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网友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中国——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胡立利
童生


注册时间: 2010-11-25
帖子: 22

胡立利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12-05 22:37:05    发表主题: 中国——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引用并回复

中国——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胡立利

美国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强权发展理念的过时,因私废公(只顾个人及本国发展,大量消耗社会及自然资源,遑论社会及生态的破坏。)思想的固守,正加速其衰落的过程。中国作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和谐发展理念的开创,勇于自我否定精神的传承,正加速其兴起的步伐。
在当今世界市场中,美国是以虚拟产品(1)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主的典型的消费型国家,中国是以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主的典型的生产型国家。美国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手段大力宣扬其强权发展理念,强势制定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从而有利于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大量输出资本,消耗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其资本增值服务,从而在世界市场中攫取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以期使自己在世界市场中永远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并主导国际分工中的产业发展趋势,长期葆有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主要通过自身资源的消耗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各种实物产品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引擎。然而,由于当今的世界经济运行的理论及规则,均为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方式强加于世界的,从而造成了当今世界市场中,虚拟产品的利润往往千万倍于实物产品的利润,这也造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新特点:当生产型国家属于虚拟经济方面的危机或者较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方面的危机,往往对发达的消费型国家影响甚微;甚至于在危机时,生产型国家的实物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发达的消费型国家的虚拟经济的高速运行,因为本国的虚拟经济已无法发挥其有效作用,无法有效的拉动其实物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世界市场中,美国的虚拟经济是最发达、最完善、最主要的,其他国家的虚拟经济的发展都依赖于它、是次要的,在很多时候,往往可以忽略不计;当生产型国家实物经济发生危机时,只要不崩溃,对消费型国家的影响更是微弱,更需要消费型国家的消费需求决定其生产的重组方向;虽然虚拟经济本源于实物经济,但其已远远游离于实物经济之上而独立运行了,只有当实物经济崩溃时,虚拟经济才会随之而逝,否则,实物经济虽有巨创,虚拟经济亦可无恙。当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危机程度较轻时,则可轻易地通过虚拟产品的改头换面,轻易地对其虚拟资本进行重组,就可将危机轻易地转嫁给生产型国家,自己并不伤筋动骨;当危机程度重时,生产型国家无法消化时,世界经济都会滞行,世界共同为其经济危机买单;在此时,只有当生产型国家的实物经济恢复以后,世界各地经济,特别是虚拟经济,才会重新拥有新的发动引擎,焕发生机。所以,在当今世界市场中,生产型国家始终疑惑不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历史发展到现在,世界市场已是如此的发达。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守一隅:个人的力量永远也没有集体大,一国的孤立发展永远也没有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得快;独守的结果只能是落后,而资本的扩张性及掠夺性,则决定了落后就要挨打,甚至灭亡。所以,当历史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全人类共同富裕时,世界市场就不会消亡,消费型国家和生产型国家就会存在。而超级大国是世界市场的独特产物,是世界市场中各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残酷、无序竞争的最终结果,也是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使世界市场可以有较为“合理”、“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要有世界市场在,就会有超级大国在。
历史的进步,使世界各国追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不需要强权的存在。中国和谐发展的理念,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进步的先进潮流;和谐发展的理念,必将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正是为了终结超级大国的存在;届时,世界共襄盛世,中国正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历史的选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后,资本的逐利性和掠夺性驱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地开拓世界市场。15世纪末,航海业空前发达,冒险家拼命地寻找新大陆,为资本寻找世界市场。英国海岸线很长,得风气之先,在“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下,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其经济飞速发展,国库日益殷实;在以军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的残酷扩张方式下,英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强力制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更强的舰队,打下了更多的殖民地,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使资本赚得了更丰厚的利润,从而又可以打造更强的舰队;小小的弹丸之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黄金阶段。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其整个经济社会日新月异,产业革命水到渠成的在英国首先兴起,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的一半,成了典型的世界工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并逐渐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由此使英国逐渐从生产型国家转变为消费型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中,始终处于产业链的顶端,进而确保了英国作为超级大国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英国人曾自豪地说:“……地球上不少地区自动向我们进贡。北美洲与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麦田,南美洲有我们的放牛场,秘鲁赠送她的白银,黄金从加利福尼亚与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替我们种茶,西班牙与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主权国家的独立,殖民地的消失,打破了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英国以殖民掠夺为根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逐渐衰落了,因为此时英国已是资本的世界、是消费型国家,一旦殖民地国家独立,就不能随心所欲的控制世界资源和实物产品的生产了,资本失去了其增值的核心,成了无源之水,其魔力自然就消失了;这种生产方式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在世界市场的残酷竞争中,英国由于既得利益者的固守,没有迅速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及核心发展理念,在还没有来得及华丽转身的时候,就被美国后来者居上,取而代之,从而江河日下、一落千丈。
美国在1894年工业生产总值就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914年更是超过了英、德、法、日四国总和。然而,此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还不足够强大,远远不能为其经济发展去扩张世界市场、进而掌控世界资源保驾护航,美国还没有能力去打倒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制定其规则,于是它小心翼翼的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努力使各强国在世界市场中都能有一定的份额,在以经济力量为主、军事力量为辅的核心发展理念下,美国在世界市场中努力的扩张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正是世界政治经济新、旧秩序的残酷、激烈斗争的结果,从而急速抛弃了以殖民掠夺为内核的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是抛弃了德、意、日等国竭力以军事力量掌控世界资源而成为超级大国的妄想,正式确立了美国以经济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的掌控世界资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由美国亲手组建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也确立了美国作为新兴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通过推行强权政治和制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使自己始终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塔尖地位。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大力发展高新产业,进行了产业升级,逐渐由生产型国家转向消费型国家;五、六十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是典型的生产型国家;七、八十年代,日本是典型的生产型国家;九十年代至今,中国是典型的生产型国家。几十年来,美国到处推行强权政治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其经济发展一有危机,就会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软硬兼施的逼迫生产型国家为其买单,轻易地将自己的危机转嫁给生产型国家,而常葆其经济长期稳定的繁荣,从而使欧、日等国艰难的进行产业升级,甚至一蹶不振。现在,中国正在为美国一手造成的经济危机买单,由于美国通过强权政治对中国的掌控不能如以前对欧、日那样随心所欲,它对中国更多的是经济理论及思想文化上的利诱;所以,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而言,相对的要长一些,要等到中国的实物经济基本恢复后,美国的虚拟经济才能随之而起,而不是美国带动中国的复苏。如果美国现在能轻易的掌控中国,那么美国经济就会很快复苏,中国就会象欧、日那样一蹶不振;当然,如果没有世界市场,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消费型国家;因为只有在世界市场中,有生产型国家的实物经济作为基石,才会有消费型国家的虚拟经济,才会有超级大国的存在;在一国内而无世界市场,以某些地区为生产型城市,另一些地区则可能成为消费型城市,但这样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以虚拟经济为主的消费型国家,只可能是少部分人富起来,大部分人穷下去。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世界市场,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大部分人富裕。
目前,中国实物经济总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当然,美国是以虚拟经济为主,其实物经济占GDP极少,且大多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国是以实物经济为主的典型的生产型国家,虚拟经济远远无法和美国相比;特别是美国的资本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资本几乎都在国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进行产业转移及升级,可以在国内不同地区间、也可以在国际间进行产业转移;而中国要想由生产型国家转型为消费型国家,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产业链的顶端,光在国内进行产业转移绝对不行,必须开拓世界市场,在国际间进行转移;在国际间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中国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及虚拟经济,从而占据世界产业链的顶端,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制定各种经济运行规则,打破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过程。在当今世界市场中,中国进行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对象在非洲,因为各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目前在世界市场中居于产业链的中高端,也是不可能接受中国的产业转移的;如果它们接受低端的生产型产业转移,势必会将其国家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全部推翻,发生一场革命,改变国家性质。欧美等发达国家即使想把自己的产业模式复制到非洲,由于它们处于世界市场中产业链的顶端,非洲各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欧美的那些政治、经济模式在非洲各国压根就没有实行的基础,往往适得其反。在当今世界市场中,只有中国非常适合将产业转移到非洲,使非洲各国迅速发展起来,非洲也只有靠中国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发展起来;中国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并理所当然的制定各种经济运行规则;只有非洲的强大,中国帮助各国发展,联合各国一起,才能打破当今在强权政治下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打破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才能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恰是为了消灭超级大国的存在,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上完全独立自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各国共同富裕,这也正是世界发展的最先进的潮流,谁顺应潮流,谁就会引领世界的发展方向。中国当今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最先进的潮流,中国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正是这一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中国成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关键在非洲,并非欧美。

二、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理念的禅替
英国作为一个弹丸之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个超级大国,保持几百年的繁荣昌盛,关键是其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理念的先进,使其率先抛弃了封建的田园式的封闭性的生产方式,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顺应了资本的逐利性、扩张性和掠夺性,顺应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先进潮流。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文艺复兴时期,已使人们不再相信神权的至高无上,“天赋人权”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被适时提了出来,它也正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由此应运而生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国际分工”的经济理论。“个人利益最大化”理论顺应了资本的逐利性,“国际分工”理论顺应了资本的扩张性和掠夺性,更是顺应了资本家贪婪扩张的无限膨胀的野心,从而彻底抛弃了封建田园式的生产方式。英国鼓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鼓励个人和国家拼命扩张、拼命进行殖民掠夺以进行资本增值作为经济社会核心发展理念,正是首先顺应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潮流。反观荷兰、德国、法国等在军事上均曾强过英国,横行一时,但它们都没有完全抛弃封建式的霸主思想,军事、政治没有很好地为经济扩张发展服务;没有经济的发展作为后盾,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上,它们曾有机会,但先后都不可避免的败下阵来,让英国独领风骚几百年。
英国的无限强调个人利益,弱化了集体利益,更是遑论全人类的利益,无限的鼓励着资本家、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地、血腥地扩张着世界市场;而“国际分工”理论为其在世界市场中明确了目标,殖民掠夺则是其付诸行动的直接结果。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未从封建及神权的统治下挣脱出来,军事方式成了打开世界市场的强有力的手段,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使其在世界市场中一马当先,率先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在高新技术产业及金融、证券等服务业中始终引领世界的经济发展潮流,使其始终占领世界产业链的最高端,而经济的发展更是为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假如英国建立的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资本的逐利性的驱使;即使它再强大,也不会积极地、血腥地扩张世界市场,让全世界的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服务、为其资本增值服务,更为其军事做后盾。它再强大,也只能在欧洲徘徊一时,绝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几百年。然而,历史的现实是残酷的、也是公正的,历史没有假如;谁率先掌握世界先进的经济社会核心发展理念,谁就会引领世界的发展,谁就会站在世界之巅。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在于通过大多数人的不断的努力和抗争,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国家能够享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当历史发展到各主权国家纷纷独立时,以殖民掠夺为手段,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不顾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为核心理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已经过时了。此时,英国固步自封,既得利益者更是抱残守缺;德、意、日等国趁英国衰落之时,奋起直追,企图学习英国掠夺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重新瓜分世界;而美国由于在1894年工业生产总值已是世界第一,军事力量相对较弱,遂提出了较为温和的各强国共享的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理念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正是资本主义国家无序、残酷斗争的结果;由于人类进步力量的壮大,最终抛弃了以殖民掠夺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美国的在强权政治下的自由贸易为核心发展理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在强权政治下,它强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它强调个人利益,但不能完全无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它努力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间寻求一平衡点。
美国一方面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理念去说服各国开放市场,供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积极扩张服务;一方面借助与苏联争霸,大肆推行强权政治,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大力宣传强权政治下的“自由”、“平等”等理念,并强势制定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的各种运行规则,使自己始终处于世界市场中的塔尖地位。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努力形成一个有国际分工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格局;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经济基础薄弱,虽然表面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但其内核实际上实行的是在国际市场中的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其内核仍然是市场经济规律,压根不知计划经济规律在哪!更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的独立性,社会主义市场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小而且远不成熟,且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少富多贫的局面;于是在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中,除苏联较富外,其他国家均较穷。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较少,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较小,苏联不能像美国那样大肆消耗世界资源供其发展;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是一整体,国际分工层次分明,各种经济政治运行规则均由美国制定,使美国可以迅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并扩大其强权政治下自由贸易发展理念,为其军事、政治的持续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苏联未能轻易地掌控各社会主义国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服务,更未形成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从而未能实现本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使自己成为消费型国家;只在本国各加盟共和国间进行产业的国内分工,必然造成个别共和国富有,其它多数共和国贫穷,更不可能使本国成为消费型的国家;因为不在世界市场中,一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消费型国家,实现本国多数人富裕。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剿、堵截与紧逼,时不我待,需要急于与美国争霸,苏联始终以军事、政治发展为主,以经济建设为辅作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内外交困、先天不足、后天失措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苏联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被美国抛在了后面。当苏联的经济发展不足以支撑起其军事力量去争霸时,若无外力,尚可慢慢发展,逐渐恢复;然而,此时历史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国际市场高度成熟的阶段,资本的逐利性、扩张性和掠夺性早已疯狂于世界各地,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了。在国外残酷竞争的压力下,在国内少数既得利益者更是想把国家社会发展成果据为己有的配合下,于是苏联一夜崩溃,其国灭种退的结果只是造就了少数既得利益者的一夜暴富。苏联崩溃的根源在于其未能研究好在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规律下,合理分配资源,搞好真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倘若历史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还没有使人类能够掌握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规律,还不知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内涵;那么,在世界市场下的市场经济中,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已过时:它仍然妄图以军事力量为主掌控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资源,在不能掌控时,又以国际分工理论在国内不同地区间进行产业分工,未能扩张世界市场,未能使自己迅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未能使本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中,经济的落后必然会使军事、政治的发展后继无力;军事、政治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先进于封建社会的地方。苏联名为社会主义国家,却不知计划经济的内涵与规律,即使在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中,倘若苏联在五十年代,能够积极将产业转移给中国,自己成为消费型国家,积极的转让技术、经验给中国,帮助中国成为生产型的国家,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社会主义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是一国独大、霸权天下陈旧思想,则今日之世界,试看又是谁人之天下!相反,美国以军事力量为辅,推行强权政治积极扩张世界市场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在自由贸易的口号下,积极将自己的产业转移出去,使欧日等国成为生产型的国家,自己转型为消费型国家;在此过程中,各种经济政治运行规则自然而然均由美国制定。在五、六十年代欧洲成为生产型国家,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生产型国家。二战后,虽然美国也有过经济危机,但在美国制定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在强权政治的威逼下、在“自由贸易”的经济运行规则下、在“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文化的利诱下,美国都轻易的将自己的危机转嫁出去,永葆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永葆其超级大国地位。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强烈的感觉到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不平等。在强权政治下的“自由贸易”的核心发展理念已经过时,特别是在此种模式下,美国一国大肆挥霍,大量消耗世界资源,世界各国根本不可能大部分富裕起来,更别说共同富裕了。美国也知道自己发展模式的过时,但它因为坐享其成,是最大的受益者,自然不愿意放弃这种模式,更不愿意让世界各国都发展起来,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共同富裕只是痴人作梦;所以,它就大肆利用军事上的恫吓、政治上的威逼、经济上的掠夺、思想文化上的利诱,让世界各国都安于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不断地拼命地证明:不平等是永远存在的,存在即合理;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它绝对永远是最好的。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若想转型成美国那样的消费型国家,军事上且不说,单是经济上发展就不可能,因为世界绝对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供其消耗;这一点,美欧人士早就担忧了,这也是它们能达成共识来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智慧就在于看到了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而能够顺应潮流,及时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世界市场中,和谐发展就是各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完全独立自主,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它遵循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固有规律,它突出生态的观点,将个人的发展纳入全人类的发展,将全人类的发展纳入整个生物圈的发展,着重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最先进的核心理念。
美国资源消耗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类的居住环境愈来愈恶化,使地球愈来愈无法承载人类的居住;这种生产方式的消亡是必然的,否则,人类就得消亡,或者象有的科学家那样未雨绸缪,移居外星球。中国的和谐发展方式,不仅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国与国的和谐,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生物圈的和谐;这也正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作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客观要求。
在和谐的发展理念下,中国将逐步向非洲等在世界市场中处于最低端的国家转移产业,并将总结自己成为生产型国家的经验、教训,帮助非洲等国成长为生态的和谐的生产型国家,从而使自己进行产业升级,成为生态的和谐的消费型国家。在此过程中,中国将依据和谐的理念制定各种经济政治规则,打破现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起和谐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将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引领世界的发展方向,与世界各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届时,世界将再也没有超级大国,中国已和世界各国融为一体,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历史发展到现在,虽然偶有倒退,但谁也挡不住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国家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人类的发展必将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繁荣,谁先践行这一理念,谁就会永远繁荣。

三、勇于自我否定精神的传承
自我否定就是在充分肯定自身发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自身不适合或者原来适合而现在不适合甚至阻碍发展的方面加以否定,从而使自身能够不断适应历史的发展规律。它是否定之否定,否定是为了肯定,为了更好的发展;它不是彻底的颠覆与反叛,不是抛弃,不是推翻。孟子能成为儒家的亚圣就在于他对孔子进行了自我否定,从而发展了儒家思想;孟子已下,儒家再也无人敢对孔子进行自我否定,使儒家思想一直停留在几千年前,从而止步不前、陈腐不堪。孟子提出的最典型的“民为贵”思想就是对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自我否定,说是自我否定,是因为孟子的思想仍然是以儒家的如何用礼教建立合理的等级秩序,使天下人各安其位,以达到天下长治久安的思想为内核;所以,他们都是大儒,孟子对孔子的自我否定其实就是使儒家如何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是对孔子的肯定,对孔子的发扬光大。反之,打倒孔子,要求打破等级秩序,建立众生平等的制度,是对孔子的彻底颠覆,他就是墨子,是墨家,不是儒家;蔑视孔子,不用礼教而用法律去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迫使人们各处其位的思想,是对孔子的抛弃,他就是韩非子,是法家,不是儒家。
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自我否定的规律中前进的。人类的智慧就在于不断地探寻自然和生命的规律与意义,以此将现在世界的不足和矛盾加以自我否定,使之不断的趋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境界。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和更好地发展,在一定的聚居区范围内(先以氏族后以部落为单位),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如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规律等),有计划的进行集体狩猎、集体农耕,也就是在集体所有制下进行有计划的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是集体公有的,同时也是劳动者个人所有的,每个劳动者根据个人的能力都可以充分的拥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等,在共同的计划下进行力所能及的生产;然后再公平分配,即劳动多者多食,劳动少者少食,也就是在氏族或部落内的实行按劳分配。这种原始的集体所有制的有计划的生产和分配形式,既是原始人类为能否真正生存下来所迫,也是人类最终成为万物之灵长的智慧所在;因为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人类无虎豹之劲齿、鹰隼之利爪、鳄蟒之坚忍、鹿羚之迅捷,若不依赖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人类早就被淘汰了。当然,这种原始的集体公有制是人类为生存所迫时表现出的高于一般动物性的智慧,它后来没有扩大到全社会的公有制,没有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律下进行有计划生产的理性发展;关键是人类自私的思想如附骨之蛆般应运而生,并逐渐扩大开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会有超逸卓群之才为种群的共同利益而抛弃个人的利益,成为其种群的脊梁与筋骨;也总会有一些出众的大奸大恶,为了个体的利益而抛弃种群的共同利益,成为种群的蠹虫与粪污;自私一旦扎根,就如肿瘤般飞速扩散,因为它为个体带来的利益是眼前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种群的共同利益带给每个个体的利益是长远的,甚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除了卓异的个体,普通的个体往往会被大奸之恶所蒙蔽而盲目跟从,就是自私在作祟。而人类的战争、掠夺、残杀等一切罪恶的根源皆在于自私,可以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随着生产力水平及人类生存能力的提高,一些出众的大奸大恶就逐渐将公有财产据为私有,并千方百计使之永久化,私有制也就产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 氏族或部落之间的相互交往从而使私有产品的相互交换成为可能并逐渐频繁起来,市场也就萌芽、产生了。私有制和市场的产生,使某些人可以不必辛劳而坐享其成他人的劳动成果,更不必在大自然的恶劣条件下苦苦挣扎;于是,这些自私者就以某一集团利益的代言人而鼓动氏族或部落之间进行战争、掠夺、残杀。虽然,也有些卓越之士竭力融合各氏族或部落实现全社会的公有制下的有计划生产和分配,努力实现全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下的理性发展,但自私占了主流观点,所以在原始社会后期,战争、掠夺、欺诈、瞒骗等等一切罪恶的行为都纷纷粉墨登场、各显神通,于是,有些人就占有了社会的各种资源,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从原来的社会公有变为这些人的私有了,这些人就变成了奴隶主;另一些劳动者则在战争、掠夺、欺诈、瞒骗下失去了一切,包括人身自由,他们变成了奴隶,奴隶社会于是就从肮脏和罪恶中脱胎而出。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自我否定。在奴隶社会,整个社会是奴隶主私有制下的无计划的生产,但在每一个奴隶主的庄园内,对于每个劳动者而言,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都是公有的,生产都是有计划的(在自然界的规律下和奴隶主的计划下,虽然,奴隶主的个人计划有时是盲目的),只不过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私有制)被剥夺了。
欺瞒了一时,欺瞒不了一世;被剥夺者不甘心被剥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奴隶们一代代的反抗,同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不能为劳动者个人所拥有,也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第二次的自我否定,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由于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所以,社会分散的小生产方式及劳动者的个性在封建社会私有制下得到充分发展,显示出了它的全部力量,并获得了其适当的典型的形式。在封建社会,劳动者根据个人的计划生产并可自由交换,市场进一步的扩大,人们的交往和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社会化的生产也逐步扩大。封建社会的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一协调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一旦生产力的发展达到社会化大生产时,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必然会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形成资本的前史。这种剥夺包含一系列的暴力方法,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次自我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个人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都被剥夺,都已转化为资本,为资本家所有;整个社会生产由于资本家对资本增值的追逐,从而在市场的规律下运行。但具体到每个资本家所拥有的公司,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对每个劳动者而言都是公有的,只不过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私有制)被剥夺了;公司的商品的生产,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化生产了,而且,无论商品的生产、销售及公司的发展等都是有计划的;特别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计划生产更是公司存亡及发展壮大的关键。随着世界市场的成熟,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大,国家代表大资本对社会进行计划生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国家代表最大的资本将会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国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自我否定。在世界市场中,某一国或某几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其实就是在对外贸易中,国家代表最大的资本,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社会化的大生产和交换;在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则是按照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先进、最理性的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规律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不仅是国家公有的,而且是劳动者个人展现自身能力和技术所能充分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是由国家提供给每一位力所能及的劳动者的,每一位劳动者个人个性的自由劳动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环,每一位劳动者的个人所有都会由与自身能力和技术相似的任一位下一代继承,而不是无论能力如何仅有血缘关系的下一代继承。资本增值的部分除了按照计划进行扩大再生产的,一律按劳分配,因为资本全部是国家的,不允许任何个人再有资本收益、再去剥削别人,不为社会创造任何价值而仅仅挥霍、荒淫去污染和肮脏人类的历史发展。当全世界都在生命科学的指引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的规律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分配,世界市场自然就消失了,国家也就消失了,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全人类的个人和社会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必将实现。
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方向,勇于自我否定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超级大国先进常新的关键。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英国的历史是一批又一批彪悍勇猛的海盗们用血与火书写的,它们在英伦小岛上不断地攻伐杀戮,真正的原著民早已消灭了。一批又一批的海盗们不断的入侵、定居,使英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稳定性的封闭式的生产方式不断地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使其生产力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周边其他国家的发展,更无法抵御海盗们的入侵。然而,斗转星移,当人类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资本的扩张性、掠夺性与海盗们及其后裔所组成的民族的血腥天性天然的结合在一起,于是它们疯狂的、血腥的扩张着、掠夺着,一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迅速形成并巩固、发展起来。资本是不需要安定与祥和的,需要的是躁动、狂热、血腥与冒险;所以,资本主义在英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绝非偶然。海盗们唯利是图的贪婪、血腥的本质特性,使它们在资本逐利性的驱动下特别勇于自我否定,“圈地运动”毫无疑问的轻易的在英国开始了,各种经济理论、治国理念的不断地被应用及其果断的自我否定,体现出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种霸气和大气,虽然它是血腥的。只要是不适合资本扩张、资本逐利的一切都会被迅速抛弃,从而使各种技术不断地被革新,总之,英伦小岛上一派欣欣向荣的创新局面。海盗及其后裔们更是对自身进行了自我否定,将血腥和彪悍的面孔收了起来,换成了温柔的微笑,而且拄起了文明杖,一跃而成了举世闻名的英国绅士,真正是与时俱进了。只要有利益存在,海盗们是比任何人都勇于自我否定的,它们从不墨守成规,更不会抱残守缺,因为它们深深的懂得:保守就是死亡。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英国能成为世界第一个超级大国,与这种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其后来的衰落,恰是由于海盗及其后裔们变成了绅士,既得利益集团顽固保守、思想僵化,难于自我否定。资本的扩张与掠夺是血腥的肮脏的,它使人类生存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成了逐利的工具;英国人从海盗变成了绅士,在进行自我否定的同时,海盗们彪悍、血腥的天性被温柔敦厚所掩盖;此时,美国人由于遗传了英国人的血腥天性,尽是些“无赖”,再加上些狡诈的个性,反过来对英国狠踹一脚,使英国的既得利益集团更加固步自封,难以自我否定了,自然也就失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原动力,其衰落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美国更是如此。现在美国人的祖先基本上是三、四百年前的欧洲那些躲避死刑、战争、政治及宗教迫害的人,非洲黑人是被当做奴隶贩卖并戴着镣铐到来的;美国真正的原著民——印第安人已被消灭殆尽了,他们所创造的文明也早被边缘化了,美国现在的辉煌的文明发展历史与他们无关。美国曾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而这些被祖国抛弃的有着血和肮脏的历史的人所组成现代美国人的祖先,急需对自身进行自我否定,拥有合法公民的身份;所以它们就联合在一起,背叛了各自的祖国并驱逐了印第安人,强烈的要求自由、民主、平等与博爱,战争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美国独立了。美国的独立,因为它是由各国各式各样的不合法的公民所组成的一个新的联合体,所以,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它天生就是民主与自由的化身,只要你是白色人种。美国独立之时,由于其公民来自不同的欧洲列强,通过遗传性,形成了北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南方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资本的扩张性及掠夺性决定了南北方不可能相安无事,虽然美国的南北战争由南方挑起,但真正的起因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所引起的。南北战争是美国的一次涅槃,它重塑了国家公权力的威望,对建国之初的松散的联邦政府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公权力的国家,从而扫清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障碍。此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到十九世纪末,美国成了世界工厂;此时,美国贪污腐败盛行、道德文化堕落、资源消耗殆尽、生态平衡几乎不可恢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精英分子开展了“进步运动”,促使了当时的政府对自身发展模式进行了自我否定,从而积极的对外扩张,保住了本国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经济大萧条后,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每隔10——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进行一次自我否定,逐步加大国家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计划性。可以说,二战后,美国的市场经济从来都不是自由无序的,美国始终是在全球视野下对本国的社会化大生产进行长远计划的,并能时时勇于自我否定,这也是其至今仍能先进常新的关键。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的思想,强调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相统一,所以,神权在中国很早就被淡化了,虽然它仍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作用极其有限;其民族具有安定内敛性,不具有侵略性。因此,中国的奴隶社会很短,而具有封闭性的田园式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保持了很长的时间;具有扩张性、掠夺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一直很难发展。中国的和谐思想及其民族特性,也决定了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的规律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分配,将首先在中国实现,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正是由于共产党的勇于自我否定,通过曲折而艰辛的奋斗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中国通过国家代表资本,实行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为国家公有,同时也是劳动者个人所有,所以,当时的人民能够爱厂如家、爱集体如家、爱国如家。这种生产方式能激发个人和集体的极大潜能,所以,新中国在内忧外患下才能够得以迅速巩固和发展,国防和科技才能够后起直追而无愧于人,黄赌毒才能够迅速消灭而傲视千古。当然,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市场中被封锁,由于当时中国也无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大师,所以,中国当时对市场运行的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确实没有研究透,这样,在世界市场下国家代表大资本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计划就越来越僵化、越来越盲目;而且,国内日益形成了工人和农民两大利益集团,差距越拉越大,特权阶层也越来越腐化。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果断的对前期的生产和分配方式进行了自我否定。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举世瞩目。今天,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当初的改革开放时,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都认为当初本可以做得更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冷战已接近尾声,和平已是世界主流;在世界市场中,欧美等国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计划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对市场的调控越来越具有合理性,各跨国公司对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具有计划性,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越来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被各国所接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完全可以吸取当时国内外的最先进发展方式,剔除僵化的、盲目的指令性计划,更好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规律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分配。然而,当时中国经济学界却出了极个别的侏儒和小丑,它们让中国在有意无意间走了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资本最血腥、最肮脏的原始积累的道路。特权阶层通过最卑鄙、最肮脏的手段将全民积累的公有资产转移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向自己行贿的人,使国家的公有资本迅速转化为个人资本,使国内资本市场得以迅速形成;对那些接触不上特权阶层的社会底层人员来说,就必须通过黑社会等暴力手段将国家公有资产据为己有,才能迅速积累资本进入市场。资本市场的形成是和大量的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同时进行的,否则,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让农民包产到户,使农民由集体化的规模生产转化为家庭式的社会分散性的生产方式,使农民由集体化下解放出来而拥有了充分的个人自由;同时,在当时世界市场中,对农业进行规模化的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生产方式已是主流,社会分散性的家庭式的小农生产方式早已被淘汰;在市场的冲击下,它必然是没有竞争性的,它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农民食不果腹,于是大量的廉价的自由的劳动力就有了;当农民们背井离乡,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只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保持相当比例的失业率是保证资本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开始了风起云涌的“砸三铁”运动,使大量的有组织、有纪律、有技术的工人下岗,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通过资产的重组,产生了个人资本大鳄,从而可以进入世界市场了。到了本世纪初,资本的越来越集中,社会化大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普及高等教育,使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并要保证一定的失业率,否则,资本家是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私有制的本性,社会会形成大量的不同利益集团。特权集团一方面贪污腐败,一方面利益不能合法化,所以它们极力想改变现政权;资本大鳄们更是如此。而物欲的横流,唯利是图的崇尚,更是使黄赌毒泛滥;私有制是黄赌毒的根源,没有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杜绝黄赌毒。这些丑恶现象都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可喜的是,现在中国已经逐步转向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方式,这是对几十年来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自我否定。在农业发展中,遵循生命科学的规律,将农业与服务业结合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化生产;在工业发展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国家要有全球视野下的有计划的大生产,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在服务业方面,要加大生命科学及高新科技的研发,引导并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中国要在对外贸易中,国家代表最大的资本,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社会化的大生产和交换;在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生命科学的指引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的规律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分配。这样,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届时,中国将会和各国一起实现全人类的个人和社会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人类集体智慧发展的历史结果。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在成为世界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曲折和艰辛,也或许会有一些侏儒与小丑踢踏乱蹦,但中国的民族特性和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必然会率先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注(1)虚拟产品是指没有实物价值或实物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以其虚拟价值为主的商品。包括股票、证券及其衍生物,古董、字画、歌唱、影视等艺术品及融入满足人们心里享受的各种服务的产品。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人类“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后,其消费需求就会向追求心里享受的的方向转移,此时,虚拟产品就会兴旺发达。从资本的逐利性而言,虚拟产品的利润远远大于实物产品的利润;当然,在任何时候,虚拟产品都必须以实物产品为本源,没有实物产品,虚拟产品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网友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