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古地磁技术证实:非洲古人170万年前来到中国(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11-14 20:11:27    发表主题: 古地磁技术证实:非洲古人170万年前来到中国(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引用并回复



古代人类迁徙图



古猿人

100多万年前,一群古人在今天中国西南部的一条小溪旁留下了他们的石头工具和两颗门牙。几十年来,这些化石的准确年代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从而也给古生物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人类的祖先在离开非洲后到底用了多久到达中国?如今,一种先进的测年技术的问世,使科学家有望最终找到答案——中美科学家利用古地磁技术证实,非洲古人在170万年前首次来到中国。

1965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云南元谋盆地发现了两枚门牙化石,之后又于1973年在该地区发现了相关的石器标本。这些牙齿来自于类人——其中包括人类以及我们全部的祖先,具体来说,很有可能来自于直立人——人类的直系祖先,可能是180万年前第一个走出非洲的人类祖先。科学家得到的有关这一遗址的年代信息都是一些混乱的结果,这是因为这里的土壤中缺乏测定结果精确的放射性定年法所必需的火山岩晶体。由于没有可靠的年代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在10年前依然相信,人类最早是在 100万年前到达亚洲的。然而针对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发现的化石进行的一系列测年工作却显示,直立人在 166万年前甚至更早便已到达那里。这一发现对传统教科书上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这些观点认为,人类祖先是在进化出更大的大脑以及制造出更先进的石手斧后,走出非洲、走向世界的,而这些特征在非洲出现的时间大约在160万年之前。

如今,一个由中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一种古地磁技术 ——依靠岩石样品确定其形成时的地球磁场方向——重新测定了元谋盆地遗址的年代。尽管最初发现化石的山坡已经被挖掘,但当时的研究人员记录了他们找到牙齿和工具的沉积物层位。中美科学家循着遍及整个元谋盆地的沉积层——或按照时间范围,采集了318块岩石样本。研究人员在《人类进化》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这些化石所处的岩石层刚刚位于一个磁标——奥尔杜威-松山反转边界,至少有177万年的历史——的上方。这意味着元谋化石遗址的年代大约具有170万年的历史。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史密森学会的古生物学家Rick Potts指出,这一年代测定结果代表了“早期人类在中国以及东亚大陆最古老的化石和考古学证据”。

非洲,仿佛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书写着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创造的灿烂文明。这里不但有最古老的人类,也有辉煌的文明古国,更有不同文化交融的结晶。走进非洲,走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去探寻这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古老文明!



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等国家都出土过古人类化石。这是2006年9月20日,一名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向人们展示33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科学家称,根据这具化石判断,现代人类的远古祖先当时已经学会直立行走,但可能也习惯于爬树。 新华社发



埃及卡纳克神庙又称阿蒙·赖神庙,位于今天的卢克索市(古称底比斯),始建于公元前1870年,后经数代王朝的修葺扩展,是法老(古埃及国王)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规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庙门巍峨高达38米,蔚为壮观;主殿雄伟凝重,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16 行共134根巨石圆柱,其中最高的12根,每根高在20米以上,柱顶可站百人,柱上残留有描述太阳神故事的彩绘,庙内尖顶石碑如林,巨石雕像随处可见。在神庙的石壁上,可见到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刻写的他们的光辉史迹。 这是2006年9月24日拍摄的卡纳克神庙内的巨石圆柱。 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从公元前6世纪起,位于现在突尼斯境内的迦太基发展成为覆盖了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的巨大的贸易帝国,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但在公元前146年被古罗马灭亡。新的罗马-迦太基城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占领时重建的。该城曾发展为当时地中海周边地区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美。当时主要建筑有长34公里、高13米、厚8米的城墙以及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基地和港口等。 这是2004年9月12日,一名游客游览迦太基古城内的一个古罗马豪华别墅遗址。 新华社发


约公元640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入非洲,对非洲大陆产生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埃及首都开罗还保存着许多非常古老的伊斯兰风格建筑,著名的爱资哈尔大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它建于970年,该寺的三个尖塔分别建于15、16、18世纪。这是2006年9月20日拍摄的爱资哈尔大清真寺。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塞卜拉泰考古遗址位于利比亚的黎波里以西约80公里处,是古的黎波里斯3座城市中最西边的一座,迦太基人在这里建立商站。公元前146年迦太基陷落后,曾有一段半独立时期,后由罗马人统治。在公元4至5世纪遭到多次外族入侵而迅速衰落,拜占庭统治下复建,规模大为缩小。643年阿拉伯人征服后不久,该城不复存在。考古挖掘发现了古城大部分地区,内有港口设施、居住区、剧院和教堂。这是2004年3月12日,一名游客在塞卜拉泰考古遗址内的大剧院遗址参观。新华社发


拉穆岛位于肯尼亚东海岸。这里公元7世纪就有人居住。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以拉穆岛为补充淡水的中转站。14世纪中期,拉穆镇成为东非最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心。拉穆的建筑和城市结构生动地体现了来自于欧洲、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的文化影响。它们与东非传统的斯瓦希里文明相结合,在当地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作为古老的港口城市,拉穆的历史映射着东非海岸的繁荣与衰退。 这是2005年6月19日清晨拍摄的拉穆港。 新华社发



  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1世纪前后在那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时曾达到高度繁荣,国内的商品交换已发展到使用金、银、铜币的程度,那时创造的文字现在基本还在使用。阿克苏姆方尖碑是闻名世界的非洲历史奇迹之一。这座碑高24米、重200吨,雕成有门有窗的九层楼的形式,碑基2.6米长、1.2米宽,大约在公元306年阿卜拉哈·阿巴巴国王时代用一整块花岗石建成。这是2004年11月19日,在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市,一名老者站在阿克苏姆方尖碑下。 新华社发



拉利贝拉整岩教堂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山区的拉利贝拉城,南距首都亚的斯亚贝巴300多千米,约建于公元13世纪。组成整岩教堂的11座教堂都是用一整块岩石雕刻凿成,布局、比例、风格各有特色。每座教堂均有古老的阿克苏姆式石碑尖顶,凿空雕成的内部结构和装饰,如石柱形雕凿走廊、镂空透雕的门窗及塑像、浮雕和祭坛。各教堂之间有地下过道和岩洞相通。它的建成象征12至13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埃塞俄比亚的繁荣发展。这是2006年9月10日,一名女子面向整岩教堂的墙壁祈祷。 新华社发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