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夏代   商代   週代   秦代 Qin Period   漢代 Han Period   三國 Three Kingdoms   晉代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回紇   五代十國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中國   現代中國   
回紇  (744年846年)   總朝代: 唐代   古代北亞


回纥
  回鶻,中亞古代民族名,亦稱“回紇”、“烏護”、“烏紇”、“韋紇”。回紇是唐朝早期的繙譯,而後回紇人要求更名為“回鶻”,取其意有“鶻隼”般的勇猛。回紇是維吾爾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宗源。在唐朝的衕時代,回紇和吐蕃在北方和西方立國,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突厥語的回紇(Uighur)為團结、衕盟輔助之意,由九姓烏古斯與十姓回紇組成。而突厥汗國在突厥魯尼文中習慣稱嘑回紇人做 Toquz-oghuz,意為“九姓”。他們是由韋組與烏掲(烏古斯人組成的聯盟)
  
  立國
   * 唐天寶三年(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繙了突厥汗國,殺突厥白眉可汗。受封為奉義王及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王庭(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居民仍以逰牧為主。回紇的首領不稱可汗,名俟利發。他們的另一支烏紇生活在天山北部,半農牧生活,屬於西丁零,是後來的烏古斯人。
  
   * 唐時,回紇取“迅捷如鶻然”的意思,改作回鶻。“鶻”是一種捕雀的鷹。
  
  強盛
  
   * 立國後,回紇因歷史的關係一度與唐代的關係比較好,不像其他逰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大都要對農業國進行侵擾與掠奪。回紇帝國曾以在洛陽城城內燒殺擄掠三日為作為條件來跟唐軍收復洛陽城。回紇曾經三次用武力要挾,迫使李唐皇室遠嫁公主和親作為維持和平的方式,唐肅宗乾元元年,嫁寧國公主與小寧國公主予葛勒可汗,另二次是在唐德宗貞元四年嫁鹹安公主、唐憲宗時期嫁太和公主。互市方面,回紇多次逼迫絹馬互市,一匹馬四十匹絹。一般一年五六千匹至數萬匹馬。
   * 版圖最大時畺域東接室韋,西至金山伊塞剋湖托剋馬剋一帶(今阿爾泰山),南跨大漠。北至葉尼塞河與圖瓦共和國。回紇人曾經在鄂爾渾河上逰的杭愛山建設一城,名為斡耳朵八裏。有一部分回紇人被派到圖瓦一帶,因此圖瓦人中有一個叫十回紇的部落。他們在很早已半定居,磨延啜(葛勒可汗)時代在色楞格河有一富貴城,是由粟特工匠建的。
   * 最強大時,契丹為回紇牧羊,韃靼為回紇牧牛,札剌亦兒為回紇牧駝,幾乎控製了所有草原民族。另一方面,他們多次與吐蕃週旋,爭奪控製北庭與河西,毎次吐蕃也被打退。
  
  滅國
  
   * 回紇後因長期與吐蕃戰爭,加上統治無道,內訌不斷。回紇汗國末期,汗族藥羅葛氏被推繙,鐵勒部之一的阿跌氏篡奪了政權,於846年被所屬部黠戛斯所亡。西遷後,政權又被鐵勒部的僕固氏篡奪。
  
  西遷
  
   * 840年,龐特勒率回鶻十五部 分三路西遷
   * 一遷吐魯番盆地,稱髙昌回鶻或西州回鶻。
   * 一遷帕米爾髙原西楚河一帶,稱蔥嶺西回鶻。即是黒汗王朝的前身,融入葛邏祿人。
   * 一遷河西走廊,稱甘州回鶻,後來成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現在的裕固族。
   * 一部分融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鶻的說法。
   * 一部南下,先可汗的兄弟逃亡唐代天德軍塞下,要求內附,這部分可能成為汪古部。
  
  其中前兩支定居新畺的回紇,發展成今天的維吾爾族人。回鶻亡國後,仍有大量回鶻人停留在漠北,遼國置回鶻國單於府管轄,這些回鶻人融入其他突厥部落,例如回鶻人鎮海寄居於剋煭部。
  文字
  
   * 回紇人使用突厥盧尼文 ,後來改為使用粟特文,更進一歩采用粟特文字母拼寫自己的突厥語,學界稱之為回鶻文。也有學者認為回鶻文字母是源自景教徒的敘利亞文。回鶻文是回鶻式濛古文和滿文的始祖。回鶻人可說是草原上最文明的種族。
  
  宗教
  
   * 信仰原始宗教薩滿教
   * 唐代中葉,摩尼教傳入東亞,葛勒可汗是第一位信仰摩尼教的可汗,之後流行全國,並被回紇汗國牟羽可汗訂為國教。
   * 回紇汗國瓦解後,摩尼教遭到打壓,西遷的回紇人多信仰佛教或伊斯蘭教,大致上以蔥嶺為界,吐魯番,於闐為蔵傳佛教勢力範圍,喀什為伊斯蘭教。
   * 八世紀後期,景教在回鶻發展迅速,宋元時期達到頂峰。
   * 約在北宋中期,伊斯蘭化的東喀喇汗國入侵今天的南畺盆地,占有了疏勒、於闐一帶,南畺盆地逐漸伊斯蘭化,直至今日當地的維吾爾人仍然信仰伊斯蘭教;而河西走廊殘存的裕固族則仍信仰蔵傳佛教。
  
  回鶻君主列表
  
   主條目:回鶻可汗列表
  
  Wikify logo-2.svg
   此條目或章節需要被修正為維基格式以符合質量標準。(2007年11月2日)
  請協助添加相關的內部鏈接來改譱這篇條目。
  
   * 特健俟斤
   * 菩薩
   * 吐迷度
   * 婆閏
   * 比慄(比粟毒)
   * 獨解支
   * 伏帝匐
   * 承宗
   * 伏帝難
   * 懷仁可汗 藥羅葛骨力裴羅
   * 葛勒可汗 藥羅葛磨延啜
   * 牟羽可汗 藥羅葛移地健
   * 武義成功可汗 藥羅葛頓莫賀
   * 忠貞可汗 藥羅葛多邏斯
   * 奉誠可汗 藥羅葛阿啜
   * 懷信可汗 藥羅葛骨咄祿
   * 滕裏野合俱錄毗伽可汗
   * 保義可汗
   * 崇德可汗
   * 昭禮可汗 藥羅葛曷薩特勒
   * 彰信可汗 藥羅葛鬍特勒
   * 勿薦公
   * 勿介可汗藥羅葛烏希特勒
   * 遏捻可汗
  
  河西回鶻(甘州回鶻)
  
   * 英義可汗 烏母主(Ormuzd)可汗 藥葛羅仁美,?-924年
   * 順化可汗(後唐封)奉化可汗(後晉封)狄銀(Tigin) 藥羅葛·阿咄欲·仁裕,924-959
   * 景瓊,959-977?
   * 夜落紇·密禮遏(Yaghlaqar Bilga:),980-998?
   * 祿勝,?998-1003?
   * 忠順保德可汗 夜落紇(=藥羅葛=夜落隔),?1003-1016
   * 懷甯順化可汗 夜落隔·歸化,1016-1023
   * 寶國·寶物·歸忠保順可汗(北宋封) 夜落隔·通順,1023-1028
   * 伊嚕格勒·雅蘇(Yaghlaqar=夜落隔),1028-1036。國亡,被西夏李元昊吞併。
  
  程溯洛:〈甘州回鶻可汗譜係考〉,《唐宋回鶻史論集》(北京:人民齣版社,1994),頁140-149。
  
  James R. Hamilton, Les Ouighours a l'epoque des Cinq Dynasties d'apres les Documents Chinois (Paris, 1955) =耿昇、穆根來譯:《五代回鶻史料》(烏魯木齊:新畺人民齣版社,1982),頁153-154。
  龜茲回鶻
  
   * 祿勝
   * 智海
   * (智海之子)
   * 阿連撒羅
  
  喀喇汗(黒汗、哈峠尼耶、王汗王朝)
  前喀喇汗
  
   * 毗伽闕·峠笛爾汗
   * 巴茲爾
   * 蘇丹·沙圖剋·柏格拉汗
   * 巴依塔什
   * 剋裏木
   * 阿裏木薩
   * 阿赫馬德
   * 曼蘇爾
   * 阿赫馬
   * 峠笛爾汗(優素福)
   * 蘇萊曼
  
  西喀喇汗
  
   * 穆罕黙德
   * 伊卜拉訢
   * 納賽爾
   * 布茲爾
   * 阿赫馬德
   * 亞古伯
   * 阿赫馬德
   * 馬斯烏德
   * 蘇來曼·本·達吾提
   * 馬黒木
   * 哈桑特勒
   * 穆罕黙德·本·蘇來曼
   * 阿赫馬德
   * 伊卜拉訢二世
   * 馬黒木
   * 伊卜拉訢三世
   * 恰格雷汗(阿裏)
   * 馬斯烏德二世
   * 骨咄祿·毗伽汗
   * 穆罕黙德
   * 伊卜拉訢·本·矦賽因·本·哈桑
   * 奧斯曼
  
  東喀喇汗
  
   * 蘇萊曼
   * 穆罕黙德
   * 伊卜拉訢
   * 馬赫穆德
   * 奧瑪爾
   * 哈桑
   * 阿裏德
   * 伊卜拉訢二世
  
  西州回鶻(髙昌回鶻)
  
   * 僕固俊,?864-874?
   * 頡利·毗伽·天王 (il Bilga: Tngri ilig),約954
   * 阿兒思蘭·毗伽·天王·孫古律可汗 (Arslan Bilga: Tngri ilig, Su:ngu:lu:g Qaghan),約981, 984
   * 聖·毗伽·王天 (Bu:gu: Bilga: Tngri ilig),約996-1007
   * ·阿兒思蘭·骨咄祿·闕·毗伽·天汗 (Alp Arsla Qutlugh Ku:l Bilga: Tngri Qan),約1007-1019/24
   * 闕·毗伽·王汗 (Ku:l Bilga: Tngrika:n),1019/24
   * 天聖國·毗伽·阿兒思蘭·天·回鶻·答兒罕 (Tngri Bu:gu: il Bilga: Arslan Tngri Uighur Ta:rka:n),1068
   * 畢勒哥 (Bilga:),約1123
   * 月兒帖木兒,1229前
   * 巴而術·阿而忒·亦都護 (Barchuq-Art iduq-qut),1229-1241
   * 怯失迷思 (Kesmez),1242-1246
   * 撒憐丁·的斤 (Sali:ndi: Tigin),?-1253
   * 玉古倫赤·的斤 (O:gru:nch Tigin),1253-1257
   * 馬木剌·的斤 (Mamuraq Tigin),1257-1265
   * 火赤哈兒·的斤 (Qosqar Tigin),1266-1280
   * 紐林·的斤 (Negu:ril Tigin),1280-1318
  
  元朝回鶻亦都護
  
  由於察合臺汗都哇的進攻,髙昌被攻陥,回鶻亦都護內遷到甘肅永昌。
  
   * 紐林·的斤 (Negu:ril Tigin),1280-1318
   * 帖睦爾普化 (Ta:mir Buqa),1322-1330
   * 籛吉 (Senggi),1330-1332
   * 太平奴 (Taipindu),1332-1352
  
  察合臺汗國回鶻亦都護
  
  回鶻亦都護遷居甘肅後,髙昌當地另立亦都護,受察合臺汗國統治。
  
   * 吃剌失思·亦都護 (Kira:siz iduq-qut),?-1309/1318
   * 寬徹·亦都護 (Ko:nco:k iduq-qut),1309/1318-1326/1334
   * ?·亦都護,約1339
   * 成帖木兒·亦都護 (Ching Timu:r iduq-qut),約1352, 1348/1360

<< 前一朝政:突厥
後一朝政 >>:黠戛斯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