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柳亚子 Liu Yazi(现代中国)沈尹默 Shen Yinmo(现代中国)海子 Hai Zi(现代中国)
洛夫 Lo Fu(现代中国)舒婷 Shu Ting(现代中国)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
席慕容 Ximurong(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食指 Si Zhi(现代中国)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北岛 Bei Dao(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
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戴望舒 Dai Wangshu(现代中国)多多 Duo Duo(现代中国)
昌耀 Chang Yao(现代中国)向明 Xiang Ming(现代中国)孤夜赏雨 Gu Yeshangyu(现代中国)
离离 Chi Chi(现代中国)陈忠坤 Chen Zhongkun(现代中国)熊焱 Xiong Yan(现代中国)
绝壁孤侠 Jue Biguxia(现代中国)迪拜 DiBai(现代中国)祁鸿升 Qi Hongsheng(现代中国)
杯中冲浪 Wang XuSheng(现代中国)鲁绪刚 Lu XuGang(现代中国)余刃 Yu Ren(现代中国)
白琳 Bai Lin(现代中国)太阳岛 Tai Yangdao(现代中国)秋叶 Qiu She(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周梦蝶 Zhou Mengdie(现代中国)郑愁予 Zheng Chouyu(现代中国)
兰语凝嫣 Lan Yuningyan(现代中国)刘华明 Liu Huaming(现代中国)陆华军 Liu Huajun(现代中国)
离开 Chi Kai(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林泠 Lin Ling(现代中国)
商禽 Shang Qin(现代中国)罗门 Luo Men(现代中国)西川 Xi Chuan(现代中国)
欧阳江河 Ouyang Jianghe(现代中国)翟永明 Di Yongming(现代中国)杨炼 Yang Lian(现代中国)
张错 Zhang Cuo(现代中国)田间 Tian Jian(现代中国)阿垅 A Long(现代中国)
纪弦 Ji Xian(现代中国)灰娃 Hui Wa(现代中国)马骅 Ma Hua(现代中国)
覃子豪 Qin Zihao(现代中国)林亨泰 Lin Hengtai(现代中国)蓉子 Rong Zi(现代中国)
痖弦 Ya Xian(现代中国)杨唤 Yang Huan(现代中国)羊令野 Yang Lingye(现代中国)
林徽因 Lin Huiyin(现代中国)白萩 Bai Qiu(现代中国)管管 Guan Guan(现代中国)
宋之的
现代中国  (1914年4月~1956年4月17日)
籍贯: 河北省丰润县宋家口头村

中国话剧 Chinese Drama《雾重庆》

阅读宋之的在影视与戏剧的作品!!!
宋之的
  (1914-1956)剧作家。河北丰润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曾被捕入狱。1946年进入解放区。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主编。剧作有《雾重庆》、《群猴》、《保卫和平》等。
  
  宋之的,北平大学肄业。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其创作巅峰,宋之的因劳累过度,突然病倒。1956年4月17日,他被肝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2岁。主要作品有话剧《谁的罪》、《雾重庆》、《国家至上》,电影剧本《无限生涯》,歌剧《打击侵略者》,古典歌舞剧《九件衣》等。
  
  一九一四年四月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宋家口头村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宋锡功靠祖上给他留下十几亩地和铁路上做工的二哥宋锡铭在家乡购置的十几亩地为生,生活本来比较宽裕。后因与人合伙做生意被骗亏本严重。打官司时,又因宋锡功不识字屡被讼棍敲诈,并且反遭诬陷而败诉,欠下了大笔外债。为偿还外债,只得将田地变卖一空。到宋之的十一岁时,家境衰落,难以为继。父亲只好将他寄养到绥远(今呼和浩特市)的二伯父家里。宋之的在那里考入了扶轮小学,开始接受现代教育。一九二九年,蒋阎军阀大战前夕,绥远时局动荡,宋之的被二伯父送回家乡,考入丰润车轴山中学继续读书。那时的车轴山中学进步力量已经相当活跃,宋之的同学和老师中就有好多共产党员。受这些进步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宋之的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为他日后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九三零年春,因家庭经济拮据,宋之的被迫辍学,只身赴北平谋生。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大量的文艺刊物,包括《海燕》《拓荒者》等进步刊物,萌发了文学创作的欲望。五月,首次以宋之的为笔名在《新晨报》副刊发表处女作《黎曙》,由此迈出了文学创作的第一步。同年夏天,宋之的考入了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经济系读书,结识了于伶、陈沂等人,在他们影响下,参加了左翼剧团“呵莽剧社”的反帝公演。演剧活动的实践,使宋之的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社会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对戏剧艺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并从此与戏剧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三二年六月,宋之的与于伶等人组织成立了苞莉芭(俄文“斗争”的音译)剧社,并经于伶介绍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主编机关刊物《戏剧新闻》,批判学院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主张“戏剧反映人生,戏剧为分期阶层呐喊”。
  
  一九三三年,由于白色恐怖加剧,为躲避国民党宪兵搜捕,宋之的被迫中断了学业离京赴沪,参加上海左翼剧联,组织并领导新地剧社、大地剧社;同时参加了夏衍领导的左翼影评小组,在《民报》副刊“影谭”上撰写影评。从此开始了职业文学活动。因参加进步活动和演出戏剧,当年曾两次被捕,后经营救出狱。出狱后写成处女作三幕话剧《罪犯》和电影剧本《无限的生涯》。
  
  一九三五年四月,应旧友张季纯之邀,北上山西太原,任“西北影业公司”和“西北剧社”编剧,创作了话剧《罪犯》、电影剧本《无限生涯》。并与著名电影导演王苹结为终身伴侣。过了一年,由于阎锡山开始在山西公开迫害进步人士,宋之的被迫返回上海。九月在《中流》创刊号上发表了报告文学《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在文坛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誉为我国早期报告文学佳作。
  
  抗战爆发后,宋之的以副团长的身份率领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奔赴南京、武汉、郑州、洛阳、西安、陕川等地,在街头、工厂、农村、兵营作抗日宣传活动,为各战区的抗日军民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怒吼吧,中国》、《风雨卢沟桥》等街头剧。年底,再抵武汉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不久,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宋之的当选为常务理事。
  
  一九三八年夏天,时兼国民党军委会政治副部长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在政治部三厅厅长郭沫若陪同下约见宋之的,肯定了他取得的成绩,并希望他能暂时少写剧本,多上前线作实地采访,以打破国民党摘的新闻垄断。并特别提出希望宋之的到山西、河南等八路军活动地区跑一跑,宋之的欣然同意。次年六月,宋之的便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西北战场“作家战地访问团”,并担任副团长。先到李宗仁的第五战区,然后又到了晋东南,采访了徐向前、周士第、彭绍辉等八路军将领,写下了大量的特写和报道。且创作了《黄浦江边》、《戏剧春秋》、《国家至上》、《八百壮士》、《刑》、《祖国在召唤》、《武则天》等大量话剧,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年后,周恩来托人捎口信给宋之的,让他去重庆向后方人民汇报前线情况,并建议他留在重庆开展工作。宋之的按照周恩来的建议来到山城重庆。在那里,宋之的又创作了如通讯《从仇恨里生长出来的》等大量的作品,控诉了日寇的野蛮罪行。皖南事变后,宋之的奉周恩来指示,与其他著名作家、艺术家飞赴香港,同于伶、金山等组织旅港剧人协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占香港,宋之的等人长途跋涉又回到重庆,在夏衍领导下,与于伶、金山等共同组织中国艺术剧社,演出进步戏剧。期间创作了话剧《雾重庆》、《刑》、《祖国在呼唤》、《春寒》等,与老舍合作创作了《国家至上》,与夏衍、于伶合作创作了《戏剧春秋》等。其中《雾重庆》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由中国万岁剧团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盛况空前,从此雾重庆成为了国民党陪都的代名词。
  
  抗战胜利后,宋之的回到了阔别八年的上海,协助于伶恢复“上海剧艺社”。不久,又应陈毅同志之邀,踏上了向往已久的苏北解放区。九月被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分配到山东大学文艺系任教授。
  
  一九四七年秋,宋之的被调往哈尔滨任东北文协工作队队长,并担任过《生活报》社长。一九四八年冬,随着全国战争形势的发展,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记者的身份经历了辽沈、平津战役,随军直至海南岛,后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研究室主任、武汉军管会文艺处副处长。
  
  一九四九年夏,宋之的光荣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任解放军代表团副团长,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作协委员,剧协常委。一九五零年,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长、《解放军文艺》主编。一九五四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解放后,宋之的的文艺创作达到了高潮,电影《打击侵略者》和《保卫和平》就是他解放后创作的最有深远影响的两部剧作。它保卫和平》通过志愿军副团长崔恺,在朝鲜人民军和游击队的配合下,率领部队穿插敌后,直捣白虎团团部,粉碎敌军进攻计划的故事,热情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后来出现的京剧《奇袭白虎团》、电影《奇袭》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正当宋之的的创作进入黄金时代的时候,一九五六年四月十七日,这位年仅四十二岁的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却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了。在他的身后,给我们留下了四十个剧本、一本小说集、两本散文报告文学集,以及为数不少的杂文、评论作品。
  
  宋之的 - 妻子王萍
  
  宋之的虽然去世了,可他的未了事业却并没有结束。他的妻子王萍仍然在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而继续耕耘。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女电影导演,她在宋之的逝世后先后导演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勐垅沙》、《槐树庄》、《闪闪的红星》、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等许多优秀影片,为丈夫献上了最好的纪念。
  
  宋之的 - 创作成就
  
  宋之的作品宋之的一生创作剧本40部。1935年发表处女剧作《罪犯》(又名《谁之罪》),初步显示了戏剧创作的才能。1937年,他的早期重要剧作《武则天》问世,剧本集中描写了“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下──也就是男性中心社会下,一个女性的反抗与挣扎”(《〈武则天》序》)。崭新的题材处理,鲜明的人物个性,使该剧在上海上演两月不衰,奠定了他在剧坛的地位。抗战时期,宋之的创作了《旧关之战》、《刑》、《祖国在召唤》、《春寒》等21部剧本,表现了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心和高昂的战斗意志,艺术上也进了一大步。1940年发表的《雾重庆》,是这时期他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流亡重庆的大学生的沉沦,描绘了一幅国民党统治区阴冷、污浊的社会图景,是最早揭露国民党腐败政治的力作。全剧结构工巧,人物生动,语言机敏,给人以自然成戏的艺术美感,体现了作家质朴、练达的艺术特色。
  
  1948年,宋之的另一代表作《群猴》发表,对国民党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竞选丑行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与揭露,表现了作者的讽刺艺术才华。第二年,宋之的与东川铁夫合编了京剧《九件衣》,还写有历史剧《皇帝与妓女》、《西厢记》等。1955年发表《保卫和平》,再现了中朝人民并肩抗美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并以出色的艺术成就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剧本二等奖。
  
  宋之的还有一些小说和散文,其中《1936年春在太原》,笔法冷隽犀利,形式新颖巧妙,被誉为中国早期报告文学之佳作。他的散文,时代感强,格调清新,描写细腻,颇具艺术魅力。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宋之的剧作选》。
  
  宋之的 - 评价
  
  宋之的的创作生涯,是同中国民主革命和解放事业息息相关的。猛烈抨击旧社会,愤怒揭露侵略者,为民族解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而呐喊,是他创作的主要内容。对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和严肃的态度,对主题思想的深入开掘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朴实而又犀利的文风,饱满的激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现实主义的笔触,构成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正如茅盾先生在《您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的悼文中所说的,“宋之的同志自他投身于戏剧事业就是站在战斗的最前列的。他是共产党的优秀的文艺战士之一。他开始创作活动不过二世来岁,他的创作是和二十五年我国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紧密的联系着的”。 宋之的是一位”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共产主义,忠诚于文艺”的“杰出的戏剧家”,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共产党的优秀文艺战士”(茅盾:《在宋之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宋之的 - 著作书目
  
  宋之的作品无限生涯(电影文学剧本)1935(出版单位不详)
  
  刑(话剧)1936,大东
  
  罪犯(话剧,又名《谁之罪》)1937,上杂
  
  武则天(话剧)1937,生活
  
  烙痕(独幕剧集)1937,上杂
  
  赐儿集(短篇小说集)1937,上海一般书店;后改名《控诉》,1940,上杂;1957,戏剧
  
  太平年(话剧1937,上杂
  
  平步登天(话剧)1937,上杂
  
  善忘的人(话剧)1937,上杂
  
  旧关之战(话剧)1938,生活
  
  民族万岁(话剧)与陈白尘合著,1938,上杂
  
  旗舰出云号(话剧)1938,生活
  
  黄浦江边(话剧)1938,生活
  
  自卫队(话剧,又名《民族光荣》)1939,上杂
  
  演剧手册(论文集)1939,上杂
  
  黑字二十八(话剧,又名《全民总动员》与曹禺合编,1940,正中
  
  鞭(话剧,又名《雾重庆》)1940,生活
  
  转形期(短剧集)1941,(桂林)上杂
  
  小夫妻(报告文学)与沙汀等合著,1941,香港群众
  
  祖国在呼唤(话剧1943,桂林远方书店
  
  国家至上(话剧)与老舍合著,1943,汉口南方印书馆
  
  戏剧春秋(话剧)与夏衍、于伶合著,1943,重庆未林出版社
  
  草木皆兵(话剧)与夏衍、于伶合著,1944,重庆未林出版社
  
  春寒(话剧)1945,重庆未林出版社
  
  凯歌(独幕剧集)1946,上杂
  
  人与畜(独幕剧集)1948,哈尔滨光华书店
  
  群猴(独幕剧集,又名《人与畜》)1949,香港新中国书局
  
  九件衣(京剧)1949,上杂
  
  爱国者(话剧)1950,上杂
  
  皇帝与妓女(京剧)1950,上杂
  
  幕阜山团圆会(短剧集)1950,上海新华书店
  
  打击侵略者(歌剧)与丁毅、魏巍合著,1953,人文
  
  保卫和平(话剧)1955,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公演筹委会
  
  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报告文学)1956,中青
  
  宋之的剧作选1958,人文
  
  宋之的散文选1983,江苏人民
  
  宋之的剧作全集1986,戏剧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