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三国谈兵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04-16 05:55:06    发表主题: 三国谈兵 引用并回复

三国谈兵之一:荆襄得失与蜀汉兴衰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时,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中向刘备提出“据荆州,取西蜀,争天下”的战略方针。其实,东吴战略家鲁肃也曾向孙权建议过这种战略构想。当时有眼光的几位政治军事人物都看到了荆襄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也就是后来曹操与刘备及孙权三方拼力争夺荆襄的原因。

荆襄位于战略要冲,无论是西进巴蜀,北伐中原或东征江南都十分便利。所以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谋划,在与东吴联手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迅速占据荆州作为立足之地,然后西进入川夺取刘璋的西蜀从而得以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在同时据有荆州,益州(四川)及汉中后,威震华夏,实力达到巅峰状态,于是自立为汉中王。此时刘备争夺天下的条件远好过其先祖刘邦。

非常遗憾的是,刘备诸葛亮在离开荆州西取巴蜀时让仅为将才而非帅才的关羽留守荆州。关羽是傲视群雄的一代勇将,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不具政治眼光不懂外交策略,因此导致同时与曹魏和东吴为敌。荆襄是强敌环视的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刘备诸葛亮取得巴蜀后又不及时调军增援策应关羽巩固荆州根据地,以致关羽在魏吴两面受敌,最终败死于东吴名将吕蒙之手。

刘备坐视关羽荆州败亡之后才似乎大梦初醒,情急之下调动大军以为关羽张飞报仇为名兴兵伐吴。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苦劝坚持在不恰当的时候伐吴,而且并没带高级智囊,随行战将中除年迈老将黄忠外都是些普通将领,象赵云,马超,魏延等几位能征惯战的名将都没带上。在和东吴对阵时,打了半辈子仗的刘备竟然违背兵法依山林连营结寨,重蹈曹操赤壁铁锁连船的覆辙,给东吴年青统帅陆逊以可乘之机,最终被一把大火烧得一败涂地。刘备伐吴之战还分兵人马于长江两岸沿江进兵,表面上声势浩大,实则致使自己两岸兵马各自为战无法互相救援。整个伐吴战争刘备昏招迭出败象迭现,最后人马几乎丧尽。结果是既失荆州重地及关羽军马,再失蜀中大批军力,使蜀汉元气大伤,刘备自己也后悔莫及无颜回成都,病死在白帝城。

荆州一失,蜀汉失去以荆州为前沿根据地北伐曹魏或东征吴国的绝佳战略条件,只能偏安于西南一隅,从此走向衰弱。尽管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无奈蜀道艰难路途遥远,运兵运粮都费力费时,加上诸葛亮用兵谨慎不肯出奇兵冒险,长途征战粮道始终受制于人,虽然诸葛亮鞠躬尽瘁竭尽全力,却只能徒劳无功死而后已。

当时的荆襄地区物产丰饶,足以养兵几十万,而且交通便利,出兵快捷。关中八百里秦川也是如此。所以中国历史上占据蜀中的政权如果要想争夺天下必须同时兼而占有至少荆襄或关中之一作为用兵前沿方才有成功的可能。刘邦就是在从四川成功夺取关中平原之后才能够东出潼关与项羽争夺天下并最后获得成功的。这也是历史上从四川出兵成功取得天下的唯一一次。楚汉时如果韩信不能暗渡陈仓击败三秦夺取关中,刘邦也就只能困死于蜀中。

刘备诸葛亮首先错在留关羽守荆州,进而在夺取西蜀后又不及时增援策应苦战曹仁的关羽荆州军马,结果一错再错。所以真正“大意失荆州”的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诸葛亮。得荆州,蜀汉兴;失荆州,蜀汉衰。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04-22 06:17:4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三国谈兵之二:街亭之失与乌巢之失



三国时代,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英才辈出,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大剧。其中的杰出人物诸葛亮千百年来被誉为智慧的化身,说他神机妙算料敌如神。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政治行政才能大过军事才能,治国成就大过军事成就。只是由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尊刘抑曹政治倾向,所以在这部演义小说中人为地拔高蜀汉人物而贬低曹魏人物。

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三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役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与曹操的赤壁之战和陆逊与刘备的夷陵之战。

古代冷兵器战争时代由于运输工具的限制,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强调粮草后勤供应的重要性。一旦大军粮草供应断绝,军心必定不稳,斗志一丧,不战也溃,即使统帅有再高的指挥才能也无济于事。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就在袁绍军的乌巢之失上。本来在战争开始时袁军占尽优势,以十敌一,强弱过于悬殊,曹操几乎丧失信心准备撤兵罢战放弃对抗。关键在于袁绍驾驭下属不力不能妥善用人,致使谋士许攸叛逃然后向曹操道出乌巢袁军粮仓的致命弱点,导致曹操亲率大军夜袭乌巢夺粮烧粮成功,一举奠定曹军胜机。

袁绍作为三军统帅对自己粮仓重视不够,指派醉酒将军淳于琼及数量不足的军士驻守乌巢,遭致失粮仓而全局震动全军崩溃。谁知后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攻取曹魏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诸葛亮北伐曹魏因为后勤供应线太长,粮道对战争的胜负极为关键。街亭就是蜀军北进的粮道要冲。但是由于街亭不是易守难攻之要塞,无险要可守,所以当时须得派一得力上将统帅足够精兵才有可能守住街亭保障蜀汉北伐大军的粮草供应。但是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并不知人善任,在立功心切的参军马谡的要求下让他率部分军马去驻守街亭。马谡本来是诸葛亮帐下一出谋划策整理文书的参谋人员,并没有实际领兵作战过。其实当时诸葛亮完全可以派其他有实战领兵经验的上将领重兵去守街亭,但由于多年来马谡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而且在诸葛亮平南时提出过“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正确方针,诸葛亮对他颇有好感,于是不顾刘备临终前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告诫,把街亭要地交给只能纸上谈兵的马谡去守。最终导致街亭之失。

表面上马谡的失街亭时是因为没有遵从诸葛亮的事先嘱咐在五路总口下寨扎营而是到土山屯兵所致。其实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加上无险可守,即使在路口下寨据守也很难挡住曹魏数倍乃至十倍大军洪水般的冲击。关键是诸葛亮对街亭粮道的重要虽有认识但却重视不够,派兵不足。这非常类似于袁绍对乌巢的态度。诸葛亮当时四处派兵造成兵力过于分散,没能做到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寻机歼敌。反观诸葛亮的劲敌司马懿的用兵特点就是集中兵力,敏锐的抓住战机,闪电般的迅速出击,往往给敌人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一击而中。司马懿遭贬下野刚复出时闻听新城孟达造反,他不通报朝廷就非常迅速秘密带兵直取新城,孟达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司马懿一举灭掉。因为司马懿深知兵贵神速攻敌不备的道理,一点不拖泥带水。司马懿在攻取街亭后也同样马不停蹄亲率大军直取诸葛亮屯粮之地西城,反应比诸葛亮快了很多。诸葛亮在已经得知街亭失守后却仍在分散派兵并组织运粮,却根本没有料到司马懿大军来得这么快。等到发现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时身边已无军可调,万般无奈来了个焚香弹琴的“空城计”与司马懿生死相赌。出人意料的是司马懿在诸葛亮的空城面前却不顾儿子司马昭和其他将军的攻城苦劝而引军退去,表面上是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住,从此留下历史悬案。其实司马懿心机极深,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如果当时他面对西城空城以数万大军一举擒杀诸葛亮,那么他自己在曹魏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以曹家父子对他的猜忌,只要他擒杀了诸葛亮,蜀汉北犯的威胁一旦彻底解除,司马懿的兵权很快就会被解除,那么后来的历史就必定会改写,三国也就不能归晋了。

街亭之失后蜀军粮道已断,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只好无功而返。由于诸葛亮的谨慎小心和司马懿的暗中纵敌,蜀汉大军得以全军安然而退,而不象当年袁绍失乌巢那样被曹操无情追杀遭致全军崩溃一蹶不振。但是诸葛亮北伐劳而无功,胜机已失,后果太严重。于是马谡就成了诸葛亮的代罪羔羊被诸葛亮挥泪斩首。

蜀汉作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如果不思进取发展壮大就只能坐以待毙,蜀汉先主刘备和丞相诸葛亮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但是,刘备诸葛亮在向外扩张发展时并没有把握住关键机会取胜,从而失去良机。刘备东征伐吴时没有吸取曹操赤壁之败的教训,依山林连营扎寨,犯了曹操铁索连船的同样致命错误,结果被东吴后起名将陆逊迅速抓住战机火烧连营,刘备遭到惨败,蜀汉失去东进发展机会。陆上连营水上锁船虽能固守一时,但却从根本上丧失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用兵机动性,是败兵之道。

而诸葛亮北伐攻魏时也没有吸取袁绍乌巢之失的教训,同样选将失误派兵不足,失去粮道重地,从而也失去取胜良机。《三国演义》作者借其中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口说诸葛亮是“卧龙出山得其主不得其时”,意思是诸葛亮生不逢时。这是为诸葛亮辩护。其实诸葛亮本来是有取胜机会的,象魏延建议的从子午谷出奇兵袭长安等,只是诸葛亮过于谨慎和对魏延马谡等不能知人善任,导致良机从手上溜走,最终诸葛亮鞠躬尽瘁劳而无功,留下千古遗憾。

其实进一步说,刘备在夺取西川汉中加上关羽占据荆州时争夺天下的条件比他祖先刘邦当年仅据汉中与项羽争天下的条件要好很多,关键是刘邦能够屡败屡战心理强脸皮厚输得起,而刘备开始时尚能做得到败中崛起,所以得以建立蜀汉政权。但后来称帝后却做不到了,夷陵一败心理崩溃,再也站不起来。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04-22 06:18:1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三国谈兵之三:巨鹿之战,井陉之战与街亭之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有名的对联提到两个典故: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破釜沉舟是说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奋力一搏终会成功,卧薪尝胆是说忍辱负重下定决心奋力拼搏也可最终成功。

在秦末发生的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度过漳河进击强大的秦军,项羽命令军士破釜沉舟,断绝退路只能向前。结果军士们个个奋勇上下齐心与强敌秦军以死相拼,最后绝地逢生,彻底战胜敌军。在战争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项羽也因此一战成名,勇冠三军,威震天下,成为西楚霸王。

韩信是楚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指挥作战军事谋略首屈一指。在楚汉战争期间曾创造出许多经典战例流传千古,井陉之战就是其中一例。在井陉之战中韩信率领汉军对赵军之战也是以少对多,以弱对强之战。但是他超出常规思维率军背水列阵,开战以后先败后胜,从绝地反击,彻底击败赵军。

巨鹿之战和井陉之战都是兵法中“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战法。

在巨鹿之战和井陉之战中,除了将领高超的指挥艺术大胆的谋略外,己方将士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勇气极为重要,如果稍有胆怯,战线一旦崩溃,结局就会完全两样。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与士兵们破釜沉舟,具有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属于勇猛之将;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不着痕迹地置己军于绝地,同时又布疑兵于敌后,属于智谋之将。

三国时代的蜀汉参军马谡熟读兵书,是个很好的参谋人才,曾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在伴随诸葛亮南征平乱时,提出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精辟战略方针。但马谡并无亲自领兵作战的经验。在北伐曹魏时诸葛亮却在马谡的要求下让他领兵去守街亭要道。熟知历史的马谡对巨鹿之战和井陉之战应该是了如指掌,并想刻意仿效。于是屯兵于土山,也希望自己的军士被敌军围困以后绝地反击,拼死一搏,以居高临下的地形地理优势势如破竹地战胜敌军。谁知蜀军的心理素质远不如巨鹿之战的楚军和井陉之战的汉军,蜀军几次向山下敌军冲击不见成效之后就信心尽失,军心彻底瓦解,虽有王平在外策应也无济于事。最后蜀军街亭惨败,马谡丧师失地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诸葛亮认为自己用人不当而自贬三级。

其实诸葛亮除了用人不当之外还犯有另外两个自己没有说出来的军事错误:一是蜀军北伐曹魏本来是以少对多以弱击强,在军事上应该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寻机歼敌。但诸葛亮却为了布疑兵而调动将领几处派兵。正是因为诸葛亮过于分散兵力所以各处兵力都明显不足。甚至造成后来街亭之败后在司马懿大军兵临西城时万不得已只好用空城计对敌;第二个错误是是料敌不足,他知道街亭的重要性和敌人有可能来袭,但没料到司马懿会亲率主力大军前来夺取街亭(三国真实历史是曹魏名将张郃率大军夺街亭)。诸葛亮即使派其他得力将领率军按他的计划在街亭路口扎寨也根本无法守住街亭,因为一是兵力太过悬殊二是街亭根本无险可守!也许马谡看到街亭无险可守就别出心裁用了个屯兵土山的昏招。可能也是由于被围后出击太晚,兵士们因为水道被断饥渴难捱体力疲惫而无法神勇起来遭致惨败。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优秀将领面对战场情势需要随机应变,已有的战法战例绝不可生搬硬套。古往今来既有很多勇气智谋兼备的名将,也有只能纸上谈兵的将军,象战国时的赵括,三国时的马谡,以及当今闻名遐迩的张将军毛将军等等。

七绝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胆气豪,中原逐鹿在今朝。
两强相遇拼骁勇,百里秦关听楚箫。

七绝 井阱之战

韩信陈兵背水边,如同项羽破舟船。
三军若是心稍怯,胜负难知在瞬间。

五绝 叹马谡

本是帐前参,偏争独领军。
街亭无险守,难与众敌拼。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04-22 06:18:4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三国谈兵之四:街亭之战与孟良崮之战


三国时蜀汉参军马谡奉命守街亭要道,其实他和诸葛亮战前都没未曾料到曹魏司马懿会亲率主力大军袭夺街亭,所以才有马谡签下生死军令状,诸葛亮同意让他一试的情况。因为在无险可守的街亭要顶住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如果兵力太少即使按诸葛亮的预设方案在路口下寨也根本不可能成功守住街亭。于是马谡自作主张屯兵于土山绝地,打算仿效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列阵,期望蜀军“置于死地而后生”。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蜀军出击时机太晚且无以死相拼的决心和勇气,最后惨败丢失街亭,马谡也赔上了性命被诸葛亮挥泪斩首。

从蜀魏双方街亭之战的战前调兵布局来看,司马懿显然胜过诸葛亮一筹;与诸葛亮仅派马谡及少数人马驻守蜀军粮道街亭相比,司马懿能亲率主力大军袭夺街亭,可见司马懿比诸葛亮更重视街亭的战略价值。纵观整个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蜀魏交战情况,司马懿以静制动指挥若定临危不乱,多数时候能料敌于诸葛亮之先,军事才能实际上高于诸葛亮。最后在曹魏没有重大损失情况下使劳而无功的诸葛亮累死五丈原。诸葛亮平生太过谨慎不肯冒险,几次失去出奇制胜的良机。其中最为可惜的是轻易放弃魏延从子午谷出奇兵袭长安的建议。其实这个计谋比后来邓艾偷渡阴平灭蜀的胜算更大。只是由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尊刘抑曹倾向而神话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时时处处神机妙算但实际上次次都并无战略收获。

诸葛亮的街亭之失很类似袁绍的乌巢之失:街亭是蜀军粮道,乌巢是袁军粮仓;诸葛亮派空谈参军马谡率少数兵力守粮道,袁绍派嗜酒大将淳于琼率少数兵力守粮仓;显然都是对己方战略要点重视不够,失一要点而全局崩溃,犯的都是同样的致命错误。曹操率主力夜袭乌巢烧毁袁军军粮;司马懿率主力袭夺街亭断蜀军粮道,都是三国时期军事战略高手的上乘绝妙高招所为。

类似马谡街亭之战的战例是国共内战时期张灵甫的孟良崮之战。所不同的是,马谡是没有实战经验的参军,而张灵甫曾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张灵甫最初的设想与马谡相近,他将整编74师屯兵于孟良崮,本想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地理优势吸住共军华野主力来包围孟良崮,然后再让附近其余国军对华野实施反包围而进行内外夹击加以围歼。谁知国军高层指挥无方加上周围其它国军贪生怕死驰援不力,演变成了74师在孟良崮孤军奋战应对共军数个纵队的围攻,作战双方都浴血奋战顽强拼杀付出重大代价,最后74师寡不敌众被粟裕指挥的华野全歼。张灵甫虽勇但驰援的其它国军却多是只顾自保的鼠辈,偏偏张灵甫的对手又是共军能征惯战的骁将粟裕,孟良崮又是用兵绝地,所以张灵甫及74师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势均力敌的交战双方往往胜负就在瞬间逆转,将领审时度势的指挥,军队顽强拼杀的勇气,以及机遇运气对于最后的结局都是极为重要的。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3-04-22 06:19:1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三国谈兵之五:六出祁山与偷渡阴平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吸气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立志匡扶汉室消灭曹魏。在“七擒孟获”平定南方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演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历史剧。虽然诸葛亮竭尽全力但最后终归劳而无功,自己也积劳成疾,累死在五丈原军中。令后人无限感慨。

从军事及历史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在用兵方略上虽然符合兵法,但太过于循规蹈矩。诸葛亮动员蜀汉举国兵力伐魏以弱耗强,与军事,后勤及国力都比蜀汉强大的魏军正面直接交锋实非明智之举。军事战略上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楚汉时期的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明显比诸葛亮高明。韩信以“明修栈道”麻痹镇守关中的三秦(章邯、司馬欣、董翳),背后调军“暗渡陈仓”。结果出其不意一举夺取关中,为刘邦赢得东出潼关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根据地。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宏愿,先后九次出兵北伐攻魏。也和诸葛亮一样次次无功而返。其作为也是以弱耗强,与强大的魏军正面交锋而损耗蜀汉实力。姜维甚至在祁山以前己方用过的旧营地屯军扎营而被魏军统帅邓艾掘地道预埋伏兵偷袭得手。姜维因循守旧到如此地步,如何能在军事上取胜?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华里约等于三国时的1.33里,正好相符。

三国后期曹魏名将邓艾的偷渡阴平灭蜀汉也比诸葛亮有胆略。邓艾利用魏军攻蜀主将钟会在剑门关牵制姜维蜀军主力的良机,亲率少数精锐魏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放弃后援及辎重马匹,偷渡阴平,孤军深入蜀汉后方,一路破关夺隘,直达成都,从而灭掉蜀汉。虽然在军事上太过冒险,但出人意料地收到了奇兵之效并获得成功。

在魏强蜀弱的对决中蜀汉并非绝对没有取胜的机会。比如蜀汉大将魏延就曾在诸葛亮北伐时建议由诸葛亮率蜀军主力正面牵制魏军主力,由魏延领精兵出子午谷奔袭长安。魏延的战略建议非常类似后来邓艾的偷渡阴平之计。如果诸葛亮采用魏延的建议,当时的胜算要高于后来邓艾的灭蜀计划,因为当时诸葛亮的强劲对手司马懿已经遭贬并未领军,魏军主帅是愚笨的夏侯楙。非常可惜的是诸葛亮轻易拒绝了魏延的奔袭长安的战略计划,终于坐失胜魏良机。古往今来在军事对决中,有时天赐良机,稍纵即逝。诸葛亮拒绝魏延的原因一是他一直对魏延抱有偏见,不肯信任魏延;二是诸葛亮用兵一直过于谨慎,不肯冒险。他担心长途奔袭的精兵会遭到伏击。但没有风险,哪有回报?古今中外著名的军事将领有谁没有过军事冒险的经历?诸葛亮六次北伐,走老路布旧阵,而司马懿则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即使不战而固守,诸葛亮如何等得胜机来?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