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春秋类>> 刘绪义 Liu Xuy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71年)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本书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引起国破东迁说起,通过对礼崩乐坏、王室失势后列国争霸的叙述,勾勒出整个春秋的历史脉络。本书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世”的“礼”为评判尺度,言简而要、事详而博,对春秋时代的政治、战争做出独到的点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将经书中那个富有人文思想的时代呈现给广大读者,带人们走进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
  第一辑 乱自上作
  1、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
  读《左传》之前因后果
  中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常说《二十五史》,加起来有几千万字,码起来比一层楼还高。那么中国的历史是不是都浓缩在这里呢?显然不是的。虽然人们把这二十五史称为正史,正史就是官方的史书,在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野史,野史算不算历史呢?又算又不算。除开野史而外,还有许多史料都还没有被包括进来。比如说二十五史是从司马迁的《史记》算起,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这其实就有误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不是《史记》,在它之前,就存在有官修的史书,比如《春秋》就要比它早将近一千年。《春秋》无疑也是官修的史书,与之配套的是《左传》,同样是官修(史官)的史书。只不过,在汉代,人们不把它归入史部,而是归入了经部。"经史子集"是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它起于西汉的刘歆。经比史重要,故经是排在第一位。
  什么是"经"呢?经和纬是对应的,经字的本义是丝织品中的纵线,横线就称纬,和现在地球仪上的经度和纬度是一致的。古代称"经"的意思就是从这里引申来的,它有几个意思,一是"常",就是人类社会的常道;另一个意义是"法",就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大法。所以能称为"经"的,都是些很了不起的东西,如同今天所说的"经典"。谁说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呢?"五经"就是五部成文法。到汉代时,有五部作品被人们称为"经",俗称"五经",它们分别是《诗》、《书》、《礼》、《易》和《春秋》,本来还有一部《乐》,合称"六经",但这一经到汉代就没看见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当然,也不是汉朝人才开始称"经",早在战国时期,诸子的一些著述里面就开始把它们称作"经"了。《庄子·天运》里就有了"六经"的说法了,这六经里面就有《春秋》。
  那么,《春秋》本来不是一部正史吗?如何变成了经呢?原因就在于这部正史太重要了。"春秋"本来是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书,它是官修的,各个诸侯国都在修史,而且都把他们的史称作《春秋》,如晋国有《乘》,楚国之有《梼杌》,鲁国有鲁春秋,齐国有齐春秋,孔子说他曾见过120国的《春秋》,墨子也说"吾见百国春秋"。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都有专设的史官,史官还是世袭的,爷爷做了史官,他的儿子无疑也会是史官,他的孙子、甚至子子孙孙都可以做史官。甚至到了汉朝还是这样,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太史公,所以谈太史公死了,司马迁就接了他的班,班固的父兄也都是史官。那个时候的史官是很严肃的,而且是很独立的,诸候和王的话可以不听,他们只坚持一条基本原则:秉笔直书,就是事实是怎么一回事,就怎么写。谁想开后门或者行政干扰都是不行的。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史官叫做董狐,他的老板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就是不听,还想杀他,赵盾就只好逃亡国外。后来他的同族一个叫赵穿的就把灵公杀了,赵盾就结束了政治避难回国,回国做为一个原先的正卿是应该讨伐弑君的臣子的,但因为赵穿是自己本家,赵盾也就没有找他麻烦。这时董狐就在晋国的史书《春秋》上写道:"赵盾弑其君"。这个赵盾很冤枉,明明不是我杀的嘛,怎么要说是我杀的呢?这不是胡写嘛?但在那个时代就不是胡写,赵盾当然要辩解咯,董狐就解释了,他说,你要流亡国外,却没有离开边境(亡不越境),回国后做正卿的你有义务讨伐逆贼,而你不履行义务就等于是放纵逆贼,(反不讨贼),你就是主谋,不是你杀了老板还会有谁?(非子而谁)所以孔子连声称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这个董狐大约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先祖。
  当然,不止董狐一个人是这样,还有许多,只是很多没有留下姓名,做了无名英雄。齐国还有一家三兄弟,前赴后继,为了在齐国的《春秋》中如实记上一笔"崔杼弑其君",付出了两条人命。事情的起因是齐国的国君叫做齐庄公,庄公看中了他的臣子崔杼的妻子,就上她的床,这就给崔杼戴了一顶绿帽子,这还不打紧,庄公荒淫到又把崔杼的真帽子都送给了别人,等于把奸情都公诸于众了。崔杼非常恼火,就设计把庄公杀了。其实,崔杼的这位妻子也是二手货,是齐国的一个棠邑大夫的妻子,因为长得漂亮,崔杼看中了,棠公死后老崔就把她霸占了。看来两个人半斤八两,都是差不多的货色。国君被杀了,这是大事啊,齐国的太史就在《春秋》上写了一笔:"崔杼弑庄公"。崔杼看了,"杀之"。太史的弟弟来做太史,他仍旧这么写,崔杼又把他杀了。太史的小弟弟出来做太史,还是这么写。崔杼没办法了,杀不怕啊,他自己反倒怕了,于是只好"舍之",放了他。这件事被司马迁写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现在的中学教材里还选了它做范文。
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史官真的是六亲不认,刚正不阿的。这样写出来的《春秋》当然意义非凡啊。可惜后世再也难得看到这样的正史了。
  不过,我们这里要讲的《春秋》是特指的,它既不包括晋国的《春秋》,也不包括齐国的《春秋》,它是鲁国的《春秋》。原因在哪呢?是因为晋国的、齐国的以及其它诸侯国的《春秋》都不见了,到孔子的时候,只留下鲁国的《春秋》了,孔子是鲁国人,他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整理,把它拿来做为教育弟子的教材。因为有了孔子的手迹,所以这本鲁国的《春秋》后世就流传下来了,并成为"经"。
  但是,鲁国的《春秋》,写得很简单,它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时系年"的记事形式,全书只有16000余字,采用分条记录,故后世称之为编年体史书,与《史记》之后的纪传体史书都不一样。我们上面讲到的"赵盾弑其君","崔杼弑其君"也好,都只有寥寥几个字,鲁国的《春秋》也是一样。这就相当我们现在的"大事记"一样,既无因,又无过程,只是一个结果或者说一条事实,让后世的人搞不清白事情的原委。所以便有人在《春秋》的基础上作传。
  什么叫"传"呢?传就是阐释经的意义的文字,后来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文体,以传来解经,配经,经传就是这么来的。传其实也是一种史,司马迁作《史记》采用的就是这种纪传体。
  为《春秋》配传,也就是阐释《春秋》经的意义的传有三种。一种是叫《春秋左氏传》,是一个叫左丘明的人写的,这个左丘明到底是什么人呢,现在可能搞不清了。历史上又确实有一个叫左丘明的人,至少与孔子同时,因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还有两部分别称《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这三部"传"影响都很大,大家知道,西汉大儒董仲舒就是治公羊学的,也就是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而闻名天下的。这三部"传"有同有异,但是《朱子语类》中说"公、谷专解经,事则多出揣度"。因而写得最好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春秋左氏传》,后世又称它为《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它的价值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这本书记载有日食36次,其中33次与现代天文学的推断完全相同;发生于公元前687年的"星陨如雨"和公元前613年的"星孛于北斗"这两条记录,还是世界上关于天琴星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因此,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称《春秋》"为不刊之言,着将来之法,故能弥历千载,而其书独行"(《史通·六家》)正是这部《春秋》(包括《左传》),开创了中国的史学先河。
  因为有了这"传",春秋的内容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它把原来"大事记"里面所记的事件都交代了来龙去脉,而且文笔很生动,后世文学家又把它当做一部散文经典。我们要讲的《春秋》,实际上是指《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正史,称之为"中华第一史"毫不为过。后来司马迁写《史记》,就大量参考引用了《左传》,有些章节甚至全部照搬《左传》,没有人提起版权或者著作权官司。
  《春秋》的影响太大了。我们知道,关公在军营里读的就是《春秋》,我还敢说,他读的肯定是《左氏春秋》。一个武夫尚且在金戈铁马声中夜读《春秋》,可以想见一般的士人了。钱穆先生在论及孔子与春秋时这样说:"隋唐以前人尊孔子,《春秋》尤重于《论语》。两汉《春秋》列博士,而《春秋》又几乎是五经之冠冕。《论语》则与《尔雅》、《孝经》并列,不专设博士。以近代语说之,《论语》在当时,仅是一种中小学教科书,而《春秋》则是大学特定的讲座。"下及二程和朱子,才始提高《论语》地位超过了《春秋》,于是讲孔学的,更要研究《论语》了。但这一观点,到清代乾嘉以后又变了,似乎他们看《春秋》又复重过了《论语》。"只有最近十年,一般人意见,似乎较接近两宋之程朱,因此研究孔子,都重《论语》,而忽略了《春秋》。"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读到,《春秋》的地位有三变。一变在隋唐之际,从秦汉到隋唐,《春秋》的地位是五经之首,隋唐以后,确切地说是到了两宋,《论语》的地位才超过了《春秋》;二变是在清代乾嘉盛世,《论语》又不那么重要了,《春秋》复地位高涨;三变是在近年,《论语》又超过了《春秋》,故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难以胜数的《论语今读》之类的著作,但真正写得好的,我看还是李泽厚的。虽然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硬伤也不少。
  这样变来变去做什么呢?是为的啥呢?这个问题不难讨论,问题是说起来话长,这里不便深说。但不管怎么变,无非是在《春秋》《论语》之间起沉转折。
首页>> 文学论坛>> 春秋类>> 刘绪义 Liu Xuy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