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现代诗歌 |  |     |  |  母亲,祖国的女儿[九首] 
 母亲,祖国的女儿[九首]
 
 ●张凡修
 
 
 ●母亲的棉花
 
 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
 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
 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
 
 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
 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
 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
 
 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
 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
 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
 
 
 ●天空无云
 
 
 竟看不见一只鸟。这让我无法清点羽毛
 突然有飘浮的灰烬冒充翅膀
 浓烟滚滚而来。我测算出
 一公里之外
 有人在焚烧
 
 要是母亲活着就好了
 她会将灰烬一粒粒簸出去
 实在簸不干净,她就一遍遍淘洗
 手中的簸箕永远是她的蓝天
 
 如果下一场大雪就更漂亮了
 白雪连成一片,就会将黑暗覆盖
 隔着浓烟的缝隙
 我虽看不见雪人
 却听见一个声音
 
 
 ●骨头
 
 苞米的骨头被火焰吃着。偶尔
 零星爆响,几颗遗漏的米粒开花了
 母亲不忍心聆听挣扎的呼叫
 一粒,一粒,把它们从骨头上剔下来
 粒大些的,母亲随手一搓就掉了
 唯独又瘪又小的,偏偏嵌在骨头的上梢儿
 有的需要用指甲尖儿抠,有抠不下来的
 母亲只好从扫帚上折一根细细的竹签
 剜出来,捏在手里。这时候的母亲坐在灶前
 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儿,看着簸箕里的苞米
 一颗颗,就像从自己的骨头上走出来
 又种在儿女们的身体里。
 火光舔着她的脸,看灶膛里的骨头
 烧成炭,又瞬息成灰
 
 ●我不会让一场雨发霉
 
 母亲手工做成的布鞋
 在一场突来的风雨冰雹中
 保护了我十三岁柔弱的头顶
 多少年过去了
 雨的尺寸一天天减短
 鞋的码号一天天增大
 我将一场雨不间断地撕扯
 抖落,摊开,擦拭......
 我不会让一场雨发霉
 越是雨季越是晾晒
 我头顶上唯一的高度
 布鞋上的雨
 
 ●母亲的香蕉
 
 ……九年以后。一大片香蕉林成为我的邻居
 从那一天起,香蕉林就攥住了我所有的目光
 那一捧捧椭圆,舍不得撒手
 母亲的月光,一角一角,圈住了家乡的弧度
 形成一个拳头,每到半夜,都要敲醒我的睡眠
 但月光更为巨大的是,拆散了一块补丁
 还有指尖漏下的针线,又一次缝纫起来
 十一岁那年一个贫穷的黄昏
 一弯钩月迟迟不肯上升。母亲在亲戚面前只咬小小一口
 就藏起来的半截柔软,一生溢满
 我张开的唇
 
 ●母亲的胃
 
 后半生。母亲的胃一直空着
 一九六一年,母亲吃得太饱
 那年的母亲给公社大食堂推磨
 囫囵下许多生粮
 不嚼。只暂时存在胃里
 回家后用筷子捅进喉咙
 一口,一口,再吐出来
 未消化的粮食喂饱了奶奶,爷爷
 也喂饱了爸爸和我
 .......熬过三年。后来习惯成自然
 只要看一眼装过米饭的空碗
 她就会将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前年,母亲离我而去
 没带走一粒粮食
 
 
 ●脏雪
 
 一场厚厚的雪,止不住,一个母亲的孤独
 日子如手中的苞米,一粒粒搓
 崩到雪地上的几粒,引来一大群麻雀
 吃饱了,打滚儿
 
 早几年,孙子们吃饱了,也在雪地上打滚儿
 但此刻,村东头一座三层楼房里,没有动静
 很可能那里的雪,让儿子带着孙子,洗得干净了
 
 老人呆坐院子中央,看一只只麻雀
 没有一丝要飞走的迹象,当然
 雪地,也没有干净的可能
 这让老人,很空洞地开心
 
 
 
 
 ●母亲的雪
 
 
 
 每年雪季
 母亲都要掬一堆积雪
 在阳光够不着的后院
 珍藏一个冬天
 
 
 三个儿子都在雪季出生
 母亲就坐在雪的中央
 将鲜活的生命
 植入湿润的血脉里蛰伏
 腊月不化
 正月不化
 二月不化
 
 三月,就化成一地
 绿绿的叶子
 告诉母亲
 雪已长大
 
 
 
 
 
 ●后院的雪
 
 
 
 “留一点冷给自己”,这是母亲说的
 在后院。一个漫长的冬季没有阴影
 当然,阳光也没有。母亲把一架纺车支在雪地上
 摇那光线,纺那阴影,一直
 剩最后一丝温暖,母亲也要掬起来
 每年正月,我踩着母亲的叮咛从后院出发
 一个人在远方,时刻测量雪花的沸点
 腊月,我仍然从后院走进家门
 一眼就看见母亲,双手纺着棉花
 
 
 
 通联064102河北省唐山玉田县鸦鸿桥镇河东村
 手机15942168086/13703341419
 邮箱tsfanxiu@126.com
 
 2009-07-25 13:54: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