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表
郭沫若 Guo MoRuo斯塔夫理阿诺斯 L. S. Stavrianos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夏承焘 Xia Chengdao刘学锴 Liu Xuekai周天游 Zhou Tianyou
袁行霈 Yuan Hangpei方诗铭 Fang Shiming陈尚君 Chen Shangjun
吴则虞 Wu Zeyu赵超 Zhao Chao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钱穆 Qian Mu柏杨 Bai Yang葛剑雄 Ge Jianxiong
岳南 Yue Na顾诚 Gu Cheng易中天 Yi Zhongtian
周膺 Zhou Ying屈维英 Qu Weiying张鸣 Zhang Ming
林语堂 Lin Yutang吴晗 Wu Han朱岩 Zhu Yan
孙立群 Sun Liqun张研 Zhang Yan二月河 Eryuehe
阎崇年 Yan Chongnian郑彭年 Zheng Pengnian张建伟 Zhang Jianwei
张笑天 Zhang Xiaotian陈汝衡 Chen Ruheng高罗佩 Robert Hans Van Gulik
王利器 Wang Liqi马非百 Ma Feibai朱谦之 Zhu Qianzhi
杨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马叙伦 Ma Xulun
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袁珂 Yuan Ke米庆余 Mi Qingyu
辛元欧 Xin Yuanou陶希圣 Tao Xisheng刘凤舞 Liu Fengwu
张恨水 Zhang Henshui周汝昌 Zhou Ruchang俞平伯 Yu Pingba
刘心武 Liu Xinwu蔡义江 Cai Yijiang贾平凹 Gu Pingao
周思源 Zhou Saiyuan张爱玲 Zhang Ailing胡文彬 Hu Wenbin
李劼 Li Jie唐明文 Tang Mingwen王蒙 Wang Meng
聂鑫森 Nie Xinsen崔耀华 Cui Yaohua黄霖 Huang Lin
郭沫若 Guo MoRuo
作者  (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名: 郭开贞
出生地: 四川乐山沙湾
去世地: 北京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郭沫若散文》
史论史评 a historical treatise historiography《甲申三百年祭》
诗人评传 swan critical biography《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
现实百态 Realistic Fiction《行路难》
短篇小说 novella《柱下史入关》
《一只手》
《骑士》
《宾阳门外》
《双簧》
《金刚坡下》
《月光下》
《波 Wave》
《地下的笑声》
《漆园吏游梁》
《后悔》
《马克斯进文庙》
《孔夫子吃饭》
《孟夫子出妻》
《秦始皇将死》
《楚霸王自杀》
《齐勇士比武》
《司马迁发愤》
《贾长沙痛哭》
《曼陀罗华》
《红瓜》
《牧羊哀话》
《他 He》
《鼠灾》
《残春》
《未央》
《月蚀》
《圣者》
《漂流三部曲》
《炼狱》
《十字架》
《三诗人之死》
《阳春别》
《喀尔美萝姑娘》
《Lobenicht的塔》
《人力以上》
《万引》
《叶罗提之墓》
《亭子间中》
《湖心亭》
《矛盾的统一》
中国话剧 Chinese Drama《屈原》
《雷电颂》
诗词《凤凰涅槃 phoenix nirvana,bana》   《女神 deity》   《女神之再生 Deity S breeding》   《湘累 Xiang tired》   《棠棣之花 Tang di Flower》   《天狗 Tengu》   《心灯 Heart Lamp》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Luzhongmeihengheng Think fondly of motherland mar one's [sb.'s] mood》   《无烟煤 anthracite》   《日出 morn》   更多诗歌...

阅读郭沫若 Guo MoRuo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阅读郭沫若 Guo MoRuo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阅读郭沫若 Guo MoRuo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阅读郭沫若 Guo MoRuo在诗海的作品!!!
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科学院各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建立了培养新兴、边缘、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体制,形成了开明开放、兼容不同学派的民主学术氛围,这些都在中国科大以后的办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
  
  【著作论文】
  
  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历史剧本《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
  
  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
  
  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大事年表】
  
  1892年 11月16日 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乳名文豹,号尚武,学名开贞。
  
  1897年春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
  
  1901年家塾采用上海编印的新式教科书授课。
  
  1905年 春 长兄郭开文赴日留学,有意偕从同行,父母未准。
  
  1906年 春 入乐山县高等小学。第一学期成绩名列第一,因受年长同学忌妒,被降为第 三名。
  
  1907年 春 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 夏升入乐山县中学堂,大量阅读林琴南的译述小说。
  
  1908年 秋 患伤寒并发中耳炎,听力受损。病中读先秦诸子等古籍,偏爱《庄子》。
  
  1909年 秋 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1910年 春 进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冬 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任班级代表,又受开除处分,因故 未实行 1911年 冬 清帝退位。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5日后即离家返成都。
  
  1913年春 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未学。 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年底 得长兄资助,决定东渡日本留学。
  
  1914年1月抵东京。秋 ,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1915年 秋 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与斯宾诺莎思想接近。
  
  1916年 夏 与东京圣路加医院护士佐藤富子相识。 冬,与佐藤富子在冈山结婚。开始新诗写作。
  
  1917年 试译泰戈尔诗集,因无法出版而中止。 1918年 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夏 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与留日同学张资平酝酿出版文学刊物。
  
  1919年夏 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作小说《牧羊哀话》。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
  
  1920年 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为《三叶集》出版。译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译稿被老鼠咬毁未能出版。
  
  1921年 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 6月 文学团体创造社在东京成立。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1922年 《创造》季刊五一节创刊。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 译尼采《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 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 赴日本,在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长篇小说《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系统了解,从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冬 归国调查江苏、浙江军阀战祸。作《水平线下》。
  
  1925年 在上海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目睹五卅惨案实况,作二幕剧《聂耳》。《文学论集》出版。译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发表组诗《瓶》。
  
  1926年3月 与郁达夫等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学长,实行文科改革。结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创造社出版部成立。 7月 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27年 3月 在南昌朱德住处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被蒋介石政府通缉。8月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冬 潜回上海从事文艺活动。重译《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伤寒,错过乘船转移到苏联去的机会。
  
  1928年2月 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得内山完造帮助离沪,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 行动受警方监视。通览东京东汉文库先秦史籍,研究中国古代史。译美国作家辛克莱长篇小说《石炭王》。
  
  1929年 作自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译辛克莱长篇小说《屠场》。译德国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发现史》。
  
  1930年 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译辛克莱长篇小说《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译俄国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英国威尔士《生命之科学》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生命之科学》等译稿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被焚。作《金文丛考》、《创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辞通篡》、《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等。
  
  1934年 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究》。再译《生命之科学》。辑译《日本短篇小说集》。
  
  1936年作历史小品数篇,辑为《豕碲》。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译德国席勒《华伦斯太》。
  
  1937年作《殷契粹编》、《创造十年续编》。7月 抗日战争爆发。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组织文化宣传队、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劳军。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战文化工作。
  
  1938年1月 与于立群结合,同由广州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0月 武汉失守,经长沙、桂林撤至重庆。
  
  1939年《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4月 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延光四年汉墓。9月 辞去三厅厅长职务,抗议国民党政府强行改组政治部。11月 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1941年11月 周恩来、于右任、冯玉祥等发起纪念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及50寿辰。编《五十年简谱》。改写《棠棣之花》。
  
  1942年作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译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创办群益出版社,主编学术刊物《中原》。
  
  1943年 作历史剧《南冠草》。研究先秦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5年草拟《文化界时局进言》,呼吁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员会遂被国民党政府解散。《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出版。 夏 离重庆抵上海。赴南京参加国共和谈。《历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译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编《少年时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黄》等。冬 迁抵香港。
  
  1948年作《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年末 为出席新政协会议,赴东北解放区。
  
  1949年 3月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布拉格会议。 建国前夕 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0年 3月 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5月 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主任。 8月 率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11月 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年 2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2月 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海涛集》出版。
  
  1952年 2月 《奴隶制时代》出版,确定奴隶制社会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 任中央考古训练班主任。 获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3月 出席在奥斯陆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局会议。
  
  7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10月 与宋庆龄、彭真等发起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
  
  11月 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1953年 作《屈原赋今译》。3月 随周恩来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吊唁斯大林、哥特瓦尔德。5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6月 出席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获波兰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名誉院士称号。
  
  1954年作《管子集校》。 5月 出席在柏林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6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缓和国际局势会议。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5年 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 4月 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6月 出席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冬 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作《访日杂咏》等。
  
  1956年 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
  
  1957年 17卷本《郭沫若文集》开始出版。6月 出席在科伦坡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
  
  1958年 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1978年6月12日于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坐落在四川乐山市东35公里沙湾场正街。座北向南,背负绥山(即蛾眉山第二峰),面对沫水(即大渡河),是一座三进中式木结构小四合院和一个小后花园。第一院的左测房间,是郭沫若诞生处。中院右侧房间是郭沫若“结婚受难”时的新房;后院紧连小花园,有一间面对绥山的厅房,即为郭沫若四岁半启蒙受教的“绥山馆”家塾。早年之《村居即景》、《早起》、《正月四日荣天岗扫墓中途遇雨口占一律》等诗,即作于此。旧居年久失修,面目全非。近年经维修恢复原貌,于1981年11月16日郭诞辰九十周年时公开展出。
  
  沙湾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诞生地,郭老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留下了不少珍贵文物和史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沙湾,"绥山毓秀,沫水钟灵",这正是历代文人对沙湾的赞誉之词。横贯光洁度湾城区南北的老街中段,一套坐西向东的四进穿斗木结构平房,这就是饮誉中外的郭沫若故居。故居前傍沫水,后依绥山,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后经逐步扩建,至郭沫若父亲郭朝沛经营家业时,达到目前规模,共有大小房间36间。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郭沫若早年的诗作《早起》、《茶溪》、《村居即景》等即作于此。郭沫若故居博物馆位于旧居墙后,占地3.35亩,为一楼一底的三合庭院仿古式建筑,馆内亭台相接,环廊相连,竹木森森,池水涟涟,奇花异草,幽香阵阵。博物馆陈列大厅内,郭老的著作、有关文物和生平事迹资料及照片,一柜柜,一框框,一幅幅,一件件依序展示在游人面前,令人肃然起敬。


  Chinese scholar, one of the leading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 and an important government official.
  
   The son of a wealthy merchant, Guo early manifested a stormy, unbridled temperament. After receiving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1914 he abandoned his Chinese wife of an arranged marriage and went to Japan to study medicine. There he fell in love with a Japanese woman who became his common-law wife. He began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reading Spinoza, Goethe, the Bengali poet Tagore, and Walt Whitman. His own early poetry was highly emotional free verse reminiscent of Whitman and Shelley. His translation of Goethe's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gained enormous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youth soon after its appearance in 1922. Two years later, Guo's transl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Revolution, by the Japanese Marxist Kawakami Hajime, greatly influenced his own thought, and he became an adherent of Marxism. Although his writing, even his prose, was still marked by Romantic moods, he declared a rejection of individualistic literature, calling for a “socialist literature that is sympathetic toward the proletariat....”
  
   In 1926 he acted as a political commissar i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which Chiang Kai-shek attempted to crush the warlords and unify China. But when Chiang purged the Communists from his Kuomintang (Nationalist Party) in 1927, Guo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st Nan-ch'ang uprising. After its failure he fled to Japan, where for 10 years he pursued scholarly research on Chinese antiquities. In 1937 he returned to China to take part in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was given important government posts.
  
   As a writer, Guo was enormously prolific in every genre. Besides his poetry and fiction, his works include plays, nine autobiographical volumes, and numerous translations of the works of Goethe, Schiller, Turgenev, Tolstoy, Upton Sinclair, and other Western authors. He also produced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including his monumental study of 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 and bronze vessels, Liang Chou chin wen tz'u ta hsi t'u lu k'ao shih (1935, new ed. 1957; “Corpus of Inscriptions on Bronzes from the Two Chou Dynasties”). In this work he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according to Communist doctrine, the “slave society” nature of ancient China.
  
   After 1949 Guo held many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the presidenc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66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be attacked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He confessed that he had failed to understand properly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 and that all his work should be burned. Strangely, however, Guo was not, as were many of his colleagues, stripped of all official positions; by the early 1970s he again enjoyed a position of great
贡献者: 杯中冲浪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