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神州风情>> 民俗>> 富育光 Fu Yogua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3年)
满族民风民俗详解: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翔实生动有趣的故事,从服饰、饮食、居住、生产、交通运输与通讯、交易、社会生活、萨满教信仰、人生礼仪、传统艺术等方面,简要勾勒了中国满族风俗形成的历史轨迹,阐释了中国满族风俗的民族特色。本书集学术性、趣味性、鉴赏性、收藏性于一炉,以图叙史,以图谈俗,新颖活泼,深入浅出,使读者在快慰展卷之中,既获得深邃迷人的民俗知识,又能通过一幅幅情趣盎然的图片接受艺术的陶冶。
编辑推荐
  旗袍  你知道旗袍是怎么来的吗?顶戴花翎的形制是什么样子?口袋房是怎么回事?八旗的方位是怎么分布的?请安所行的打千儿礼的动作要领是什么?萨满信仰是怎么形成的?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姑娘叼着大烟袋——又是怎么回事?本书会给你一个明确的解答。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翔实生动有趣的故事,从服饰、饮食、居住、生产、交通运输与通讯、交易、社会生活、萨满教信仰、人生礼仪、传统艺术等方面,简要勾勒了中国满族风俗形成的历史轨迹,阐释了中国满族风俗的民族特色。本书集学术性、趣味性、鉴赏性、收藏性于一炉,以图叙史,以图谈俗,新颖活泼,深入浅出,使读者在快慰展卷之中,既获得深邃迷人的民俗知识,又能通过一幅幅情趣盎然的图片接受艺术的陶冶。
  作者简介
  主编,富育光,满族,1933年5月生,黑龙江省爱辉县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为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萨满文化中心名誉主任。长期致力于满族文化和中国萨满教学的调查与研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萨满教与神话》《萨满论》《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及满族民间传说选《七彩神火》等二十余部。
前言(1)
  满族,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祖先可追溯到肃慎人,亦称“息慎”、“稷慎”,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古老民族。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晋书?四夷传》载:“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不咸山即今长白山。远在传说时代,肃慎便同中原地区有了联系。《竹书纪年?五帝纪》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其后,肃慎与中原夏商周诸朝往来从未间断。《国语?鲁语》载:“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于是肃慎氏贡矢石,其长尺有咫。”《逸周书?王会篇》载:肃慎曾向西周朝贡献一种珍贵的野兽大麂。《左传?昭公九年》载:周景王时人们认为,“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晋时期,中原王朝称肃慎为挹娄。《后汉书?东夷列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南北朝时期,挹娄后裔称勿吉。《魏书?勿吉传》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隋唐时期称。唐圣历元年(698),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震国,仍称。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此后,废名而称渤海。渤海国历史上誉为“海东盛国”,962年被契丹所灭。宋元明时期女真名称仍是肃慎的转音。《三朝北盟会编》称:“女真,古肃慎国也。本名朱理真,番语讹为女真。”12世纪初,女真完颜部崛起反辽,1115年建立金国。13世纪初,蒙古勃兴,灭金建立元朝。元亡明兴,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人崛起,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其子皇太极继汗位后,于1635年废女真、诸申旧称,改称满洲。次年皇太极冠皇帝尊号,改国号为大清。清亡后,满族同全国人民命运一样,沦落和遭受民国期间苦难深重的历史沧桑磨难。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后,确定将“满洲”改称满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同全国56个兄弟民族和睦相亲,同享温馨幸福的社会主义新生活。满族现拥有1268万人口(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名列第三。1985年后,全国相继成立了辽宁省凤城、新宾、岫岩、清原、北镇、本溪、桓仁、宽甸,河北省青龙、丰宁、围场、宽城,吉林省伊通等13个满族自治县和近400个满族乡。
  满族在漫长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辉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谱写出一幕幕叱咤风云、激昂慷慨的历史画卷和英雄诗章,世代传诵。正如前述,白山黑水广袤沃壤,自古就是满族子孙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故乡,精骑射,善捕捉,向以渔猎为生。据史料记载,辽金之际,满族先世女真人有部分氏族,在强大的汉文化熏染下开始跨入奴隶制门槛,而绝大多数女真先民们,仍长期徜徉于“民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朦胧愚昧的原始氏族时代。恰如史籍所云:“无文墨,以言语为约。”(《晋书?四夷传》)“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食其肉,衣其皮。”(《后汉书?东夷列传》)“俗皆编发。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致礼聘之。妇贞而女淫,贵壮而贱老。死者其日即葬于郊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有石、皮骨之甲。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通典》卷一百八十六)
  我们在东北满族聚居地区所进行的多年社会历史调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好学的民族,淳朴乐观,坚忍不拔,几经历史沧桑,众多丰富多彩的民谭俚俗,栩栩如生地铭刻在耆老和萨满记忆里,具有极顽强的因袭性与稳定性。考其因,盖源于满族世代虔诚信仰以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核心观念的原始宗教萨满教,遵循并维系着民族生存秩序中各种约定俗成的法规、禁忌和特有的习俗形态,奉若神明,不敢违谬,并且如数家珍般地传继着。这种原始朴素的氏族集群法则,倍加提升和凝聚了全族的向心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惧任何风云跌宕的历史砥砺,团结一致,所向披靡。满族先世曾几度崛起——时期创建渤海帝国,完颜部打败桀骜一世的辽国建立大金王朝,明建州部创建后金和大清帝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萨满观念意识,就是满族古老文化和民俗遗存形态的重要载体。萨满教无畏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世世代代在相濡以沫地充实着氏族人们的传统习俗,铸就着满族及其先世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化财富。大宗濒临消失的满族脍炙人口的创世神话、古歌、口碑文学,特别是那些已被遗忘、鲜为人知的北方蛮荒古俗等风情掌故,就是从众多受萨满观念濡染的满族遗老或萨满那里征集而来的。
首页>> 旅游天下>>神州风情>> 民俗>> 富育光 Fu Yogua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