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生活>>历史小说
  《泊宅编》十卷,《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子类小说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是书所载多为元祐迄政和(1111-1118年)间朝野旧事。卷五记方腊青溪之变甚详。
  
  方勺称韩愈诗多悲,白居易诗多乐,原其情以论诗风,可备一说。援引陈与义评秦观、陈师道语,所见深切,而于师道尤为推许,称其为柳宗元后一人而已。
北梦琐言
  《北梦琐言》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
  
    《左传》有“畋于江南之梦”,孙光宪“从事于荆江之北”,“琐细形言”,故名《北梦琐言》。此书记唐至后唐、梁、蜀江南诸国史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记载颇猥杂,教次弈颇冗沓,而遗文琐语,往往可资考证。哉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多采其文。”
  
    《北梦琐言》记载唐五代著名诗人轶事,尤以诗人之坎坷遭际为多。如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人所受之压抑,均有所反映。特别是书中记述了一些女诗人如乐安孙氏、鱼玄机、萧惟香等的不幸遭遇,于研究古代妇女作家有一定参考价值。
  
    孙光宪长于诗词,风格秀朗,故论诗主“清丽”而排“粗鄙”,要求“言近意远”和有真情实感。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丛书·北梦琐言》本录校制作,原书校录部分全部删除,正文非诗话部分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诗话部分以浅色标示。
洛阳缙绅旧闻记
张齐贤 Zhang Jixian阅读
  哈哈儿据岳麓书社1985年8月版《中国历代诗话逊录校制作。
  《鸡肋篇》三卷,《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据自序,是书当成于绍兴三年(1133)。书成之后,或续有所增。书中多记异闻、政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统观其书,可与后来周密《齐东野语》相埒。”
  
  庄季裕论诗以考证为主。如考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子》诗,杜甫《饮中八仙歌》,韩愈《昭王庙》诗等,均为有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臣等谨案:《鸡肋编》三卷,宋庄季裕撰。季裕名绰,以字行,清源人。其始末未详,惟吕居仁《轩渠录》记其状貎清癯,人目为细腰宫院子。又薛季宣《浪语集》有季裕《筮法新仪》序,亦皆不著其生平。据书中年月,始于绍圣,终于绍兴,盖在南北宋之间。又“尹孝子”一条,自称尝摄襄阳尉;又“原州棠树”一条,称作倅临泾;“李倢食糟蟹”一条,称官于顺昌;“瑞香亭”一条,称官于澧州。其为何官,则莫可考矣。此书前有自序,题绍兴三年二月五日,而所记有绍兴九年事,疑书成之后,又续有所增。世无刊本。陶宗仪《说郛》仅录其二三十条,此本较《说郛》所载约多五倍。后有至元乙卯仲春月观陈孝臣先跋曰,此书庄绰季裕手集也。绰博物洽闻,有《杜集援证》、《炙膏肓法》、《筮法新仪》行于世。闻其他著述尚多,惜未之见。此书经秋壑点定,取以为悦生随抄,而误谬最多,因为是正如右,然扫之如尘,尚多有疑误云云。盖犹季裕之完本也。季裕之父,在元祐中与黄庭坚、苏轼、米芾诸人游,季裕犹及识芾及晁补之,故学问颇有渊源,亦多识轶闻旧事。书中如不知《龙城录》为同时王铚所作,反据以驳《金华图经》之类,间失考证,然可取者多。其记辽宋誓书一条,大旨以和议为主,亦各抒所见。季裕方浮沉郡县,与当时朝士附合秦桧者,固自有殊。统观其书,可与后来周密《齐东野语》相埒,非《辍耕录》诸书所及也。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道山清话》一百三十四条,撰者失考。书后有建炎四年(1103)朝奉大夫、主管亳州明道官暐之《后跋语》,称“先大父国史在馆阁最久,多识前辈,尝以闻见著《馆秘录》、《曝书记》,并此书为三。”前二书皆佚,此书旧题王暐撰,非是。据是书所载,撰者与秦观张耒等人有所过从,记苏黄事又特详,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蜀党中人,固灼然可见矣”。
  
  《道山清话》,《说郛》(涵芬楼本)卷八十二录九十条,作一卷,撰者题“道山先生”,《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作《道山新闻》一卷;《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道山清话》所记亲历事,最早为元祐二年(1087)雪中过范尧夫,记事则终于崇宁五年(1106),《后跋语》又作于暐之晚年,故是书当成于哲宗(1086-1100)、徽宗(1101-1125)二朝时。
  
  《道山清话》所记皆为当代杂事,对名臣如司马光、吕公著、王安石、章惇、富弼、范镇、刘挚、彭汝砺,道学如邵雍、程颐,文人如张先、晏殊、石延年、欧阳修、苏洵、李觏,刘攽、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张舜民等人轶闻、言论颇多采录,其中关于苏轼、黄庭坚之集外言论尤为珍贵。书中引司马光诋王安石“天资僻执好胜,不晓事”等语,显系出于党见。
  
  陶诗自唐声誉始隆,至宋不衰,宋人视其为“清淡之宗”(蔡絛《西清诗话》)。苏轼“独好渊明诗”,于陶诗之“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推崇备至,以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能及(《与苏辙书》)。《道山清话》所载苏称美“平畴交远风”联一事,可见一斑。又述曾纡以黄庭坚“信笔戏书”白居易之诗为“点铁成金”,于江西末流诗弊亦不无针砭。
  
  哈哈儿据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点校录入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录入,以窥本书全貌。个别错谬之处,据它本校改。
  《侯鲭录》八卷,《郡斋读书附志》著录于杂说类,《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子类小说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史类传记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是书名曰《侯鲭录》,意以书味比鲭。汉有“五侯鲭”,为天下之至味。另有《侯鲭诗话》一卷,系日人近藤元粹就《侯鲭录》中论诗文字辑录而成。
  
  赵令畤与苏轼多有过从,并为苏所赏识,故其论诗亦多推重苏轼。又推重黄鲁直、晁无咎等江西派诗人。规范于苏、黄,留意于诗之用字、佳对、使事,以及诗人之风调、才气。
  
  哈哈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原书中点校错误,径改之。
  《青箱杂记》十卷,一百八十条。《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题黄朝英撰,《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青箱杂记》十卷,一百八十则,所记皆朝野杂事,属诗话者为数不少。其论诗称:“诗以言志,言以知物,信不诬矣。”又称“白居易赋性旷远”,故其诗有“旷达者之词”;“孟郊赋性褊隘”,故其诗有“褊隘者之词”。即认为诗当言志,诗可见性。然又称:“文之神妙,莫过于诗赋。见人之志,非特诗也,而赋亦可以见焉。”乃多举诗句以证人之祸福,以为诗讖,则不足龋主要版本有《稗海》本、《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本、夏敬观校本及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等。
  
  哈哈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原书部分点校错误,径改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文渊阁本电子版补入。
  《闻见近录》一卷,一百零四条,《宋史·艺文志》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所记上起周世宗,下迄宋神宗,而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为多”。“皆记东都旧闻”,“间涉神怪,稍近裨官,故列之小说类中,然而所记朝廷大事为多,一切贤奸进退,典故沿革,多为史传所未详,实非尽小说家言也”。评价甚高。
  
  《闻见近录》语涉诗文者不多,然亦偶有所采,不乏精到之见。如记王禹玉与章子厚为苏轼“此心唯有蛰龙知”句争论事,明白表示了反对以诗定人之罪,罗织罪名,欲置诗人死地“覆人家族”的作法,可见作者对“乌台诗案”这场文字狱的鲜明反对态度。王氏亦能在论诗时不囿于党见,肯定王安石称李杜“初无高下也,李、杜自昔齐名者也,何可下之”的看法,这与当时宋人扬杜抑李之风适成对照,无疑也值得肯定。从书中亦可见当时文人间相互交往唱和之事,彼此间常能破除党争之域,足资后人参考。
  
  是书一卷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另有《说郛》(宛委山堂)本,为二卷(一卷,续一卷)。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91年版《丛书集成初编》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
玉壶清话(玉壶野史)
释文莹 Shi Wenying阅读
  《玉壶清话》(又称《玉壶野史》)十卷,宋文莹撰。文莹,生卒年不详,钱塘僧人,字道温,又字如晦,尝居西湖菩提寺,后隐于荆州金銮寺。主要活动于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年间。工诗,喜藏书,潜心野史,留意世务,多与士大夫游。另著有《湘山野录》、《续录》。
  
  《玉壶清话》,《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类,《遂初堂书目》著录干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作《玉壶野史》。
  
  《玉壶清话》是文莹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作于荆州的又一部野史笔记,内容、体例与两年前所撰《湘山野录》、《续录》相仿。本书前八卷近一百六十条,杂记北宋开国至神宗朝百年间君臣行事、礼乐宪章、诗文逸事、市井见闻等;而第九卷《李先主传》、第十卷《江南遗事》,则详细记录了五代后期南唐政权“累世之隆替”、“圣贤治乱之迹”,是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谈诗论文之语,清曹溶则冠以“玉壶诗话”辑入《学海类编》,显现它的诗话价值。
  
  本书在南宋时已有《玉壶野史》的别称,在宋元时均著录为十卷。明初编修《永乐大典》后,逐渐散阙,仅得前五卷流传,天一阁范钦等人抄访得后五卷,遂合成十卷刊行。现存《玉壶清话》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本》;称《玉壶野史》则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
  
  另有《玉壶诗话》一卷本,三十五条,系就《玉壶清话》论诗之语辑集而成,辑者佚名。其于记事中间有论评。作者赞扬杜甫诗为一时之史,批评徐东野诗“浮脆轻艳,皆铅华妩媚,侑一时樽俎”,反对诗歌内容空泛,徒只吟咏风月。他对杨徽之、魏野、郑毅夫等人,较注意于诗歌风格的评论。又述友人杨经臣言,肯定诗应“知其然而为”,贬抑“神驱于气使之为”,似有强调以理为诗的倾向。
  
  哈哈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原书部分点校错误,径改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文渊阁本电子版补入。《玉壶诗话》,既从《玉壶清话》中摘抄,故不重复收入。
  《湘山野录》,北宋诗僧文莹撰。三卷。是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有关本书之写作、内容等,《郡斋读书志》云“皇朝熙宁(1068-1077)中僧文莹撰,记国朝故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成于熙宁中,多记宋杂事,以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津逮秘书》本跋曰,“多纪录北宋事迹,凡名公巨卿、高僧韵士、风雅酬酢,著笔叟详”。
  
  是书以记载北宋前期之见闻杂事为主,于当时社会经济外交等情亦有记载,对统治集团之腐败昏庸、官吏之残暴无知,有所揭露,虽述及鬼神怪异和释道之事较多,然所记材料多来自作者目接耳闻,故多足资参考。如宋太宗即位一条,即向为治宋史者所注目,他如记祥符中日本国进贡等事也殷实可信。书中记当时文人交往之事甚多,如杨大年诗才神速,寇准与惠宗池亭分题等条对后人了解北宋文人创作交往均有裨益,作者论诗亦颇有见地。如提出“诗与江山相表里”,认为“文字所忌者,格弱字冗”,推崇“唐人风格”,却鄙薄专事模拟唐人之作。不徒以语意清切、脱洒孤迈为高,重“传神”等,大多可龋他又主张诗人应慎于落笔,以苏舜钦赠秘演诗“垂颐孤坐若痴虎,眼吻开合犹光精”句,改“无光精”为“犹光精”为例,说明有时虽仅一字之差,却全句迥异,故创作时务必再三推敲,不可草率下笔。《湘山野录》卷上曾载录李白《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后记曰:“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为此词现存之最早见于载籍,具有很高史料价值,颇为后代李白和唐宋词研究者所重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朱弁《曲洧旧闻》曰宇文大资言文莹尝游丁晋公(谓)门,晋公遇之厚,《野录》中凡记晋公事,多佐佑之,人无董狐之公,未有不为爱憎所夺者,然后世岂可尽欺?是则诚其一瑕耳”。可见此书有护袒丁谓之倾向。
  
  《湘山野录》向有三卷(《宋史·艺文志》)、四卷(《郡斋读书志》《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六卷(《文献通考》、《铁琴铜剑楼书目》)三种不同版本。目前所能见之《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等皆为三卷、续录一卷,共四卷。
  
  哈哈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原书部分点校错误,径改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文渊阁本电子版补入。
  《归田录》,北宋欧阳修撰,二卷。是书陈振孙《直斋解题》、《四库全书》均收于于部小说家类。欧氏自序“《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唐李肇《国史补》序云言报应、叙鬼神、述梦卜、近怪异悉去之,记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余所录大抵以肇为法,而小异于肇者,不书人之过恶,以为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览者详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多记朝廷轶事及士大夫谈谐之言……大致可资考据,亦《国史补》之亚也”。
  
  《归田录》所记,以北宋前期人物事迹、职官制度、官场轶闻为主,亦涉足诗文。如记宋祁之初为人赏识,祁“为布衣时未为人知,孙宣公奭一见奇之,遂为知己,后宋举进士,骤有时名。”记杨大年文思敏捷,作文时常与门人宾客饮博投壶奕棋语笑喧哗,而不妨构思,“挥翰如飞,文不加点。每盈一幅,则命门人传录,门人疲于应命,顷刻之际成数千言。”记其写韩子华、王禹玉、范景仁、梅公仪等唱和评诗,评“子华笔力豪赡,公仪文思温雅而敏捷,皆勍敌也”。再如记“石曼卿磊落奇才,知名当世,气貌雄伟,饮酒过人”,“燕龙图肃有巧思”。记林逋善为诗画,文士林逋居于杭州西湖之孤山,逋工笔画,善为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颇为士大夫所称。又《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评诗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他如记晏殊喜评诗,杨大年巧对,宋文人索讨润笔等条均足资后人参考。因书中所记多系作者亲身耳闻目睹,史料价值较高,对了解当时文人交游往来、诗歌创作、文学趣味、时代风尚等均不无裨益。殴氏推崇格高简淡,“意新语工”的诗风,欣赏不拘一格,随意洒脱的创作态度,这在书中也时有流露,而这些,也正是宋人所着力之处。此书行文之轻便,笔触之流畅,也对宋代散文,特别对笔记、杂感、随笔之类文体的创作有相当影响。
  
  是书有《四库全书》本、《说郛》(宛委山堂)本、《学津讨原》本、《四部丛刊》本、中华书局排印本等。
  
  哈哈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涵芬楼小说丛书》等本原均有夏敬观所作校语,上海古籍版无,一律不予校补。佚文部分据中华书局1981年版《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归田录》录校增补,上海古籍版原有补遗二条,分别为“太宗飞白书张咏”及“李文靖公沆为相”条,已见中华书局本佚文,不重录。附录部分据岳麓书社1985年版《中国历代诗话逊录校。
  《南部新书》十卷,《郡斋读书志》题《南郡新书》,作五卷,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史部传记类,《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四库全书》题作《南部新语》,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是书为钱易知开封县时所作,约成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后。据书前钱明逸序,全书原“凡三万五千言,事实千,成编五,列卷十”。现所见之本多有散乱,其以干支为序,记事凡八百余条。主要记述唐五代故事,其中以记载主要官职的兴废、朝章政制的因革和官场仪式的掌故为主,对研究唐代政治史颇具参考价值;而书中不少有关唐代科举制、文学家故事的著录,又有裨于文学史的研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朝章国典,因革损益,亦杂载其中”,足补新、旧《唐书》之阙。
  
  是书不仅保存了不少诗文和诗坛掌故,而且论诗亦多独到深刻之见。作者认为诗乐可观时代兴衰,要求作诗必须真实,反对以“虚语作赋”,指出如果以虚语陈诗观风,就是“教人以妄”。在诗歌表现形式上,崇尚自然,主张“文贵天成”,不露斧凿痕,“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反对雕琢强作。称“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此语常为后人所称引,如严羽谓“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王士祯谓“李白为飞仙,李贺为才鬼”,即本钱说。
  
  哈哈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诗话部分以斜体标示。
  《幽闲鼓吹》一卷,二十五篇。《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趣》、《柬史·艺文志》均著录于子部(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幽闲鼓吹》:“其事多关法戒,非造律虚辞无裨考证者比。唐人小说之中,犹差为切实可据焉。”张固于诗虽未正面表述自己的看法,而主要记述故实,但“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一语,却道出了诗须想象的特点。顾况赏识白居易的佳话,李贺诗使韩愈援带而起的故事,多赖《幽闲鼓吹》而流传。
  
  哈哈儿据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中华野史·唐朝卷》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全貌,诗话条以另色标之。
  《云仙杂记》十卷,旧本题唐金城冯贽撰。《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题作《云仙散录》。《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云仙杂记》实伪书也。无论所引书目皆历代史志所未载,即其自序称天复元年(901年)所作,而序中乃云‘天祐元年(904年)退归故里,书成于四年(907年)之秋,又数岁始得终篇。’年号先后亦复颠倒,其为后人依托,未及详考明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亦以为伪书,并谓系宋元人所为。《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旧本题唐冯贽撰,或以为王铚所伪作也。皆杂记古人逸事,各注其所出之书,而其书皆古来史志所不载,依托显然。然工于造语,词赋家转相引用,知其赝而不能废焉。”
  
  《云仙杂记》论诗语简洁,精辟,富有启发性。如“胸次吞云梦泽”条称诗人胸襟开阔,笔下始能气势磅礴,诗意浩瀚。“田水声过吾师丈人”条,言诗须师造化、法自然。“作诗如绣花”条,谓作诗要善于笼络枝叶,形成艺术整体。“句中喜得鱼竹”杂,记孟浩然作诗多注重观察,印记实物,力戒疏谬等。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云仙杂记》录校制作,非诗话条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
  《鉴诫录》十卷,《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多记唐及五代间事,而蜀事为多。皆近俳偕之言,各以三字标题,凡六十六则。”
  
  《鉴诫录》中谈诗部分反映出五代文学批评的一些特点,如以“吟诗多著寻常容易言语”为高格;主张诗要“悉干教化”;又认为诗须有新意。“千百集中,无以加此”,才能为人所称道。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85年繁体竖排本《鉴诫录》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
  《云溪友议》,《宋史·艺文志》作十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作十二卷。《四部丛刊续编》作三卷,似较诸本完善,今从之。《崇文总目》著录于丙部小说家类。《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均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
  
  是书共六十五条,每条各以三字标题冠之。书中多记中晚唐杂事,除涉及方术神仙及因果报应的内容外,多为诗坛轶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六十五条之中,诗话居十之八七,大抵为孟棨《本事诗》所未载,逸篇琐事,颇赖以传。又以唐人说唐诗,耳目所接,终较后人为近。故考唐诗者,如计有功《纪事》诸书,往往据之以为证焉。”足见是书可为研究唐诗之参考。
  
  哈哈儿据《四部丛刊续编》本录校制作,非诗话部分亦全部保留,以窥本书全貌。
  现存的《高士传》分上、中、下三卷,采尧、舜、夏、商、周、秦、汉、魏古今八代之士,立91传,其中《长沮桀溺》、《鲁二徵士》一传记2人,《四皓》一传记4人,共记96人。立传的标准,用皇甫谧自己的话说是“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皇甫谧·高士传序》)。按照这个标准,被孔子、司马迁称颂过的伯夷、叔齐,被班固表彰过的“两龚”即龚胜、龚舍,也不在立传之列。伯夷、叔齐宁肯饿死,耻食周粟,执节很高,但毕竟有过“叩马而谏”的自屈行为;两龚断然拒绝出仕新莽,晚节很好,但早年总是出过仕的。因此,皇甫谧《高士传》记载的96名高士全是经过旁推毖纬、钩探九流、水中澄金而得到的没有出过仕的“高让之士”(《高士传序》)。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及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甚至于一个侧面的社会历史。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目前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现在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列女传》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宫廷动荡多有外戚影子。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列女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赞扬的内容在现在的多数人看来是对妇女的不公平的待遇。
  
  《列女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些故事流传至今,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即出自该书。后来,中国的史书多有专门的篇章记叙各朝妇女事迹,随着妇女观的变化,各朝侧重记叙表彰的妇女德行也有所不同。
  
  1列女传记载的女性
  
  1.1母仪传
  
  1.2贤明传
  
  1.3仁智传
  
  1.4贞顺传
  
  1.5节义传
  
  《列女传》比较著名的两个版本,一部是指西汉刘向所编撰的《列女传》,这部书一共七卷,记载了上古至西汉约一百位左右具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另一个是明万历年间安徽歙县人汪道昆所编写的《列女传》,他是在西汉刘向《列女传》的基础上编写的明版本《列女传》,这部《列女传》共有十六卷,增加的部分主要以安徽汪姓女子居多。每篇都有版画插图,书内所刻版画线条流畅、细腻,是明代版画的精品。到了清乾隆年间,著名的藏书家鲍廷博得到了这部书的版片,他便以此版片刷印了《列女传》。我们今天见到的明版《列女传》大部分是这个时期印刷的。
  
  1.6辩通传
  
  1.7孽嬖传
  
  1.8续列女传
  
  列女传记载的女性
  
  母仪传
  
  有虞二妃
  
  弃母姜嫄
  
  契母简狄
  
  启母涂山
  
  汤妃有新
  
  周室三母
  
  卫姑定姜
  
  齐女傅母
  
  鲁季敬姜
  
  楚子发母
  
  邹孟轲母
  
  鲁之母师
  
  魏芒慈母
  
  齐田稷母
  
  贤明传
  
  周宣姜后
  
  齐桓卫姬
  
  晋文齐姜
  
  秦穆公姬
  
  楚庄樊姬
  
  周南之妻
  
  宋鲍女宗
  
  晋赵衰妻
  
  陶答子妻
  
  柳下惠妻
  
  鲁黔娄妻
  
  齐相御妻
  
  楚接舆妻
  
  楚老莱妻
  
  楚于陵妻
  
  仁智传
  
  密康公母
  
  楚武邓曼
  
  许穆夫人
  
  曹僖氏妻
  
  孙叔敖母
  
  晋伯宗妻
  
  卫灵夫人
  
  齐灵仲子
  
  鲁臧孙母
  
  晋羊叔姬
  
  晋范氏母
  
  鲁公乘姒
  
  鲁漆室女
  
  魏曲沃负
  
  赵将括母
  
  贞顺传
  
  召南申女
  
  宋恭伯姬
  
  卫寡夫人
  
  蔡人之妻
  
  黎庄夫人
  
  齐孝孟姬
  
  息君夫人
  
  齐杞梁妻
  
  楚平伯嬴
  
  楚昭贞姜
  
  楚白贞姬
  
  卫宗二顺
  
  鲁寡陶妻
  
  梁寡高行
  
  陈寡孝妇
  
  节义传
  
  鲁孝保义
  
  楚成郑瞀
  
  晋圉怀嬴
  
  楚昭越姬
  
  盖将之妻
  
  鲁义姑姊
  
  代赵夫人
  
  齐义继母
  
  鲁秋洁妇
  
  周主忠妾
  
  魏节乳母
  
  梁节姑姊
  
  珠崖二义
  
  郃阳友娣
  
  京师节女
  
  辩通传
  
  齐管妾婧
  
  楚江乙母
  
  晋弓工妻
  
  齐伤槐女
  
  楚野辨女
  
  阿谷处女
  
  赵津女娟
  
  赵佛肸母
  
  齐威虞姬
  
  齐钟离春
  
  齐宿瘤女
  
  齐孤逐女
  
  楚处庄侄
  
  齐女徐吾
  
  齐太仓女
  
  孽嬖传
  
  夏桀末喜
  
  殷纣妲己
  
  周幽褒姒
  
  卫宣公姜(宣姜)
  
  鲁桓文姜
  
  鲁庄哀姜
  
  晋献骊姬
  
  鲁宣穆姜
  
  陈女夏姬
  
  齐灵声姬
  
  齐东郭姜
  
  卫二乱女
  
  赵灵吴女
  
  楚考李后
  
  赵悼倡后
  
  续列女传
  
  周郊妇人
  
  陈国辩女
  
  王孙氏母
  
  王陵之母
  
  张汤之母
  
  隽不疑母
  
  汉杨夫人
  
  汉霍夫人
  
  严延年母
  
  汉冯昭仪
  
  王章妻女
  
  班女婕妤
  
  赵飞燕姊娣(含赵合德)
  
  孝平王后
  
  更始夫人
  
  梁鸿之妻
  
  明德马后
  
  梁夫人婀
  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徐显撰。显仕履无可考。观其称王艮为乡里。又称居平江东城。则当为绍兴人。而寓于姑苏者也。是编纪元末王艮柯九思陈谦葛干孙潘纯陆友王冕王渐杨椿王德元徐文中事。后载沈烈妇等十三人。叙述颇为详备。中多及丙申二月平江城陷事。指张士诚军为外兵。而载己亥绍兴被兵事。于明人则直斥为寇。疑作此书时。张氏尚存。故其词如此。其叙柯九思之卒。在至正癸亥。案至正纪年无癸亥。而九思之卒。实在乙巳。盖此书传写误也。
  魏郑公即魏征,是唐初著名谏官,传其事迹者有敬播、刘祎之、张大业、王方庆等数家,多已失传,独方庆此书传世。此书编录魏征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列载129事,言简意赅。《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史料价值云:"于征谏争之语,摭录最详,司马光《通鉴》所记征事,多以是书为依据。其未经采录者,亦皆确实可信,足与正史相参证。"就魏征事迹而论,此书所载远多于两《唐书》本传、《通鉴》以及《贞观政要》
  
  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卷,明以后失传,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行著录,但内容多和《谏录》重复。《畿辅丛书》删除重复后只余十八条,刻在《谏录》之后。明彭年又采《通鉴》、两《唐书))撰《谏录补》一卷,亦无甚价值。
国朝献徵录
焦竑 Jiao Hong阅读
  明代人物传记资料选编。一百二十卷。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澹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为诸生时即有盛名。万历十七年(1589)殿试第一﹐官翰林院修撰。善为古文﹐博览群书﹐熟习朝章典制﹐著述甚多﹐为明代著名的史学家。二十二年参与编修国史﹐分撰修成记明代典籍的《经籍志》。著作还有《易荃》﹑《帛贡解》﹑《老子翼》﹑《庄子翼》﹑《逊国忠臣录》﹑《玉堂丛语》﹑《澹园集》﹑《焦氏笔乘》﹑《焦氏类林》﹑《中原文献》﹑《俗书刊误》等。《国朝献徵录》约於万历中叶编成﹐蒐集从洪武至嘉靖的十二朝的训录﹑方志﹑野史﹑神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等原始史料﹐以宗室戚畹﹑勛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无官者以孝子﹑义人﹑儒林﹑艺苑等目分别记载的体例编辑﹐从大臣到地方官吏﹐几乎莫不有传。大多数人物传记﹐都註明引述之书。该书蒐罗甚广﹐内容远比徐纮编的《名臣琬琰录》丰富。万斯同修《明史》时﹐曾利用它与官修实录对勘﹐并说“可备国史之採择者﹐唯此而已”。乾隆中叶的《明史考证》﹐多据该书以校《明史》。但由於其徵引庞杂﹐而碑文﹑墓铭往往阿谀死者﹐稗官﹑野史又每多失实﹐故其史料价值高低参差﹐需要考订区分。该书明代仅刻印一次﹐清代乾隆时列为禁书﹐故传本甚少。1965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中国史学丛书》中有影印本。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事迹的著作,历来论者甚多。已故吴则虞先生的《晏子春秋集释》是解放后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其“集释”部分材料丰富,考订翔实,十分佩服;但“序言”部分某些论点尚不敢苟同,有些还想作点补充。
首页>> 文化生活>>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