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表
郭沫若 Guo MoRuo夏承焘 Xia Chengdao周天游 Zhou Tianyou
袁行霈 Yuan Hangpei方诗铭 Fang Shiming陈尚君 Chen Shangjun
吴则虞 Wu Zeyu赵超 Zhao Chao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钱穆 Qian Mu柏杨 Bai Yang葛剑雄 Ge Jianxiong
岳南 Yue Na顾诚 Gu Cheng易中天 Yi Zhongtian
周膺 Zhou Ying屈维英 Qu Weiying张鸣 Zhang Ming
林语堂 Lin Yutang吴晗 Wu Han朱岩 Zhu Yan
孙立群 Sun Liqun赵焰 Zhao Yan张研 Zhang Yan
二月河 Eryuehe张建伟 Zhang Jianwei张笑天 Zhang Xiaotian
陈汝衡 Chen Ruheng王利器 Wang Liqi马非百 Ma Feibai
朱谦之 Zhu Qianzhi杨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
马叙伦 Ma Xulun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袁珂 Yuan Ke
米庆余 Mi Qingyu辛元欧 Xin Yuanou陶希圣 Tao Xisheng
刘凤舞 Liu Fengwu张恨水 Zhang Henshui周汝昌 Zhou Ruchang
俞平伯 Yu Pingba刘心武 Liu Xinwu贾平凹 Gu Pingao
周思源 Zhou Saiyuan张爱玲 Zhang Ailing胡文彬 Hu Wenbin
李劼 Li Jie吴淡如 Wu Danru唐明文 Tang Mingwen
聂鑫森 Nie Xinsen黄霖 Huang Lin戴敦邦 Dai Duibang
傅光明 Fu Guangming马瑞芳 Ma Ruifang张海鸥 Zhang Haiou
白先勇 Bai Xianyong余秋雨 Yu Qiuyu马未都 Ma Weidou
于丹
作者  (1965年)
籍贯: 北京

四书类 Class Four Books《《论语》心得》
《《论语》感悟》
《孔学感悟集:论语力》
道家类 Taoism class《《庄子》心得》
诸子杂家 the Eclectics, a school of thoughts flourishing in ancient China《于丹阎崇年等名家演讲录:发现你的心灵》
经书评论 Confucian classics comment《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戏剧评论 dramatic comment《游园惊梦》

阅读于丹在影视与戏剧的作品!!!
阅读于丹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历: 1989年7月参加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 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 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从1988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先后任《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担任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的筹建工作。 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新加坡、日本京都、马来西亚吉隆坡、法国巴黎、巴西圣保罗等进行百余场传统文化讲座,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于丹 <论语> 心得》自上市起一年内国内便售出400余万册,中文繁体版、英文版、韩文版、日文版已在世界各地发行。美国《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先驱论坛报》,英国《泰晤士报》,德国《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报》、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周刊现代》纷纷对于丹教授进行专访。2008年1月,于丹教授在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期间,除进行了两场近千人的大型公开讲座外,与秋田的企业家、日本国会议员荒井广幸、早稻田大学校长日本各界高层会晤,特别是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会见,更使其成为凝聚中日友谊、沟通中外文化的纽带与桥梁。 通信地址: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形态学、广播电视频道研究 学术兼职: ·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 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 ·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主要奖励: · 2008年,2007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 2008年,2007年首都十大教育人物; · 2008年,2007年度“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 2008年,首届“年度时代风尚女性”获得者; · 2008年,2007年度“网络盛典”中获评“年度文化人物”; · 2008年,2007中国书业年度作者; · 2007年,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所讲“电视学概论”课程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 2007年,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 ·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初选入围; ·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获中国出版集团畅销书推广计划 2006年度十六佳图书奖; ·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获新浪图书风云榜2006年度图书非虚构类第一名; · 2007年,2006年度中国沈阳年度最佳影视图书奖; · 2007年,南方电视台2007年度传统文化最佳传播奖; · 2006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4年,第一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奖)二等奖; · 2004年,中国百家电视艺术工作者; · 2004年,第四届北京市十佳电视工作者(十佳第一名); · 2003年,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 ·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 2002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 2000年,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 2000年,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 1997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 《形象 品牌 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 《发现你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主要论文: · 《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01 · 《发现我们的心灵》,《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 《读书有什么用》,《中国出版》,2007/05 ·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文汇报》,2007/03/22 · 《构建心灵的和谐世界》,《江西日报》,2007/04/30 ·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 · 《在“节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 · 《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 《电视品牌频道的生成与维护》,《电视研究》,2005/06 · 《栏目品牌建设的六大要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2 · 《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1/7>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 《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1 · 《城市台的未来之路》,《视听界》,2005/06 · 《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 《“背后”的看点》,《南方电视学刊》,2004/01 · 《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南京零距离>样本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 《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 《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 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07年春节期间,讲座“于丹《庄子》心得 ”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同样好评如潮。2007年“十一”黄金周又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她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 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讲座与书中也介绍了许多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 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于丹告诉我们,经典永远都不会被抛弃.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你会感到一阵放松,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让你豁达的去接受一切。 专业职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中国新闻研究会 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 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 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中国大陆区)首席顾问 电视频道策划 自200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中的近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筹建,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传媒运营策划 近年来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四十余家省市级电视台主持“生存策略研究”,并提供内容完备的建设发展方案。为2003北京国际电视周首届DV影像国际观摩论坛;天津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4天津国际电视娱乐周”;2004首届沈阳“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策划设计完备的建设运营方案。 城市形象策划  自2001年至今,深入研究城市品牌资源整合及城市形象战略,先后为重庆、珠海、桂林、沈阳、丽江、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提供完备的城市整体品牌规划及城市形象战略方案,先后在重庆、丽江、沈阳市委多次授课,并专题讲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受到一致好评。 教学科研 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影视学概论》《经典名片分析》《电视新闻采编》《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生课程《电视理论思潮》等,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作为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参与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数字”实验室,参与策划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方案”等多项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获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被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4年度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传媒研究  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电视理论专著。2002至2004年间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研究处科研项目:《电视频道包装研究》、《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等科研课题,并主持编撰《2004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手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研究》和国家级青年科研课题:《电视栏目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南方电视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关于电视理论、新闻与传播、传媒产业等领域论文10余万字,引起了影视与传媒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影视实践 自1988年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等20与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自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担任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担任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本栏目已在全国21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新年》策划人和撰稿人,担任2003年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教育培训 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北京等20余家省级电视台,为大连、青岛、沈阳、长沙、武汉等20余家市级电视台做业务培训,授课获得一致好评。在转型时期中国电视运营理念、省级上星台生存策略、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城市形象整体策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2003年4月,促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澳洲知名学府南澳大学的联合办学,主持开设省市电视台·电视频道总监高级研修班并授课。 其他经历 多次应邀担任中国新闻节目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社教节目奖,中国谈话节目奖评委以及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年度评委,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等。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二 心灵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三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五 朋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人生之道 于丹《庄子》心得 第一部分 庄子何其人 第二部分 境界有大小 第三部分 感悟与超越 第四部分 认识你自己 第五部分 总有路可走 第六部分 谈笑论生死 第七部分 坚持与顺应 第八部分 本性与悟性 第九部分 心态与状态 第十部分 大道与自然 于丹《论语》感悟 继“论语心得”热遍全国之后,2008年春节期间,于丹将再次登上《百家讲坛》开讲《于丹〈论语〉心得》(第二部)“于丹《论语》感悟”, 分别讲述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 于丹心语 论语部分: 1.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4.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 7.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8.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9.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1.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2.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13.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 1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15.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16.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17.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18.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19.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0.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21.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22.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于丹心语(庄子)——境界 1.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真正的逍遥是无羁无绊的。 3.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5.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6.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7.“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8.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于丹心语(庄子)——感悟与超越 1.淡泊为大(淡泊明智),宁静致远。 2.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3.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4.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6.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 7.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8.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9.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乳交融。 10.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 11.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于丹心语(庄子)——认识你自己 1.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有被开发出来。 5.心斋(审视内心、反躬自省)是认识自己、获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8.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于丹心语(庄子)——本性与物性 1.心养就是用心去酝酿。 2.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 3.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 4.我们的心应当像面镜子,看见了世界,也看见了自己。 5.真正的聪明是静下心来,听见自己本初的愿望。 6.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于丹心语(庄子)——谈笑论生死 1.生和死只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2.在生命之中每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3.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4.对生命的解读要问问自己——我要怎么样的决断。 5.在生死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的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6.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 7.对待死的态度:①不怕死;②绝不找死。 8.社会也是一个塔,每个人走进来就意味着要做社会的基座。 于丹心语(庄子)——总有路可走 1.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置。 2.敢于亮出自己的弱项仍然可以得到人的尊重。 3.用辽阔的境界跟天地可以有共同的默契,用共同的默契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 4.内心的力量就是一种和缓的对人的凝聚。 5.所谓废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于丹女,1958年8月出生,黑龙江望奎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系。现任职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计划处。中国林学会会员。主要贡献:在近20年的生产和工作实践中,从事了大量的机械设备设计工作以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计划和项目管理工作,为改变森工产业产品结构,走内涵挖潜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治危兴林做出了积极贡献。1982~1987年在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工作期间,曾担任项目主设计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哈尔滨木器厂等5万到10万立方米多项制材项目的非标设计和胶合板、金属壳刊燥室、中密度纤维板等项目的设计,并多次获优秀设计奖。 1987年到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计划处从事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计划和项目管理工作以来,编制了《黑龙江省森工“八五”技术改造计划和十年规划》;参加编制了《黑龙江森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先后组织审查论证了正阳河木材加工厂刨花板车间、乌马河林业局刨花板厂、亚布力林业局刨花板厂、松江胶合板厂胶合板车间、八面通林业局纤维板厂、带岭电厂等几十个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实施,为森工企业争取了大量的资金,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曾连续3年被评为省技术改造先进管理工作者,1997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八五”期间全国林业技术改造先进工作者。 于丹与周杰伦 张泉灵:据我所知,其实于丹了解很多非常时尚的文化,所以今天我要问您的,都跟2006年的流行和时尚有关系。先问问您,您觉得2006年,最具时尚风格的歌手是谁? 于丹:歌手,我觉得有两个现象。一个是从整个2006年歌坛来讲,不能不关注网络歌曲的兴起,你看网络歌曲上传得很广的,我估计年轻人特别熟,像《香水有毒》《一万个理由》《求佛》《白狐》《不要再来伤害我》,对吧。所有2006年流行度很广的,是一些网络歌曲,至于专业歌手里面,我觉得2006年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仍然是周杰伦,就是《依然范特西》。《依然范特西》里面,现在有很多单曲流行度很广,比如像《本草纲目》,像《听妈妈的话》,包括像《夜的第七章》,其实都是有很多(周杰伦的)传统风格的,但是这张专辑,还有很多中年人会喜欢,就是因为里面有《千里之外》,有《菊花台》。《菊花台》其实已经是通吃各个年龄段的一首流行歌曲了。所以从单张发行上来讲,周杰伦我觉得是雄霸歌坛2006 年当之无愧的第一。 张泉灵:那你觉得2006年最动人的歌词是哪一首? 于丹:那我自己喜欢《菊花台》,当然那些网络歌曲,像《求佛》什么我也会喜欢,我更喜欢《菊花台》。《菊花台》里面当然就很有个人色彩了,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就是他能给我充分的幻想,我喜欢的是“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2007/3/3 中国青年杂志】 于丹为什么喜欢周杰伦? 首先,她认为杰伦引领了这个时代的音乐 其次,她认为杰伦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为自己的家人创作了许多上进的歌曲 成龙、于丹谈孝道双双泪洒 华人影视圈第一重量级人物成龙大哥百忙之中做客《五星夜话》,却怀着小学生聆听老师教诲的虔诚向学之心。这位老师是谁,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让大哥折服?她就是家喻户晓的于丹教授。成大哥和于老师,一个以中国功夫名震好莱坞成为所有华人的骄傲,一个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新世纪国学复兴的著名推手。当这两位重量级嘉宾聚首演播室畅议中国文化的仁、孝、忠、义时,又会擦出怎样英雄相惜的激情火花,谱出怎样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曲呢?5月9日晚21:50北京卫视播出的《五星夜话》将为您彻底揭晓谜底。 成龙于丹虽这次在《五星夜话》中首次会面,彼此却神交已久,于丹看了20年成龙电影,将成龙电影当作影视系上课的案例来讲,而成龙在拍戏间隙就看《百家讲坛》和《论语心得》,最疑惑的就是怎么有如此的神人,把自己在电影中一贯的表达阐释得天衣无缝。 节目一开始成龙就将双手举过头顶,弯下腰,向于丹行中国传统的大礼表示对于丹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丹见状也赶忙弯腰鞠躬,表达对心中英雄的崇敬。于丹老师出口成章,大哥手托腮仔细聆听连连表白“我爱死你了。你今天讲话,你看我都迷死了。”并说要将节目录影带拿回家逐字逐句记诵老师的教诲。 二人一见如故,成龙坦言自己身为慈善大使一开始只是内疚于去医院看小孩子的时候没有自己买礼物,也根本不耐烦。后来1987年在南斯拉夫拍戏受伤九死一生悟出了很多人生真谛,从此成龙做慈善一发不可收拾。他建了一座慈善医院却一直没有空去参观,直到有一次他受伤被抬进了这个医院……所有这些都让于丹感慨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大哥一样慈心善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也许每个人都能积起一座湖泊。而后二人又谈起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言语之间泪盈于睫,唯有约定多做好事,“三年不改于父之道”,用对父亲的心去对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 百善孝为先,在谈到“孝”这个话题时于丹和成龙都有自己深切的感受。于丹在节目中首先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孔子曾把孝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段是叫入则孝,出则悌,就我们说的孝悌之意,人对父母怎么样,对兄弟怎么样。第二段(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我们常说的仁爱的任,总的来说是人学习在社会上。而第三段的时候,叫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而当孔子的学生问他什么是‘孝’时,孔子只用了‘色难’两个字来解释,说通俗就是如果你给爹妈一个好脸色比什么都要难。” 于丹体会到“孝”真正的含义的她父亲过世以后,在父亲没去世之前百忙中的她平时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很少,但父亲去世之后她把母亲和姨妈都接到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同住:“我妈妈现在已经80多岁了,给妈妈过生日和给孩子过生日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蛋糕上插一根蜡烛是庆贺成长,而给妈妈过生日我们都不会在蛋糕上插蜡烛,因为在我们潜意识中不希望提醒她的年龄,希望时光可以留住。”在说到这一刻时于丹的眼角泛起点点泪光。 成龙的父亲不久前刚刚过世,在谈到“孝”这个话题时他更是含泪回忆了父亲临去世前的那段时光:“虽然我最喜欢妈妈,但我跟爸爸的感情最深。我平时和他的话并不是很多,但在我工作时父亲总是低声叨念着‘小心’来提醒我。在父亲临去世前每当他看到我哭的时候,他都睁开眼一直的摇头直到我把眼泪擦尽。” 成龙电影不光有功夫,还有多少我们错过的“悲天悯人”被于丹老师一一挖掘?于丹眼中成龙到底有怎样不同于其他动作影星的亲切?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