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兵在新津机场之十

2010-12-29 19:42:04

[ Working 状态: Working  ]

“火凤凰”罹难了。B29--空中超级堡垒依然是勇敢的神鹰。是来自天外的青鸟。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们是一柄摧毁邪恶的正义之剑.他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维护了军人的荣誉。
在和平的天空下,他们其实是一帮大孩子。他们喜欢骑牛,嬉戏,热爱东方民间艺术。
在玩耍中,在对川西民间文化的追寻中,他—驾驶神鹰的中尉,认识了一个聪明伶俐清秀而十分干净的中国乡村男孩。
这个中国假小子称他为青鸟。后来,假小子穿帮,一对青鸟该何去何从……

请看 :美国大兵在新津机场系列故事之十

      青 鸟 之 恋



喜鹊在城厢镇的中心小学读四年级。(民国33年)一九四四年,她十六岁,在三番五次的退学后,又插入四年级读书。这一年,盟军空军入驻新津,举行游行。当中医的外公和疼爱她的外婆领着她在人群中间欢迎 ,她拍着小手可着嗓子大叫:“咪史头儿,咪史头。”(音译过来的新津土话—密司脱。当时的新津人用此词来乏指西洋人)一个年青,满脸阳光般笑容的咪史头还对她招招手呢。可是没多久,喜鹊又被迫离开学校,是她学习不好吗?不是。
喜鹊有非凡的记忆力,但她天生就不讨人喜欢。妈妈说生她的那天晚上,梦见将出世的她被一只怪鸟叼走。父母便料定她是来讨债的。而外公外婆为了冲喜,给她取名叫喜鹊。
小姨说这名字好。大学毕业后 ,在成都教高中,嫁给黄浦军校毕业的中校团长的小姨,说“喜鹊应该是传说中的是青鸟,而青鸟即是幸福的使者。”
小姨喜欢喜鹊,教她国语,她很快学会。并且还讲得柔和动听。教她写小楷,她练一阵子就能写得漂亮流利。教她唐诗、宋词、元曲,她两遍就牢牢记住。外婆可怜这个爹妈不痛的女孩,每到成都小女儿家玩都带上小喜鹊。小姨把她打扮得票漂亮亮的,小喜鹊讲着一口流利的国语带着小表兄妹们做游戏,在小姨夫高贵的客人跟前朗诵唐诗、宋词、元曲。
小姨对姐姐姐夫说,喜鹊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因有小姨这句话,喜鹊幼时,父亲邹嗌冬母亲李芳芸夫妇对她还是寄予厚望的。邹家在城厢镇有一个粮行,方便照料孩子。所以喜鹊兄妹几个都从幼儿园开始上学。
喜鹊五岁上幼儿园,在自由写意画时,联想到父亲每天早起必蹲厕所老半天 。便画了个男人蹲在厕坑上拉屎。喜鹊说,这是父亲。别说,那蹲坑男人的尖脑袋尖下颌,那簇山羊胡子,活灵活现的小绿豆眼睛,真的和小业主兼富裕农民邹嗌冬一模一样。所有看过这幅画的人都哑然失笑…..
小业主兼富裕农民却恼羞成怒。家长的权威岂能如此亵渎?于是喜鹊饱尝一顿“竹笋熬肉“(用竹鞭抽打人),母亲李芳芸也大骂“女(儿)王”,(粗俗而胆大妄为的姑娘)“瓜娃子”。(傻瓜)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喜鹊去自家的磨房里玩,当时的磨房是水打锣。即在水流深的宽阔水面上打米磨面时,再开闸放水,用激流冲转磨子碾米推面。因而碾子周围大都绿草茵茵,竹林树木葱茏。
喜鹊爱去磨房玩耍,她喜欢看水从水闸下流出,喷着无数浪花的银白色水流冲击着河底下的沙石,小鱼,虾,蟹。
这时,正值秋日。磨房外有一大片草坪,一对村野毛犬在此谈情,说爱,纵欲。喜鹊好奇地站在磨房外的小石桥上仔仔细细观看了全过程。
嫁到喜鹊外婆家桃花溪去的地邻孃孃周花花携儿子陈小生来走娘家,见状后笑咪咪地鼓励喜鹊看下去。当喜鹊问她那两只狗为什么屁股对屁股时,周花花奸诈地挤了两下眼睛后,怂恿她去问父亲。见喜鹊没有动,陈氏周花花走进磨房大惊小怪地吼道:“大哥,你看你那个女(儿)王哦,笑嘻嘻地在外边看狗“扯狗罐子”。(狗交配)。
众人哄堂大笑起来,小业主邹嗌冬抖动山羊胡子,小绿豆眼睛像要喷出熊熊大火似的冲出磨房,对着女儿呵斥:“鬼尸女(儿),你在看啥子?”
喜鹊的好奇心正增长着,没留意父亲的脸色,遂指着两只欲罢不能的毛犬问父亲:“伯伯(当年新津人称自己的父亲为伯伯),他们为什么屁股对屁股?”
邹嗌冬的脸膛瞬间涨的比喝了一斤烧酒还红。随手折下一根树枝向五岁的小喜鹊打去。
小喜鹊痛的倒在地上翻着滚嚎啕大哭。
周花花窃笑着拉起儿子走了。
后来,是磨房里的长工老爷爷拉开父亲,又带信让哥哥成龙接她回去。
哥哥为她清洗完身上的伤痕,咬牙切齿地去找周花花理论了一通。周花花又找父亲告状,所有罪行都被强加在喜鹊身上,晚上喜鹊被关在黑屋子里不准吃饭,小喜鹊伤心地哭泣,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从此,她被小业主兼富裕农民父亲强行停学,在家帮妈妈做家务,看弟弟妹妹。白天,哥哥、弟弟、妹妹上学去了。看家狗大黑就成了她唯一的朋友。
晚上,兄妹们放学回家,哥哥成龙便教她学拼音,识字,算术,画画。
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只有去外婆家才能使喜鹊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外公教她识字,外婆宠她,表舅李根成的小妹妹李芳华在城厢镇女子中学上一年级,周末回家就教她绣花,给她梳辫子。小姨做的发糕很好吃,每次做了发羔,她都要留一些带到学校请同学吃。喜鹊便和表舅的两个儿子去偷吃小姨准备带走的发羔。小姨抓着他们就笑嘻嘻在各人手心上拍两下以示惩诫。
李根成的儿子李老大和李老幺还带她去河边长长的草滩上放牛牧羊做游戏。
小喜鹊八岁那年,小姨回家探亲。见她又像野马似地到处疯跑,便又给她联系读书,经考核直接插入二年级。
小喜鹊第二次踏入学校。
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而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她的头脑灵光,有过目不忘的好记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其行为总有不被人理解的地方。
她上学才半年多,即二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一日放学带着弟弟妹妹行至小河边,见五个男孩在沟边排成一队面对秋水撒尿。比谁的尿柱粗,谁的尿柱冲得高。她便领着弟弟妹妹驻足观看。
眼见一片尿雨齐刷刷射向天空,又化作水帘滴下来,好壮观好有趣,好神秘好安逸!(新津土话,在此是好玩之意),于是她怂恿弟弟去比赛,弟弟小龙比他们都优秀,尿尿肯定也比他们的粗,也会比他们的高。
真是冤家路窄,又逢周花花孵了两窝谷桩鸡(秋收后孵的小鸡),给娘家的妈送一窝来喂。见喜鹊领着妹妹看一帮男孩子“亮” 家伙便上前干涉。       喜鹊恨她,骂她“牙尖婆”(翻嘴,拨弄是非,挑拨离间,厌人穷的憾妇刁男)。周花花一不做二不休地揪着喜鹊的小辫子带回去亲自交给邹嗌冬,小喜鹊免不了又吃一顿竹笋熬肉。
因怕她带坏弟弟妹妹。母亲决定不准她上学,哥哥成龙竭力反对,并打电报唤回小姨。
邹嗌冬对小姨妹几次干涉他的家务事已心怀不满,觉得她疯疯癫癫不成体统。但她却崇拜老挑。老桃高大英俊年轻有为,小姨妹刚嫁给他时他不过是个中校团长,如今才三十出头就已经是五颗星的少将师长了。势利的邹嗌冬还指望着老挑升官发财他好沾光。
男人有势,婆娘有志!这是哪个朝代流传下来的新津名言已无从考证。总之,刁蛮残暴自私的邹嗌冬听从了小姨妹的安排,喜鹊得以留下继续读书。小姨临行前千叮万嘱,叫她好自为之,不可再造次了。
两周后,由于多吃了蚕豆,她上课时放了两个大屁,同桌是机场里71师一个国民党军官刚从川东转学来的胖儿子,他嘲笑喜鹊坐着麻怪(青蛙)了。惹得全班同学大笑,喜鹊好没面子。
喜鹊羞愤交集。第二天她真的找来了一袋装满麻怪的布袋子,在第一节课全体起立后入座的刹间,飞快解开口袋将麻怪放在胖子的座位上,胖娃(儿)一坐下来,麻怪惨叫着满教室跳,教室里乱成一锅粥。
情节是恶劣的。后果也严重。她被父亲抽得皮开肉绽后永远的缀学了。
哥哥晚上教她读书。白天,她帮妈妈煮饭,洗衣服。偷出空儿便满世界跑,观察蝗虫小的背着大的满天飞;偷看邻居家的母猪下小猪;也挤在人群里看猪、牛、羊配种;还看刀匠阉鸡,阉猪。她爬树,翻竹子,捣鸟窝,斗蛐蛐,逗蚂蚁,与邻居的男孩打架。
于是,她成了当地出名的女王。傻儿,瓜娃子,疯兮兮的。她多么渴望被长辈宠爱。因此,在家饱尝父母白眼的喜鹊总是找各种借口往外婆家跑,一去就不想回来。



这一年,外婆家的村外修了许许多多的房子,说是盟军的招待所。
简陋的新津机场里也集结了几千上万的民工重修机场。民工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小到八九岁的小女孩。他们用肩挑来砂石土方,拖来一堆堆大石头。一群人蹲在地上,左手用草绳套着大石头,一下下甩开右手紧握的小钉锤将大石头敲成无数小碎石。
他们用肩挑着装满砂土碎石的竹箢篼,倒在跑道路基上,几十个人排成一排用手推着几吨重的大石滚碾压路面。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用最原始的方法修筑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轰炸机B-29的跑道。
喜鹊的小朋友陈水芹家庭贫困。她妈妈就做了许多咸菜豆豉,让水芹拿到机场工地去卖给那些民工下饭。
喜鹊有时也陪着她去。每次,她也带着自家的泡菜,腌菜,水豆豉送给那些可怜的老人和小民工。
1943年初夏之际,带着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浸着川西民工血汗的一望无垠的新津机场终于完工了。
机场里来了许多五个脑袋的大飞机,还来了许多高鼻子蓝眼睛的咪史头(儿)。
每天,天上都有五架一队的飞机在轰轰地飞翔。喜鹊再去外婆家,妈妈便将她的长发梳成男人的独辫子。穿上哥哥的长袍马褂装男孩子。和李家兄弟去河边草滩上玩时,有咪史头(儿)在河边听船工号子,并拿着小机器对着纤夫闪光。喜鹊知道这是照相。但船工们却不知,依然唱着激越的号子排遣负重奔波的劳累:
“不用慌来不用忙,哪一个忙人得久长,昨日打从忙山过,见几个忙人在商量。头一个忙人诸葛亮,五丈原兵败一命亡。二一个忙人有名望,五虎大将关云长,误失荆洲打败仗,夜走麦城好惨伤。”
在这儿,喜鹊认识了那天游行时满脸阳光的咪史头(儿)。他戴着船形帽,佩着中尉的肩章,斜纹布咔叽军服后面,背着一块方方正正的布,上书:“来华抗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几个核桃大的中文。
他几乎每天都驾着敞蓬吉普来听过往的纤夫唱船工号子,并把谱子记下来。一天,他还请喜鹊帮他记《哪一个忙人得久长》的歌词。喜鹊用国语和他讲话。他非常高兴,又微微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这个牧童还会讲中国的国语。
他每次都请孩子们吃零食。喜鹊干净漂亮,聪明伶俐,她得的零食最多。但她除留一些给外婆家的长工王大伯,都把它分给小朋友了。陈水芹家最穷,她分给水芹的零食最多。
这年春节,外公,外婆,小姨联合起来说服母亲李方芸。又把16岁的喜鹊送回城厢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
外公斥责邹嗌冬,女儿这样纯粹是没教养所致,子不教父之过。李方芸劝说丈夫:“你看芳苓现在过得那么好,还不是我伯伯送她读了西南师范学院。”邹嗌冬拗不过众人,又还希望像岳父那样当老太爷,也就没反对了。
可是没读几天,周花花来给喜鹊做媒,邹家按接待媒婆的最高礼仪煮荷包蛋给周花花吃,喜鹊恨这个地邻老辈子尽和她过不去。眼下还想剥夺她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便在荷包蛋里放了巴豆。(一种泻药)当夜,按规矩媒婆住宿邹家,客房里没安马桶。待众人入寝之后,喜鹊在茅坑房点上半明半暗的蜡烛 ,将稻草人放置坑前,偷了邹嗌冬父亲的衣服穿在稻草人身上,虚掩着茅厕门。
她将学校表演牛儿灯的小道具穿在看家的大黑身上,抱着大黑藏在院子中桂花树的浓荫中。
周花花刚睡不久,便觉得小腹绞痛坠涨。忙披衣下床掩着小油灯进茅房拉肚子。茅房有灯,透过虚掩的门,见邹嗌冬蹲在那里。想起喜鹊上幼儿园时作的画,周花花“扑哧”偷笑一阵,又回到卧室,皱眉按腹扭摆一阵,遂又掩灯去到茅厕门前。
“妈拉斯!”她骂了句脏话独自纳闷:“邹大哥今天和我一样吃多了?”
此时,一股热辣辣的气流伴随着阵痛已坠至肛口,周花花只有到天地间实践“屙屎不看人,看人屙不成”的俗语了。
她又怕主人家知道后笑话她憨吃死涨,于是大气也不敢出轻悄悄开了门。
一阵夜风袭来吹灭油灯,还好,今夜星光灿烂。周花花将油灯放在阶沿边的小桌上,跳下阶沿,正在这时,一个花里胡梢的怪物从院墙边的树上跳下来,翻滚抓扯着冲向她……
周花花“妈呀”一声,憋着的气散了,拉了一裤裆稀….她开始哭闹叫骂着撒起野来。
喜鹊从树上跳下,大声喊唱:“打枪的,别打我,打阶沿上的屙屎狗…”
邹家的人被惊醒了。碰翻凳子声及开门声砰砰嘭嘭地响起。少倾,邹嗌冬夫妇打着灯笼出来,在冲天的恶臭中询问,最后,从大黑狗身上脱下耍牛儿灯的道具,在茅厕里找出身穿户主服装的稻草人,总算明白了什么。但罪魁祸首却不见了。
此刻,身穿哥哥的长袍马褂,头戴哥哥的瓜皮帽的喜鹊,已过了三渡水渡船,到了旧县。
她在老黄桷树(古榕树)下徘徊良久,不知该去东边几里外的桃花溪外公外婆家,还是去成都东门外椒子街找教书的小姨。
后来她决定去找小姨,外公外婆年迈,她不能让他们讨气受。小姨父势力大,父母不敢对他们撒野。
这时,一群贩木柴的小贩正往成都赶。她夹在他们中间向成都走去。
已过半夜,机场里的飞机传出阵阵轰鸣,这是盟军飞机起飞去执行任务。
很快,在星空中,出现一队五个脑袋的飞机,(B --29型空中堡垒式重型轰炸机)向东飞去。
小贩们望着飞机猜测这群空中堡垒的可能去处,议论了一会儿空中堡垒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的帮助,又议论了一会儿咪史头(儿)的为人。
走啊走,混熟了,小贩们关切地问喜鹊去哪儿,她对小贩们说,家里出了点事,他去成都找做生意父亲回家。
柴贩们都夸她懂事。开始,她还帮他们拉拉鸡公车,上坡时一架架帮扶一把,可走到黄水,她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替换着两脚在原地歇气。
一个壮年柴贩将她抱到鸡公车的车头上坐着,她很快睡着了。一觉醒来已至双流。这时,天已麻麻亮。
鸡公车将她放下来,说成都还远着呢!让她坐黄包车(人力车)去。
她谢过小贩,上了去成都的马路。
她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啊走。一身男装将她衬托得更娇小了。走累了,便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脚。
“吱嘎”一声,一辆敞蓬吉普车停在路边。她抬头望去,一个头戴船形帽,身穿斜纹布夹克军装的洋兵正望着她。喜鹊认出,他就是那个满脸阳光,爱在桃花溪的河边上听船工号子的洋兵中尉。他身边,坐着一个美丽的洋姑娘。喜鹊惊讶地发现,洋姑娘的腰好细好细,就只有那么一把把。
“哥们儿,去成都?”洋兵笑咪咪地用怪腔怪调的中文问。
喜鹊觉得他好亲切,她望着他,犹豫着。
上来吧……”洋兵脸上绽出阳光般明朗灿烂的笑。
喜鹊迟疑着没动,大人们对洋兵的种种说法也影响了她。不过,洋兵的亲切而诚挚使她感到温暖,因父母的暴力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使她偏要去逆拂大人的教诲,还有,她太累了。于是她指指东边,说要去成都东门外的椒子街。
洋兵拿出成都市地图看看,点头道了“OK”。她爬上车,敞蓬吉普一溜烟似地驰向成都。
一路上,她听见洋兵用沉重的语气与洋姑娘说着什么,他们应该是兄妹,她好象是失去了亲人。
洋兵把她送到椒子街后走了。小喜鹊独自来到学校对门小姨买的小四合院。敲门进去后,小姨一家正在吃早饭。
小喜鹊在小姨家住下不久,外公去世。她随小姨全家回去奔丧,经调解无效周嗌冬拒不认这个亲生女儿,外婆收留了她。
妈妈虽怨她恨她,但还是想她好。“桃花溪林盘(村庄)外就住着洋人,听说洋人乱搞女人。”她谆谆告诫着女儿,并清理出大儿子穿过的长袍马褂瓜皮帽,让她装成男孩子生活。哥哥送她一本康熙字典,让她自己看书学习。



外婆家在机场南面的大河边上,河对面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大河浩浩荡荡通向岷江。河上有大船小船经过,常有纤夫喊着雄浑的号子,迈着沉重的脚步前进。河岸边是一大片天然草地,草地有50多米宽,一公里多长,草地东边尽头是一片高高的芦苇荡。所以这儿也是放牛养羊的天然牧场。
这个林盘(村庄)一半姓李,一半姓陈。她的表舅李根成还是甲长。
外婆有十来亩好地,有长工王大伯侍弄。因喜鹊与读书无缘,一入学就会惹上麻烦事,外婆想让她过两天安生日子,便让她当上了牧童。
外婆有一头温顺的黄花牛,喜鹊给它起名金花。喜鹊身着长袍马褂瓜皮帽,很快融入牧童中。
李老大李老幺自不必说,对表姐非常好。兄弟俩放一条大牯牛,一条小母牛。一群羊。外婆家的邻居陈水芹放一头怀孕的母牛,水芹说牛下了崽,卖了好给哥哥接婆娘。
陈小生的妈妈陈氏周花花虽是喜鹊的克星,但陈小生却成了喜鹊的跟屁虫。陈小生很聪敏,他自己做根笛子,没事就吱吱哇哇地吹。
白天,喜鹊与其他牧童将牛羊赶到草坪上任它们自由地吃草,喝水。牧童们就在一起跳绳,“抬轿子”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累了,就趴在草地上斗嘴,讲小话,说笑话,间或,也骑牛唱歌。表演“牛技”
很快,喜鹊的“牛技”就超出了众人之上。
她可以站在牛背上双手展开,也可以单腿站在牛背上表演“金鸡独立”。
她训练她的黄沙牛只要她抱着它的角“哇”地一声,黄沙牛就垂下头让她踩着它的角从头上爬到背上。
周末,在女中读书的芳华姨回家,就教她做算术。
每个夜晚,她或在油灯下翻着康熙字典看三国,水浒,红楼梦,背唐诗,宋词元曲,或和外婆坐在小院中的栀子花树下摆龙门阵。
常常深更半夜时,机场里的B-29型空中超级堡垒式轰炸机就起飞执行战斗任务去,有时是天麻麻亮才飞出去的。据说,半夜三更或夜晚飞出去的飞机,是要到日本大阪等地执行任务的。飞机有的第二天凌晨才返回,有的夜晚回来。飞日本本土的飞机许多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敌占区受了伤,有的歪歪斜斜飞回来降落在机场。有的快到家了突然遇机械事故坠毁,许多盟军空勤人员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那些无辜百姓,因飞机坠毁殃及全家,全族,更是令人扼腕痛惜。
夏天的夜晚,喜鹊偎在外婆的怀中,坐在院子中栀子花树下,看满天星光闪烁,听外婆打着扇摆着古老的龙门阵。每当这时,就有“空中堡垒”从她们头上呼啸而过,她们知道,这是外出执行任务的飞机平安“回家”了。
民国33年的古历4月25(1944年6月15 日),午夜时分,机场里来了好多的B-- 29型空中堡垒。他们全部出动向东飞去。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震耳欲聋。
凌晨时分,轰隆隆的机声中,一架架“空中超级堡垒”披着熹微的晨光陆陆续续回家了。喜鹊早起帮外婆煮早饭,看见十多个大伞包在空中开花。 与此同时,一架五个脑袋的B29—空中超级堡垒像一个燃烧的大火球,俯冲着飞临村庄上空,偏偏倒倒掠过村庄,栽在村外河坎上的稻田里爆炸,燃起一片冲天的大火。
幸亏天色尚早,稻田里没有人,故没有酿成无妄之灾。
十多个伞包掉在机场附近,没受伤的跳伞盟军都在老乡的帮助下回去了。重伤的三个,一个掉在大机棚那边的秧田里,被一个放水的农民发现送回去。一个落在河中,被早起收牛屎钓的打渔小船所救。甲长李根成派人用鸡公车把它他推回六园。
还有一个掉在喜鹊家小院前的竹林里。一缕金色的霞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映照着挂在竹梢上的青年,只见他奄奄一息。鲜血从飞行服的领口袖口渗出来。
保长甲长也很着急,一边遣人通知机场方面,一边焦急地商量办法怎样把他弄下来。
喜鹊拨开众人,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绳子,“嗖嗖嗖”翻上竹梢,像猴子般的灵敏。上了竹捎一看,是那个满脸阳光的中尉。
她将绳子的一头牢牢系在中尉腰上,抓紧。剪断缠绕在竹枝上的伞带,用手提着绳子,一点一点轻轻地将绳子往下放。惟恐多放一点就会加重他的痛苦。
重伤的中尉被稳稳地放下来,他的帽子丢了,露出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喜鹊三跳两窜跳下来。伤兵也认出她,对她笑笑。喜鹊发现,虽然受了重伤,但他的微笑仍然像三月的阳光那般灿烂。
这时,她才发现手心勒出一道又深又宽的鲜红血印,双手火辣辣地疼。她不由地吸口气将双手放在口边吹。
外婆拉下她的手一看,不由心痛的说:“勒成这样了,你不晓得轻点吗?”
“他好重啊,像牛一样… ”喜鹊说。
有个女人尖利的笑声响起:“女(儿)王,你咋晓得他像牛一样?”
周花花这次的嚆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人们沉默着,向她射去谴责的目光,李根成甲长也叱道:“陈石匠,把你这个粗猖的婆娘领回去教好放出来。”
长工的妻子王大婶也挤过来举起喜鹊的双手:“看,都勒成这样了,她怎么不知道他像牛一样重?”
周花花没趣地走了,中尉开始在夜风中哆嗦着呻吟。
喜鹊摘下头上的爪皮帽戴在伤兵头上。人们七手八脚将伤兵抬到外婆的院子,把女人们和闲杂人等通通赶开。脱下伤兵的衣服,略懂一点医道的外婆忙用自配的中草药给伤兵消毒止血。
待这一切完成,机场里的救护车到了,几个穿白大褂的男女咪史头(儿)跳下车,拿着担架,提着药箱,抱着枕头似的氧气袋冲进院子,把伤兵扶上担架。
伤兵躺在担架上睁开眼睛四处搜寻,当他看到阶沿上的喜鹊时,双目闪亮一下,吃力地举起右手将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O,伸直其余三个指头轻声叫了声:“OK”!
她呆呆地望着他,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
村庄很快又趋于平静。
她后来才知道,这次B--29型空中超级堡垒是和陆军航空兵一起联合轰炸日本的钢铁中心-日本本土的八幡钢铁厂。



秋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片柔嫩的小花,娇娇的艳艳的绽放在碧绿的草丛间,蓝天如洗,群雁拍着翅膀飞向远方。一队纤夫拉着满载棉花的船,喊着号子:
“粉笔墙上挂银钩,杨广观花下扬州。文官上殿把本奏,武将上殿把本留。昏王不听群臣奏,一心观花下扬州。私开旱河八百里,平地无水要行舟。昏王打坐船舱口,寻欢作乐慢慢游。遍地撒的梅花豆,八百美女拉扦头。昏王站在龙舟口,腰挂佩剑卖风流。抽剑斩断丝鸾扣,八百美女抛荒丘。损坏花容犹小可,崴断金莲血长流。一股秽气冲牛斗,玉皇降罪情难留。天宫降下五花棍,棒打杨广变春牛。南京城不打五更鼓,北京迎春不打牛。南京若打五更鼓,山林房屋化荒丘。北京迎春打春牛,昏王杨广在里头。”
喜鹊和牧童们听惯了船工号子,不觉稀奇。仍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一辆敞蓬吉普从机场里开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美国大兵跳下车,男的是个上尉,女兵很高很漂亮,他们叽里呱啦说说笑笑地跟着纤夫走,用手中的机器对准他们闪着银光,认真地听他们唱船工号子。
孩子门也呼啦一声围上去,跟着他们走。两个盟军拿出许多零食给他们吃。因喜鹊清秀可爱,最干净,穿的最好,她得到的零食特别多。
这时,又一辆敞蓬吉普开出机场停在河边,一个满脸阳光的中尉跳下车朝先到的两个洋兵飞奔而来。喜鹊认出他就是那个洋兵,她已经见过他几次了,她兴高采烈地喊了声:“咪史头(儿)。…..”
洋大兵认出她朝她冲来,一下抱起她举过头顶转了两圈,放下。充满快乐地问她:“哥们儿,你….放牧?”
她兴奋地点点头。他拉着她跑到战友的面前,比比划划的告诉他们,他和他(她)是老熟人了。他曾经把他从细细的竹梢上放下来,还送了他一顶瓜皮帽……...
最后他告诉他(她),他叫戴维,男战友叫迈克尔,女战友叫西莉亚,是塔台的报务员。
她也告诉他,她叫喜鹊,也就是青鸟的意思,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曾有“蓬山次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佳句。
戴维颇有兴趣地听她讲述,戴维在战前的大学生涯中,曾选修过中国古代汉语,他很难把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与眼前这个放牛娃联系在一起。
喜鹊见戴维似有不解,便解释道:“青鸟就是能带来幸福与希望的信使。”
戴维竖起右手三个指头,快乐地说:“OK……..你确实………是只青鸟。”
喜鹊快乐地说:“你是洋青鸟,因为你是驾着青鸟来帮助中国人民打日本侵略者的。”
戴维笑了:“那你以后叫我青鸟。”
喜鹊也笑了:“叫你青鸟就叫你青鸟。”
这时,一队纤夫拉船而过,戴维和他的战友忙奔向河边,认真地倾听那高亢激越的船工号子。
他们唱的还是那首《杨广观花下扬洲》。
西莉亚还用手中的机器对准纤夫闪银光。
他们听着,议论着,很是兴奋。
孩子们不感兴趣,便一哄而散,大孩子开始逮猫。(一种游戏,众人跑,一人逮,谁被逮着便当猫去逮跑者)。小孩子便坐成一排,拍着小手唱“排排坐,吃果果……”
当船儿离去,三个洋大兵又来到孩子们中间。西莉亚手里提着那个圆圆的机器,她指着牛叽里呱啦对戴维讲了几句什么,戴维便来到满头大汗的喜鹊跟前,指指牛,说要借用一下。
喜鹊几分好奇几分侠义地指挥自己那条黄沙牛低头,让戴维骑上去。西莉亚则拿着那个圆机器对准骑牛的戴维,银光一闪。戴维又摆个姿势,又闪银光。又重摆个姿势,横坐,叉开两腿坐,盘腿坐,站在牛角上手指蓝天摆了五六个姿势后,他下来,西莉亚又上,摆开架势让手拿圆机器的戴维对着她闪银光,最后,是迈克尔上。
喜鹊知道,他们是在照相,小姨夫就有这么一个机器,也是洋人送的。
待他们照完像,喜鹊请戴维也给她照,她想起“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越”的古诗词,便要来陈小生的笛子,横坐牛背上作吹笛子状。戴维帮她拍照后,她又拉陈小生同骑牛背上拍了一张。之后戴维见他们有竹笛,还要照骑牛吹笛像,这时,喜鹊心疼她的牛了。便给他们找来一条温顺的花母牛。他们骑着花母牛照了,打着手势“OK”“哈罗”一通后,便走了。
洋大兵上了车,孩子们逮猫跑累了,又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坐成一排,唱着童谣:“点点斑斑,脚踏南山。南山窖酒,一丈二斗。烧酒常酒,吃了就走。”当他们唱着童谣时,一个小朋友就拿根竹鞭合着节奏点小朋友的脚,唱完了,竹鞭落在谁的脚上,谁就出列当“点击手”。将位置让给前任点击手。
三个洋大兵坐在敞篷吉普里,饶有兴趣地看着孩子们游戏。
“走,我们去请他们来点点斑斑。”喜鹊提议道。
于是,跑出几个大胆的孩子,和喜鹊一起请洋大兵和他们玩。
三个大兵跳下车拉着他们的手跑过去,和他们一道玩起来。
中国小孩子教美国大孩子做叩动双手指掌的游戏。并教洋大兵唱这个游戏的儿歌:“王婆婆,会烧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夕阳西下,牛羊吃的肚儿圆。洋大兵该归队了,孩子们玩累了,疯够了,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oson.ca/trackback.php?e=1669

1页/共1
作者 留言
米积极

注册时间: 2011-05-22
帖子: 0

帖子发表于: 2011-05-23 05:38:0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故事情节很强,看的我津津有味。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