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问花橘子洲
茹石
童生


注册时间: 2009-07-01
帖子: 43
来自: 中国内蒙古
茹石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5-06-14 00:24:03    发表主题: 问花橘子洲 引用并回复

坐在过道边,不便透过舷窗看云。百无聊赖,取出座椅背兜里的报纸随意翻阅,目光被一篇《陌上花开》的文章攫获。照例是讲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思念归宁的夫人,情不能禁,派人捎去一封书信,一封只有九个字的书信——这桩千秋韵事。也照例是拿“陌上花开,请缓缓归矣 !”这九个字说事;但能循情究理、曲尽柔肠演绎成一篇三千余字的曼妙华章,不得不打心底里钦佩作者的才华。收起报纸,思绪仍在春野阡陌上飘逸。

走下舷梯,周身的毛孔不自觉地张开,呼吸迎候已久的热情。黄花机场环抱在起伏的绿荫中,时近中秋,湘楚之地纵暖也不似三春花发吧?不啻,从黄花机场乘坐大巴前往长沙市区,道路两侧枝头上红的、粉的,一嘟噜一嘟噜的花朵,竞相争艳。进入市区,在两条长街上又见这身姿瘦弱,枝丫收敛,盛情怒放的花树夹道相迎。湖南别称芙蓉国,这花树莫非木芙蓉?

感觉长沙很实际,门楼铺面少有刻意的造作与炫耀。在花的明艳与叶的朗润反衬下,街市的色调有些低沉、粗糙。我和老刘在长沙汽车南站下车,买好第二天下午三点去往韶山的客车票,就近找了家旅馆登记住下,冲洗了身上的汗渍。下楼,夕阳已不见踪影。有风流动——熏风搅动粘滞的空间,慵懒的暮色漫上心头。两人在旅馆门厅右侧的“湘食香味”快餐店坐下,选来选去,只有青椒面合口,将就一顿晚餐。等面端上来,仔细一瞧,碗里沉浮的“碎玉”,全然不是我们通常炒菜吃的青椒,乃是青绿色的小尖椒。我按箸踟蹰,老刘一个劲鼓动说很香、不辣,辣椒能怯湿气,入乡随俗,吃点对身体大有裨益。试着夹根面条,滑溜入口,舌尖感觉一丝的尖辣,很快分散开来,满口辣香诱人食欲。于是不再畏惧,连汤带面,大口朵颐,汤尽汗出,淋漓酣爽。许久,与麻、火、香纠结在一起的辣味仍还在嘴唇上跳舞。因而,想起伟人毛泽东的那句“不辣不革命”的戏言。

在长沙有一个上午的空闲,两人在岳麓山和橘子洲两处景观中选定去橘子洲游玩。去看橘子洲仿佛是沉积在心底的一个约定,似乎无关风景。从长沙的城市地图上看,橘子洲像一艘长船嵌入江心。这“船”的宽阔远远出乎想象,林木楼舍,阻断望眼,全然忘乎是在江渚之上。我俩顺着林间曲径,边走边看。蓦地,清甜、暖润的香气触动鼻息,牵动思绪。凝神搜寻,目光定位在一树桂花上。一缀儿一缀儿细碎的花儿俏没声地从枝叶间露出笑脸。每每香息渐浓,着意搜寻,近处肯定有一棵桂树,一树金桂,或是银桂。金桂温婉,银桂腼腆。停下来,嗅一阵子花香,桂花的芬芳中有种说不上的亲切。此行,碰巧赶上了丹桂飘香的季节,橘子洲上未见橘树先闻桂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笑语声,电频车的影子从左侧较宽的路面一闪而过。眼前呈现一段开阔的草地。或三五棵、或六七树同科目的花木小聚一处。树底落英无声,枝头花语盈盈。喜见昨天初见的那种花树,特显眼,除红色、粉色之外,还有白色的,或浓妆艳抹,或素面朝天,在慵懒的阳光下,流泻几多任性与轻漫。桂树让人像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淑女,典雅、温婉;此木能够读出更多现代、时尚的元素。我俩停下来,看一对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拣拾树下的落花,在一片恬静的草地上连缀成“心”形图案,用“心”创意,在镜头前摆弄出种种造型。这功夫,一位园林工人推着手推车经过,车箱里堆着挖除了的花草和一把铁锹。我紧赶几步,相跟了一段路,终于鼓足了勇气招呼道:“天这么热,您辛苦了!” 

推车人放慢脚步,偏过脸看看我,连声说:“还好,还好。”
我介绍说,我们从内蒙古来,那边已经雾冷霜寒,叶落草枯;这边依然赤日炎炎,花红柳绿。
“内蒙古——我去过那里,”迷缝着的眼睛从纵横交错的皱纹间张开,明显一亮。园林工人告诉我,前年夏天他儿子带一家人到内蒙旅游,去过神舟飞船降落的地方。那里的天空真蓝,天气凉快、舒服,羊肉特别好吃。
“这边的好多花木,我们那边都没有。”我俩边走边聊,随见随问。
于是,有幸识得那艳丽花树,是紫薇,又名百日红;那在草地上连起爱“心”的,正是木芙蓉坠落的花朵——我错以为是扶桑;老刘不予认可的就是石榴,反季开花的石榴。接近江岸一侧的路畔,那种枝梢挤满小金花、间或满缀小灯笼样果壳,有些个张扬、陶醉的高树,让我领教了 “南腔北调”的困惑。
“楠树?”楠木之外还有“楠树”——我思忖。
“不是的。”推车人晃着脑袋,重又复述了一遍。
“楝树?”
又是摇头。
我也只好摇头。

谢过园林工人,跑步赶上在前边岔道口上等我的老刘。路口的指向牌上书:《沁园春•长沙》诗词碑刻。老刘开我玩笑说,“喜欢花花草草的男人,肯定多情!哈哈。我对历史人物还稍稍有点兴趣。”走出不到百步,见一直径不足五米的小花坛,花坛前横坐一块米黄色的长石,立面上镌刻着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描了朱漆的字迹从斑驳不平的石面上浮起。花坛用红砖立砌,圆形,池面略略盈出地面。红的、白的草花星星点点地张着小嘴,似与我俩一起默诵。“写得真好!”老刘自顾自地点点头,咂咂嘴唇。是啊,一处景观能够成为名胜,往往离不开人文。仔细端详落款的时间:一九二五年十月十六日——差一个月零三天——八十八年前,头顶的苍天,脚下的大地,身边的江流,眼外的山麓,曾见证毛泽东这位世纪伟人的家国情怀。

洲上居然有湖。湖面几亩见方。花草、树木、白石、仿木围栏、玉色拱桥、方亭翘角……宁静、清晰的倒影,蒙蒙的天光以及水边一片片清润的莲叶,莲叶间几茎清甜莲花,都仿佛时光无言的咏叹,给这镜子般的湖面平添了几分内秀。湖水如此清澈,无疑与江水同源。目光移开湖面,蓦然看到一片白茫茫的水光,一角长亭端坐江边。横梁上悬一黑色木匾,上书四个篆字,细辨是“朱张渡亭”四字。亭前双柱有联,行草体,同样是黑底绿字。一柱上是“渡口忆朱张抵掌纵谈千古事”,一柱上是“洲头看云水凭栏醉写一江秋”。读亭前木牌上简介,方知“朱”指朱熹,“张”代“张栻”。朱熹是宋理学家的代表;张栻不知其谁。两月前读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之前也还看过一些文史书籍,对张栻和“朱张会讲”没有半点印象。自愧孤陋寡闻之余,惊诧这片洲渚——人文原来如此深厚。

长亭内,一位肩平背直、须发斑然的老者指点江岸,在为两个学生样的年轻人讲说。见老者转身欲行,老刘上前颔首问好。
“刚才,我们在后边听您讲话,听出来您是个大学问家。想跟您请教一下,这张栻——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您老千万不要介意!”
老者瞅瞅老刘,又看看我。先问我俩从哪里来,然后像是解谅了我俩的无知。介绍说:这张栻么,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不然,朱熹不会从福建远足千里专程前来长沙造访,跟他切磋学问。当时,张栻在岳麓学院讲学,据传有上千弟子。朱熹与张栻在岳麓学院讲经辩理,那就好比两个顶尖的武林高手切磋技艺,前来求师问道者络绎不绝,以至有“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的盛况。老者介绍,张栻的知行观很超前,当时他就有“行重于知”的观念,倡导躬行践履。后来的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蔡鄂、毛泽东等诸多湖南名人都受他的影响,重视经世致用,坚信实践出真知,以至有近代中国“中兴将相,十九湖湘”之说。
老者双颊露出骄傲的神色。

离开朱张渡亭,缘一条砖砌的人行道,穿越一片幽静的竹林,眼前呈现另一番景致。橘子树像一支整齐有序的方阵,一排十数株,沿着水泥路漫开,偶或一棵高大的果树抢过视线。硕大的果实隐在枝叶间,像在思想什么,颜色比橘子深碧。我和老刘抬头打量了老半天,就橘树的同科果木与果实形体在脑海里搜寻,恍然想到是柚子。边走、边看、边想,橘子黄熟时,绿叶间亮起一盏盏小灯笼,那该是多么温馨、曼妙的景象。老刘从树下拣起一枚橘子,扳了一瓣让我品尝。滞留在舌尖上酸涩,彻底地搅乱了空气里弥漫的清香。

橘林在突兀矗立的堡垒一样横亘面前的建筑体下停住了脚步。路转景移,一张熟悉的面容映入眼睑,从侧影慢步走向正面,从正面走向另一侧,不同的视角,不变的神情与风采。这是我有生以来亲见的最为壮观的雕像,之前,我在一位朋友的QQ像册上看到过她在这座雕像前的留影,以为雕像坐落在哪座名山中,辟山凿岩而成形。伫立在巨大的雕像前,恍若读出了“青年毛泽东”嘴角边隐含的自信,目光里闪烁的坚毅,额头上凝固的真知灼见,发际间蓄集的思想风暴。清俊、平和的面容上激荡着“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气概,隐忍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悲悯与沉郁。在为老刘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忽想:创意者的初衷,是雕造一座历史的记忆,还是单纯为了造作一处奇伟景观?游客频频留影,是出自心中的敬仰之情,还是仅仅为“到此一游”而存照?

热浪逼仄,汗液顺着睫毛流淌,迷湿了眼目。感觉鬓发贴面,面颊潮红;感觉汗气蒸透了后背的衣衫;感觉阳光无所不在。

橘子洲头像一艘巨舰的船头挺进江流,问天台是其壮阔的甲板。看到“问天台”三个字的第一眼,我想到的是屈原,想到屈原的《天问》。两千多年前屈原向苍天提出三百多个疑问,是在汨罗江边?恍然省悟,当年毛泽东独立寒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的是“天”,是要苍天来做答!
伫立洲头。

江面平静,辨不清水流的方向。望去水气迷蒙,全然不见百舸争流的景象。以至徐久,连一只游船都不曾闯入视野。陆地速度的不断升级,已使船运时代江面樯帆林立的盛况成为永久的历史。微波揉皱了一幢幢高楼在江心自恋的照影亦或探寻的倒影。恍惚间,时光的碎影从迷蒙的波光间泛起——眼前浮现仰天长啸的身影,望江慨叹的身影,茫然奔命的身影,有长袍,有短褐,有肉坦,剑指长天者有之,怒发冲冠者有之,奔走呼号有之,哭天抢地者有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漫江碧透”的清丽江波中,闪烁刀剑的寒光;“万山红遍”的美好秋色里,隐含血色的残烈!

抬头,群峰叠翠的山麓映入眼帘。
瞅着望江沉思的老刘,想说“自有史以来,问天者、问道者口传书载不乏其人;问花者,其志虽微,然必将大有来者!”没说出口。
忍不住偷笑。
_________________
抒如石之情,书如石之志。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