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古韵新音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为2009年中国联坛十位新闻人物写嵌名联
白云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4-22
帖子: 53
来自: 中国江苏
白云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0-02-28 09:23:40    发表主题: 为2009年中国联坛十位新闻人物写嵌名联 引用并回复

为2009年中国联坛十位新闻人物写嵌名联:

李 涛(甘肃) 怀揣救心丸 埋头颂英模
  2009年9月10日全国媒体公布“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各100名。甘肃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李涛先生第二天就发表了他为“双百”人物撰写的对联。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原来7月20日“双百”评选组委会公布了预选名单300人的事迹后,李涛先生出于他对英模的崇敬和楹联人的责任感,便一门心思投入了创作。
  作为61岁且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他,为众多叱咤风云的英模人物量体撰联,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凭着强烈的使命感,硬是怀揣速效救心丸,每天到黄河边伴着涛声,历时一个半月为英模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楹联篇章。
  ------------------------------------------------------------------
  敬题李涛:
  
  李广当年曾射虎;
  涛声依旧九回肠。
  (李广也是甘肃人)


徐海道(四川) 扮靓农院六万家
  到过四川苍溪的人都会发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农户庭院家家悬挂联匾。这是苍溪县委、县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举措。到目前全县已有六万余家挂上了用木质或水泥材料精心镌刻的对联与匾额。
  承载这一文化工程撰联、选联任务的是苍溪县楹联学会会长徐海道先生。徐先生几年来倾心办两件事情,一件是为新农村建设奔波。他带领大家走村串户,为每个农家量体裁衣撰写或选择对联。他不顾六十多岁的年纪,早出晚归,有时在农家一住就是好几天。当人们看到这一副副催人向上、生机盎然的庭院楹联,无不敬佩徐海道先生所付出的辛劳。他办的另一件事就是编辑《中国对联集成·苍溪卷》和《苍溪诗词选》。洋洋五百万字的巨著就是他花费多年的精力编纂成书的,并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出版了!人们称赞徐海道是躬耕联坛、不知疲倦的“川北牛”。
  ---------------------------------------------------------------
  敬题徐海道:
  海晏河清帆正举;
  道高谋远对长吟。

高寿荃(深圳) 引领联花香镜海
  2009年11月28日,“联花·墨彩·镜海”大型联墨展在澳门举行。这是为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举办的大型展出,澳门政界、艺术界前来祝贺,展览联文之美,书法之秀,名家之多,是近年来少见的。
  “一个展览整整地运作了一年。”这是对本次展览主要策划者、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高寿荃先生的赞誉。为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这一盛事,他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动,一年来与澳门方面电话沟通几乎成了常事,耐心地协调各方面意见,细致处理每个环节。为确保楹联质量,他是逐联逐句审阅,为了得到书家的支持,他通过各种渠道邀请。更为艰难的是筹集经费。他苦口婆心地向赞助商宣传、介绍,终于打动了对方。这些年来他一直倾情楹联在港澳、国外的传播,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
  敬题高寿荃:
  
  高寿情浓荣国粹;
  荃荪芳远伴联花。

毛建民(山西) 山西楹联产业第一个董事长
  2009年8月26日山西省河津市普天红楹联文化传播中心隆重揭牌。三个月来广开局面,生意红火,开发了春节祝福联、行业广告联、会议主题联、花边空白联等十几个品种,建立了8个服务站,为200多婚庆、哀奠、乔迁家庭撰联1,800多副,有10 万余副春联被商家订购。
  “普天红”是山西注册楹联产业第一家。毛建民是“敢于吃螃蟹”的楹联文化产业董事长。中楹会六代会后,他决定开办一个文化产业实体,随即带领三人考察团先后到深圳、武汉、温州等地考察,历时两个多月,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思路。企业成立后,他带领一班人,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培训人员,设计样品,很快就红火了起来。人们称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为楹联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
  敬题毛建民:
  建设铺开千里画;
  民族兴起普天红。

方留聚(河南) 三门峡实现评联网络化
  最近,三门峡市评联实现了无纸化。他们率先将繁杂的楹联大赛评审搬上了网络,整个评审工作高效、快捷、节约,又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受到了联界的一致好评。
  这项工作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长方留聚先生亲自组织、策划的。2008年在他的创意下,三门峡市楹联学会首开楹联大赛评审网上公示的先例,2009年实现评联全部过程在网上进行,为推进用现代化手段评联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敬题方留聚:
  留名千载后;
  聚粹两行间。


蒋力华(吉林) 开地区协作之风
  2009年2月21日东北三省首届楹联协作会在长春召开。会上三省楹联界的领导、专家达成了多项共识,包括决定建立东北三省楹联协作机制,开展省际间楹联会刊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省际间楹联赛事和培训协作,建立网络促进联事发展等。一时成为联界的美谈。
  首开地区协作之风,功归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蒋力华先生。他主持吉林省楹联家协会工作以来,做了很多实事,提出不少发展楹联事业的真知灼见,建立东北三省楹联协作区只是他的创意之一。
  -------------------------------------------------------------------
  敬题蒋力华:
  力作首推三省会;
  华章大写两行联。

邹宗德(湖南) 他又发现了古对联村
  2009年9月18日《中国楹联报》头条刊登《湖南又发现了一古对联村》。古对联村位于湖南新田县,被人们称为龙家大院的地方。文章对大院的容貌、楹联的分布叙述十分详尽,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发掘古对联村者,就是中国银行邵阳分行综合管理部主任、湖南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邹宗德先生。这是他继2005年在武冈发现了浪石古对联村后的又一发现。今年夏天他与湖南旅游报记者接触中,无意间知道有龙家大院。出于对楹联的钟爱,邹先生第二天便驱车300余公里赶到现场。他一边找人询问,一边画图、拍照,马不停蹄地整整忙了两天。他把带回的资料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整理、研究,终于捧给楹联界一份令人惊喜的调查报告,并附录35副饱经沧桑的古村楹联。
  -------------------------------------------------------------------
  敬题邹宗德:
  宗寻浪石联尤古;
  德比尤杨名自高。


王乔林(江西) 打造首座《论语》楹联园
  2009年9月26日上午,在南昌市绳金塔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孔子《论语》楹联园揭幕仪式。把《论语》的深邃思想用楹联形式表现出来,并汇萃一园,这是前无古人的事情。
  这一活动的创意者是中楹会顾问、南昌市楹联学会会长王乔林先生。这是他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南昌)国际楹联文化节后的又一个大手笔。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征集了千余副论语楹联,从中遴选出110副进行镌刻悬于一园,成为国内弘扬国粹的又一独特楹联景观。
  ---------------------------------------------------------------------
  敬题王乔林:
  乔木高谈论语对;
  林泉远和赣江潮。

蒋东永(江苏) “用‘心’看世界”的楹联家
  2009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由江苏无锡市文联、市残联、市民协楹联专业委员会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承办的“用‘心’看世界”——盲人联家蒋东永获奖楹联作品展开幕。他精心创作并在各次征联大赛中获奖的80余副楹联作品,由热心助残的60多位著名书法家书写展出,他的作品和他的事迹一时被传为美谈。
  人们在赞佩他楹联创作的灵气和才气之余,更感叹他对楹联创作的执着和坚韧。十年前,他因视网膜脱落,失去光感,不得不从二级检察官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挚爱生活的他没有失落、气馁,以十倍于常人的艰辛,刻苦学习楹联创作知识,眼睛看不到,更促使他用“心”去感知社会,观察世界。他的名字开始见诸于各楹联报刊,近几年,在全国性征联活动中获得奖项80余次,被誉为“获奖专业户”,成为一匹联界“黑马”。2008年在“百城迎圣火”海内外大征联中,他的联作从14,000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特等奖。
  ----------------------------------------------------------------------
  敬题蒋东永:
  东山泉映月;
  永字笔生花。


徐宏九(北京) 九十二岁的新会员
  2009年8月,徐宏九先生将亲笔写就加入中国楹联学会申请书寄到学会,顿时在学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经研究批准他免费入会。
  徐老生于1918年1月9日。青年时代曾在北大亲聆过胡适之、马叙伦、梁实秋的讲课。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任县委书记,1957年出任驻捷克斯洛伐克文化参赞,1974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一生酷爱文艺,离休后曾出版《春泥集》、《高风楼诗词选》、译著《剩余价值浅论》多部著作。
  中国楹联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感动了这位老人。他说:“数年前因腰脊骨折,不良于行,只有坐轮椅活动,所幸双手还好,尚可为兴联勉强做些事情。”
  ----------------------------------------------------------------
  敬题徐宏九:
  宏愿不息联作拐;
  九霄直上气如虹。(今音)
_________________
http://jianghai97.blog.163.com/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古韵新音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