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人物列表
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 Sir John Alexander Macdonald约翰·约瑟夫·考德威尔·阿伯特爵士 Sir John Joseph Caldwell Abbott
约翰·斯帕洛·大卫·汤普森爵士 Sir John Sparrow David Thompson麦肯齐·鲍威尔爵士 Sir Mackenzie Bowell
查尔斯·塔珀爵士 Sir Charles Tupper威尔弗里德·劳雷尔爵士 Sir Wilfrid Laurier
罗伯特·莱尔德·博登爵士 Sir Robert Laird Borden阿瑟·米恩 Arthur Meighen
威廉·莱昂·麦肯齐·金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 Richard Bedford Bennett
路易·斯蒂芬·圣洛朗 Louis Stephen St. Laurent约翰·乔治·迪芬贝克 John George Diefenbaker
莱斯特·皮尔逊 Lester Bowles Pearson皮埃尔·特鲁多 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
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 Joe Clark约翰·内皮尔·特纳 John Napier Turner
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 Martin Brian Mulroney金·坎贝尔 Kim Campbell
让·克雷蒂安 Joseph Jacques Jean Chrétien保罗·马丁 Paul Edgar Philippe Martin
斯蒂芬·哈珀 Stephen Joseph Harper贾斯廷·特鲁多 Justin Pierre James Trudeau
皮埃尔·特鲁多 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
加拿大 现代加拿大  (1919年10月18日2000年9月28日)
出生地: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
去世地: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
开端终结
在位1980年3月3日1984年6月30日

皮埃尔·特鲁多

约瑟夫·菲利普·皮埃尔·伊夫·艾略特·特鲁多CCCHPCQCFSRC(法语: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1919年10月18日-2000年9月28日),常作皮埃尔·特鲁多,常用姓名首字母缩写PET加拿大政治家,第15任加拿大总理。他于1968年-84年间两度出任总理,期间从1979年-80年短暂担当官方反对党领袖。他的总理任期长达15年164日,为继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后加拿大史上第三长。

以律师和知识分子背景出身的特鲁多于1965年加入加拿大自由党,同年首次当选加拿大国会下议院议员,并出任总理莱斯特·皮尔逊的国会秘书,再于1967年出任加拿大司法部长。他的外向性格成为媒体焦点,随之而成的“特鲁多热”(Trudeaumania)有助他于1968年当选自由党党魁,他亦借此成为总理,并从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把持加拿大政治形势。他先后于1968年、1972年和1974年带领自由党赢取联邦大选,1979年大选则仅败予进步保守党,1980年大选再度获胜,再于1984年大选前不久告别政坛。

特鲁多的性格和政治生涯在国内引起极化反应。支持者赞美他的智力和敏锐的政治能力,抑制魁北克十月危机,在魁北克主权运动兴起下维持加拿大国家统一并塑造泛加拿大身份应同,以及大幅改革加拿大的政治制度,包括从英国获取制宪权、确立《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以及实行法定双语制。反对者则批评他的傲慢作风,认为他不善管理经济,并将国内决策权过度集中于联邦层面,从而损害魁北克的文化和草原三省的经济。然而毫无疑问,他重新塑造了加拿大这个国家。

他的长子贾斯汀·特鲁多先后带领自由党赢取2015年2019年联邦大选,承父衣钵出任加拿大总理,成为加拿大建立联邦以来第一对担任总理的父子。为了区别两人,中文媒体不时将两人分别称为老特鲁多老杜)和小特鲁多(小杜)

家族和早年生活

特鲁多家族可追溯至16世纪居于法国马西亚克-朗维尔的罗贝尔(Robert Truteau,1544年-89年);该家族首名迁居现加拿大的成员为1659年抵步的木匠艾天(Étienne

皮埃尔·特鲁多于1919年10月18日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乌特蒙(Outremont)出生:8,父亲是法裔加拿大人富商及律师夏尔·特鲁多(Charles-Émile "Charley" Trudeau),母亲葛丽斯·爱略特(Grace Elliott)有法国及苏格兰血统,祖父母为魁北克法语系农夫。夏尔拥有一系列加油站、数个矿场、蒙特利尔一座游乐场、以及小联盟棒球队蒙特利尔皇家队(Montreal Royals。他于1935年去世,皮埃尔与姐姐叙泽特(Suzette)和弟弟小夏尔(Charles Jr.)每人获发五千元遗产:24。葛丽斯此后投身罗马天主教会事务和其他义务工作,不时走访欧美各地,间中带同子女随行:25;皮埃尔余生亦与母亲和姐弟关系紧密

特鲁多小学时期就读乌特蒙的柯布学院(Académie Querbes),期间受到天主教所熏陶。该校主要教授英语系和法语系天主教徒,每班学生人数较低,特鲁多于数学班和宗教班表现出色:25–27。特鲁多自幼便流利英法双语,有利他日后涉足政坛。他随后入读声望甚高的法语耶稣会学校布雷伯夫约翰学院;该校以教授魁北克法语系菁英家族子弟见称:27。特鲁多就读该校期间受到神职派法西斯主义和魁北克民族主义所影响。

特鲁多在该校第七年(即最后一年)决心赢取罗德奖学金,在申请书中表示自己研习公众演讲和在校报撰文,从而准备日后投身公职,并获校长布兰神父(Father Boulin)称赞“在所有范畴皆表现卓越”:65。特鲁多于1940年从该校毕业,但未有赢取罗德奖学金:47。他此后决意投身政治,并到蒙特利尔大学修读法学学位:73

二战和大学生涯

特鲁多入读蒙特利尔大学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后首年;他表示在纳粹大屠杀未广为人知下,当时蒙特利尔地区的法裔加拿大人青年(如他本人)普遍认为这场战争只是列强之间的一次角力,又指自己当时希望尽量在战时继续学业:32。他当时反对加拿大征兵到海外战场:32,并于1942年加拿大国会下议院议席补选中协助反对征兵的让·德拉坡(Jean Drapeau)竞选 :34。他又大力批评时任总理麦肯齐·金的战时政策,包括暂停人身保护令:191。纵虽如此,特鲁多仍于1942年加入加拿大陆军军官训练团(Canadian Officers' Training Corps),在家乡的预备役部队服役,学年间在蒙特利尔军械库进行训练,夏季则到法纳姆军营(Camp Farnham)接受进一步军训:34

他于1943年从蒙特利尔大学毕业,实习一年后到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研究学院(即现肯尼迪政府学院)修读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覆盖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基督教。在法西斯主义席卷欧洲下,当地不少知识分子迁居美国,哈佛遂巩固其学术中心地位。特鲁多在回忆录中坦言,哈佛的学术环境令他意识到二战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他错失了参与该世纪其中一桩重大事件的机会:37

身为法语天主教徒的特鲁多首次在魁北克以外居住,而哈佛受新教和美国英语文化影响的环境令他感到格格不入,他因此于1947年改到巴黎政治学院学习:137。他随后转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跟随哈罗德·拉斯基学习,从而令他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在民主社会的生活质素占重要地位;然而他没有完成该校论文[[[维基百科:列明来源|页码请求]]]_28-0" style="line-height: 1; unicode-bidi: isolate; white-space: nowrap;">

为了寻找个人目标,特鲁多于1948年夏季走访世界多处:176,当中包括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土耳其、约旦和伊拉克:176–179。他又使用其英国护照到访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和日本:180–190。经过五年异地生活后,特鲁多于1949年返回加拿大,思维显然较离加前扩阔,并对魁北克法语系居民“狭窄的民族主义”和该省政府的“威权主义”感到惊骇

早期事业

特鲁多回国后迅即成为反对保守派魁北克省省长莫里斯·杜普莱西(Maurice Duplessis)执政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于1949年魁北克石棉工人罢工期间积极支持工人,后于1956年编辑一本名为《石棉罢工》(La grève de l'amiante)的书籍并撰写其序文和结论,当中提出此次罢工在魁北克历史中占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标志着人民开始反抗法语宗教势力和英语商人阶层对魁北克的长年保守统治:289,292。特鲁多参与这场罢工活动,令他落入省长杜普莱西的黑名单,无法在母校蒙特利尔大学任教。他遂于1949年到渥太华任职公务员,在联邦自由党藉总理路易·圣洛朗主导的枢密院办公室中出任经济政策顾问至1951年

此后特鲁多返回蒙特利尔,并参与创办《自由城市》杂志(Cité Libre,成了寂静革命时知识分子的大本营。他持有进步派价值观,且与联邦层面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合作社联邦联合会(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CCF)数名知识分子熟络,因此于1950年代支持该党,并成为该党成员。由于他订阅过左派出版物,并曾到莫斯科出席会议,1950年代他曾被列入美国政府的黑名单而禁止入境;特鲁多其后申请上诉禁足令并获胜。然而,到了1950年代末,特鲁多开始抗拒社会民主和劳工政党,认为那些政党应搁置其狭窄目标并与自由党联手抵御民主制度

杜普莱西于1959年去世,特鲁多则从1961年起在蒙特利尔大学出任法学副教授至1965年,期间他的政治立场转向自由主义。他曾获女王大学招揽教授政治学,但因他宁愿在魁北克任教而婉拒

初进国会、部长时期

特鲁多(中)获取皇家山选区自由党候选人提名(1965年6月6日)

在友人佩尔蒂埃(Gérard Pelletier)和马尚(Jean Marchand)游说下,特鲁多于1965年加入联邦自由党,并于同年联邦大选中代表该党赢取蒙特利尔西部皇家山选区(Mount Royal)的加拿大国会下议院议席,首度晋身国会。此后他在每次联邦大选皆在这个选区高票连任议员,直至1984年告别政坛为止。特鲁多有感从CCF改组而成的联邦新民主党无法掌政,亦质疑该党主张集中权力的政策,因此选择加入自由党而非新民主党

特鲁多刚进国会便获任为总理莱斯特·皮尔逊的国会秘书,此后在多次国际场合和会议中代表加拿大。他于1967年则获委入联邦内阁出任司法部长,任内引入《刑事法修定法案》,当中包括废除刑法反同性恋的条文,使同性恋在1969年非刑事化。他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评论:“政府不该管这个国家的卧室里面的事”。该项法案亦将避孕用品、堕胎和彩票等事物合法化,引入新的枪械拥有权管制,和批准对怀疑酒后驾驶人士进行呼气测醉试验。特鲁多还放松了关于离婚的条文。在讨论宪法时,他和魁北克省长丹尼尔·约翰逊发生了冲突。

1967年加拿大迎来建立联邦一百周年之际,皮尔逊宣布退出政坛,并辞任自由党党魁。特鲁多宣布角逐该党党魁职务,其竞选活动充满活力惹来媒体注意。而受到当时反主流思潮影响,很多青年人把特鲁多视作他们的代表和新一代的标志,特鲁多遂成为党魁选举大热。然而,特鲁多只于1965年加入自由党,入党时间不长,大批自由党党员因此对他持有保留。此外,他对离婚、堕胎和同性恋等议题的观点亦被视为激进,更被为数不少的自由党党员反对,电视镜头更拍摄到内阁部长拉马什(Judy LaMarsh)在党大会上以粗俗用语指特鲁多并非自由党人。纵虽如此,特鲁多仍于1968年4月举行的自由党党魁选举中击败老保罗·马丁(第21任总理保罗·马丁之父)和保罗·赫勒等多名资深自由党阁员,在第四轮投票以51%得票率当选党魁,并于4月20日宣誓就任总理

总理(1968年-79年)

第一次和第二次政府(1968年-74年)

特鲁多随后解散国会,并定于1968年6月25日举行联邦大选。特鲁多的个人魅力使他拥有前所未有的人气,甚至出现了特鲁多热Trudeaumania)的现象,惠及他的选情。竞选期间特鲁多支持以参与式民主手段,将加拿大建设成一个“公平社会”("Just Society")。他又大力辩护实行不久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和地方发展计划,以及他担任司法部长期间引入的刑法改革。

大选前夕,特鲁多在蒙特利尔出席年度施洗圣约翰节巡游,期间部分魁北克分离主义分子发动骚乱,有人向特鲁多就座的看台投掷石块和瓶子。特鲁多助手要求他采取保护措施自我掩护,但他则镇定自若地坐着面对暴徒,所表现出的勇气给加拿大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翌日他轻松地赢取大选,开始他近十六年的执政

内政

首届特鲁多政府实行多项程序变革令国会和自由党党团会议更有效运作、增加总理办公室的规模和角色、并引入新项目从而扩大加国福利社会的规模

双语制和多元文化主义

特鲁多透过引入《官方语言法》来实行皇家双语制和双文化制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n Bilingualism and Biculturalism)提出的大部分建议,令英语和法语成为联邦政府的共同官方语言。宣布英法两语皆为官方语言的声明虽获反对党支持,但这项政策实际推行时却遇到较大争议。1966年至76年之间,法语系人士占联邦公务员体制和军队架构中的比例倍增,部分英语系加拿大人因此感到忧虑

特鲁多内阁于1971年10月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从而体现皇家双语制和双文化制委员会报告的第四节。声明中确认加拿大为一个具有两种官方语言的国家,但同时意识到国内具有多种文化;即“在双语框架中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这种观点挑战“加拿大由两个民族结合而成”的魁北克主流思想,遂令魁北克普遍舆论感到懊恼

十月危机

特鲁多于1970年面对首次严峻考验。恐怖组织魁北克解放阵线(FLQ)成员于当年10月5日绑架英国贸易专员詹姆斯·克罗斯(James Cross),再于五日后绑架魁北克省劳工部长皮埃尔·拉波特(Pierre Laporte),史称十月危机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记者于10月13日询问特鲁多要采取什么程度的措施来对付恐怖分子时,他简短地回答:“看我的!”(Just watch me.)在魁北克省长布哈萨(Robert Bourassa)同意下,特鲁多于10月16日引用《战时措施法》,给予政府一系列权力来逮捕和扣留疑犯而无需进行审讯。拉波特的遗体于10月17日在一辆汽车的尾箱中被发现。作为挽救克罗斯生命的交换条件,五名FLQ恐怖分子获准流亡古巴;他们数年后返回加拿大并在狱中服刑

虽然此次事件一直颇受争议,而特鲁多引用《战时措施法》的举动亦曾于当时被新民主党党魁道格拉斯(Tommy Douglas)等国会议员批评,但大多数民众似乎都支持特鲁多的坚决果断行动

宪制事务

经过咨询各省省长后,特鲁多同意出席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贝纳特(W. A. C. Bennett)主持的会议,探讨从英国取回加拿大制宪权。联邦司法部长特纳与各省政府磋商后草拟《维多利亚宪章》(Victoria Charter),确立一项权利宪章、法定双语制和宪法修正案否决权等事物。这项协议获九个英语系居民占多数的省份支持,而魁省省长布哈萨则要求两星期时间让他征询该省内阁。在魁省民意普遍反对协议下,布哈萨表示该省不会接受协议

外交政策

特鲁多1973年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会见毛泽东

特鲁多希望加拿大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同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如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美国的吉米·卡特等都有良好的私人关系。1970年,他领导的加拿大政府早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再于1973年成为首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加拿大总理。

1970年代早期,特鲁多政府开始检讨加拿大的国防和外交政策,甚至考虑退出北约组织。虽然加拿大最后决定留在北约,但在随后的几年里,政府开始缩减军队规模。

1972年和1974年大选

1972年大选,特鲁多的自由党组建少数政府。为了获取新民主党支持,自由党政府政策期间较左倾,包括成立国营的加拿大石油公司。

反对党于1974年5月否决自由党少数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并通过对特鲁多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政府被迫解散并且举行大选。1970年代中的经济衰退成为这次大选的主要议题。为应对国内通胀,进步保守党党魁斯坦菲尔德提议实行薪金和物价管制,但被特鲁多嘲讽此举有如魔术师般施法术;特鲁多反为提议实行一系列小规模减税来对付通胀。新民主党支持者有恐进步保守党上台会实行薪金管制,因此策略性投票支持自由党,自由党遂赢得下议院多数席位继续执政。然而,在艾伯塔省省长罗歇(Peter Lougheed)大力批评自由党财政预算案下,自由党在该省全军覆没

第三次政府(1974年-79年)

1975年的特鲁多

特鲁多竞选期间提倡的经济方案虽获选民支持,但对通胀情况实际影响有限,而他从各方所取的意见亦有所矛盾而面临挣扎。时任财长特纳与特鲁多渐生分歧,而在反贴补税缺乏支持下,特纳于1975年9月请辞。特鲁多终在同年10月改变初衷,与新任财长麦当奴(Donald Macdonald)宣布引入《反通胀法》,实行薪金和物价管制。该法案涉及多项传统上由省政府管辖的范畴,因此触发最高法院审议;该院最终引用《英属北美法案》将之定为需由联邦政府介入的紧急措施而允许保留。特鲁多于1975年圣诞接受CTV电视网访问时谈及经济,指联邦政府有需要进一步介入。然而他的学术性用词和假设性解决方案令外界认为他声称资本主义失败,亦令愈趋新自由主义的商界领袖对他失去信任

特鲁多继续尝试提升加拿大的国际地位,包括于1976年在美国总统福特协助下加入七大工业国集团。下议院于1976年7月14日以130票对124票通过C-84号议案废除死刑,一级谋杀刑罚改为终生监禁,首25年不得假释

与此同时,魁北克再为特鲁多带来问题。魁北克自由党否决《维多利亚宪章》后民望上升,该党此后就宪制事务、省内规范法语为魁北克唯一官方语言、以及魁北克境内航空交通管制使用语言等议题与特鲁多联邦政府采对立态度。特鲁多视此为魁北克民族主义者的挑衅行为而日渐生怒,并偶然道出他对魁北克自由党党魁布哈萨的鄙视。1976年魁北克省选后,由瑞内·勒维克领导的魁北克人党上台执政,并承诺举行魁独公投;特鲁多视魁北克主权运动崛起为他的最大挑战

1976年,在特鲁多的支持下,该届奥运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举行。当时蒙特利尔市政府觉得奥运会是一门不能亏本的生意,但是在统筹过程里,因为兴建各项体育馆开支甚大,主场馆建做过程困难重重(工程要到奥运闭幕后十多年后才完工),导致耗资高达58亿美元。

整体来说,是次奥运会亏损24亿美元,令到蒙特利尔市政府多年来债台高筑:总共10亿美元的债务要到30年后的2006年11月才还清,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亏损最严重的一次,也令到很多城市不敢申办奥运,直至1984年洛杉矶奥运出现财政盈余为止,有分析指特鲁多支持在蒙特利尔举行奥运,是想削弱魁北克省的财政,迫使其在财政上依靠联邦政府,从而减低魁北克脱离联邦独立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压,特鲁多禁止中华民国代表队以“中国”名义参加该届奥运。此举为美国总统福特等人所批评,亦令加拿大面临多国谴责

随着公众逐渐对特鲁多的性格和加国延绵不断的宪制争坳生厌,特鲁多民望于1970年代末急转直下。他出席1978年七大工业国峰会期间与西德总理施密特商讨竞选策略;施密特建议他宣布削支方案以平息对自由党政府录取赤字的批评。自由党在1978年一系列下议院议席补选中失利,特鲁多遂拖延举行大选至限期前两个月

加美关系

特鲁多与尼克逊会面(1972年)

特鲁多在任期间,加拿大同美国保持一定距离。他要求外国投资审查机构能够屏蔽掉一些外资投入,并试图增进和欧洲的贸易关系。他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关系极为糟糕。尼克松认为特鲁多有精英的势利架子,政策偏向社会主义,所以很讨厌他。在白宫录音带中,他称加拿大总理为“那个傻×特鲁多”。后来记者问特鲁多听了这话有何感想,特鲁多说“有比他好的人拿比这更难听的话骂过我。”这些年间,两国就贸易、防卫、能源、渔业、环境、外交等议题皆有分歧。尼克松下台后,在他的回忆录《领导人》(Leaders)中,对特鲁多评价颇高,与周恩来戴高乐等并列。

特鲁多经常和美国就外交政策发生摩擦。他经常说美国五角大楼的人是一群“无聊小人”。卡特于1977年就任总统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当时的美国较为了解加拿大对政治和经济上的需求,而在两国同时出现停滞性通货膨胀下,加拿大亦前所未有地欢迎美国投资

在野(1979年-80年)

1979年大选期间,自由党竞选策略集中于特鲁多的果断决策性格和对宪制事务的充分掌握,但未了解到公众对该两点皆已感到厌惧。进步保守党党魁乔·克拉克则集中讨论国内经济状况,但在辩解该党政纲时有所挣扎,而特鲁多在党魁辩论中表现理想,自由党选情遂现一线生机。自由党在该届大选得票率超越进步保守党四个百分点,但票源主要集中于魁北克省,并于安大略省失利。进步保守党最终赢取136席,压倒自由党的114席,以少数政府姿态组阁。自由党屈居第二,特鲁多遂成为官方反对党领袖。选后特鲁多宣布辞去自由党领袖职位;当时他偏好由麦当奴(Donald Macdonald)继任

然而,在自由党开会重新选举领袖之前,新民主党财政评议员李博于同年12月在由进步保守党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中加入附带动议,指执政党已失去下议院的信任。下议院于同月13日表决,在自由党和新民主党联手下,动议以139票对133票通过,克拉克的少数政府遂告倒台,并触发一年内第二次联邦大选

另一方面,克拉克在魁北克的影响力远逊特鲁多,魁人党认为时机成熟,省长勒维克遂于1979年6月公布于翌年春季举行主权问题公投。在此背景下,自由党党团以至其本人亲友和顾问皆游说特鲁多留任党魁。自由党在该次大选中改变策略,刻意低调处理特鲁多的领导地位,特鲁多更缺席党魁电视辩论。在1980年2月举行的大选中,安省票源重归自由党,该党遂重新获得多数席位,下台不到一年再次执政,特鲁多亦取代克拉克再度出任总理。然而,自由党在马尼托巴省以西全军覆没,突显加国东西两地的文化和政治差异,亦为特鲁多新一届总理任期增添难度。

总理(1980年-84年)

特鲁多重新掌政后首要议题为应对魁省主权公投;就此他委派让·克雷蒂安为联邦政府的公投代言人,冀望克雷蒂安可有效向魁北克的工人阶级推销反对魁独方的立场。特鲁多本人则拒绝承认公投问题内容的合法性,并指出公投倡议“主权-结合”方案中的“结合”环节(即魁北克与加拿大保持经济联繋)需获其他省份同意

魁北克省议会于1980年3月就公投事务进行辩论,期间省长勒维克针对特鲁多名称中的母系姓氏“艾略特”,指特鲁多的苏格兰裔背景大于其法裔背景。特鲁多在公投前六日发表演讲时就此作出回应,指父母双方在魁北克皆有多名祖先,并指自己的全名为一个魁北克人和加拿大人名称。他并表示反对魁独方胜出的话,将视此为授权改革加拿大联邦制度和修改宪法,并向加拿大英语系居民表示加国必需变更,反对方即使获胜亦不应视为支持维持现状。公投于5月20日举行,最终近六成选民反对而未获通过。结果公布后,特鲁多表示自己“从未如此以作为魁北克人和加拿大人为荣”

经过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为了确保国内石油供应和价格稳定,自由党政府在1980年10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引入国家能源计划(National Energy Program。方案包括为国内生产的石油定立低于国际油价的价格上限,以减低国民和国内工业受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影响。此外,联邦政府亦对能源业开征新税。此项方案迅即成为特鲁多政府最具争议的政策之一,并广受以能源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西部省份(特别是艾伯塔省)所反对;民调显示艾伯塔省居民反对和支持国家能源计划的比数为五对一。不少西部国民除了将1980年代当地石油业萧条归咎于国家能源计划,亦将之视为联邦政府掠夺西部资源,方案亦只惠及东部的国民和企业,加深西部对加东的疏远异化情绪。自由党政府随后与艾伯塔省政府展开磋商,双方达成协议修改两级政府之间的能源业收入共享安排,并取消联邦政府对艾伯塔省生产石油征收的出口税

宪法

1980年魁独公投失败后,特鲁多决意推行修宪。方案计划确立联邦政府在数个范畴的权力、给予《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宪法地位、以及制定修宪程序。经过特鲁多和众省省长数个月来的争论,他宣布联邦政府将向英国国会请求取回加拿大制宪权,额外事项将交公投表决,但不征询众省政府意见。此举获新民主党以及安大略省和新不伦瑞克省省长支持,但进步保守党党魁克拉克和其余全数省长皆反对。在多省政府挑战下,最高法院裁定联邦政府单方面取回制宪权虽然合法,但有违宪制传统。

特鲁多其后再与众省省长于1981年11月齐聚渥太华,以冀解决分歧。魁省省长勒维克坚持魁北克应持有宪法否决权,而魁北克的“独特社会”地位亦应获宪法承认,但不为特鲁多接纳。另一方面,在其他省长压力下,特鲁多同意在《权利与自由宪章》中加入豁免条款(notwithstanding clause),容许国会或省议会以临时性质凌驾宪章的部分条款。这项折衷未能满足勒维克,但被其他九省省长接纳,特鲁多遂获取足够支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82年4月17日御准包括《1982年宪法法案》和《权利与自由宪章》在内的《加拿大法案》,标志着加拿大终于成为宪制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宪法至今一直未被魁北克省议会确认,而联邦政府绕过魁北克制宪的举动,亦为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修宪风波以至1995年魁独公投埋下伏线。

外交

特鲁多(左一)出席1983年七大工业国集团峰会

1983年底到1984年初,特鲁多访问了北约华约组织多国,冀望双方能达成协议削减核武器和平共处。他的努力为他赢得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平奖,但也惹恼美国的罗纳德·里根政府。有些观察家批评他的行为不现实,因为华约国家不可能有独立于苏联的外交政策,游说他们毫无用处。

与此同时,他同意美国在加拿大领土进行巡航导弹试验,影响了他作为和平主义者和裁军倡导人的信誉。

请辞

到了1984年,民意调查显示马尔罗尼领导下的进步保守党支持度大幅领先自由党,而自由党若继续由特鲁多领导的话,几乎肯定会在下次大选中落败。1984年2月29日,特鲁多在一次“雪中漫步”后宣布辞去总理职位,6月30日正式离任,结束了他近16年的执政生涯

特鲁多在特纳继任总理前,建议总督让娜·索韦(Jeanne Sauvé)委任逾200名自由党党员出任上议院议员、法官、以及不同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董事局成员等政治回报职位。外界质疑部分获委人士是否拥有足够资历来出任该些职位,而这些任命数目之多亦招来批评。纵然面对舆论压力,特纳不单没有撤销该些任命,还向总督建议委任另外70多人,以换取特鲁多提前离任

受多项因素影响,加上自由党失去传统来自魁北克省的支持,该党在大选中惨败,仅保著下议院40个议席,远远落后进步保守党的211席,为历来势力最悬殊的下议院议席分布

退休及晚年

特鲁多退出政坛后加入蒙特利尔的希南布雷奇律师事务所(Heenan Blaikie)任职律师,虽然较少发表公众讲话或者接受记者采访,但在公众热议话题发言时仍有一定影响。他通过演讲和撰文强烈反对《米奇湖修宪协定》和《查洛顿修宪协定》,声称协定若通过会损害联邦和《权利宪章》。这些看法对最后决策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修宪提议最终被击败。特鲁多还继续活跃国际事务,经常出访拜会各国领导人,并参与罗马俱乐部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他的回忆录于1993年出版

特鲁多晚年的时候罹患帕金森氏症前列腺癌,开始逐步淡出公众视线,但直至病逝前几个月他仍继续从事律师工作。1998年,他的幼子米切尔于度假滑雪期间不幸遭遇雪崩英年早逝,晚年丧子使其大受打击,亦令其病情继续恶化。

2000年9月28日,特鲁多因前列腺癌病逝。他的灵柩于9月30日送抵渥太华国会山庄中央大楼,供政要和公众凭吊,10月2日经铁路转送蒙特利尔时,群众自发的沿着铁路线为他送别。丧礼于10月3日以国葬规格举行,在座包括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等国际政要。他的长子贾斯汀在丧礼上致悼词,表现获外界好评,令他在加拿大政坛上崭露头角。特鲁多最后安葬在魁北克圣瑞米的家族墓地中

家庭和婚姻

皮埃尔和贾斯汀到访法国里尔美术宫(1982年)

特鲁多于1968年出任总理时仍然未婚,1969年-70年间则和芭芭拉·史翠珊约会。他于1971年和温哥华地区下议院议员和自由党党籍内阁部长占米·辛克莱(Jimmy Sinclair)的女儿玛格丽特(Margaret)结婚;新娘只有22岁,年龄不到特鲁多的一半。婚后两人育有三名儿子,分别为贾斯汀(1971年出生)、亚历山大(1973年出生)和米切尔(1975年出生)。

作为强烈知识分子的特鲁多集中工作,鲜有抽空作乐和陪伴家人,玛格丽特因此逐渐厌倦这段婚姻并感到受困,而这般情绪亦受她的躁郁症影响而恶化。两人终在1977年分居,并于1984年正式离婚,三名儿子的抚养权归皮埃尔;他成为首位任内离婚并担当单亲父亲的总理。

离婚后特鲁多一度与在超人电影系列中饰演露薏丝·莲恩的演员马戈·基德尔约会,其后则与狄波拉·科恩(Deborah Coyne)交往,两人的女儿莎拉(Sarah Coyne)于1991年出生。狄波拉·科恩曾于2013年竞逐联邦自由党党魁职位,最终排名第五,不敌贾斯汀·特鲁多

政治遗产

不少加拿大国民仍对特鲁多抱有好感,但反对者对他持有的负面印象随着时间流逝也只有稍为软化。历史学家布利斯(Michael Bliss)称,特鲁多的强烈个性、鄙视对手的态度和厌恶妥协的风格令他成为“众加拿大总理之中最令人钦佩亦最令人反感之一”

加拿大西部不少国民认为特鲁多的政策(包括推出国家能源计划)牺牲了西部利益来讨好安大略魁北克,因此对他不存好感。另外,特鲁多在十月危机期间实施戒严的措施也被部分魁北克人视为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把他同他的继任,进步保守党的布莱恩·马尔罗尼比较的时候,人们对他的好感日增。

还有人认为他当政期间加拿大经济表现不佳,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踞高不下。1968年他就任时加拿大的债务是18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24%),1984年卸任时为2000亿(占国民生产总值46%)——增加了11倍。然而这似乎是当时西方国家的通病,在他下台后情况也持续了一段时间,所以特鲁多对此应付的责任尚可商榷。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任内加拿大的社会发展指数和生活质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麦克林》杂志于1997年和2011年进行两次学者调查,特鲁多皆被评为加拿大第五佳总理

宪法遗产

特鲁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遗产是1982年《加拿大宪法》,当中包括不牵涉英国的修宪程序,而获给予宪法地位的《权利和自由宪章》也对加国发挥积极作用。宪法被视为推动国内民权和自由,对大部分加拿大人而言也构成该国价值观的基石。宪法在保护原住民、妇女、同性恋和少数族裔免受社会歧视中起了很大作用。为了不与此宪章冲突,很多联邦和省的法律条例被改写,还有很多法令被废止。例如,加拿大最高法院1993年废除了堕胎限制,2003年又废止了关于同性婚姻的限制。

加拿大保守主义者声称宪法为国内法律系统带来过多司法行动主义(judicial activism),而宪法从未获魁北克省政府确认以及不为魁北克提供宪制否决权,亦为魁北克民族主义者所抱怨。

《权利和自由宪章》本身存在很多争议。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权利和自由宪章》不可应用于习惯法的审判中。为了规避这个宪章,它所附属的豁免款项也偶然被引用。

魁省问题

特鲁多对于魁北克省的贡献也是褒贬不一。很多人欣赏他在十月危机时候的表现,他杜绝了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暴力倾向,此后该运动基本保持在和平民主的轨道内。很多人赞赏他在第一次公民投票中维持联邦的努力;一些分离主义分子却认为他是出卖魁北克利益的叛徒。

特鲁多就任总理期间,在魁北克几乎没有联邦层面的政治对手。举例说,1980年的联邦大选中,自由党夺取了全省75个席位中的74席。但是在省级选举中,民众们却把票投给了追求主权独立的魁北克人党。1984年退休后,他的声望在英语加拿大地区日隆,然而在魁北克却是寥寥无几,而联邦自由党在魁北克此后亦表演平平。自1982年宪法生效后至2015年,联邦自由党一直未能赢取国会下议院的过半数魁北克议席,而魁北克主权主义者亦对特鲁多本人反感

加西问题

特鲁多去世后在西部省份的声望远逊与加拿大其他英语地区,而他更偶然被视为“西部异化情绪之父”。当地不少国民认为特鲁多政府偏袒安省和魁省,同时却犠牲西部利益。国家能源计划被视为有欠公允地阻止西部省份获取从当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获取的全数经济利益,从而支付全国社会福利项目,并将财富转移至国内较贫困地区。国家能源计划实施后,石油资源充裕的艾伯塔省失业率从4%飚升至10%,上述情绪因此在该省尤以为甚;有估计指国家能源计划令艾伯塔省失去介乎5百亿元至1千亿元收入

双语制度

特鲁多的双语政策受到一些人的指责。西部英语人士认为,在政府机构内强制使用双语是一种浪费,因为那里几乎没什么人说法语。法语人士却认为,这种政策有让法语文化有被英语文化同化的危险。另外,虽然这个政策安抚了法裔加拿大人对联邦政府的敌视情绪,但没有能满足他们让加拿大两种文化和语言完全平等的期待。原来制定的让至少一半的高中毕业生能流利地说两种语言的目标也没有达到。特鲁多后来有些懊悔选择了“双语”这个词,因为这样听上去好像要求每个加拿大人都说两种语言。而实际上,特鲁多设计的前景是让所有的文化都能在加拿大占有一席之地。

不管怎么说,特鲁多的双语政策至少在公共领域还是很成功的,双语人口比例三十年内增加了很多。无论是在加拿大何地,联邦政府部门都可以用英法双语为人民服务。无论在哪个省区,都可以接收英法双语的电视和电台广播。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现在成为文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双语政策功不可没。

多元文化

1971年10月8日,特鲁多在国会下议院公布多元文化政策,为全球之首。此后国内数省(如艾伯塔、萨斯喀彻温和马尼托巴),以至其他如澳大利亚般与加拿大历史和移民族裔构成相近的国家亦有所仿效。这项政策显示加拿大对世界各地所持的开放态度,并配合前总理皮尔逊引入的移民政策,至今仍获取多届联邦政府不同程度的把持。

文化事业

特鲁多在任期末段确保加拿大国家画廊和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皆在渥太华首都地区置有永久场所。特鲁多政府亦引入国内电影业和广播业必需制作一定程度“加拿大内容”的规定,并拨款发展国内的媒体和文化行业。这些政策虽然仍具争议,但无疑巩固了国内的传媒事业。

荣誉

殊勋和御赐荣誉

特鲁多的盾徽,中上方的枫叶图案代表特鲁多曾任总理

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 Ribbon.gif Order of Canada (CC) ribbon bar.svg
Canada100 ribbon.png QEII Silver Jubilee Medal ribbon.png Canada125 ribbon.png

绶带勋章注释
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 Ribbon.gif名誉勋位(C.H.)
  • 1984年7月4日颁发
Order of Canada (CC) ribbon bar.svg加拿大同伴勋章(C.C.)
  • 1985年6月24日颁发
  • 1985年10月30日叙任
Canada100 ribbon.png加拿大联邦成立百周年纪念勋章
QEII Silver Jubilee Medal ribbon.png伊丽莎白二世银禧奖章(加拿大)
  • 1977年颁发
  • 特鲁多当时出任总理国会下议院议员,在加拿大排名名单之列,遂获发此勋章
Canada125 ribbon.png加拿大联邦成立125周年纪念勋章
  • 1992年颁发
  • 特鲁多为前任总理加拿大枢密院成员,并受勋加拿大同伴勋章,在加拿大排名名单之列,遂获发此勋章

下列荣誉由总督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本人直接颁发:

其他奖项和荣誉

  • 特鲁多曾获加拿大新闻社(Canadian Press)十度名为“年度新闻风云人物”,当中包括1968年至1975年间连续八年,以及1978年和2000年,并于1999年获该社名为“20世纪新闻风云人物”。
  • 他于1983-1984年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平奖
  • 2004年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电视系列节目《最伟大的加拿大人》观众投票中,特鲁多名列第三。

名誉学位

地点日期院校学位
艾伯塔省1968年艾伯塔大学法学博士(LL.D)
安大略省1968年女王大学法学博士(LL.D)
苏丹1969年喀土穆大学
北卡罗莱纳州1974年杜克大学法学博士(LL.D)
安大略省1974年渥太华大学法学博士(LL.D)
日本1976年庆应义塾大学法学博士(LL.D)
印第安纳州1982年5月16日圣母大学法学博士(LL.D)
新斯科舍省1982年圣方济·沙勿略大学
魁北克省1985年11月5日麦基尔大学法学博士(LL.D)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86年5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LL.D)
澳门1987年澳门大学法学博士(LL.D)
魁北克省1987年蒙特利尔大学
安大略省1991年3月31日多伦多大学法学博士(LL.D)

以他命名的事物

蒙特利尔的特鲁多国际机场
多伦多的皮埃尔·艾略特·特鲁多小学
地点
学校
组织
  • 皮埃尔·艾略特·特鲁多基金会(2002年成立

参考资料

  1. 跳转至: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Profile: Trudeau, Pierre Elliott加拿大国会图书馆. [2020-05-06].
  2. 跳转至:2.0 2.1 Collison, Robert. New books put Trudeaumania in fresh perspectiveToronto Star. November 20, 2016 [August 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7, 2017).
  3. 跳转至:3.0 3.1 Deborah Coyne, mère de l'enfant illégitime de PET, sera candidate. TVA Nouvelles. Montreal. June 27, 2012 [August 7, 2017].
  4. ^ Cauchy, Clairandrée. L'aéroport de Dorval devient l'aéroport PET. Le Devoir (Montreal). August 23, 2003 [August 7, 2017].
  5. ^ The Globe and Mail (2000-09-29), p. A20.
  6. ^ Fortin (2000-10-09), p. A17.
  7. ^ Coorsh, Karolyn. Trudeau's win ushers in Canada's first political dynasty. CTV News. October 20, 2015 [January 17, 2020] (英语).
  8. 跳转至:8.0 8.1 黄文正. 杜鲁道克绍箕裘 没遗传父风流. 《中国时报》. 2015-10-21 [2020-05-06].
  9. ^ 傅建中. 华府看天下-杜鲁道与台湾的恩怨流. 《中国时报》. 2015-10-30 [2020-05-06].
  10. ^ Généalogie du Québec (2012).
  11. ^ Robert Truteau. Ancestry.com. [November 4, 2015].
  12. ^ Généalogie Etienne Trudeau. Nosorigines.qc.ca. January 14, 2007 [August 16, 2014].
  13. ^ English, John. Just Watch Me: The Life of Pierre Elliott Trudeau Volume Two: 1968–2000. Toronto: Knopf Canada. 2009. ISBN 978-0-676-97523-9.
  14. ^ English, John. Citizen of the world: the life of Pierre Elliott Trudeau (1919–1968). Biography 1. Toronto: Knopf Canada. 2006: 567. ISBN 978-0-676-97521-5OCLC 645548837.
  15. 跳转至:15.0 15.1 15.2 15.3 Kaufman, Michael T. Pierre Trudeau Is Dead at 80; Dashing Fighter for Canada.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9, 2000 [February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25, 2013).
  16. 跳转至:16.0 16.1 16.2 16.3 16.4 English, John. Citizen of the World: The life of Pierre Elliot Trudeau1. Vintage Canada. August 28, 2007: 624  [February 21, 2020]ISBN 9780676975222OCLC 1044330987.
  17. ^ Trudeau (1993).
  18. 跳转至:18.0 18.1 18.2 18.3 Pierre TrudeauThe Economist. Obituary. October 5, 2000[February 22, 2020]ISSN 0013-0613.
  19. ^ Rank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January 29, 2009,.
  20. 跳转至:20.0 20.1 20.2 20.3 20.4 20.5 Memoirs. 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1993 [February 21,2020]ISBN 0-7710-8588-5.
  21. 跳转至:21.0 21.1 21.2 21.3 21.4 21.5 English, John. Citizen of the World: The Life of Pierre Elliott Trudeau Volume One: 1919–1968. Toronto: Knopf Canada. August 28, 2007 . ISBN 978-0-676-97521-5. Online free to borrow
  22. ^ English (2006), pp. 145–146.
  23. ^ English (2006), p. 124.
  24. ^ English (2006), p. 134.
  25. ^ English (2006), p. 141.
  26. ^ English (2006), p. 166.
  27. ^ English (2006), p. 296.
  28. [[[维基百科:列明来源|页码请求]]]-28" style="margin-bottom: 0.1em; counter-increment: mw-ref-extends-parent 1; counter-reset: mw-ref-extends-child 0; break-inside: avoid-column;">^ English (2006), p. [页码请求].
  29. 跳转至: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Whitaker, Reg; Marshall, Tabitha. Pierre Elliott Trudeau.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2017-06-02[2020-05-07].
  30. ^ English (2006), p. 364.
  31. ^ Christo Aivalis, "In the Name of Liberalism: Pierre Trudeau, Organized Labour, and the Canadian Social Democratic Left, 1949–1959,"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June 2013) 94#7 pp 263–288 doi:10.3138/chr.1498
  32. ^ Trudeau (1993), pp. 63–64.
  33. ^ English (2006), pp. 364–365.
  34. ^ CBC News (1967-12-21).
  35. ^ CBC News. The Style is the Man Himself. Pierre Trudeau: 'Canada must be a just society'. Toronto: CBC Archives. September 9, 1968 [December 21,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5, 2013).
  36. ^ Zink (1972), p. Backcover.
  37. ^ Canada.com.
  38. ^ CBC News (1968-06-24).
  39. ^ Maclean's Magazine (1998-04-06).
  40. ^ Trudeau (1993), pp. 22–24.
  41. ^ Lyon & Van Die, pp. 137–144.
  42. ^ Laxer (1977), pp. 22–24.
  43. ^ Moscovitch (2012).
  44. ^ Towards A Just Society: The Trudeau Years edited by Thomas S. Axworthy and Pierre Elliott Trudeau
  45. ^ Official Languages Act – 1985, c. 31 (4th Supp.). Act current to July 11th, 2010. Department of Justice. [August 15, 2010].
  46. ^ English (2009), p. 141.
  47. ^ English, John. Just Watch Me: The Life of Pierre Elliott Trudeau Volume Two: 1968–2000. Toronto: Knopf Canada. October 15, 2009: 624. ISBN 978-0-676-97523-9OCLC 759510344.
  48. ^ English (2009), p. 145.
  49. ^ English (2009), p. 146.
  50. ^ grovin@caramail.com. La mort de Pierre Laporte. Site historique du Front de libération du Québec. [January 25,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法语).
  51. ^ Munroe (2012).
  52. ^ Janigan (1975-11-01), p. 3.
  53. 跳转至:53.0 53.1 53.2 English (2009), p. 135.
  54. ^ English (2009), p. 136.
  55. ^ English (2009), p. 233.
  56. ^ English (2009), p. 237.
  57. ^ English (2009), p. 238.
  58. ^ English (2009), p. 240.
  59. ^ English (2009), p. 246.
  60. ^ English (2009), p. 282.
  61. ^ English (2009), p. 290-94.
  62. 跳转至:62.0 62.1 Trudeau (1993), p. ?.
  63. ^ Le grandes etapes de l'abolition. Radio Canada (法语).
  64. 跳转至:64.0 64.1 English (2009), pp. 302–306.
  65. ^ English (2009), p. 308.
  66. 跳转至:66.0 66.1 Montreal Olympics: The Taiwan controversy. CBC Archives: As It Happens. CBC Radio One. July 16, 1976 [January 25, 2018].
  67. ^ Donald Macintosh, Donna Greenhorn & Michael Hawes. Trudeau, Taiwan, and the 1976 Montreal Olympics. 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 1991, 21 (4): 423–448. doi:10.1080/02722019109481098.
  68. ^ Gwyn (1980), p. 325.
  69. ^ Martin, Lawrence. Chrétien: The Will to Win, Toronto: Lester Publishing, 1995 pages 262–264.
  70. ^ Lily Gardner Feldma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Rift and Reconciliation." The World Today 34.12 (1978): 484–492. online
  71. ^ English (2009), chpt. 13.
  72. ^ Prime Minister Clark. CBC News. [2017-11-30].
  73. ^ Trudeau (1993), pp. 265.
  74. ^ Wherry, Aaron. Parliamentarian of the Year: Bob Rae. editorial (Maclean's). 2011-11-21[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4).
  75. ^ House of Commons Journals, 31st Parliament, 1st Session. Canadian Parliamentary Historical Resources. Queen's Printer for Canada. 1979-12-13 [2016-07-09]Debate was resumed on the motion of Mr. Crosbie (St John's West), seconded by Mr. MacDonald (Egmont),-That this House approves in general the budgetary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on the motion of Mr. Gray, seconded by Mr. Lalonde, in amendment thereto,-That all the words after the word 'That' be deleted and the following substituted therefor: 'this House condemns the Government for its budget which will place an unfair and unnecessary burden of higher gasoline prices, higher fuel oil prices, and higher taxes on middle and lower income Canadians.' And on the motion of Mr. Rae, seconded by Mr. Knowles, in amendment to the amendment,-That the amendment be amended by changing the period at the end thereof to a comma, and by adding immediately after the words: 'and this House unreservedly condemns the Government for its outright betrayal of election promises to lower interest rates, to cut taxes, and to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the Canadian economy, without a mandate from the Canadian people for such a reversal.'
  76. 跳转至:76.0 76.1 1979: Joe Clark's government falls. CBC News. [2017-12-08].
  77. ^ Hudon, R.; Millette, Dominique; Lambert, Maude-emmanuelle. Québec Referendum (1980).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2017-03-06 [2020-04-30].
  78. ^ Trudeau (1993), pp. 265–66.
  79. ^ Stephen Clarkson. The Big Red Machine: How the Liberal Party Dominates Canadian Politics. UBC Press. 2011: 87–105. ISBN 9780774840408.
  80. ^ English (2009), p. 454.
  81. ^ McKenna, Terence (Director), Ann-Marie MacDonald (Contributor), Michael Bliss (Contributor), Jean Chrétien (Contributor), Joe Clark (Contributor). Reflections: The Trudeau Legacy. Biography.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CBC), Melbar Entertainment Group. September 23, 2001.
  82. 跳转至:82.0 82.1 English (2009), p. 459.
  83. 跳转至:83.0 83.1 83.2 83.3 Bregha, François; Foot, Richard. National Energy Program.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2016-04-04 [2020-05-09].
  84. 跳转至:84.0 84.1 84.2 Mulroney: The Politics of Ambition, by John Sawatsky, Toronto 1991, McFarlane, Walter, and Ross publishers.
  85. ^ Trudeau's third walk in the snow. Ottawa Citizen. February 27, 2014.
  86. 跳转至:86.0 86.1 John Turner.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2007-05-27 [2017-11-24].
  87. ^ John Sawatsky, The Insiders: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the Lobbyists, (1987)
  88. ^ Conservative Party.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2016-03-02].
  89. ^ Howard Rae Penniman. Canada at the Polls, 1984: A Study of the Federal General Elections. Duke U.P. 1988: 37.
  90. ^ Adams, Annmarie; Macdonell, Cameron. Making Himself at Home: Cormier, Trudeau,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Domestic Masculinity. Winterthur Portfolio. 2016, 50 (2/3): 151–189. doi:10.1086/689984.
  91. ^ CBC News (2000-10-03).
  92. ^ Justin Trudeau's eulogy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Text of the eulogy given by Justin Trudeau at his father's funeral Tuesday," Canadian Press, 3 October 2000, 14:52; Francine Dube, "Son's eulogy moves thousands to tears: 'It's all up to us': Dignitaries, citizens pay last respects to former PM," National Post, 4 October 2000, A01; Andre Picard and Mark Mickleburgh, "'Je t'aime, papa' THE SON: The very private Justin becomes a very public figure," Globe and Mail, 4 October 2000, A1; Graham Fraser, "Trudeau children lead our farewell --- Justin's eulogy a towering tribute at father's funeral," Toronto Star, 4 October 2000, p. 1.
  93. ^ The Canadian Press. Trudeaumania fades at Pierre Trudeau's tomb. CBC News. September 27, 2010 [March 2, 2014].
  94. ^ Historic Sites and Monuments Board of Canada – Former Prime Ministers and Their Grave Sites – The Right Honourable Pierre Elliott Trudeau. Parks Canada. Government of Canada. December 20, 2010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5, 2015).
  95. ^ Liberal Right Wing Pushed Into Exile. Vancouver Sun. April 8, 1968: 1 (photo caption)[February 1, 2013]Swinging young bachelor, Canada's new prime minister-designate Pierre Trudeau signs autographs for youngsters during stroll on Ottawa street Sunday. He held press conference and attended memorial service for Martin Luther King.
  96. ^ Prime Minister Trudeau won't tell about date with Barbra. Windsor Star. AP. November 12, 1969.
  97. ^ Barbra Visits Commons, Members Play to Gallery. Milwaukee Sentinel. AP. January 30, 1970 [February 1, 2013].
  98. ^ Barbra—Act 2. Ottawa Citizen. June 8, 1970 [February 1, 2013].
  99. ^ Christopher Guly. Archive: The man who kept Trudeau's biggest secret. Ottawa Citizen. October 1, 2000 [February 1,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4, 2013).
  100. ^ English (2009), pp. 242–43, 321, 389.
  101. ^ Southam (2005), pp. 113, 234.
  102. ^ McCall (1982), p. 387.
  103. ^ Carl Mollins. Dating Superman's girl Trudeau's major impact. Ottawa Citizen. Canadian Press. April 29, 1983 [February 1, 2013].
  104. ^ Trudeau steals the spotlight at Montreal film premiere. Ottawa Citizen. CP. August 3, 1984 [February 1, 2013].
  105. ^ Popplewell, Brett. Pierre Trudeau's daughter, Sarah, lives under the radar. The Toronto Star (Toronto). November 24, 2010 [April 6, 2012].
  106. ^ "Trudeau tops 'greatest Canadian' poll". Toronto Star, February 16, 2002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September 28, 2007,.
  107. ^ "The Worst Canadian?", The Beaver 87 (4), Aug/Sep 2007. The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promotional, online survey by write-in vote for "the worst Canadian", which the magazine carried out in the preceding months, and in which Trudeau polled highest.
  108. ^ 米奇湖和查洛顿修宪协定期间任职总理的马尔罗尼曾在其自传中强烈批评特鲁多反对该两项协定。(CTV News: Mulroney says Trudeau to blame for Meech failure; September 5, 2007
  109. ^ Bliss, M. "The Prime Ministers of Canada: Pierre Elliot Trudeau"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September 25, 2015,. Seventh Floor M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15.
  110. ^ GDP figures (PDF).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Living Standards. 2006 [January 25, 2018].
  111. ^ Hillmer. Norman and Stephen Azzi. Canada's best prime ministers. Maclean's. June 10, 2011 [August 25, 2015].
  112. ^ Pierre Elliott Trudeau, Quebec and the Constitution, marianopolis.edu; retrieved July 7, 2011.
  113. ^ Alberta, section Alberta's economy.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August 21, 2019].
  114. ^ Vicente, Mary Elizabeth. The National Energy Program. Canada's Digital Collections (Heritage Community Foundation). 2005 [April 26, 2008].
  115. ^ Mansell, Robert; Schlenker, Ron; Anderson, John. Energy, Fiscal Balances and National Sharing (PDF).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y/University of Calgary. 2005 [April 26, 2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June 26, 2008).
  116. ^ English (2009), p. 142.
  117. 跳转至:117.0 117.1 Pierre Elliott Trudeau. Public Register of Arms, Flags and Badges. 加拿大纹章局. [2020-05-10].
  118. 跳转至:118.0 118.1 The Right Honourable Pierre Elliott Trudeau. Public Register of Arms, Flags and Badges. 加拿大总督府[2020-05-10].
  119. 跳转至:119.0 119.1 119.2 McCreery, Christopher, Commemorative Medals of The Queen's Reign in Canada, Dundurn Press, 2012, ISBN 978-1-4597-0756-6,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7, 2015)
  120. ^ Canada Privy Council Offic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May 27, 2003,.—Members of the Queen's Privy Council for Canada, Version: February 6, 2006
  121. ^ Past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1968 [February 21,2020].
  122. ^ Honorary degrees (PDF), Kingston, Ontario: Queen's University, 1968 [February 21, 2020]
  123. ^ Duke Universit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September 4, 2006,.—Center for Canadian Studies
  124. ^ 1970–1979. Duke University. 1974 [February 21, 2020].
  125. ^ Pallascio, Jacques. Pierre Trudeau and U of O. University of Ottawa Gazette. October 6, 2000 [May 21,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1, 2011).
  126. ^ Trudeau, Pierre Elliott[January 25, 2018].
  127. ^ https://www.keio.ac.jp/en/about/learn-more/honorary-degrees/
  128. ^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 1844–2016 (PDF).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9.[February 11, 20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12).
  129. ^ List of McGill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 from 1935 to Fall 2016 (PDF). McGill University: 5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March 17, 2017).
  130. ^ The Title and Degree of Doctor of Laws (honoris causa) Conferred at Congregation, May 30, 1986.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ebruary 11, 2019].
  131. ^ Nathan Nemetz and Pierre Trudeau (receiving honorary degree), Lt. Gov. Robert Roger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August 25, 2013,, Jewish Museum & Archives of British Columbia
  132. ^ Honorary Degrees and Titles (PDF). University of Macau. [May 21, 2009].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March 27, 2009).
  133. ^ Nos pionnières et nos pionniers.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February 7, 2013].
  134. ^ governingcouncil.utoronto.ca
  135. ^ CBC Article—Mt. Trudeau named; CBC Article—Mount Trudeau to be officially named in June
  136. ^ Pierre Elliott Trudeau High School. Trudeau.hs.yrdsb.edu.on.ca. Retrieved July 7, 2011.

引用文献

书籍

新闻报道

其他线上资源

延伸阅读

  • Adams, Annmarie and Cameron Macdonnell, "Making Himself At Home: Cormier, Trudeau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Domestic Masculinity," Winterthur Portfolio 50 No 2/3 (Summer/Autumn 2016): 151–89.
  • Aivalis, Christo. The Constant Liberal: Pierre Trudeau, Organized Labour, and the Canadian Social Democratic Left.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18. ISBN 0-77483-714-4
  • Aivalis, Christo. "In the Name of Liberalism: Pierre Trudeau, Organized Labour, and the Canadian Social Democratic Left, 1949–1959."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2013) 94#2 pp: 263–288.
  • Bliss, Michael. Right honourable men : the descent of Canadian politics from Macdonald to Mulroney 1. Toronto: HarperCollins. 1994. ISBN 978-0002550710.
  • Bowering, George. Egotists and autocrats : the prime ministers of Canada. Toronto: Viking. 1999. ISBN 978-0-67088-081-2. Chapter on Trudeau.
  • Butler, Rick, Carrier Jean-Guy, eds. (1979). The Trudeau decade. Toronto: Doubleday Canada. ISBN 0-38514-806-2. Essays by experts.
  • Couture, Claude (1998). Paddling with the Current: Pierre Elliott Trudeau, Étienne Parent, liber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anada. Edmont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ISBN 1-4175-9306-7
  • Donaldson, Gordon (1997). The Prime Ministers of Canada. Chapter on Trudeau
  • Granatstein, J. L.; Bothwell, Robert. Pirouette : Pierre Trudeau and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0. ISBN 978-0-80205-780-8.
  • Granatstein, J.L.; Bothwell, Robert. Pierre Trudeau on his foreign policy: A conversation in 1988.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0, 66 (1): 171–181. JSTOR 27976077doi:10.1177/002070201106600111.
  • Hillmer, Norman and Granatstein, J.L. Prime Ministers: Rating Canada's Leaders, 1999. ISBN 0-00-200027-X; chapter on Trudeau
  • Laforest, Guy (1995). Trudeau and the end of a Canadian dream.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7351-300-0
  • Lotz, Jim. Prime ministers of Canada. London: Bison Books. 1987. ISBN 978-0861243778. Chapter on Trudeau
  • Moscovitch,Allan; Jim Albert eds. (1987). The Benevolent State: The Growth of Welfare in Canada.
  • Munroe, H. D. "Style within the centre: Pierre Trudeau, the War Measures Act, and the nature of prime ministerial power." Canadi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1) 54#4 pp: 531–549.
  • Nemni, Max and Nemi, Monique (2006). Young Trudeau: Son of Quebec, Father of Canada, 1919-1944. 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 Nemni, Max and Nemi, Monique (2011).Trudeau Transformed: The Shaping of a Statesman 1944–1965. 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 Bob Plamondon. The Truth about Trudeau. Ottawa: Great River Media. 2013. ISBN 978-1-4566-1671-7.
  • Ricci, Nino (2009). Extraordinary Canadians: Pierre Elliott Trudeau. Toronto: Penguin Canada. ISBN 978-0-670-06660-5
  • Sawatsky, John (1987). The Insiders: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the Lobbyists. 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0-77107-949-4.
  • Simpson, Jeffrey (1984). Discipline of power: the Conservative interlude and the Liberal restoration. Toronto: Macmillan of Canada. ISBN 0-920510-24-8.
  • Stewart, Walter (1971). Shrug: Trudeau in power. Toronto: New Press. ISBN 0-88770-081-0. A critique from the left.

政治幽默

视像

外部链接

 


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 PC CC CH QC FRSC (/ˈtrd, trˈd/ TROO-doh, troo-DOHFrench: [pjɛʁ tʁydo]; October 18, 1919 – September 28, 2000), mostly referred to as simply Pierre Trudeau, or by the initials PET, was a Canadian politician who was the 15th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and leader of the Liberal Party of Canada, between 1968 and 1984, with a brief period as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from 1979 to 1980. His tenure of 15 years and 164 days makes him Canada's third longest-serving Prime Minister, behind 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and John A. Macdonald.

Trudeau rose to prominence as a lawyer, intellectual, and activist in Québec politics. He joined the Liberal Party and was elected to the Canadian Parliament in 1965, quickly being appointed as Prime Minister Lester B. Pearson's Parliamentary Secretary. In 1967, he was appointed Minister of Justice. Trudeau's outgoing personality caused a media sensation, inspiring "Trudeaumania", and helped him to w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Liberal Party in 1968, when he was appointed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From the late 1960s until the early 1980s, Trudeau's personality dominated the political scene to an extent never before seen in Canadian political life. After his appointment as Prime Minister, he won the 19681972 and 1974 elections, before narrowly losing in 1979. He won a fourth election victory shortly afterwards, in 1980, and eventually retired from politics shortly before the 1984 election.

Despite his personal motto, "Reason before passion", his 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career aroused polarizing reactions throughout Canada during his time in office. Admirers praised what they consider to be the force of Trudeau's intellect and his political acumen,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over the Quebec sovereignty movement, suppressing a Québec terrorist crisis, fostering a pan-Canadian identity, and in achieving sweeping institutional reform,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official bilingualismpatri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 Critics accused him of arrogance, of economic mismanagement, and of unduly centralizing Canadian decision-making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culture of Québec and the economy of the Prairies.

His eldest son, Justin Trudeau, became the 23rd and current Prime Minister, following the 2015 election and 2019 election, and is 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to be a descendant of a former prime minister.


<< 前一君主: 莱斯特·皮尔逊现代加拿大皮埃尔·特鲁多 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
(1968年1979年)
后一君主 >>: 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
<< 前一君主: 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现代加拿大皮埃尔·特鲁多 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
(1980年1984年)
后一君主 >>: 约翰·内皮尔·特纳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