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穆晓禾《玫瑰园打开了窗口》99章(节/首)深爱的魅力
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7-30 23:38:06    发表主题: 穆晓禾《玫瑰园打开了窗口》99章(节/首)深爱的魅力 引用并回复

穆晓禾《玫瑰园打开了窗口》99章(节/首)深爱的魅力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6]
文/ 山城子-李

这几天在“华语文学网”徜徉,不经意间就被一股异香牵引,抬头一看,原来是“玫瑰园打开了窗口”。呵呵!长长的一排,标识从1直到99,能不香吗?我一个一个窗口地驻足,每一驻足视线都被久久吸引,情感都被深深打动,审美都被徐徐打开。这儿,真的是太有魅力了,一种深爱的魅力。

魅力之一:明白晓畅,诗性化的口语表达。

一个人住在城市,没有什么地方可去。
每天,每天,我俯桌写作。过着一种寂寞的日子。(《窗口(一)》)

这是全诗的开头。很从容平静的叙述,就像画外的旁白,明白而晓畅,让你想象出诗人日复一日,孤独寂寞的写作生涯。自然又不能全是这样的句子,全是就不必分行了,那可能是一篇美丽的散文。这里更多的是诗性化的口语表达。

她不是那一只鸟儿,她的翅膀小小的,不敢大声说话
她怕惊醒我的笔触,她还是惊醒了我遥远的梦,梦中我的文字。(《窗口(二)》)

诗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口语入诗就要艺术起来。艺术起来的口语,就是诗性化的口语。我随便摘的这两行,怎见得是艺术的呢?因为诗人在几乎不见痕迹的用修辞格。两行中的“她”,如果暗指某种事物,就是拟人。而你要是觉得“她”就是爱人、情人、恋人,那就是拟物了。不想分清,则可统称为比拟。文本中提及的被惊醒的“笔触”、“梦”、“文字”,也统统属于比拟。其中一处还用了顶针。应当说,语言艺术大抵都是依赖于积极的修辞方法来实现的。

不说话,只是盯着我,盯疼了我第三颗纽扣。
捣衣女,你窃走了我的上午,让寂寞的过晌和暗夜无情地掉泪(《窗口(三)》)

前行的“盯”用了复沓,“疼”用了夸张,“第三颗纽扣”是拓展了的借代——借用心隐藏的位置来代替心。在《窗口(十一)》我还读到“盯疼我衬衫的第二颗纽扣”,我想这里穿的是中山装,而那里是开领衬衫吧?反正都是指代其后面的心。后行“窃走了我的上午”是用了异配,“过晌和暗夜无情地掉泪”是用时间状语置换主语的一种创新出来的修辞格。或许可以概念为“换主”吧?将来谁写《修辞学的沿革》,可以到这里找例子。
例子实在比比皆是。如不皆是,仅仅像我们生活中的口语,必陷入一味直白而苍白了。正是因为比比皆是,才显出诗人诗语的美丽和魅力。

魅力之二:轻灵的跳跃,意象的抒情。

那踏着秋踏着雪走来的信男信女,草穗闪着淡淡的光晕。
我注定为一个字负债累累,为无法说出而已说出的一句话。
冬天与春天比邻,一只鸟儿绕着窗口飞行。(《窗口(五)》)

第一行是行内的跳跃。信男信女从秋至冬,跳到草穗。使语言的内涵概括了四季。概括了四季的语言,构成的意象抒发了执着的深情。什么这样情深呢?
第二行字面上,或者说意象上的跳跃,就落实到那句话上了。什么话呢?当然是“我爱你”,还能是别的话么?
第三行又跳回季节,带出“一只鸟儿绕着窗口飞行”的意象来。这个意象就象征或隐喻着诗人深深爱着的事物了。

小草在歌唱,每朵花都有一颗心
我看见过众多动物会流泪,会有哀伤的眼神
这是某个人的隐秘,思念一个人一定会留下烙印
会烫伤脾胃,会在某处深埋一粒种子(《窗口(五十七)》)

这四行从植物跳跃到动物,再从动物跳跃到人类,及人类的行为上来。四行诗递升出三个意象,将诗人丰富细腻的情感一步紧似一步地张扬,落脚到“深埋一粒种子”。什么种子呢?当然是“爱”的种子。
尽管每一个窗口都不是很大(均匀得都是12行),但这逼仄的空间并不能妨碍诗人笔触轻灵的跳跃。而每一次跳跃,都是为了结构一个新的意象;每一个新的意象,都是为了更深入的抒情。
可以说,穆晓禾的“窗口诗”,章章(首首)都是这样小雀子般轻灵于繁枝密叶间,跳着、啭着、啄着,像一个个特写镜头的叠印,令人目不暇接了。

魅力之三:朦胧的象征,迷离的隐喻。

象征和隐喻,是现代诗歌(特别是后现代流派诗人群落)常用常新的手法。穆晓禾的这部长达99个章节的《玫瑰园打开了窗口》,这个“玫瑰园”就是象征,它象征着爱情,象征着幸福。而打开的“窗口”,就是吸引,就是诱惑,就是徘徊留连,同时也是可以进出的爱门。如何出入呢?就有一只小鸟,飞过来,飞过去的出现在许多章节中。这是作品给我的总的印象。
至于到具体的文本,其朦胧的象征,迷离的隐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请看:

但我们会置换你我,置换瓶子的形状和颜色
水至清则无形,情至爱亦无形(《窗口(六十九)》)

第一行的“瓶子”,其象征意义很是朦胧。从浅层的意思看,那应是爱的形式,而“形状和颜色”则是爱的内容。但我读这一章的感觉,诗人说的绝非男女之爱,诗人是在论诗呢!这一论诗,文本中的“你我”也不是“你我”了,而是诗(你)与诗人(我)。这样那“瓶子”就不再是象征,而是诗的形式的隐喻了。就是说,诗的形式也要不断的创新。事实上,这部“窗口诗”,就在形式上实现了宏观的创新,这正是我所以踌躇于将每个“窗口”,是数量为章,还是节,还是首呢?
第二行的两个“无形”,则是对“不断变化”,亦即“创新”的隐喻。实在迷离的可以。

三十三年过去了,我每打开一扇窗口
都惊讶于窗口处的花朵,一朵朵无名的花
于是,我的人生无语相向,默不作声(《窗口(八十五)》)

这三行诗中的“窗口”、“花朵”、“一朵朵无名的花” “无语相向”、“默不作声”,在构成的系列意象当中,形成了一个隐喻链。那“窗口”其实就是诗人不舍须臾的电脑屏幕和网络页面,“花朵”就是诗人挚爱的诗,“一朵朵无名的花” 是诗歌论坛网友们贴出的新作,“无语相向”、“默不作声”,形象地概括了孤独寂寞的诗人生。

站在爱情的季节的人
你不要做一位卖伞者
你要盯着我的眼睛,盯着来路
盯着那个四处躲雨的人
用一把伞告诉他一个消息
拥有伞的人是幸福的
每一把伞上都竹刻着一个人的名字(《窗口(二五)》)

这第二十五个《窗口》,也许是从《雨巷》里生发出的灵感。被我略去的前5行诗,已经能说明我的判断。后面这7行,又是一系列的迷离扑朔的隐喻过程。这里的“伞”,已经不是《雨巷》里的伞,而是《雨巷》,是诗。诗是最高雅的文学形式,是最高雅的语言艺术,是性情中人的精神家园。因此“不要做一位卖伞者”,诗是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再商品化。“来路”是源渊流长的中华诗脉。“四处躲雨的人”是迷失了精神家园的人。“拥有伞的人”是酷爱诗艺的诗人。而“每一把伞”就是每一首诗。经过这样的理解,诗人于诗的深爱之情之原因之幸福感,就跃然于界面了。

魅力之四:冷静的哲思,现代的警句。

循着这一排窗口的徜徉徘徊,感受的不仅仅是缤纷绚丽,也不仅仅是缠绵悱恻,时不时就从窗口飞出一只纸飞机,或者一只翩然的妩媚,令人惊讶、惊喜,而又惊慕。我想说的是诗人那种冷静的哲思,并从哲思中凝成的现代的诗的警句。

你离我越近,我就越看不清你的容貌。(《窗口(三)》)

表面的直叙,已经道出了无数零距离真实的视觉情形;而透过表层深入进去就遇到了“遇事者迷,旁观者清”的格言。隐藏在深层的道理,如果从诗的创作上来说,诗人距离自己的作品是最近的了,每有篇成,不知优劣,急于贴到论坛,期望斑竹加精,留下的文字却说你是流口水。而有时仿佛不经意的几行发表出去,又赢得一片赞扬。我是深有感触的呀!

人走过的地方就是路,一只脚迈过另一只脚迈过的空间。(《窗口(十四)》)

想到鲁迅先生关于路的名言,那时人人皆知的了。这里的“一只脚迈过另一只脚迈过的空间”,说的何等的符合情形,何等的艺术,又何等的出新。诗人们哪,沿着你酷爱、苦爱、哭爱的事物走下去吧!

四季充满了年年,快乐的人寻找一把椅子落座。(《窗口(十五)》)

呵呵!我认定的哲思警句就是某种艺术的实话实说。“四季充满了年年”,哪一年不是由春夏秋冬序列的呢?“快乐的人寻找一把椅子落座”,谁最快乐呢?当然是拥抱诗的人。我本人就视诗为人生雅伴儿,我也是快乐的人。落座的那把椅子,是椅子也不是椅子。坐在屏前就是椅子,漫步旷野的孤独不是椅子,却是诗生活的椅子。

这一生,这一世,我只与人间美好的词语为伴(《窗口(四十三)》)

这一句,应当输进注册时那个“签名”的位置去。我签的是“诗是人生的雅伴儿”。不知穆晓禾是否这样或那样地签过?签到这个位置的词语,无疑都是很有些魅力的句子。

魅力之五:雅俗共赏,多重的审美。

十几年前,我就幻想自己能写出多重审美的诗。但也只停留于幻想,因为一直被传统的直白桎捁着,脱不出身来。现在经过网上的不断学习,觉得并非很困难了。今天学习穆晓禾的诗,又注意到了这一点。

南方以南,春天来路不明,我看见你清靓的身体。
我们失约了整整一个世纪,我将为你守护在季节的两端。(《窗口(五)》)

这两行诗,我可以理解为青春涌动时,意象中就看到了所爱“清靓的身体”,好长时间没有约会了,正处在雨季的你呀,我要百般地呵护你。
你却可以理解为你所爱的这个诗的春天,是从哪里绿起来的呢?看到其中令人高兴的诗脉的涌动。屈指而计已经有百余年萧条了,为诗的繁荣,我们应当揉传统与现代于一炉,努力出新才是。

你和我,明天是今天的枝桠和花朵
我们穿着农装,迎着晨露,迎着昏鸦
迎着一条通往葡萄庄园的小路,担水的人
一路滴答,一路青草,一路的春天
你是我的爱人,你是我的前世和来生
你渐渐发胖的身体,倚伴家的门框
我只有抱起你,才能通过这一段人生 (《窗口(二二)》)

这大半首诗,我可以读出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享受,不乏执着、甜蜜、美满,也不乏真诚、纯情、深挚。
你是个诗人,对诗的炽爱一如对爱人、情人、恋人。不乏对现代诗繁荣的期待,要朴实、向下、真实、要有声有色有味。诗人爱诗不仅仅是这一辈子,冥冥中前世来生都爱的。此生必为诗的繁荣,为诗的走进寻常百姓家而努力,携诗而前行。

当我们重新认识爱情,了解它的价值
我要紧紧地抱住你,抱住过去
抱住一只土做的陶罐,水样的女人
抱住被爱包围的遭遇爱情的人 《窗口》(二四)

这四行我可以从字面的意义读出缠绵的浪漫,你作为诗人,一定会读出“重新认识爱情”,就是重新认识诗,抱住现代,也不放弃传统,大家团结起来,共同营造时代的精神家园。

事实上徜徉穆晓禾的玫瑰窗口,从整体上看,宏观地看,就设定了多重的审美。
首先是大众化的审美,集中在爱情上。乡下转贴时写下的按语是这种审美的代言。按语说:“这是一部用诗歌来表达爱情的作品,作者试图通过九十九个章节来诠释令人心悸的情愫,把爱与情完全地呈现在你我的面前,像一盏灯火照亮了无数个在爱情里沉迷的男男女女,也让无数的孤男寡女为之感动和落泪。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哭诉,情的冗唱,是献给爱人的99朵玫瑰,在网络里曾被无数的人所喜欢。”
非大众化的审美却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审美是基于现代诗的特点而实现的。具体说就是现代诗的象征和隐喻手法的普遍使用。再具体到这部诗作上,如果把“爱情”看作是一种博大的象征,或者是广泛的隐喻,那末诗人倾注的深深之爱的审美指向就可以随着读者所爱的不同而转换了。我觉得诗人穆晓禾再这部诗中,更多时候是把诗喻成了爱人,因之所抒发的深沉、深刻、深挚之爱之痛之喜,便都是对诗而言的。如果读者是画家、是歌手、是演员,是完全可以读出他们为事业的发展而歌而哭的共鸣的。
这就是诗的多重审美,只有多重审美的诗,才可以雅俗共赏,才可以普及,才可以重建人类最高雅的精神家园。

呀嗨!这玫瑰园呀!这99个窗口呀!凝结了一个诗人的执着、睿智和才华,昭示着真爱、挚爱和深爱。如何不魅力而又美丽呢?
让我北望中原大地,向诗人深深地表示谢意吧——让我看到了中国现代诗的天光正在亮丽起来。
——2007-7-29/30 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shanchengzil@163.com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杨光
秀才


注册时间: 2006-06-01
帖子: 683

杨光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07 00:54:1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评得深入细致
山城子老师越写越漂亮了
_________________
杨光的语言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guagespace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1 01:14:0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杨光 写到:
评得深入细致
山城子老师越写越漂亮了


——谢谢杨光的勉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郝月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8-12
帖子: 12

郝月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2 00:24:5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Smile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2 07:36:0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郝月 写到:
Smile


问好! Laughing Laughing Laughing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若邪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8-14
帖子: 11

若邪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4 08:39:21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Very Happy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