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夏代   商代   周代   秦代 Qin Period   汉代 Han Period   三国 Three Kingdoms   晋代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明郑   近代中国   现代中国   
明郑  (1644年1683年)   总朝代: 明代

国君纪年姓名开端年份终结年份延续时间
郑芝龙郑一官 Nicholas Iquan1662年
南明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郑成功 Zheng Chenggong1661年1662年2年
延平郡王郑锦 Zheng Jing1662年1681年20年
延平郡王郑克塽 Zheng Keshuang1681年1683年3年

明郑
  明郑系指中国南明至清初期间,以恢复明朝旧有领土为志的郑氏政权。关于其创始时期,有以郑芝龙为始者,也有以郑成功为始者,该势力后莅郑经以迄郑克塽,刻划了一个闽南海商集团及政治势力的兴起与崩溃。
  
  郑芝龙初肇军事势力时,明郑不但控制海域,更造成“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现象。1653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受封延平郡王,建厦门为思明州,宗永历为正朔,并自设知州及六官,且自铸永历通宝,至此郑成功于厦门建立的明郑政权拥有军户金融实权。之后,除了支撑南明帝业外,明郑并在台湾建立第一个汉人政权,立下了重要文化经济基础。
  
  若以军事专论明郑,活动区域多在闽浙一带的明郑,军事力量最大时候为1659年,以海军为主的郑军有十余万人之多,曾循海道围攻南京。1662年之前,延平郡王的军政中枢都是在厦门,郑成功攻下台湾后将台湾改名“东都”,郑成功本人驻于热兰遮城,但他死后嗣位的郑经仍以厦门为基地。次年(1663年),清军联合荷兰战舰攻打厦门,郑经转往台湾。后来一度在三藩之乱时重占金门、厦门两岛,一度拥有福建七府。1680年,郑经军败返台,不久去世,由子郑克塽继任。1683年,清朝以明郑降将施琅为统帅攻打台湾,在澎湖海战击败由刘国轩统帅的郑军主力,郑克塽随即投降。
  
  背景
  
  1644年,中国明朝灭亡,后金趁李自成起事等因素入主中国北京,建立清朝。因为清朝未立即进取华南,加上兵力不足、倡导“以汉制汉”等政策,中国南方各地汉人拥立具明朝宗室血统的南明政权。该政权共分别福王、唐王、鲁王及桂王等南明四王,惟四王并不合作,造成势力分歧。其中,出身海盗而被明朝招抚为官的郑芝龙支持南明唐王,并于1644年-1645年间被南明封为平国公、南安伯及南安侯等重要爵位并身兼户部、兵部、工部三部尚书。
  
  初建
  
  郑芝龙崛起于海上,后接受明朝招安获授海防官职,更堂而皇之经营海上事业、国际贸易。他的势力影响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营运,让荷兰人数度联合其他势力攻击郑芝龙,但郑氏势力仍持续扩张。其规模史载叙述形容:“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 “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至此,明郑势力的通商范围广及: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据估计,明郑兵力达20万,拥有超过三千艘船的船队,成为中国东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思明六官
  
  1646年,郑芝龙依附中国北方清朝政权,惟其子郑成功仍继续支持南明政权。因两次击退清军有功,郑成功被南明桂王永历帝敕封为延平郡王。1655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永历帝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郑任免各官,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至此,郑成功拥有闽浙部分辖土、民政、军事等权。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朱术桂和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门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郑成功亲自督察官兵操练。
  
  1658年、1659年,拥有闽浙据点的郑成功两度攻击清政权浙江舟山及金陵两重要军事据点,惟均未获得决定性成功。
  
  据台
  
  1661年3月1日,郑成功北伐南京失败,损兵折将,难以与清军抗衡,于是决意进攻台湾,最后于翌年阳历2月1日攻下热兰遮城,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而该政权王位于1662年郑成功去世后,传郑经、郑克塽二代后,至1683年被施琅打败,降清为止。
  
  西征
  
  明郑除了拥有台湾领土政权外,也于1673年-1680年间,以军力占拥有中国闽南部分领土。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继承郑成功于台湾建立政府体制的延平王郑经,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请援,率军由台湾西渡福建。郑经先调遣兵万人、船百余艘先行至厦门,耿军派人往接。开始时,郑经军容不似郑成功时代之壮盛,耿精忠一开始甚为轻视。但郑经以厦门为根据地,陆续攻下漳州、泉州与潮州三府,进而攻下闽粤交接的重要据点惠州。郑经于攻下多座城市,商请耿精忠如约拨船及地方安插兵士。耿精忠不答,双方开始交恶。
  
  1680年代始,广东平南王尚之信、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相继为清军所平定,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亦死亡,明郑势力败退仅能守住厦门。1680年,清将万正色遣人游说郑军水师副总督朱天贵(原为耿精忠部将)率舰300艘,将士2万余人降清,郑经放弃厦门并率残余兵力回台,至此,明郑在中国闽南的势力再度消失。
  
  军队
  
  明郑军队是在郑芝龙所创立的私人军队的基础上间接发展出来的。郑芝龙投降清朝后,郑成功只身逃往金门,号召若干父亲旧部,而后渐次扩张实力,并曾于中国南方发动过两次所谓“北伐”。郑成功在治军上非常的严苛,对于怯战者、畏战者、贪污者、背叛者都是杀无赦,而且通常会株连全家。从1649年起至1661年未攻打台湾前,郑成功所诛杀的将吏就有75员,因此明郑军队有“怯者不敢独退,勇者不敢独进,胆勇成列,心力俱齐”的描述,在与清军的对阵当中,胜率极高,不过这样的作风,也使得军人携眷投降风气更盛。
  
  1662年,郑成功除固守金门数万水师之外,亲自率领约25,000名明郑士兵攻打台湾大员,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部队,展开对于台湾的统治。
  
  攻台前
  
  攻台前的明郑军队,主要使用福船,亦称大船。这种船有如此的描述:“为楼三层,乘风冲击,不可遏抑,其高若墉不可抑攻;其坚若铁石,矢石不能贯,炬不可爇”。当时明郑于中国东南沿海有着绝对的制海权,在海上以海盗模式对过往船舶“课税”,没有向明郑缴交过路费的任何商船,几乎不可能通行。
  
  曾攻打过南京的明郑军队于未据台前,于1640年代大本营即驻于厦门,其编制为内司镇(藩主直辖)前镇、后镇、一镇、二镇、三镇、四镇、五镇、楼船镇、左、右武卫营、左、右虎卫营、骁骑镇《骑兵营》、神器营(炮兵营)、亲丁镇等。
  
  据台后
  
  攻下台湾的明郑军队,随郑成功去世及丧失金厦据点后军力大幅受损,除郑经于闽南西征所建立的军队外,以屯兵方式为主的台湾明郑时期军队约数万名。并于台湾如简化成五军戎政(五军戎务)、总督军务、管军提督、将军、亲军卫镇、陆师镇、水师镇及监军数部份。
  
  1683年郑氏王朝覆灭后,郑军将领与军队悉数被强迫内渡唐山,而据《钦命太保建平侯郑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最后防守台湾的明郑官兵共有37500名。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