署專員,玉林地委書記處書記兼專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局副局長、民政廳副廳長(正廳級)等職。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
  位於和平縣城北8公裏處,北與上陵鎮接壤,東與優勝鎮毗鄰,南與陽明鎮相連,西接熱水鎮。面積為164平方公裏,轄15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3.8萬人,其中95%為農業人口。
  2005年農業總産值9788萬元,比2004年增長12%。人均收入從2004年的2423元增加到2725元,增幅為11.1%。境內礦産資源非常豐富,具有較高開採價值的礦藏有優質高嶺土、稀土、瑩石、鉀長石、花崗岩、鈷、鐵等,水力、溫泉資源也很豐富。
  京九鐵路、粵贛高速公路、省道忠定公路貫穿全鎮南北。村村通公路,形成以汽車為主的交通網絡。
  全鎮經濟以農業為主,有耕地1.7476萬畝,主要種植水稻。近年“三高”農業發展較快,除傳統産品香菇、木耳外,還大量發展獼猴桃、柑桔、板慄、柿青、柰李等水果生産。尤其是“大壩粵黃雞”聞名省內外,銷路極好,成為當地特色産品。旅遊資源有,山高林密,風光秀麗,五花嶂的舊稱“五花毓秀”,為和平八景之一;2005年是招商引資工作豐收年,湯湖天上人間度假村開業、鴻偉礦業有限公司投産。簽約的金竜冼泥廠、紅發機磚廠項目今年開工。2006年簽約項目上鎮泥膠廠即將開工。
四川省興文縣大壩鎮
  概況:
  大壩鎮四川省興文縣境南部,離興文縣30 km左右,與雲南省毗鄰,川雲公路過境。面積93.9 平方千米,人口22753人。轄關田、紅旗、建國、六合、柏坳林、芭麻灣、石傢溝、四新、石硯槽、黃草坪、涼水井、新生、愛國、新建、桐子、六望、仁合等17個行政村和校場壩、農政局、十字街3個居委會。有采礦煉磺為主的鄉鎮企業。農業主産水稻、玉米,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
  沿革:
  1953年建大壩鎮,1958年改公社,1959年並入敘永縣,1961年復鎮,1983年劃入興文縣,1992年四竜、大壩兩鄉並入。
  風景:
  大壩鯢源風光園區:景區以喀斯特地貌和自然風光為主,山優美多姿,水清澈見底,洞奇型怪狀,是大鯢養殖孵化觀賞和科考觀光生態旅遊區。特別是大魚洞、小魚洞兩處地下暗河,是中華大鯢棲息地和天然孵化場,每年春季有多達3000餘尾的大鯢魚苗從洞中衝出,規模數量居全國之冠。現已建立一處大鯢人工養殖孵化場進行研究開發,並取得初步成效,在該領域處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有鯢魚4020尾,其中,白色鯢魚60尾,世屬罕見。
  大壩鎮環境幽雅、水質清澈、潭洞無數,是大鯢自然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素有“大鯢之鄉”的美譽。2002年,興文縣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占地10畝的大鯢保護馴繁研究中心,目前,這個研究中心已收養舉世罕見的白色大鯢30餘條。這些白色大鯢每條長約20釐米,重約0.4公斤。專傢認為,這些白色大鯢屬目前世界獨有,無論從研究新的種群,還是研究基因變異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經濟價值。
  種養業:
  大壩鎮黨委政府大力進行産業結構調整,通過協調資金來源、提供優良品種、舉辦技術培訓、加強疫病防治等措施,積極培育和扶持農村種養殖專業戶。全鎮協調農戶貸款資金20餘萬元,舉辦畜牧業、經果林等各類培訓班40餘次;發展養雞專業戶200餘戶,養豬、牛、羊、魚等專業戶60餘戶,種植蔬菜、香蘭菜大戶150餘戶;建立了擁有3400個籠位的規模種兔場一個,面積1100畝的板慄幹果基地一個,實行"公司+農戶"推廣種植的8500畝“豫薯王”也喜獲豐收。據估計,該鎮農民人均增收可達120元以上。
廣東省普寧市大壩鎮
  普寧雲石岩普寧市轄鎮。1957年建大壩鄉,1958年並入大壩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設鎮。位於市境西北部,鐵山西側,面積59.4平方公裏,人口7.1萬。省道池(尾)樟(林)公路、揭普高速縱貫鎮境。轄大壩居民管理區和折坑、半徑、社前、富美嶺、鐵山洋、馬厝宅、大壩、九江、糧田、山頂、橫山、平林、寨河、葫蘆地、新錫、新東坑、老東坑、陂烏、頂深水、湖美、月窟、上村、杜香寮、華東、仙耘、太興26個農村管理區。工業有食品、塑料、服裝、竹藝等。農業主産水稻、番薯、煙葉。有水果、蔬菜、傢禽基地。集市貿易活躍,耕牛專業市場歷史悠久。雲石岩為市旅遊勝地。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
  在博白縣南部。面積80平方公裏。人口2.4萬。轄6村委會,有109自然村。1985年由竜潭鎮析設大益鄉。1986年改大壩鄉。1993年改置鎮。産甘蔗、荔枝、竜眼、柑橙、三華李。特産鬍椒、橡膠、劍麻。有中小學9所。鎮人民政府駐地大壩圩,在博白南70公裏。人口580。清道光年間建圩。原為大草壩,故名。為農副産品集散地。有公路接玉北公路。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
No. 10
  大壩鎮 大壩鎮位於青銅峽市中南部,距市政府17千米。轄1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包蘭鐵路、109國道過境。有國傢重點保護文物——建於西夏的一百零八塔。青銅峽鋁廠、青銅峽水泥廠在轄區內。
  [代碼]640381101:~001電廠居委會 ~200韋橋村 ~203沙廟村 ~204大壩村 ~205利民村 ~206陳俊村 ~207蔣東村 ~208蔣南村 ~209新橋村 ~210立新村 ~212三棵樹村 ~213滑石溝村 ~215王老灘村 ~216上灘村 ~218中莊村 ~219中灘村
  [沿革]1992年前屬青銅峽鎮,後分出建鎮。1997年,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艾山、烽火墩、峽西、鋁廠(設居委會2個)5個居委會。2006年轄大壩發電廠居委會,韋橋、劉廟、沙灣、沙廟、大壩、利民、陳俊、蔣東、蔣南、新橋、立新、高橋、三棵樹、滑石溝、營門灘、王老灘、上灘、劉灘、中莊、中灘20個行政村;園藝場。
  附:大壩鄉位於青銅峽市中部,距市政府4.5千米。109國道過境。大壩營是古代軍事重鎮。1944年置大壩鄉,後幾經分並,1958年屬小壩公社,1961年析小壩公社設大壩公社,1984年復置大壩鄉。1997年,面積47.7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大壩、韋橋、劉廟、沙灣、沙廟、蔣南、蔣東、利民、陳俊、沙灣林場10個行政村。
  附:中灘鄉位於青銅峽市東部,距市政府5千米。太民渠、中灘路並行由南而北橫貫鄉境,大古鐵路過境。1958年設中灘公社,屬金積縣,1960年劃入青銅峽市,1968年更名躍進公社,1973年復中灘公社,1984年置鄉。1997年,面積50.5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上灘、中莊、劉灘、南莊、補號、中灘、沙壩灣7個行政村。
  附:立新鄉位於青銅峽市中部,距市政府15千米。東靠109國道,西依西幹渠。1965年為大壩農場,1973年設立新公社,1984年置鄉。1997年,面積27.3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立新、新橋、高橋、三棵樹、滑石溝、營門灘6個行政村。大壩火力發電廠建在境內。
寧夏吳忠市青銅峽市
  大壩鎮位於青銅峽市衝部,由原立新鎮、大壩鄉和中灘鄉的5個行政村合併重組的新鎮,109國道和包蘭鐵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達212.91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83516畝屬農業大鎮,鎮區轄21個行政村,143個村民小組,1個區屬企業(大壩電廠),3個居委會,總人口46206人,其中農業人口30166人,農業戶7621戶,非農業人口16043人。糧食、畜禽、蔬菜、林果製種是該鎮的五大主導産業。依托交通便利,工礦企業多的優勢,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目前,該鎮已形成了以汽車修理、汽車配件、餐飲服務、貨運信息、農副産品加工等為主的産業群體。目前,全鎮共有各類企業、個體私營工商戶1566戶,從業人員7881人,實現國民總産值350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産值12017萬元,工業經濟總産值230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二00五年,發展玉米製種15100畝,蔬菜製種350畝,種類有:甜椒、尖椒、茄子、黃瓜、西紅柿、西瓜。
英文解釋
  1. :  Daba Town
近義詞
大壩
相關詞
普寧普寧文化普寧旅遊
包含詞
和平縣大壩鎮高發醫療站普寧市大壩鎮工藝廠
仁懷市人民政府關於關閉大壩鎮竹林灣煤礦的决定
分類詳情
張開東風村建國村六閤村金星村安山村
中莊村中灘村園藝場紅旗村石井村
青山村高橋村利民村立新村沙灣村
新生村新橋村新建村大壩村湯湖村
涼水井村鵝塘村新田村紅陽村沿河村
愛國村三支村三棵樹村五岔村紅聯村
仁閤村關田村桐子村上灘村大益村
合水村黃草坪村竜獅村通天村石傢溝村
坪溪村裕民村銀溪村劉廟村半坑村
官嶺村岩坪村石坡村水背村四新村
革新村馬傢灣村電廠社區芭茅灣村柏坳林村
石梘槽村六望村竜井坳村朱土壩村簸箕壩村
代頂村鄉農場村小耳溝村杠上村陳俊村
滑石溝村王老灘村營門灘村沙廟村當壩村
那雷村久福村諸嶺村老正村高發村
上正村趙田村農田村蔣東村大土村
堯村村劉灘村石𠔌村蔣南村韋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