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商界精英>> 卡拉·斯威舍 Kara Swisher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   (1962年5月9日)
美国在线——史蒂夫凯斯如何击败比尔盖茨
  作者在特意为该书中文版出版时所作的序言中说:“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AOL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公司,因为在今后的十年里,AOL和美国的其他因特网公司都想在中国扩大他们的业务,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有庞大的受教育人口,随着这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地方被认为是服务业的下一个巨大市场。所以,对这个市场的主力军进行认识是很需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一本为中国因特网从业人员提供的教科书。
  序幕
  第01章 煤矿里的金丝雀
  第02章 焉知他们何处来
  第03章 我们的死讯并非夸张
  第04章 大卫对抗歌利亚们
  第05章 布满先驱者遗骸的原野
  第06章 大卫对抗歌斯拉
  第07章 剪不断理还乱的网
  第08章 又是满城风雨的夏
  第09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10章 忙音信号
  第11章 嘉诚、公正,佐以涉世聊天
  第12章 最高判决够了就受不了啦
  第13章 身后事与我何干
  第14章 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第15章 回到未来
序幕
  会见比尔先生
  完了吗?
  也许吧,如果这位技术产业界最有实力的人1993年5月11日对史蒂夫·凯斯所言不是在开玩笑的话。
  “我可以购买你们的20%或者干脆把你们全买下,”比尔·盖茨用最理智和最平稳的声调开始他的谈话。他的声调完全是公事公办式的,既非怒气冲天,也不咄咄逼人。这位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富有传奇色彩的缔造者之一在摇椅上一边晃一边谈着;双手轻轻碰在一起,呈圆球状。这个姿势(它在以后的几年里更为远近闻名)对一个坐在那间狭小的塞满东西的屋子的人来说倒是有点隐隐约约的惬意,盖茨全然一到满腹经纶的圣人要对聚集在他面前聆听教诲的愚人们面授机宜的模样。
  真的吗?
  “我可以购买你们的20%或者干脆把你们全买下,”盖茨说。“否则我会亲自上阵杀进这个行当把你们全埋葬了。”
  脸庞圆圆、稚气未褪的史蒂夫·凯斯紧紧盯着说话的人,他知道这是一道破产令,这样的圣旨,像他那样小规模并且在技术领域奋力拼搏才崭露头角的新企业在被钱多得烫手的微软注意到后都会接到的。
  有多少前途无量的企业家被邀请到华盛顿州西雅图以东只需半小时车程的雷德蒙德镇郊野那座绿树成前的微软宅院后听到同样的话?他们可能坐在离盖茨办公室不远的这个没有窗子的灰色会议室里,接受那寒气逼人的现实如同刺骨的冷水兜头而下,这种威胁恫吓会很快使他们如梦初醒,然后俯首听命。通常,都是微软的一个低级官员来发布这一生杀令。皇帝本人(这个数字化时代的人精)只不过是在控制自己臣民的生育高峰。
  凯斯尊重盖茨,而且他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明白,盖茨并不是在明目张胆地恐吓和威胁。他只不过是在进行一种文明的甚至带有点哲学味的猜测,来断言凯斯和别人花费近十年心血建成的这样一个资金不丰、人员不足、仍在商海中苦苦挣扎着的企业的命运。那些年头,该公司的问题简直成堆:资金告急、计划失灵,曾有多少次差一点使得员工对继续奋战失去信心。
  凯斯明白,他日夜操劳、推动企业一步步向前,这本身就是奇迹。他领导着一个曾多次濒临绝境的企业,那种在危机时的急救式管理已经成为公司文化不可缺少的特征。除了来自那些唯利是图并追求快捷效益的资本家们的鞭挞之外,还有来自债权人集团的上门逼债。一连串曾被看好的远大设想被市场的现实无情地粉碎。而且还要费尽心机,时刻不断变换花样,适应这一尚属未定的产业中顾客的需求。
  由于受到市场风云的千变万化以及渺茫前途的不断困扰,凯斯可谓如履薄冰。他恰似从一块行将沉没的浮冰上跳到另一块上,权力不使自己的企业航船在资本主义的滚滚波涛中葬身于冰冷的大海深处。
  不过,凯斯的公司还未沉没。一年前,该公司成功地集资l000万美元(是由于别人把他的公司实力估计了个出乎意料的7000万美元),这笔钱被用来扩大自己那小小的市场份额。可是,他的公司又遭到第三次打击,被腰缠万贯的竞争对手组成的大军所围攻,其他更具实力的新秀对它的威胁也迫在眉睫。
  可是,凯斯和他的一班人马创造的奇迹至少足以令盖茨垂涎三尺。是否需要当识时务的俊杰,见好就收,归顺到虎视眈眈的微软帐下?因为在计算机产业界里的许多人,甚至凯斯自己的雇员们,都模仿《星球大战》中那个邪恶帝国的终极武器,把微软称为“取命星”。在整个宇宙里,任何一家小公司,只要它的对手是微软,实在是凶多吉少,没有人敢在它身上挖宝。
  如果他们拿上微软无疑会给他们的大把大把钞票,宣布自己取得了一场胜利而就此收兵,会有人真的在乎吗?他们完全可以春风满面地凯旋到北弗吉尼亚的总部。如果他们衣锦还乡之时口袋里的钱比人们估计的还要多,那有什么不光彩的?凯斯完全可以放心地说,他们自己尽最大努力奋斗了一番,只不过现在该那些大孩子们出场了,大孩子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他和别人苦心经营创建的这个小企业将只不过是一种新媒体极早期历史上一个不起眼的脚注而已。
  会有人真的对一个叫做美国在线的公司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留恋吗?
  “我可以购买你们的20%或者干脆把你们全买下,”比尔·盖茨1993年5月11日对史蒂夫·凯斯说。“否则我会亲自上阵杀进这个行当把你们全埋葬了。”
  完了吗?
  
  图书在线
第一章 煤矿里的金丝雀
  真相:无人知道。
  而且,因为最常见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没有人会告诉你真相。
  有些人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抱的希望太大,有时候则是因为他们野心太大。有些人愚蠢得简直像榆木疙瘩,要不就有点聪明得过了头。
  但是在因特网这个新世界里,没有人知道真相是因为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生的。
  这就是史蒂夫·凯斯为什么能在1997年5月8日与其他多位主要领导骨干在西雅图市出现。他们乘坐的游艇正在华盛顿湖静静的水面上朝比尔·盖茨那幢2万平方英尺(约1860平方米)、造价4000万美元的豪宅开去。
  如果你这些年来注意到华尔街上各种各样的满腹经纶的权威专家,见多识广的记者,武断无比的技术顾问们,以及硅谷里那些暴躁易怒、动辄说不的人们,凯斯的确不应该坐在那里。计算机在线服务商——美国在线公司这个他一手创办的世界第——只差一小步便会落入深渊。
  挽歌可是一直唱个不停:AOL根本不算什么。AOL已经成为历史。AOL寿终正寝了。
  但是凯斯这个也许你见过的最活跃的公司僵尸还是没有倒下,他在与美国航空公司总裁克兰德尔聊天,与一帮微软高层领导干部闲谈,还在开着戈尔副总统的玩笑。
  在贝尔维尤,凯斯能够看清不远处盖茨那座玻璃木料相间的豪华宫殿,正在湖边加紧施工,那儿有一个丰盛的宴会在等着他们。让他们见识一下盖茨给自己建造的大名鼎鼎的高技术行宫,正是微软一手安排的光彩夺目的两日首席执行官(CEO)“技术最高级会谈”的高潮。整天是没完没了的讲话。现在,大鲑鱼宴会在等待着他们。
  当坐着要人们的小游艇由保安船队护卫着在团结湖上游到凯斯戏称为“比尔的圣西米恩”赫斯特以此给自己树碑立传的这个地方时,这位AOL的主人感到有点奇怪。
  他受到邀请感到很高兴,可是他觉得确实不大对劲儿。他对微软的财务主管马费伊以及该公司的其他官员们说,他觉得自己像个深入敌占区的间谍。他开他们的玩笑,问是否应该把自己见识到的微软的零星机密都记录下来,装在一个瓶子里面从游艇的那一边送走。可是他内心里是在认认真真地琢磨:自己还没有倒下,是不是根本就不该来这里。盖茨曾对他说过这也许就是AOL的终结,此事距今不是才4年光景吗?
  盖茨,这个以其对微软的杰出领导和追求到的巨额财富而与洛克菲勒齐名的美国商业巨头,确实打错了算盘。
  当他们之间1993年的会谈无果而组后,盖茨着手开发了他发誓要有的自己的在线服务。但是,试验了2年花掉数亿美元的金钱后,盖茨的微软网络还是没有盖过AOL。AOL现在实力大增,是以往的4倍,真是今非昔比。
  目前还真的没有人能盖过它。
  这一点也不假:在对世纪的最后10年间,一种全新的媒体——通过个人计算机的网上在线通信——诞生了。它被誉为又一个惊天动地的技术革新,与电话、收音机和电视机共享殊荣。
  在美国商业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几乎靠白手起家的企业能一下子吸引数百万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大把地赚钱,而且一跃进入美国商业的龙头老大行列。但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因特网和在线服务业出现以来,这种情况却的确发生了。而在诸多力争在网络空间里割据一块领地建造自己王国的公司中,没有任何一家能比得上AOL。
  像可口可乐成为妇孺皆知的与加糖苏打汽水相联系的一个名牌那样,这个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的商标是AOL。自从10年前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由一个不起眼的面向少年儿童的计算机游戏开发商,发展成为一家收入超1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美国人上因特网的途径。它在全球拥有上千万用户,其“发行量”远远大于美国任何一家大报。
  但它又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公司。来自四面八方数不清的挑战使AOL像是沿着悬崖边滑旱冰,让人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上。很多观察家早就预言过,AOL的好日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1993年,他们宣称AOL的实力根本无法与计算服务公司(COmpuserve)和神奇公司(Pnxhgy)(美国大公司的大腕们支持的网上在线服务)相抗衡。1994年,他们还是认为AOL问题太多、规模太小而无法争取多少客户。1995年,他们宣布AOL在与微软的正面交锋中将不堪一击。1996年,他们宣告AOL在因特网的万维网(World WdeWeb)与日俱增的攻势下将彻底垮台。直到1997年,他们还是信誓旦旦地肯定,AOL将因为一连串的经营失策而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想把AOL一口吞掉的还有很多很多:有占据有线通信业的电话公司,有拥有丰富内容的大型媒体集团,还有遍地开花的打价格战的因特网通信业供应商。
  从1996年春开始,美国在线受到的打击日益严重:股票狂跌使得AOL的市场价值一下子损失掉2/3;一股网上的“退出”浪潮显示了无休止的客户的危险性;仅仅4个月后一位高层管理官员的离任出走给AOL造成了铁打营盘流水兵的企业文化;企业法人和经营计划的又一次重大改组;重新结算的财政报告显示,AOL根本没有任何盈利;调价的举措使得订阅客户猛增,但是把很多潜在客户关在门外;没完没了的围绕价格、上网和股票价值问题的诉讼。
  代表公司形象的凯斯,被人们称作邋遢鬼、华而不实的推销商胡说八道的骗子、不折不扣的大傻瓜。
  可是,凯斯并没有倒下。实际上凯斯早已成为因特网上的拉斯普廷,没有人能够给他致命一台。这些年来,AOL获得的绰号都围绕同一个主题:网络空间的蟑螂,数字化的吸血鬼,网上在线世界的病死鬼。
  “有朝一日,网络空间的历史将会写成一部预言AOL灭亡的通鉴。《互联网》杂志曾说道。“从那些因为美国在线对毫无道理可言的控告无动于衷而认为它注定要栽跟头的说法来看,美国在线无疑是网络空间这个煤矿里的金丝雀。”
  到了1997年春,美国在线的股票再次上涨,在夏秋两季的低潮中它的价格竟然翻了一番。注册客户数字稳步达到1000万的黄金大关,公司开始盈利,这一腾飞着实让华尔街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过,事情总是没有一帆风顺的,新的磨难又开始露头。由于新的低价格政策,美国在线无法吸引广告客户的雄厚资金来应付自己扶摇直上的开销。由于难以找到新的客户,AOL 就无法按照自己的设想壮大实力。AOL的专有设计语言,使之不能吸引人们拥向网络所亟需的流行内容。更有甚者:MTV的奠基者皮特曼(Bob Rttlnsn)这位凯斯聘用的AOL新任主管,正在筹划一场政变,图谋取代凯斯。
  AOL根本不算什么。AOL已经成为历史。AOL寿终正寝了。
  在那天的CEO会议上,比尔·盖茨提到确保一个公司“数字神经系统”良好状态的重要性问题。
  “会议、文书工作、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贮存信息的方式——我的看法是:随着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突飞猛进,现在可以建立一个更能作出灵活反应的神经系统。”盖茨高谈阔论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你把这些不甚了了的噪声全灌进耳朵去的话,美国在线的神经系统简直是在患突发性高血压。但是你从史蒂夫·凯斯身上却看不出来。凯斯这个人由于能超人般地遇事不惊,且能在强大压力面前处之泰然甚至无动于衷而被他的雇员们称作“铜墙铁壁”。他实际上是个内向害羞的男人,身处最新潮的通信革命的前沿阵地,他不善于逢场作戏,没有那种左右逢源的非凡技能。但是凯斯他那若无其事的风格为自己赢得了在线世界里冷漠高傲和桀骜不驯的名声。
  但是,10多年来在凯斯自己的脑际弹奏着的是另一首圣歌,多年的风风雨雨中,这首圣歌把这个不和谐的痛苦根源掩盖得严严实实。
  歌声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它唱的是:美国在线AOL将无处不在。
  凯斯梦想,总有一天,总有某种办法,美国在线AOL将进入美国人的私人书房、起居室、厨房、办公室,以及商业街。而且经营着大多数因特网公司的精英们——那些对这一前景表示怀疑的人以及那些数次断言他的公司将倒闭的人——不但大错特错而且将又一次大跌眼镜。
  凯斯怎么知道这一切呢?
  他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
  但是当他在晚霞夕照的太平洋西北上漂流时,有一件事情是沉稳冷静的史蒂夫·凯斯知道的。
  征程才刚刚起步。
  
  图书在线
首页>> 文学论坛>> 商界精英>> 卡拉·斯威舍 Kara Swisher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   (196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