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五裏鎮地處宜君縣東部,距縣城26公裏,是一個典型的山、川、塬並舉的鄉鎮。東與西村、堯生鄉相連,南與棋盤鎮接壤,北與黃陵縣侯莊鄉隔河相望,西與城關鎮、彭鎮毗鄰。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裏,鎮區規劃建設面積0.3平方公裏,已建成0.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9413畝,林地面積3320畝。平均海拔800-1000米,氣候屬溫帶大陸季風氣侯,年平均氣溫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年均無霜期190天,平均日照時數2401.5小時/年。
全鎮以農業為主,隨着産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已形成了糧、果、牧、菜四大主導産業,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且帶動了鎮城經濟的發展。全鎮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600.1萬元,財政收入50.5萬元,農民收入976元,糧食總産5638.6萬噸。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麥、油菜,其中玉米播種面積6810畝,年産量2091萬斤,小麥面積6000畝,年産量1580萬元;油菜面積4500畝,年産量330萬斤;果業以蘋果為主,現已建成果園面積2000畝;蔬菜以榆五川為主擴大種植面積2700畝;牧業以肉奶牛養殖為主,目前肉牛存欄5220頭,奶牛存欄95頭,肉羊存欄4640衹,發展捨飼養羊580頭。
1996年被列入全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以來,鎮區建設得到了全面發展,街道實現了黑色化,砌成排洪污渠2500米,建成一個輕工業商城,一個農副産品商場和一個牲畜交易場所,建起了包括中央1、2、3、7、12套在內共16套節目的鎮區有綫電視網絡工程,通訊設施得到加強,現已建成3個有綫電話交換點,裝機容量突破1000部,實現電話村村通,建成以玉華酒業有限公司,乳品廠為竜頭的工業小區建設,建成三號街二層商業服務樓30餘戶,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完成了鎮區建設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完成了鎮區民俗街建設的設計,論證工作,全面建設即將開工。
鎮區設有縣級中學一所,中心醫院、郵電電信、保險金融、電力、煙草、藥店、新華書店、國稅、地稅所、工商所、派出所、法庭、糧站、供水站、加油站等。鎮政府機關內設黨政辦公室、經濟管理辦公室、農業綜合服務站、農經站。並下轄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廣播電視站、文化站、計生服務站、土管所、城管所、企業辦、畜牧獸醫站、鎮中心小學、財政所。 |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五裏鎮 Huaiyin District,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five town |
五裏鎮位於淮安市區北郊,是一個交通發達、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人傑地靈的歷史古鎮。鎮西部淮沭新河水域穿境而過,中部新長鐵路、205國道貫穿南北,南和丁集鎮比鄰,北面緊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八十二烈士陵園,東和棉花莊古鎮相鄰,西面和漁溝、徐溜鎮接壤,全鎮總面積45.6平方公裏,可耕地面積4萬餘畝。全鎮共有11個村委會(五裏、老鄭、大樹、鎮北、澗橋、花園、雙農、民強、鎮南、劉窪、桃園)、9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8萬人,6560戶,勞動力1.75萬人。2006年全鎮社會總産值2.9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86.2元。農業經濟是以稻麥輪作為主,輔以大棚蔬菜、油菜、花生等經濟作物種植的高效農業結構,特色農副産品有:薄如水紙的千張、白如水晶的豆腐、集細、綿、鹹、香四種特色的手工挂面,工業經濟現有企業30傢,其中進園區企業3傢,服裝加工企業7傢,稻麥加工企業10傢,初步形成了以服裝加工和稻麥加工為主的鄉鎮特色工業群。 |
|
五裏鎮位於安康市中西部,北依牛山,南傍鳳凰山,月河縱貫西東,地貌呈兩山夾一川之勢。山清水秀風光優美。早在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遍布五裏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燦如星河。五裏鎮
基本介紹
春秋戰國,這裏是秦楚徵戰的要地。秦惠文王二十年(前313年),轄境(今神仙街)始建秦郊鎮,翌年於劉傢營西城縣;漢初境內曾置越州、蕭山縣;宋王彥於此設伏大敗金兵,鎮內多處遺址出土的豐富文物印證五裏鎮自古就是陝南重鎮。
五裏全鎮總面積71.2平方公裏,人口45785人,轄3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境內南北相距30公裏,東西相距10公裏,鎮政府所在地至安康城區僅13公裏,鎮內交通方便,陽安電氣化鐵路與316國道縱貫其境,鄉村道路成網,安康地區唯一的飛機場坐落鎮之東部。鎮內川道、淺山丘陵兼有,農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為主,興桑養蠶歷史悠久,已成為安康市蠶桑基地。新建多倍體陝桑305、406、8837優質桑苗繁育基地多處,年養蠶能力達10000張,鮮繭産量突破70萬斤,大棚西瓜、魔芋等新興産業,已成為本鎮支柱産業,
為全鎮産業結構調整增添新的活力。鎮內礦産資源十分豐富。沙金儲量,品位聞名國內外,分佈在四合的石英礦藏量30萬噸,石灰石5000萬噸,五氧化二礬15萬噸,經省商檢局檢測,品位之高,居安康之首,為西北罕見。鎮內鄉鎮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以建材、化工、塑料製品、編織、食品深加工為竜頭項目,産銷兩旺。全鎮國民生産總值達12390萬元,農業總産值4640萬元,鄉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955萬元,利潤總額1058萬元,利稅32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50萬元,年增長速度為8%,人均純收入達1870元,群衆生活急劇嚮小康邁進。2004年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共引資3000萬元,引進企業5傢,其中出品創外匯的秦東蘑芋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康長壽醫藥飲片有限公司,具屬安康首傢,年可創稅900萬元,同時帶動地方蘑芋和藥材産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五裏鎮
名優特産
五裏稠酒:正宗的五裏稠酒是西路壩---五裏、恆口當地農民傢釀的準備過年喝的米酒。其做法講究。具體的製作過程應該說有四大步驟:首先是準備舉麯藥,這是做好稠酒的第一步。每年的端午節早晨,人們都要去野外拔艾蒿、魚腥草、白茅尖、還有火撩子、紫蘇葉等當地出的野草,這些其實都是一些地道的中草藥。把這些草藥拿回傢,曬幹,切碎,備用。第二步是踩麯(製大麯)。入伏後把備好的麯藥,熬成麯水。用上好的麥麩(既不要太多的面,也不能沒有面質)和麯水攪拌在一起,再放在專門的麯模裏用腳踩實。然後把製好的麯胚擺在一起,用一些厚布包裹嚴實,等其發汗。三五天後就會聞到一陣陣酒香,這說明麯胚發酵已經完成。要及時的把它們懸挂在乾燥陰涼處,等其自然風幹。假若這個時間麥胚發黴變質,那麽以後的稠酒味道就不醇正,甚至有苦味。第三步就是製造釀酒。九月九日釀好酒,每年九月九前後,五裏很多家庭開始做酒。把糯米蒸熟,涼涼,再拌上酒麯,包好,等待製成甜酒胚。第四步,裝缸。甜酒釀製成以後,接着就是把甜酒再裝進大缸裏,作再次的發酵。先把以前做好的大麯剁細,麯和糯米的比例是1:10,就是一斤大麯十斤米。用細紗布包好放在缸底。再把甜酒胚倒進去,然後加水,最好是從井裏剛擔回來的泉水,水和糯米的比例是1:1,就是一斤米加進去一斤水。以後每天攪一至兩次,等浮起來的甜酒慢慢的開始沉下去,就不要再攪動了。蓋好,等待你傢的稠酒成熟吧。
毛灣粉條:毛灣粉條是以薯類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絲狀或條狀乾燥澱粉製品,粉條潔白純淨,晶瑩透明,柔軟滋潤,鮮香可口,屬於低脂肪、低糖食品,有去油膩、潤腸通便等利於人體健康作用。絶不含化工原料(有些不法商販利用雕白塊,一種增白劑,可致癌做表面處理)。其中粉條按形狀又可分成圓粉條和寬粉條兩種。具有韌性和彈性好,粗細均勻(寬粉條厚薄均勻),無並條,無碎條,手感柔韌,有彈性,無雜質。氣味和滋味均正常,無任何異味。
京欣大西瓜:五裏的京欣大西瓜不僅皮薄肉厚,比一般西瓜甜4~6倍,酥脆爽口,含在嘴裏就化,分白瓤西瓜、黃瓤西瓜、橙瓤西瓜、橘紅瓤西瓜。含糖量高,甜,口感好,因此深受人們喜愛。2005年經國傢認證,被確定為無公害産品。
無公害蔬菜:蔬菜是人們生活中每日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生産周期短、投資建效快、商品率高、比較效益明顯,成為我鎮農村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優勢産業之一。在區委十二屆六次、七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指導下和年初兩幹會的安排,大力發展蔬菜産業,將蔬菜産業做大作強,成為五裏鎮農民促農增收的主導産業。尤其是在無公害蔬菜方面,2003年經省農業廳和有關權威專傢現場檢測空氣,土壤、水分檢驗我鎮被確定為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2005年我鎮周營、江店、李傢壩的無公害西瓜也已通過了國傢無公害蔬菜産品認證工作。無公害蔬菜生産時,必須根據土壤的肥力標準和作物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量,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做到了有機肥和化學肥料的合理配比使用,産出的纔是真正的無害蔬菜。而五裏鎮無論從自然條件上講也好或者是生産基礎上都有利於發展生産無公害蔬菜。因此五裏鎮以後逐年爭取對一到兩個産品進行無公害認證。
礦産資源
五裏轄境礦産資源較為豐富,探明礦種21個。主要礦種有鐵、銅、釩、砂金、鈾、磷、石炭、硅石、石灰岩等
一、大灣釩礦:位於鎮南部山區歡喜嶺經磨溝、王傢溝至石廟鄉大灣。礦區位於鳳凰山腹背斜嚮東南傾伏端的北、東側,出露地層為震旦——奧陶係第二岩性段。含礦岩石主要為條紋狀炭質絹雲母石英片岩和條紋狀硅化硅質板岩。梯子溝——鯉魚山——蓼葉溝以釩為主的金屬遠景區,已查明該地段有3個釩礦體。一般含V2O2為0.90%,最高1.85%,平均品位0.80%,釩鉬産於IC礦體中,V2O3為0.55~1.086%,鉬0.060~0.076%。伴隨生元素有鈾、銅、鎳、鉛、鋅、磷、銀、砷等。
二、銅礦:地址屬次火山熱液脈型銅礦化點,轄境北部山區馬坡(富強鄉)、余家寨、青木溝三點位銅礦化點。
三、砂金礦:沿越河流域(含支流)分佈的第三和第四係地層中,不同程度含有砂金(註:《唐書·地理志》曰:金州漢陰郡,漢陰月川水有金。《續陝西通志》雲:月河堡俱産砂金。)。已查明的砂金礦呈斷續條帶狀分佈,受古地貌控製,富集於盆地的低凹處和沿河𠔌的寬闊地段。經勘查,轄境越河段位一中型礦床。砂金礦床中1號礦體,東起長槍嶺、西止鐵嶺關,轄境內長約8公裏,平均寬度593米,平均厚度4.42米,平均品位0.2424/立方米,平均剝采比0.71。儲量B+C+D級約為14966公斤。該礦體屬於規模大,品位和厚度穩定,礦體産狀平緩,礦石類型簡單,含礦均勻、易開採的礦床。
四、鈾礦:鎮南山王傢溝與青峰鄉張傢溝地帶,出露地層為志留係下統下岩性段。岩性為炭質石英岩,黑雲母白雲母石英片岩和絹雲母石英片岩。礦體産於炭質石英岩的構造破碎帶和節理密集地段或凝灰岩的夾層中,鈾礦石均為氧化礦石。次生鈾礦物和褐鐵礦等,多依附於灰質石英岩的節層理裂隙面上,呈粉末散染狀、皮殼狀、被膜狀等集合體,充填於片理裂隙內。礦床成因為沉澱變質型。
五、石炭:根據石炭形成時期,大地的構造特徵和古地理環境分析,本地石炭成煤時期多在志留係煤層産於炭質板岩、千枚岩、絹雲母石英片岩中,礦體不夠穩定,厚度變化大,多呈雞窩狀和透鏡狀,有的呈層狀分佈,發熱量在2000~3500卡/剋之間。主要産地在鎮北余家河,儲量在3.3萬噸以上。
六、磷礦:鎮北部淺山地帶,境內沉積型磷礦為膠磷礦,礦體主要賦存於志留係底部含磷層,由薄層灰岩(局部含炭質或泥沙質)夾透鏡狀白雲岩組成,其下伏有炭質絹雲母千枚岩夾薄灰岩透鏡體(含釩、鈾、鉬),上伏為硅質岩,局部具磷化礦。礦化主要集中在含礦層上部,呈稀疏的鈣質磷塊岩條帶及條紋産於岩層中,條帶一般寬1~2釐米,長1~2米,大者寬6~12釐米,長3~5米。鈣質磷塊岩主要由膠磷礦45~50%、碳酸????35~40%和少量的泥沙組成。礦石中P2O5含量一般大於15%,高者30%。
七、硅石(脈石英,石英砂):鎮境內脈石英規模不大,但質量較佳;石英砂主要分佈越河過境地帶,儲量多、易采、易選,可作為陶瓷及玻璃原料,以及其它工業用途。石英砂礦主要分佈於轄區越河及其支流的河床兩側。
八、石灰岩:轄境南山四合片及王傢溝與相鄰之青峰張傢溝一帶分佈大量石灰岩礦。石灰岩是生産水泥和石灰的主要原料,其産出層位主要有中泥盆統載成溝組,次為在上震帶——奧陶係和志留係地層中,屬於海相沉積類型。
水利資源
五裏鎮地處越河下遊,河流過境最大的有越河--越河係漢江二級支流,自西嚮東流經本鎮,過境長度15公裏,過境面積71.1平方公裏,沿途兩岸分別由八條流域面積在3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匯入,呈“非”字形網狀水係。南岸支流源出鳳凰山,流程短,水量小,水勢湍急,北岸最大的支流是傅傢河,流程68.3公裏,源出王莽山之爛泥湖。這些河流為五裏鎮越河沿岸帶來了巨大的灌溉效益。
正因為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先天資源,所以五裏鎮的水利建設的歷史也比較久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境內柳傢河一帶的先民已經開始蓄水灌溉,種植水稻,利用水資源進行農耕。到現在經由歷朝歷代的發展擴大水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建國後修建的恆惠渠等和在先人修建的基礎下擴大或後來獨立興修的李傢溝水庫、建設水庫、竜灘水庫、放牛場水庫、塘溝水庫等現在成為了五裏鎮灌溉的重要水源。鎮內有些地方由於小河落差大,修建了水塘把水存積於其中,或將附近山坡流淌的天然雨水收集存儲,待缺水、幹旱使灌溉農田。這種俗稱堰塘的水塘現在鎮境共有144口可灌溉面積2440畝,有效地保障了鎮境人民耕作時的用水需要。
主導産業
蠶桑産業:本鎮興桑養蠶歷史悠久,建國前後,蠶桑業生産有較快發展,六十年代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類産業。但由於人為的因素及自然災害、市場價格等方面的影響,蠶桑業經歷了升升降降,徘徊不定的發展過程。1978年後,隨着農村經濟體製的變化,蠶桑專業戶、重點戶家庭經營形式出現。1982年2月,安康縣人民政府發出《關於建立專業戶和重點戶的試行辦法》的通知,對專業戶、重點戶的性質、計劃、義務、技術指導及經濟合作等做出明確規定,促進本鎮蠶桑生産逐步走嚮專業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83年,本鎮專業戶達103戶,重點戶209戶。1992年建成月河萬畝桑。1995年全鎮養蠶1495張,産繭超百萬斤。2000年養蠶7500張,産繭61萬斤,桑園保存面積8000餘畝。2005年,市區已先後在我鎮劉營村召開了蠶桑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生産現場會,對其他各村起到良好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年底全鎮的桑園總面積可突破6800畝,年養蠶能力可達6500張。將繼續加快低産桑園改造和新建桑園步伐,加大技術推廣力度,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畝桑産葉量和張産繭量,重點在劉營、梅花石、餘河洞、竜潭、金雞山、長河、周營7個村發展。到今年年底力爭桑園面積達6800畝,發種5800張,2008年桑園面積達7900畝,發種7800張,2010年桑園面積達8500畝,發種10000張。
畜牧産業:五裏鎮內有川有山,氣候濕潤,飼草豐富,農副産品種類多,具有發展畜牧業良好的自然條件,且本地農民素有飼養畜禽的良好傳統。歷史上一年一度的竜頭物資交易會,畜禽交易自古就十分興旺。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推動及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帶領下,五裏鎮畜牧業生産更是得到了大力的發展:
一、發展形勢:本鎮畜牧産業以服務隊為載體,按照重點幫扶、專職養殖方式,樹立典型,拓展界面。會鎮12名養殖專幹已全部回傢興辦養殖,已確立了領導包抓示範點,尤其四嶺村劉全先創辦的“春億養豬廠”占地總面積1.5畝,年出欄肉豬600餘頭,是我鎮養殖業的領頭人;李灣村外來戶嶽幹庭在包抓領導的支持下,通過資金扶持、技術指導,共投資12萬元,新建圈捨1300平方米,共養豬118頭,已成為全鎮規範化科學化養豬的樣板。今年全鎮養殖示範村有5個,養殖大戶79戶,預計生豬存欄16400頭、出欄15500頭,羊存欄1200衹,牛存欄2180頭,雞存欄72000衹,畜牧養殖已步入快車道。
二、發展目標:畜牧業本着穩豬、增牛、增羊、增傢畜的原則,形成六個大型養殖企業和至少3個畜禽養殖村,其具體目標是:生豬養殖鞏固在13300頭,豬肉産量穩定在1156噸。以秦川牛為主的養殖業增長50%達到年出欄490頭,以布爾山羊為主的養養業增長40%,達到年出欄800衹,傢禽養殖增長20%,達到年出欄5.4萬衹。
三、發展規劃:畜牧將繼續加大優良品種的繁育和推廣力度,圍繞良種雞、良種豬和良種羊,重點在柿樹碥、李灣、李傢溝3個村發展。到2008年年底力爭培養示範村2個,專業戶50戶,傢禽出欄75000衹、存欄76000衹,豬存欄16800頭、出欄18200頭,羊存欄390衹、出欄320衹,牛存欄1985頭、出欄497頭;2008年傢禽存欄102477衹、出欄9919衹,豬存欄20928頭、出欄24070頭,羊存欄7500衹、出欄415衹,牛存欄1985衹、出欄497衹;2010年傢禽存欄135526衹、出欄131831,豬存欄24597頭、出欄31832頭,羊存欄827衹、出欄458衹,牛存欄2188頭、出欄486頭。
林業資源
明代以前,五裏鎮遍布茂密森林。明初,墾殖業大興,月河川道森林逐步減少。清以後,移民猛增,墾殖愈烈,丘陵、淺山的原始森林大片被毀到民國時期大量砍伐林木成風,對森林衹毀不興,致使淺山林地破敗不堪。建國以後,政府重視森林覆蓋率的提高,轄區纍计造林20300畝。先後建成15個村有林場,一個鄉級林場。1992年國傢實施長江防護林工程,轄區造林6658畝,通過省級驗收。
一、林業用地:2000年全鎮共有林業用地面積27000畝,占耕地面積的46%,其中有林地20300畝,苗圃100畝,疏林地1600畝,灌木林地1400畝,未成林造林地1800畝,宜林荒山1800畝,在有林地中,用材林5800畝,薪炭林6050畝,防護林2800畝,經濟林5650畝。
二、林業蓄積:五裏鎮林纔蓄積量為35000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積量30000立方米,薪炭林蓄積量3400立方米,防護林蓄積量1600立方米。
三、樹種資源:本鎮常見樹種有24科44種。主要樹種有馬尾鬆、杉畝、華山鬆、香椿、臭椿、樺樹、白薯、白臘、桂花、桂花慄、山楊、千金、榆樹、漆樹、茶樹、油桐、核桃、油茶、烏桕、油橄欖、柑、桔、柿、板慄、梨、桃、棗、蘋果、葡萄、桑、杜仲、櫻桃、枇杷、李、木瓜、槐、刺槐、白楊、泡桐、花椒、杏、柳樹、米辣、棕樹等。
四、桑樹資源:本鎮興桑養蠶歷史悠久。遠在西漢時期先民們就十分註重興桑養蠶。鎮境有蠶桑用林過萬畝,年産優質蠶繭超過百萬斤。
土地資源
建國後,五裏區全境土地總面積268.8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07435畝,其中水稻田41331畝,旱地66104畝,全區人均0.8畝。1996年,新五裏鎮建成後全鎮總面積69.2平方公裏,境內川道,丘陵、淺山兼有,土壤肥沃,資源豐富。現有耕地總面積3589.29公頃,占總面積51.9%。林地1047.77公頃,占總面積15.1%,牧草地55.86公頃,占總面積1%集鎮村及機關單位用地455.71公頃,占總面積6.7%,交通用地141.02公頃,占總面積2%,水域占地377.99公頃,占總面積5.5%,淺山丘陵河灘未利用土地1012.96公頃,占總面積14.3%。全鎮耕地評定出六等十一級,其中良田好地一等二級至四等八級,占耕地面積52.87%,好田好地多,質量高的主要分佈在漢白公路以南月河川道各村,低劣耕地多為南部丘陵淺山區。
1998年3月,五裏鎮政府組織城建、農技、林特、企業、學校、土管等部門,設計編製全鎮土地利用總規劃。結合本鎮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確定全鎮土地利用規劃目標,合理調整土地利用,製定全鎮各項用地指標,確定土地整合、復墾、開發、保護分階段任務,擬定實施規劃措施。針對五裏鎮在土地利用上,耕地後備資源不足,宜農開墾的荒地數量少,土地利用率低,小城鎮建設緩慢的實際,確定土地利用規劃總目標是:1996年至2000年,耕地3554.63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業一級保護面積2541.10公頃;園地282.27公頃;林地1047.82公頃;居民點357.89公頃;建製鎮48.49公頃;企業用地35.67公頃;交通用地70.44公頃;土地整理12.33公頃;土地開發50公頃。
旅遊資源
鯉魚山風景區:鯉魚山位於五裏鎮東南越河南岸,為鳳凰山東部一高峰,高785米,北麓無其它山巒延伸,更顯挺拔俊秀。越河自西而東,從山腳下流過,碧水青山,又添了幾分靈氣。山上有道教玄天宮,約建於宋代,興安州志載:係由李復園道長創始,流傳至今已有數十代。山門內大樹及一水泉,終年不涸。又由於此山遠看像一面旗幟,故同天柱山、擂鼓臺共稱為“鐘鼓旗山”。
竜頭寺廟風景區:竜頭廟位於神仙街東端,坐東面西,係一道教廟宇,始建於魏晉時代,廟後中河自北嚮南流過,註入越河,廟後有一石質的竜頭自墻基伸出,故名竜頭廟。廟前為神仙街街道起端,兩側住居民,街道乃磚砌成,五葉相拼,呈丁字形側置排放。磚鋪路面寬2.5米,傳為魯班所建,更增添了神秘色彩。街面附近到處散見秦漢魏晉時代殘磚斷瓦,而且墓葬密集。該廟歷經滄桑,原分上下殿、側廡及廂房等,上殿供奉神像已毀無跡,下殿及其餘房捨被區公所、衛生院先後改建多次,面貌全非。宋時,王彥於秦郊鎮設伏,襲擊金將李忠,宋將楊大勳犧牲於附近之赤崩灣。抗日戰爭時期於廟後河東建飛機場,日軍飛機曾多次襲擊機場和附近居民,但廟宇尚保存完好。農歷二月十九是廟會日,會期七天。關中、湖北、河南、四川等外地客商每年定期來此趕會,參加貿易,進行物資交流,當地農民也會拿出農産品和農具在此銷售。附近各村落百姓結隊進香,並演出高蹺、芯子,以資助興。近兩年來,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竜頭物資交流會規模越來越大,進而聲名大噪,前來進香遊玩者絡繹不絶。 |
|
五裏鎮1995年6月撤鄉建鎮,位於貴港市西南部,209國道穿境而過,與省道橫貫公路交匯於圩鎮中心,交通便利,與橫縣雲表鎮接壤相鄰,是貴港市西南的“窗口”,全鎮8個行政村,2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萬多人,耕地面積5.5萬畝,總面積110平方公裏。盛産甘蔗、桑蠶、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農副産品,同時盛産食用蘑菇等土特産,是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甘蔗生産基地,貴港市最大的蘑菇生産基地。 五裏鎮自然資源豐富,轄區內建有2座甲型水庫,常年蓄水量1000多萬立方米,生活和生産用水用電均可滿足需求。全鎮山地面積1.8萬畝,主要種植,速豐生桉、竜眼等,盛産鬆脂。礦産資源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藴藏鋁、鐵、鋅等金屬。 |
|
五裏鎮位於通城縣西南,是農業部“商品瘦肉型生豬定點繁殖基地”,全省聞名的“板慄之鄉”。雋水河南北縱貫,106國道、五月公路貫穿全境。國土面積10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4741畝,水田19323畝,16個村, 3.1萬人。 2004年工農業總産值20407萬元,其中農村農業總收入11192萬元,工業總産值9315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859元。
五裏鎮文化深厚,人傑地靈。花鼓戲、皮影戲歷史悠久、廣為流傳。吟詩作對,玩竜耍獅是這裏的節日文化大餐。楹聯能人徐竜保被編入《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傢傳世代表作辭典》。出了李階民等10名博士,李太平等22名處級以上幹部。
五裏鎮資源豐富,景觀璀璨。盛産稻米、板慄、茶葉、黃豆、油菜籽、竹筍等農副産品。富藏石灰石、長石、河砂等21種礦産資源,河砂儲量超過500萬方。有相師山、八景山等多處有500年以上歷史的古跡、古樹名勝,杜仲、厚樸等20多種名貴藥材,8座水庫,庫容2878.9萬方。境內河網、渠道密佈,灌溉便利,山奇水秀,物種豐富,森林覆蓋率53%,民風純樸,具有良好的旅遊、投資興業開發前景,是鹹寧市沿國道重點建設集鎮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鄉鎮之一。
實施興農富民戰略,特色農業迅猛發展。已形成千畝特種蔬菜、萬畝優質稻、千萬元牧業養殖、百萬元特種水産養殖、百萬斤板慄、萬畝楠竹六大主導産業。魚、板慄、草莓、楠竹、黃豆、油菜籽、花生等各種經濟作物年産值達3765萬元,占農業産值的34%,農産品商品率68%。
實施興工強鎮戰略,工業經濟漸成規模。形成了以都江水泥為竜頭的億元建材、以湖北益通潤滑油為竜頭的汽車油品、以清源汁為竜頭的飲料飲品、以玉星綫條為竜頭的飾材、以季山電站為竜頭的小水電、以三盛紙業為竜頭的生活紙材六大産業群。是湖北汽車油品生産基地,通城、嶽陽建材主要原産地之一。
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公益建設日新月異。改造、擴建、緑化、硬化、亮化、美化了五裏集鎮。硬化了五程公路,村組通公路、通有綫電視、通電話、飲水安全衛生,半數以上村通硬化公路,戶戶通電。通訊發達,站、點密佈,光纖覆蓋全域。
實施市場引導戰略,商貿經濟日趨繁榮。擁有綜合農貿、工業品市場2個,牧業交易市場1個,個體工商戶1375戶,私營企業83戶,從業人員5632人,民營經濟正朝着“一村一品、一街一色”的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實施科學發展戰略,社會事業和諧發展。擁有醫療院所18所,中小學校17所,在校學生6397人,福利院一座。“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政治社會穩定,行業和諧有序,群衆安居樂業。 |
|
代碼:370781102 郵編:262521轄:五裏堡、馬棚崖、溫圈、下圈、澇埠、鄭傢莊、郄傢圈、角樓、東趙莊、西趙莊、閘口、劉福莊、牛角、史傢店、李傢大峪、石傢山頭、石傢莊、石傢庵、寨子崖、黃傢店、茅峪、鄧傢河、白傢店、張傢崖頂、左傢河、東劉井、西劉井、中劉井、西套、上院、溫南峪、觀音溝、劉傢莊、賈莊、賈莊、尹傢莊、趙傢河、馮旺莊、吳傢井、七回峪、楊傢山、李傢崖、張傢崖、邢傢峪、西閆傢峪、周傢峪、左傢峪、下院、上石臯、下石臯、前石臯、張傢窪、張傢峪、石廟子、鳳山、南閆傢峪、夏莊、井塘、上黃峪、下黃峪、蓮花盆、田莊、北魏南、王魏南、孫魏南、大莊、薄扳臺、辛店子、大王堂、富班莊、呂旺莊、宋旺莊、北康術、南康術、石門、塢頭、張李、中正劉、延莊、劉傢崖、王傢崖、許傢崖、埠前、埠後、閆傢崖。鎮政府駐五裏堡。鎮以政府駐村命名。清代、溫傢圈、閘口、鳳凰臺一帶屬樂善鄉西約,馬棚崖、五裏堡、鄭傢莊一帶屬附郭鄉東約,趙小河石廟子一帶屬樂善鄉南約。1930 年至1943年,五裏堡以東至李寶峪一帶屬益都縣一區,澇埠至鳳凰臺一帶屬益都縣二區。1944年至1950年澇埠至鳳凰臺屬益都縣七區,傅傢莊、王傢莊以南屬三區,五裏堡一帶屬十區。1951年至1957年大部屬竜山區,五裏堡屬普通區,馬棚崖村以南屬彌河區。1958年後屬五裏人民公社。1984年春析出觀音溝、蓮花盆二鄉,建五裏鎮。 |
|
五裏鎮,位於青州市西部,毗鄰城區,07028公路橫貫全鎮東西,面積128平方公裏,轄84個行政村,人口4.6萬,耕地面積4.2萬畝。
五裏鎮工業體係日益完善,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已形成果品加工、機械製造、石材開發、石雕加工、新型建材、紡織六大門類。
果品資源豐富,是最大的蜜桃生産基地,一年四季有桃,是全國幹鮮果品生産加工集散地。青州蜜桃、青州柿幹,山楂幹,山楂幹等土特産遠銷全國各地。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玲瓏山、井塘古村、牛角嶺、駝山滑雪場等景點,每年吸引衆多海內外朋友前來旅遊觀光,玲瓏山鄭道昭石刻聞名海內外。據專傢考證,井塘古村屬於明代古村落,專傢一致認為開發井塘古村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有關專傢正對玲瓏山、井塘古村規劃開發方案。
城鎮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通信、供電、供水、電視等基礎設施更加齊全,集旅遊服務、商貿流通為一體的新型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標基本實現。 |
|
鎮政府駐五裏牌,人口29700人,面積104.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五裏牌、何傢、五裏、磨橋、大平坳、堪上、左港、季山、金塘、灣頭、五鬥、治全、錫山、陳𠔌、程風、相師、尖山。 |
|
|
|
五裏鎮位於通城縣西南,因鎮政府所在地--五裏牌距縣城五華裏而得名。該鎮前身為磨橋公社,1984年並入銀城區,1987年在全縣撤區並鄉中分設為五裏鎮與程鳳鄉,2001年3月在全縣鄉鎮體製改革中兩鄉鎮重新合二為一成立新的五裏鎮,全鎮版土面積108平方公裏。2002年8月經過村級體製改革後,由27個村合成16個村,242個村民小組合成107個村民小組,共5441戶,31000餘人,其中農業人口27870人,勞動力資源12355人,黨員865人,在校大、高、中、小學生6500餘人,現有副處級以上幹部8人,副局級幹部86人。
五裏鎮共有耕地面積21263畝,其中水田20660畝,旱地603畝,山林面積34000畝。水庫7座,塘堰220餘處,機泵站13個。國道1條,縣級道路1條,鎮級道路1條,村組級道路40餘條。
五裏鎮地形以山區、平原、郊區為主,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物産豐富,風光秀麗,106國道與五(裏)月(田)公路貫穿全境,雋水河與秀水河並流,相師山海拔逾千米,相傳東漢張良曾在此拜師學藝,山上有百年銀杏一株,為珍稀林木;尖山形為圓錐,山頂傲指蒼天,山上有尖山廟和尖山水庫,山高林密,環境優雅,均為避暑勝地,旅遊開發前景極佳。境內盛産楠竹、金銀花、茶葉、花生、板慄、蔬菜、"華中兩頭烏"良種豬等特産,鄉鎮企業以建材、茶葉加工為主。近年來鎮域經濟發展迅速,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1.75億元,財政收入388萬元,人平純收入2148元,存款總數310萬元。
農業産業化建設穩步推進,初步建成了生豬、花生、板慄、優質稻、蔬菜五大農業支柱産業。去年生豬出欄3.4萬頭,優質稻種植面積32531畝,年産糧11059噸,種植花生1015畝,産量110噸,板慄6200畝,年産板慄約80萬7,在106國道旁建成了1000畝蔬菜基地。
小城鎮建設卓有成效,近年來投資250萬元,完成了106國道沿綫民房拆遷、國道改綫及路面硬化,修建集鎮下水道3000米,鋪設街心花壇8000平方米,引進120戶農戶進鎮建房經商,建成了風格統一的五裏新街。
鄉鎮企業難中求上,堅持項目開發,加快招商引資。該鎮有企業235個,其中集體企業49個,私有企業27個,個體企業159個;10萬元以上大戶213個,50萬元以上大戶21個,100萬元以上大戶3個;今年計劃引進項目3個,引資500萬元,新建工廠2個。
今年鎮黨委政府將以"經濟促發展,以發展促經濟"為宗旨,創新思維,開拓進取,全力打造新五裏,樹立新形象。 |
|
五裏鎮1995年6月撤鄉建鎮,位於貴港市西南部,209國道穿境而過,與省道橫貫公路交匯於圩鎮中心,交通便利,與橫縣雲表鎮接壤相鄰,是貴港市西南的“窗口”,全鎮8個行政村,2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萬多人,耕地面積5.5萬畝,總面積110平方公裏。盛産甘蔗、桑蠶、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農副産品,同時盛産食用蘑菇等土特産,是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甘蔗生産基地,貴港市最大的蘑菇生産基地。
五裏鎮自然資源豐富,轄區內建有2座甲型水庫,常年蓄水量1000多萬立方米,生活和生産用水用電均可滿足需求。全鎮山地面積1.8萬畝,主要種植,速豐生桉、竜眼等,盛産鬆脂。礦産資源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藴藏鋁、鐵、鋅等金屬。
2003年,全鎮進廠原料蔗總産量17萬多噸,種植蘑菇120多萬平方米,實現工農業總産值2.457億元,財政收入562萬元,人均純收入2396元。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通過舉辦培訓班、技術跟蹤服務、資金扶持、樹典型等多種形式,使該鎮的特色農業得到迅速發展,主要有蘑菇、林業、西瓜、桑蠶等産業,特別蘑菇生産、在這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已嚮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蘑菇種植迅猛遞增,2003年全鎮蘑菇種植面積達120多萬平方米,當年産量達4000萬噸,産值達4000多萬元,僅此一項,農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成為了貴港市鼕季農業開發的一個大亮點,明年計劃種植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
|
610222102000 五裏鎮 610222102200 興市村
610222102201 尖角村
610222102202 白河村
610222102203 賀塬村
610222102204 楊溝村
610222102205 劉塬村
610222102206 銀貢村
610222102207 崖堯村
610222102208 楊塬村
610222102209 雷聲村
610222102210 馬塬村
610222102211 馬塬畔村
610222102212 鬍傢塬村
610222102213 榆捨村
610222102214 孟埔塬村
610222102215 張河村
610222102216 星星坡村 |
|
610902104000 五裏鎮 610902104001 五裏居委會 610902104200 五裏村 610902104201 五位村 610902104202 周營村 610902104203 四樹村 610902104204 四嶺頭村 610902104205 竜頭村 610902104206 民力村 610902104207 民興村 610902104208 西橋村 610902104209 營盤村 610902104210 江店村 610902104211 張營村 610902104212 丁傢營村 610902104213 長河村 610902104214 竜潭村 610902104215 梅花石村 610902104216 余家山村 610902104217 金雞山村 610902104218 長興村 610902104219 朝陽村 610902104220 永紅村 610902104221 水泥灣村 610902104222 愛國村 610902104223 朱傢灣村 610902104224 郝傢壩村 610902104225 磨溝村 610902104226 李傢灣村 610902104227 毛灣村 610902104228 劉傢營村 610902104229 李傢溝村 610902104230 白馬石村 610902104231 齊心村 610902104232 歡喜嶺村 610902104233 雙坪村 610902104234 柿樹村 610902104235 王坎村 610902104236 鯉魚山村 610902104237 餘河洞村 |
|
五裏鎮位於漢濱區中西部,東以傅傢河為界,南與吉河接壤,西與大同鎮相連,北與花園、富強兩鄉相接,面積70.5平方公裏,轄38個村、1個居委會,319個村民小組,11641戶,4.4萬人。五裏鎮地處漢江北岸,316國道與陽安鐵路橫貫東西,鎮村道路成網,安康飛機場座落在鎮內,形成立體交通網絡。通訊便捷,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裝機2000多部,移動信號覆蓋全鎮。鎮政府駐地五裏鋪街,是集商貿流通於一體的發達鎮,素有“西路壩子”、“西去長安第一鎮”美名,現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五裏鎮川道、淺山、丘陵兼有,海拔179——789米,糧食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甘蔗、紅薯、棉花、烤煙、黃薑等,多種經營有肚倍、木耳、香菇、柑橘、板慄、摩芋、油桐。興桑養蠶歷史悠久,有萬畝蠶桑基地。礦産資源豐富。因砂金儲量大、品位高而聞名。還有石英礦30萬噸,石灰石5000萬噸,五氧化二鋇等,品位高、品質好。鄉鎮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以建材、化工、紡織、食品加工為主,産銷兩旺。近幾年,依托五裏靠近城市優勢,發展近郊農業,發展菜籃子、果園子、魚塘子、雞籠子等郊區經濟,引導農民面嚮市場,增加收入。境內月河南岸有聞名的鯉魚山、楊師殿、白馬石等人文景觀,每年吸引着境外數萬遊客前來觀光。 |
|
位於淮陰區西北部,四周分別與丁集鎮、棉花莊鎮、劉老莊鄉、徐溜鎮、西宋集鎮、吳集鎮、漁溝鎮毗鄰。總面積53.08平方千米,總人口29545人。 |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Huaiyin District,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
五裏鎮位於淮安市區北郊,鎮西部淮沭新河水域穿境而過,中部新長鐵路、205國道貫穿南北,全鎮總面積45.6平方公裏,可耕地面積4萬餘畝。全鎮共有11個行政村、9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8萬人,6560戶,勞動力1.75萬人。 |
|
- : Wuli Town
- n.: Wuli Zhen
|
|
五裏 |
|
|
|
|
|
花園村 | 周營村 | 張營村 | 石廟村 | 朱傢莊村 | 埠後村 | 團山村 | 桃園村 | 張傢窪村 | 朝陽村 | 劉傢莊村 | 辛店子村 | 靳傢村 | 黃傢店村 | 西橋村 | 民強村 | 四嶺頭村 | 上院村 | 賈莊村 | 鳳山村 | 田莊村 | 五裏村 | 西趙村 | 五裏村 | 金塘村 | 五裏村 | 魏傢村 | 楊嶺村 | 佛嶺村 | 大成村 | 五裏村 | 大成村 | 五裏村 | 竜頭村 | 江店村 | 竜潭村 | 五裏村 | 東趙莊村 | 西趙莊村 | 夏莊村 | 東趙村 | 五鬥村 | 火竜村 | 五裏社區 | 民興村 | 愛國村 | 五裏堡村 | 馬棚崖村 | 溫圈村 | 下圈村 | 澇埠村 | 鄭傢莊村 | 郄傢圈村 | 角樓村 | 閘口村 | 劉福莊村 | 牛角村 | 史傢店村 | 李傢大峪村 | 石傢山頭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