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神秘的他留人
狼孩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17
帖子: 206
来自: 中国
狼孩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07 03:59:24    发表主题: 神秘的他留人 引用并回复

Laughing (狼孩)
和北丝绸之路一样,在南方莽莽的大山里,同样有着一条茶马古道。如今,马帮的铃声早已消逝,昔日繁忙的茶马古道只剩下风雨的残桥断壁和草木丛中萋萋的石板路,历史的尘霾渐渐地把身影和脚步掩埋到人们的记忆中去了。而那条记忆深刻的五尺道蜿蜒千里,依然连接起金沙江畔云南永胜县的六德乡,在玉水、双河、营山三个山村交界的他留山穿过,在深山和丛林之间,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古幕群,令人神往的青春棚,残碑断瓦的古城堡。时光不停地奔走,茫茫的他留山怀抱着宁静的他留村落,似乎早已被世人淡忘了,可是这里的4500名他留人,守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了数百年的山寨,山是他留山,河是他留河,人是他留人。他们浪漫的串棚子故事桃花一样开满山寨,他们恢宏的民族舞蹈让每一片树叶都充满活力,他们古老而幽远的大调把茶马古道上的深情用音符吹向一段遥远的历史。

他噜苏与他留人

自称他噜苏的他留人不是一个民族的称谓。他们被划为彝族,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甚至连记忆也没有。他们活着只知道此在,他们甚至不愿意自问:我是谁?他们不想用困绕和烦恼来纠缠自己,来折磨自己。他们只想活着要有大快乐,大幸福。追问又有何用?富足辉煌,那是祖先的,贫贱庸常,那也是祖先的。用别人的烦恼折磨自己,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用别人的影子捆缚自己,那才真叫是作茧自缚。大地是母性的,她能接纳一切,女性是母性的,他能创造一切。他留女人就是大地,他们是赶马人的故乡,是屯民们的家。这些活跃的生命因子,以他们火热的爱和水一样的情,温暖着赶马人和屯民们凄冷的夜晚。她们以人性的角色,参与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种族。他留人坚持并保存了父系社会独特环境下串棚子的古老记忆,再现了民族交流和融合的最初形态。他们被大山包围着,居住在属于自己的他留山,居住在自己的历史里,居住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中,虎狼也赶不走他们,贫困也打不垮他们。走进他留,你就会被浸泡,被他们的灿烂所融化。
他留,别说在中国地图上,就是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地图上也找不到。他伏藏在大山之中,独自醒着,不管外人知与不知,他仍唱着自己的歌,跳着自己的舞。它只是诺大中国一个乡的一小部分,只是中国十四亿人口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小群人。可他们确实存在着,他们的存在是真实的,他们的真实存在是无法忽略不计的。它是已经废弃的五尺道留下来的,也只有踏着这似有似无的道路,你才能走进去找到他。
他留东距钢都攀枝花159公里,南距风花雪月的大理189公里,西距被遗忘的王国殉情之都丽江古城133公里,北距走婚的摩梭女儿国泸沽湖219公里,距离不婚不嫁的斋女永胜三川40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西部伊甸园的园中之园。他留习惯于串棚子,把爱种的满山满坡都是,就像那土里钻出来,连叶子也不用陪衬的机灵灵的韭菜莲,真实的虚假。
据他留老人说,北胜高氏土司在宾川鸡足山建传灯寺时,两个尼姑受命从四川峨眉山背运两尊铜像到传灯寺,千里迢迢来到红泥山(他留山)时,突遇大地震,将一尼姑和她背负的铜佛像埋入地下,另一尼姑虽幸免于难,也因饥寒交迫死于途中。明末清初,高氏土司为开辟滇西北经华坪到四川的通道,在红泥山建立兵马驿站,调集一批游牧部落入住红泥山,结庐为寨,拓土躬耕。这批定居的部落被称为“他噜苏”,意思是外来人。一天,高土司率部进红泥山狩猎,偶然发现历经山洪冲刷后,男性铜佛像裸露于地表,便以为佛像显现是天赐机缘,是他自愿留下来普渡众生,于是下令搬回村寨,建庙供奉,并给寺庙取名“他留大德寺”。他噜苏改为“他留人”。

五尺道、他留山与古墓群

古老的五尺道走进他留山,又走出他留山。风雨的洗涤如一把永不停息的梳子,梳理去窄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路人与过客在他留山上的悲欢离合。他把喧哗与躁动、金钱与爱情、战火与耕耘、功绩与沉沦统统埋在了土中的碎瓷片上和老人的民谣里。
走在大山里的五尺道上,这曲折蜿蜒的石板铺就的窄道,它一脉源于中原汉地文化的根,一路生长、延伸、开花、结果,才结出了他留这个葫芦。五尺道在他留一分为二,一路继续向前,从他留河上的永济桥穿过,经大理、保山到中甸。另一路向西,由丽江、迪庆、西藏到达印度。他留山做为一个驿站和茶马古道要塞,从毁于1861年杜文秀义军的古城堡的残砖断臂,枯井瓦片,依稀还能看到他留昔日辉煌的影子。古老而沧桑的五尺道,曾经带来了一群群一队队的赶马人和马帮,以及马店里的热闹喧嚣。而今,荒草凄凄的石板路依在,大德寺的残砖断瓦依在,茶马古道的路石碑记依在,石龙驮负的永济桥依在,马店的破石槽依在,能进出驼子的他留大门依在,消失的只是喧哗与躁动。他留城堡废墟中破碎的瓷片沉默着,废弃的四十眼井像一只只绝望而无神的眼睛,拍打着大地,叩问着苍天。“谁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
海拔2450米的他留山像个大香炉,像个他留的守护神,居住在玉水、营山、双河三个他留人聚居村寨的结合部,三个村寨就像它的三个腿,或者说三只脚。祖宗神灵们就在他留人中间,珍惜地绝不远离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艺术生命。虽然你看到的只是坟茔,可你说不清他们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他们居住在高高的他留山上,福荫着自己的后世子孙们,所有的他留人抬眼就能看见。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最终聚在一起,他们并不孤单,有麒麟、狮子、马、鹿和他们一起嬉戏,有虔诚的守陵人陪伴伺候着他们,用心灵和他们的灵魂进行着可以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一株株圆形的塔松,拥挤在生命茵茵的坟山上,那些裸露出来的石头,站了百年千年,以至他们的眼皮上都挂满了疲倦的苔藓。石头也会老吗?那年年不断,生生不息的香火,直直地升上天空,飘散成云,悬挂在他留人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或者索性流淌进他留梯田月亮般的水田里,或听或看地接通着他留子孙们的消息。那么多的坟墓,无数的灵魂飘成无数的祥云,飘成千手千眼观音的祝福。可若你对它大不敬,它定会还你以颜色。
人对死的恐惧犹如儿童恐惧黑暗,可他留人却反其道而行,单摆浮隔地在0.32平方公里的他留山山坡上建起了一万六千多座坟,比活着的四千五百他留人阵势还大。他们将死的阵势和队列排得那么声势浩大,那么强大,可你却从不能在他们的脸上和心里,看出些许的恐惧和阴霾,甚至连他们的礼服和丧服,都统一使用白色主调,连背包也是。你看他们总是穿着可以穿越两世的衣服。他留人的坟墓沿袭着汉人的方式,好象凯旋门一样,死者的魂灵可以随时随地地走出来,活人也可以敲敲门或叩响石狮的石环,到先人们那里串个门说会话。即使是一万六千座坟茔,对四千五百活人,活人们也并不绝望。这四千五百人好象和陈王蓝海四大姓墓葬里的一万六千人是一个队伍,那一万六千人好象也是这个队伍中分不出去的他留人。他留人重死,他们相信就像白天和夜晚才是一天,生和死才是生命的全部。
他留坟墓的墓碑多以圆帽碑为主,还有一字碑、进身碑和土洞碑。坟墓也有单碑、双碑和三碑并列。碑上不仅刻有麒麟鹿马、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文臣武将、狗头石狮,还配有行、草、隶、篆各种汉文字,它们像一只只眼睛,向山下张望着,嬉戏着。一座孤坟上一棵合抱的树从坟里钻出来,枝干粗大,有如大写意盆景,新叶小牙却旁出侧长,就像一个顽强生长出来的生命,这个坟虽有碑,却没有字,可那生命却像不甘孤独,拼命地钻出来,站起来,拼命地倾诉着什么。而那棵从双人墓间长出来的松树,已经把供桌和双人墓挤得歪斜了,那对恩爱夫妻或许真的融而为一,两个生命滋养着一个生命拼命向上生长,他们已经用尽了爱去哺育,用尽了情去滋养,才使这棵生命树越长越粗,越长越高大,那埋在地下的肉体已化为泥土,而他们的灵魂却挤开了石门,再也关不住那蓬勃的爱情,那树看上去正枝繁叶茂。站在这棵树面前,我觉得爱情和生命用泥土是埋不住,用石头是压不死的,不是春风吹又生,而是生命的顽强。而那些写着千户长的坟,那些一夫二妻三个人的坟墓,那些只剩残迹的坟,躺在这里没有区别。那山是大家的,那些牧养的狮子、麒麟、马、鹿、飞禽,也是大家的,连阳光也是大家的。在这里,似乎每个人消失的路,又都自然出现在这里,仿佛生者与死者站在同一个梦里。


炕床、青春棚与服饰

他留古宅一般正房稍高,中间为堂屋,左面一间是炕房。炕房大半被炕床占据。炕床高80厘米,用圆木搭成,床面先铺一层竹篱,再铺上草席和羊毛毡。床中砌一火塘,老人孩子围着火塘,边打油茶边烤他留粑粑,边聊天边吃喝。儿媳姑娘则在下边忙着伺候家人和客人。炕床上有一个小土洞,里面有三个木碗,三根干梨树枝,两个铁碗,终日香烟缭绕,这是他留人供奉祖宗的伸龛。偏房远离父母住房又靠近大门的一间就是未出嫁姑娘的青春棚,每个姑娘一间,这是他留人专为女孩谈情说爱所用。他留人中凡有女孩的家庭,到了女孩快换裙子的年龄,父母就为每个女儿在正房外靠近门口的地方搭建一间“青春棚”,也就是女孩的绣楼。他留人叫它“姑娘屋”。未成年的女孩都穿白麻布短裙,待女孩长到13、14岁,母亲就会为女儿洗澡换装,换上黑裙子,开始单独住进自己的姑娘屋。住进姑娘屋,穿上黑裙子,也就意味着女孩已经长大,可以结交男朋友了。未婚的他留女子住在自己的小天地姑娘屋内,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架势。
和其他民族一样,他留人利用他留山盛产的火草和各种麻类植物纺纱织布,制作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服饰。无论他留男女老少,每人都有两身火草布制成的衣服。而且这两身衣服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一世。一身是礼服,一身是孝服。而这两身衣服在结婚时,就一起送来了。他留人以火草、麻为原料自纺自织,从采火草叶,到纺织成形,都凝聚着他们的体温和汗水。每年的六、七、八三个月,你可以在他留人的纺车旁,看到一筐一筐茸茸的火草叶。他们剥下叶片背后的薄膜,搓捻成线,再用织布机织成布。这种手工的火草绒衣服,一件需要几十筐火草叶,一个他留姑娘要织一年或更长时间。虽然他留人现在也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衣物,但他们的火草绒民族服装,每人必须备齐两身。这些服饰的制作方法,都是男耕女织的他留人一代代传承,手工完成的。这种独特的火草布虽不奢华,但却粗朴自然,和他留女人一样。闲下来的女人,就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如同别的地方女人打毛衣一样,开始互帮互学的纺线织布。他留的织布机虽然简陋,可就像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具一样,户户都有。父母们都要求女孩学会纺织,这就像生活的技能,必须要学会,否则一个火草绒编织挎包都做不出来,串棚子时男女交换礼物可就惨了。而用火草编制的挎包是他留人定情的礼物,他留男女几乎每人都背着这种包,就像一个民族的标识。接亲时就更要背着这种包,而且要把包装得满满的。如果装不满,就会被人瞧不起,被人笑话。以此火草和麻也就成了他留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种生命。
他留妇女戴的盖头布,每块一尺八寸宽,一头绣有花边,另一头折成三寸左右的绉折,一块一块叠起来,三十六块才合成一个盖头布。戴的时候,整齐的一头在前,有花边的一头在后,用带子扎好。男人穿的是胸襟式多皱上衣,喜欢用银纽扣。中老年男人都穿大脚裤,半百以上的老者均穿长衫。男人的包头布用六尺黑布一分为二,两头绣有花边,里面包一块白色花毛巾。

过七关、串棚子与他留婚姻

无论男女,你都得长大。长大了就必须举行成丁礼,完成一次人生角色的转换,享受成年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成丁礼是他留男女的必经之事,也是家族人必须见证完成的。而“过七关”和“串棚子”就只是年轻男女的专利,与他人无关了。“过七关”不仅男孩要过,女孩也要过,但行完成丁礼的男孩,家里是不给准备床和被褥的,只能去串棚子。过七关的男孩一般要先拜请一个阿哥,阿哥要认真地为自己的徒弟物色一位品貌端庄,富有经验的青春棚棚主。待到月上树梢,便领着小伙子来到女孩的青春棚,相互寒暄后,阿哥便假咳两声,对姑娘恳求说:“姐姐,你瞧,我这兄弟已经像公鸡一样的开叫了,他也到了谈情说爱的时候,我们都仰慕你的好品行,好人才,来找你就是想请你费心帮忙,尽心尽力提拔提拔我这兄弟,教给他做人的道理,用姐姐月亮一样明洁的胸怀,照亮他的前程,让他真正成人,请你千万不要推辞!”然后反复道谢。被找到的姐姐心中自有一番甜美滋味,嘴上还要客气:“哥哥实在夸奖了,我心笨嘴拙,相貌又丑,怎能挑起这副担子,不过,既然你们信得过我,我就试一试吧。可丑话说在前边,要是闪了火,走了气,带不出这位小哥哥,误了他云彩一样的锦绣前程,可不要骂我啊。”阿哥的任务完成了,心头自然塌实了几分,便起身告辞去串自己的棚子。阿哥走了以后,姑娘就会铺床解被,安排就寝。两人合衣并排躺在床上,小伙子要躺在床的外侧。因为是第一次,两人都十分拘谨,他们漫无边际,又各有侧重地闲谈家常,相互试探,通过各种话题了解相互的家境。推测彼此的性格。通过言语套出对方的见识与修养。自然,在闲谈之中,小伙子也认识了姑娘。谈着谈着,两人困的实在熬不住了,便闭口熄灯进入梦乡。整夜里,小伙和姑娘虽然同床共枕,却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各人都要守住自己的领地,不论青春热潮怎样涌动,干柴烈火如何炽烈,都要凭借毅力坚持住。即使腰酸腿麻,实在想翻个身,也得小心再小心,轻巧再轻巧,以免惊动对方,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第二天一早,如果小伙子神色安详,喜庆洋洋地钻出青春棚,就说明他夜里严守规矩,坐怀不乱,赢得了姑娘的信任,顺利过了第一关。第二天,阿哥还要领着小伙子来到这个姐姐的青春棚。这回的情形却大不相同,第一位姐姐要带他们一起,到别的青春棚去找另外一个姑娘。阿哥依然重复一遍曾经对姐姐说过的那一番话,姐姐则在一旁帮腔引荐。时间差不多了,阿哥便借故告辞,姐姐则要留下进行一番托付后,才返回自己的棚子。自然留在棚中的姑娘和小伙又是同床交谈沟通的那一套程序。如果小伙子仍能谈吐把握有分寸,行为检点规矩,第二关也就可以过去了。如此这般,这第一位姐姐要负责给小伙找够六位姑娘,加上自己一共七个,让小伙子一一过关。小伙子一旦过了七关,就说明他品质好,素养高,小伙子的美名便像清风一样吹遍远近的青春棚,被棚主们念于口,记于心。日后,小伙子单枪匹马进入任何一个青春棚,都会受到热情款待。姑娘们同样也要“过七关”。所不同的是,阿哥的位置换给了阿姐,由阿姐托付,分别找足七个小伙子,领到小阿妹的青春棚,供他交往和挑选,如同正式开棚的垫场一样。在他留人眼里,七关并不好过。他们称第一关好比过独木桥,过不去就会落入万丈深渊,所以悬之又悬;第二关就像用两只筷子夹豌豆,夹不稳就会落空;第三关犹如火塘里的三脚架,在心中三足鼎立,极易造成争风吃醋的三角恋爱;第四关一如织布机上的四只脚,孤单而摇摆,时间长了就会散架;第五关如同葫芦笙的五根管子,长短不一,音调各异;而第六关是纺纱车上的六片叶子,叶片因摇柄摆动而旋转,不能自制;第七关则像秋千架,一荡就甩来摆去,难以长久。只有通过七关,才能八福寿喜,吉祥如意。也就是说,通过七关才能自由串棚子,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另一半。过七关是他留人意志品质的另一次洗礼,也是人性的一次淘洗,是他留人对他留爱情的一种注解和诠释。
过了七关的青年男女,就取得了自由串棚子的通行证。串姑娘的棚子,无需事先约定,只要发出信号,姑娘愿意为你开门,你就会得到恩准。串一个姑娘青春棚的男孩子越多,女孩子越高兴,也说明女孩子越有魅力。当男孩在星夜里举着火把来到青春棚,进门后熄灭火把,放在火塘边,大家或站或坐围在火塘边闲聊。女孩要留哪个男孩过夜,便先看好他的火把,故意把他的火把放进火塘里,当炭烧掉。言语也是多接那个男孩的话,其他闲聊的人就会识趣地点燃自己的火把告辞,没有火把的自然也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留女孩心中的今夜之星,全不用语言。还有的男孩跑全场,他们忙忙碌碌,举着火把从这个棚出来又赶另一棚,一晚上能跑十几个棚。通过串棚子,逐渐确定自己的结婚对象。已婚男女,便再不允许串棚子了。
他留人行自由婚姻,婚事也十分简单多了,过了七关的男女,就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结婚对象,只要双方觉得合适,结婚也就仅仅是个履行手续的问题。少男少女经历了青春棚中的洗礼和选择,只要双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平时热闹的青春棚就沉寂了下来。被确定的男青年要风雨无阻,每晚必到,一对年轻的恋人,便在青春棚内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留结婚最简单的就是自己带上两盒粑粑,两筒茶,两瓶酒到女家,便可以直接把女孩领回家,不必采取其他任何形式;稍微讲究一点的,要压炕床,就是男方要把女方的主要亲戚朋友请到自己家,摆上一两桌,长辈们坐在炕床上,先相互介绍认亲。新娘也要在男方家的炕床主人那边的边上象征性坐一会儿,以示取得主人资格。大家认亲后吃顿饭便算正式结婚,他留人看重感情,不重形式。因为是自由恋爱,先试婚后结婚,他留人离婚率也就较低。为了避免轻率地离婚,他留人规定,凡离婚者要一头银子一头人,就是提出离婚男方,要付给女方与身体重量同等的银子作为补偿。若女方不要男方,女方要支付给男方六卷麻布,而要织成这六卷麻布,也需要六七年时间。他留人对离婚约束的比较严,而且也行之有效。他留人的婚姻是自由的,如果婚后感情不合,或是一方有外心,丈夫长期外出,单方或双方都可提出离婚。离婚后男的又可串棚子去结交,女的又可以换上白裙住进青春棚接待男人。他留人选择配偶全凭自愿,不讲陪嫁和聘礼,婚礼极其简单,金钱在婚姻中几乎不起作用,不存在没钱结不了婚的现象。他留人无论是族内婚,还是族外婚,都没有明确限定。可以和任何喜欢的人结婚,而且无论是娶妻还是上门做女婿,都不会受到歧视。这或许恰好证明了他留人是种族融合的产物。

葬礼、音乐与粑粑节

三月的他留山上,满山遍野的是梨花,把绿全部染成了白色,好象满山的坟茔必须用一个季节来悼祭,好象五尺道上湮没的爱情必须用梨花来阐释。连天上的云也是白的,连吹来的风也是白的。那些穿着永不褪色火草绒、白短裙的女孩,站在山上望,坐在坡上等,躲在青春棚里想,这大片的梨树林,是分梨的“梨”?还是离别的“离”?
他留人相信有灵魂。活着和死着只是一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与灵魂无关。在他留人看来,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不死,她永远活着,她所租借的肉体,仅仅是它现世的一个床,善待死者也就是善待灵魂,安慰肉体也就是娱乐灵魂。他留人年老死了,便要轰轰烈烈在院子里搭建灵棚,让棺木的头朝向堂屋,请祭师铎系诵经引领和安慰。超荐仪式要连续进行七天,死者家里还要宰杀牛羊。最高规格的放长孝,还要杀牛,并竖起一根两丈多高的杆子,悬挂一支大花篮,花篮上垂下一条长长的麻布幡。主持葬礼的铎系边画边诵经,超度和告慰死者,用牛板骨占卜死者坟墓的位置。参加葬礼的家族中人,全部穿上孝服,出殡时,队伍前边要敲着铜锣,吹着唢呐,举着麻布长幡,抬着棺木,示威游行一般,浩浩荡荡向坟林进发。铎系也将画有十二禁忌他留文字图案的木牌画,一起在坟前烧掉。进入坟山的死者并无辈分之分,也无先后顺序,只靠占卜,三四代人可以并排葬在一起。
他留人死后埋在每天抬头就能看见的他留山上。他留人的语言属于彝族语系,可他们常用的文字却是汉字,只有他们的祭师铎系才使用他留文字。那些写在猪脑壳皮上的他留文字,被吃掉以后,只有铎系才用心记了下来。铎系是他留人的祭师,“铎”在他留语中是咏诵法经的人,“系”是与死有关,与灵魂有关,铎系是他留人灵魂与现实世界的使者和沟通者。铎系们平时也从事农业生产,一旦有丧葬和重大喜庆节日,才被请出主持。他留的铎系和许多地方的祭师不同,他只敬奉远祖神灵,不伺候任何鬼怪恶魔。铎系和伺候鬼怪恶魔的尼婆界限分明。由铎系主持的祭祀绝不允许尼婆介入。铎系主持祭祀仪式时,要头戴纯麻制作叫岗度的羊角孝服,手持竹节、铜锣、葫芦笙三样法器,边奏边舞边诵经,还要在木板上依次画出十二禁忌的他留文字,每画一个禁忌符号,就要从头到尾唱出这个禁忌的来龙去脉和相关内容,整个祭祀铎系要连续唱上七天七夜,从创世、大洪水唱到宇宙、天地日月的由来,最后唱到死者由生到死的全过程。最好的铎系能唱二十四朵“花”。
他留人家家户户要在家供奉祖宗。他们在有炕床的屋内墙上挖一个土洞,把代表三代至亲亡灵的三枝青干栗树枝,三块竹干皮,三个木碗,三双木筷放在洞内,每天吃饭时都要如同家人一样,摆上祭品,共同用餐,好象他们并没有死,就在家人中间。待第四代进入祭洞后,再把祖爷爷的灵牌送到祖先的他留坟山烧掉。他留山上的祖坟都是三代以上的,三代以内的都和活人生活在一起,这些和活人生活在一起的他留先辈神龛前终日香烟缭绕,每顿都有人祭酒添饭,用和活人一样的生活祈求先人的神灵保佑他们,让平静与幸福的生活与他们同在。
每年农历的6月24日,彝族人在过他们的火把节时,他留人却过起了自己的粑粑节。这一天,群山里响起了震耳的锣鼓声、鞭炮声和枪声,各个家族的他留人虔敬地向祖先敬献粑粑。宽敞的草坪正中,有个重约千斤的石鼎,石鼎的基座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麒麟。这个麒麟鼎是专供他留人祭祖烧香化纸用的,祭祖的地点只能在他留山上。人们在草坪前面,用松枝搭成拱形彩门,犹如一个牌坊,鼎的后面,用三百六十根松枝扎成敬献台,表示对始祖们的纪念。祭祖在族长和“铎系”的祝福和诵经声中,各家各户都把从大到小比例匀称的十二个糯米粑粑放在盘中垒成塔形,然后依次端着,缓慢而虔诚地走向高高的敬献台,在蓝天白云下跪放在厚厚的松叶上。然后杀羊点血,完成每年一次的大祭。拜祭完毕的人们埋锅造饭,和先人们一起边歌边舞。
鲜艳的色彩转动起来,火草和麻织成的百摺裙舞动起来,从民歌中走出的他留少女,从青春棚中放飞的爱情,从他留大调里走出的人们手挽手跳起了繁复、欢快的舞蹈。连在旁边看热闹的看客也被这氛围感染,纷纷加入到打跳的队伍之中。舞圈越来越大,他们随着磨磨秋在高高的山冈上像风车一样旋转。

674100云南丽江黑龙潭绿雪斋8号馆(束河影视基地) 许期京
13013389669
_________________
我要让你看见我,却不知道我是谁。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静冰
童生


注册时间: 2006-12-17
帖子: 89

静冰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07 17:53:4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茶马古道,一直向往去,但还都没有时间去,找时间一定去.
谢谢楼主分享美文.
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让死亡贴近左心房!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

北美枫博客圈

静冰的博客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白水
大学士


注册时间: 2006-10-02
帖子: 14102
来自: TORONTO
白水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07 18:24:0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狼孩, 你的文笔和资料收集的功夫好生了得. 谢谢分享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