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Palestinian Territory, Occupied   首都:耶路撒冷  国家代码: ps   
  朝代
  英文:Palestine
  希腊文:Παλαιστίνη
  阿拉伯文:فلسطين‎
  希伯来文:פלשתינה‎
  系中东的地区,从地中海东岸一直延伸进入亚欧大陆内部。由于该地域随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
  
  【面积】
  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家,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而未在决议规定的地区建立阿拉伯国。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 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自马德里和会至今,巴通过与以和谈,陆续收回了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同北京时差】
  -6小时
  
  【国际电话码】
  970
  
  【人口】
  人口:639万(1997年,包括流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人)。据巴勒斯坦统计办公室的调查统计,1996年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和耶路撒冷的人口达到253万人。其中加沙地带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其余居住在约旦河西岸。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
  耶路撒冷(Jerusalem)。 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 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国家元首】
  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2005年1月9日当选。
  
  【重要节日】
  宣布建国日:11月15日
  
  【简况】
  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为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热月份为7-8月,气温最高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气温为4-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多次镇压犹太人并将大部分幸存者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 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政治】
  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阿拉法特当选为主席。2003年3月,阿拉法特任命阿巴斯为自治政府首任总理。11月,库赖受命组阁。2004年11月,阿拉法特病逝。阿巴斯接任巴解执委会主席。2005年1月9日,阿巴斯当选新一任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库赖任总理。
  2006年1月,巴举行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举。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获得132个议席中的74席,击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成为立法会第一大党。阿巴斯任命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为总理,组成了以哈马斯为主的政府。
  2007年3月17日,哈马斯、法塔赫等组成民族联合政府。哈尼亚继续任总理,立法会法塔赫党团主席阿扎姆任副总理。内阁设22个部和1名国务部长,哈马斯占11席,法塔赫占5席,其余由“第三条道路”等党团和独立人士担任。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巴解(PLO)。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74年10月在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会议。1976年8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Palestine National Council)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巴境内、外的全体巴勒斯坦人。有委员570人,分别为巴勒斯坦各抵抗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代表,现任主席萨利姆·扎农(Saleem Al-Zano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PLO)是巴解组织的常设领导机构。本届执行委员会是于1996年4月经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选举产生。1969年以来,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由阿拉法特担任。2004年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阿巴斯继任主席。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PLO)是巴全委会与巴执委会之间的一个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执委会执行巴全委会的决议和巴解的方针政策。由全国委员会选举产生,共有100多名成员,在全委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指导巴解工作。2004年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卡杜米继任主席。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1994年5月根据巴解组织决议成立,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加沙、杰里科除外交、安全以外的所有事务以及约旦河西岸的教育、社会福利、旅游、税收、卫生等事务。1996年1月,阿拉法特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首任主席。 2005年1月,阿巴斯被推选为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2003年3月19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任命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为该机构首任总理。9月,阿巴斯辞职。10月,阿拉法特任命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为总理。2006年1月,巴举行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举。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获胜,库赖辞职。阿巴斯任命“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为总理,负责组阁。2007年2月,哈尼亚向阿巴斯递交辞呈,阿巴斯授权其组建民族联合政府。3月17日,以哈尼亚为总理的巴新政府成立。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
  (The 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巴立法委员会是根据奥斯陆协议于1996年1月20日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会下设法律、耶路撒冷、预算与财政事务、经济、自然资源、领土与定居、难民、内政与安全、教育、政治、监督11个委员会,每年举行两次年会。按规定,每届立法委员会任期4年。但由于2000年起巴以冲突不断,改选一直未能进行。 2006年1月,巴举行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举。哈马斯获74席,成为立法会第一大党派。现任主席为阿齐兹·杜维克(哈马斯)。
  【行政区划】
  巴勒斯坦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根据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1997年10月绘制的地图。
  约旦河西岸分为8个省:杰宁、图勒凯尔姆、纳布卢斯、杰里科、拉马腊、耶路撒冷、伯利恒、希伯伦。
  加沙地带分为5个省:北方省、加沙、代尔拜莱赫、汉尤尼斯、拉法省。
  【司法机构】
  巴勒斯坦司法机构主体是各级法院,目前在巴境内设有最高法院一个,调解法院18个,初级法院8个,上诉法院1个,刑事法院1个,中央法院2个。
  巴检察机构的主体是各级检察院。检察院的职责是决定和进行各种起诉,代表执行机关面对司法机关、监管司法纪律和监狱。巴设最高检察院1个,由总检察长、数名副检察长和检察官组成,下设5个检察分院和10个总起诉厅。巴现有专职及兼职律师1000多名。
  【重要人物】
  马哈茂德?阿巴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935年生于巴勒斯坦北部萨法德,又名阿布?马成。1959年协助阿拉法特筹建巴解主流派“法塔赫”。1980年当选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委员。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后,曾任巴以谈判巴方首席代表。1993年主持巴以奥斯陆谈判,并代表巴方签署了巴以“奥斯陆协议”。阿拉法特逝世后,巴解组织执委会于2004年11 月11日举行会议,选举阿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2005年1月9日,当选新一任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律师,史学家,已婚,有三个孩子。
  伊斯梅尔·哈尼亚,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总理,“哈马斯”重要领导人之一。1963年生于加沙。1987年毕业于加沙伊斯兰大学,获阿拉伯文学学位。1987年起,哈尼亚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哈马斯”成立后,哈尼亚加入,并成为“哈马斯“创始人艾哈迈德·亚辛的助手。1992年,哈尼亚被以色列驱逐,流亡南黎巴嫩,一年后,重返加沙,出任伊斯兰大学校长。1998年起,担任亚辛办公室主任。 2004年以色列“定点清除”亚辛和亚辛的继任者兰提西后,哈尼亚成为“哈马斯”领导人之一。2006年1月,哈尼亚当选巴第二届立法委员会委员。2月,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任命哈尼亚为总理,负责组阁。2007年3月,哈尼亚继续任巴民族联合政府总理。
  阿齐兹·萨利姆·杜维克,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主席。1948年生于希伯伦。曾获巴勒斯坦纳加赫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埃及开罗大学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建筑规划博士。1980年,在纳加赫大学地质系执教,并担任巴勒斯坦博士硕士协会对外关系负责人。因参加“哈马斯”,多次被以色列逮捕和监禁。1992年底,被驱逐到南黎巴嫩。1994年返回纳加赫大学任地质系主任、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并任“哈马斯”慈善机构高教委员会主席。2006年1月当选巴立法委员会委员。2月,当选立法委员会主席。曾发表多部著作,其中《巴勒斯坦社会》最为著名。已婚,有三子四女。
  齐亚德·阿布·阿穆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外长。1950年生于加沙。毕业于大马士革大学,获英语文学和语言学士学位,获美国乔治顿大学比较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华盛顿巴勒斯坦政治研究中心成员、纳布卢斯巴勒斯坦研究中心成员、巴外交委员会主席、巴人权组织米夫塔赫副秘书长、巴解中央委员会成员等职。1985年在拉马拉比尔宰特大学任政治学、文化学及国际教育计划教授,并在巴林、阿曼和叙利亚任教。1996年作为加沙地区独立人士当选立法会委员并任立法会政治委员会主席。2003年任巴第9届政府文化部长。2006年1月,再次当选立法会委员。2007年3月17日任巴民族联合政府(第11届政府)外交部长。已婚,有四名子女。
  萨利姆·扎农,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1933年生于加沙。1956年至1957年初,领导了加沙地区人民反抗英、法、以侵略的斗争。1969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5-1990年任“法塔赫”驻科威特和海湾地区代表。“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委员,1996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至今。
  法鲁克·卡杜米,“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1931年生于雅法,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创始人之一。1969年至今(1971年除外)一直为巴解执委会委员、巴解政治部主任。1993年任负责巴勒斯坦重建的巴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卡杜米政治观点较激进,反对“奥斯陆协议”,长期偏居巴解总部原所在地突尼斯,拒绝参加巴自治政府。与俄关系密切。阿拉法特逝世后,“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于2004年 11月11日举行会议,选举卡任“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
  
  【经济】
  以农业为主,其他有建筑、加工、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
  主要经济数字(资料来源:经济季评):
  国内生产总值(GDP) 33.3亿美元 (2004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5.9% (2004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928美元 (2004年)
  通货膨胀率 2.9% (2005年)
  进出口总额 31.09亿美元 (2005年)
  进口额 27.37亿美元 (2005年)
  出口额 3.72亿美元 (2005年)
  由于巴以暴力冲突持续不断,巴经济遭受巨大损失,陷于困境。据巴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至2006年,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160亿美元。2005年平均失业率28%,2006年底已超过38%。
  【工业】
  巴工业水平很低,规模较小。据巴工业部提供的资料:目前巴共有各种工业企业4000家。巴工业主要是加工业,如制革、塑料、橡胶、化工、食品、石材、大理石和人造石板、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和家俱等。
  【农业】
  是巴的经济支柱,也是外贸出口的重要部分,占出口产品的25%。可耕地面积为198万杜诺亩(1杜诺亩=1.4市亩),牧场为190万杜诺亩,森林面积为26万杜诺亩。2000年农业总产值为3.39亿美元。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0%左右。
  【旅游】
  巴勒斯坦气候宜人,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巴自治区共有旅行社74家,餐馆69家,旅馆106家,拥有客房4708间,10063张床位。主要旅游城市有:耶路撒冷、拉马拉、比拉、伯利恒 、杰里科、纳布卢斯、希伯伦、加沙。
  【交通运输】
  (一)公路。巴民族权力机构管辖区内没有铁路,一切运输全靠公路、汽车完成。1998至2000年间,巴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建了163个公路项目,造价1.176亿美元 。在加沙地带建了20个公路项目,造价0.176亿美元。
  (二)航空。巴于1996年组建民航机构,现有飞机三架,巴民航局长为法伊兹·扎耶丹。加沙国际机场是巴唯一的机场,可起降波音747大型飞机,年进出港旅客设计能力为70万人次。
  【金融】
  巴勒斯坦金融机构(PALESTINE MONETARY AUTHORITY)于1994年底成立。该机构作为巴中央银行预备机构,在确定金融政策、调控和监督各银行活动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根据巴金融机构提供的资料,目前在巴民族权力机构控制区的银行共有22家。巴勒斯坦银行9家,阿拉伯银行11家,其它外国银行2家。巴勒斯坦至今没有自己的货币,使用以色列货币(谢克尔)和约旦货币(第纳尔)。
  1美元=4.5新谢克尔(2005年)
  1美元=0.709第纳尔(2005年)
  
  【外国对巴经济援助】
  截止到2000年底,各援助国承诺援助款总额约46亿美元,实际支付约30.5亿美元。2003年,美宣布将向巴提供5000万美元的额外援助。同年,欧盟分四批向巴提供总额约4500万欧元的援助。2005年2月,美国承诺给予巴4000万美元的援助。7月,八国集团宣布将向巴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 9月,欧盟宣布2005年度援巴金额为2.817亿欧元。2006年3月,挪威宣布将援巴1000万美元,俄罗斯宣布将援巴1000万美元。4月,美国宣布取消对巴4.11亿美元经援,同时将通过联合国向巴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增至2.87亿美元。卡塔尔宣布将援巴5000万美元。5月,挪威、瑞典宣布将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援助大幅增加,分别增至245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马来西亚宣布将援巴1600万美元。7月,沙特承诺向巴提供2.5亿美元。9月,斯德哥尔摩援助巴勒斯坦国际会议承诺向巴提供5亿美元,其中1.4亿用于人道主义援助。世行决定向巴提供4660万美元。10月,阿尔及利亚宣布将援巴5200万美元,英国决定援巴300万英镑,科威特宣布将援巴3000万美元。11月,欧盟宣布2006年援巴金额为3.39亿欧元。12月,日本宣布将援巴2500万美元,叙利亚宣布将援巴1700万美元,伊朗宣布向巴提供2.5亿美元,苏丹宣布将援巴1000万美元。
  【教育】巴教育状况总体落后,巴目前文盲率为11.6%。教育体制是:小学6年、中学3 年、高中3年、大学4-5年。1999至2000学年巴共有学校1767所,在校生865540人。教师共有34088。巴共有8所正规大学,1999至 2000年度大学入校学生共有19548,各大学共有教员1869人。
  【新闻出版】巴内地有报刊13种,杂志33种,大部分是月刊和季刊。《耶路撒冷报》(AL QUDS)发行量5万,《日子报》(AL AYYAM)发行量2万份,《新生活报》(AL HAYAT AL JADIDA)发行量15000份。
  巴勒斯坦通讯社(PALESTINE NEWS AGENCY)简称“WAFA”。该社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于1971年在贝鲁特创建。
  巴有11座广播电台,“巴勒斯坦之声”是官方广播电台,创办于1964年,其余10家为商业广播电台。
  “巴勒斯坦电视台”创办于1995年9月,是巴官方唯一的电视台,目前只有两个频道,其一是卫星频道,每天播放12小时,覆盖面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军事】根据奥斯陆协议,巴自治政府可以建立警察部队以保证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人的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目前巴自治政府约有警察40000人。
  
  【对外关系】
  巴解组织成立后,得到阿拉伯国家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支持。1974年10月拉巴特阿盟第七届首脑会议决议承认巴解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解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会议和工作。1976年8月第五届不结盟国家会议接纳巴解为正式成员,同年9月阿盟接纳其为正式成员。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现已得到137个国家的正式承认。巴解组织原在90多个国家派驻办事处,现多已改为巴勒斯坦国大使馆。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1998年7月,联大通过阿拉伯国家的提案,提高巴驻联合国观察员地位。
  2003年4月,以阿巴斯为总理的巴新内阁成立,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11月,库赖组建巴新一届政府后,美、以表示了谨慎的欢迎,并敦促库加紧打击恐怖势力。
  2006年初,哈马斯胜选并组阁后,中东问题“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要求哈接受“三项条件”:承认以、放弃暴力并接受巴以达成的所有协议,美、以断绝与巴政府接触,对其进行经济封锁,欧盟暂停向其提供直接援助。2007年3月,巴民族联合政府成立。国际社会普遍表示欢迎,但仍敦促巴新政府明确接受“三项条件”,继续对巴封锁,与哈马斯阁员保持距离。
  【同我国的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年11月20日,我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建交。同年12月31日,巴解驻京办事处改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其主任改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1990年7月5日起,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驻巴勒斯坦国特命全权大使。巴实行自治后,1995年12月我在加沙设立驻巴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2004年5月迁至拉马拉。
  2005年5月,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6月,外交部长李肇星访问巴勒斯坦。9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访问巴勒斯坦。12月,外交部部领导成员乔宗淮访问巴勒斯坦。2006年5月,巴外交部长扎哈尔来华出席中阿友好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12月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访巴。
  中国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主任:杨伟国
  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迪亚布·奈米尔·穆罕默德·鲁赫(H.E. Diab Nemer Mohammed Allouh)。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一)与埃及的关系:埃及是最早支持巴解组织的阿拉伯国家之一,曾是巴解组织开展政治活动的主要基地。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后,巴解中断同埃的关系。1987年11月,埃宣布重新开放巴解组织驻开罗办事处。海湾战争后,由于双方立场不同,关系冷淡。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双方关系实现正常化。阿拉法特主席去世后,埃在开罗为其举行隆重葬礼。阿巴斯当选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以来,多次访埃。2006年,哈马斯执政后,埃及呼吁哈马斯承认巴以间达成的协议。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勒、巴总理哈尼亚、外长扎哈尔分别访埃。埃及多次在巴以换俘、巴内部矛盾等问题上进行斡旋。
  (二)与叙利亚的关系:叙曾是巴游击队的重要基地和后方。巴一些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大马士革。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勒目前也在叙定居。1983年以后,因对解决中东问题的政治主张存在分歧,双方关系恶化。1988年以来,巴叙关系有所缓和。1999年,在叙的鼓励与支持下,在叙境内的巴反对派组织开始与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对话。2004年12月,阿巴斯继任巴解执委会主席后访叙。2006年,哈马斯执政后,叙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自主选择的政府,反对对巴进行封锁,呼吁国际社会给巴新政府更多的时间。巴外长、总理先后访叙。2007年1月,阿巴斯访叙,并与马沙勒就组建民族联合政府谈判。叙总统巴沙尔鼓励巴各政治派别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三)与约旦的关系:巴、约之间在历史、地理、血缘等方面有着特殊关系。约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给予巴勒斯坦人国籍的国家,现巴人占约旦总人口的60%。约曾是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1970年,约巴关系恶化,巴武装被迫全部从约撤出。1985年2 月,巴约达成谋求公正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联合行动协议,其中包括建立巴约联邦。中东和平进程开始后,巴约曾组成联合代表团出席中东和会。2003年6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主持了由美、以、巴三方首脑参加的亚喀巴峰会,宣布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2004年,约积极推动“路线图”,多次重申反对难民就地安置的设想。阿巴斯当选民族权利机构主席以来,频繁访约。2006年,哈马斯执政后,约旦未予明确表态,仅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向巴提供援助。4 月,约旦政府指责哈马斯向约境内偷运武器,并无限期推迟了扎哈尔访约计划。阿卜杜拉二世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巴以局势,推动和平进程,并于2007年3月在美国会发表演讲,敦促美在中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四)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沙特、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曾是巴解的主要财政援助国。 1990年,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巴解在海湾战争中的立场不满,同巴解关系恶化。原在海湾国家的50万巴勒斯坦人大部分离去。1991年3月31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宣布中断对巴解的财政援助。但在巴解决定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后,沙特等海湾国家与巴解关系开始缓和,官方往来逐渐恢复,沙特还部分恢复了对巴援助。从1993年起,巴解同海湾国家关系恢复正常。2004年12月,巴解执委会主席阿巴斯访问沙特和科威特,对巴在海湾战争中的错误立场表示道歉。巴与海湾国家关系明显改善。2006年,哈马斯执政后,其政治领导人马沙勒曾往访卡塔尔、巴林、阿联酋、科威特等海湾国家。4月,巴外长扎哈尔出访沙特。12月,巴总理哈尼亚访问卡塔尔、巴林。2007年2月,沙特斡旋下,哈马斯与法塔赫,促成双方就组建民族联合政府、重组巴解组织等问题达成“麦加协议”。3月,在沙特等国推动下,第19次阿盟首脑会议重申“阿拉伯和平倡议”,并确定相关工作机制。
  【同以色列的关系】1993年9月和1994年5月,巴解与以色列签署了巴自治协议(“奥斯陆协议”)和该协议的执行协议。1995年9月,巴以签署巴第二阶段自治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已将约旦河西岸6座城市的教育、社会福利、旅游、卫生和税收等20余项民事管理权移交巴方。1997年1月17日,巴以正式签署了关于以军在希伯伦市重新部署的协议,规定以从希伯伦80%的地区撤出。1998年 10月23日,巴以签署了以色列第二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协议,即“怀伊协议”。1998年12月14日,巴全国委员会在加沙召开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对巴国民宪章的修改,取消其中的灭以条款。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上台执政后,中东和平进程出现转折,巴以和谈恢复。巴拉克与阿拉法特多次公开和秘密会晤。9月5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总理巴拉克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就实施怀伊协议和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签署协议。11月8日,巴以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2000年7月,美、以、巴首脑在戴维营举行峰会,但因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主权问题分歧严重,会谈无果而终。9月,由于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以巴冲突。2001年3月,沙龙就任以色列总理后,对巴采取强硬政策,对巴自治区实行封锁和军事打击,以巴冲突愈演愈烈。
  2003年6月,由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四方机制”起草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启动,规定在2003年底之前建立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继而在2005年完成最终地位谈判,巴正式建国。该计划至今未得到切实执行。
  2005年,阿巴斯上台后,巴以关系明显改善。2月8日,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倡议和推动下,以、巴、埃、约领导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峰会,就巴以停止长达4年多的暴力冲突达成协议。此后,以暂停了对巴军事行动,先后释放了898名在押巴囚,并向巴移交了杰里科和图勒凯尔姆两城的安全控制权。8月15日到9月20日,在埃及等方面的推动以及巴方的积极配合下,以完成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离犹太定居点和军队的“脱离计划”。11月15日,在美国斡旋下,以同意开放加沙与埃及交界处的拉法口岸以及加沙南部与以交界处的凯雷姆货物口岸,同意巴修建加沙港口,并允诺逐步开放加沙地带农产品向以出口的通道等。25日,由巴控制、欧盟观察员监督的拉法口岸正式开放。
  但是,双方的暴力冲突仍时有发生。7月12日,以海滨城市内坦亚遭巴武装人员自杀式爆炸袭击。以随即宣布恢复“定点清除”,一度平静的巴以局势再度紧张,原定的巴以第三次首脑会晤被迫取消。12月5日,内坦亚再次遭袭,以宣称将继续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制止巴武装人员的袭击。28日,以启动“蓝天”军事行动,意图在加沙北部建立军事隔离区,阻止巴武装人员袭击以城市。
  2006年哈马斯组阁后,以要求其接受“三项条件”,并对巴进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6月25 日,巴武装人员袭击以军哨所,造成数名以军伤亡,并绑架了一名以军士兵。以军随后对巴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逮捕60多名巴部长、立法委员。11月,巴以宣布在加沙停火。12月,以总理奥尔默特与阿巴斯会晤。2007年3月,巴民族联合政府成立后,以对其采取“不承认、不交往”政策,维持对巴封锁,但与阿巴斯保持接触。
  【同美国的关系】美国曾长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安理会242和338号决议并公开谴责恐怖主义之后,巴美开始对话。海湾危机爆发后,巴解一再抨击美在处理海湾危机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要求美以同样的标准执行联合国和安理会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美则指责巴支持伊拉克。海湾战争结束后,美推行中东和谈计划,巴解对此采取积极立场,巴、美关系渐趋缓和。1993年9月,经美撮合,巴以签署华盛顿原则宣言,实现相互承认,美随后宣布承认巴解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月24 日,美将巴勒斯坦驻美办事处升格为官方使团,并利用美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进行联系。1998年12月,克林顿总统访问巴勒斯坦,这是美总统第一次访问巴自治区。阿拉法特执政后期,美巴关系紧张,美拒绝同阿接触。2005年阿巴斯上台后,美巴关系改善。
  2006年哈马斯胜选并组阁后,美反应强烈,重申哈马斯是“恐怖组织”,表示不会与巴政府进行接触,要求国际社会孤立哈马斯,直至其改变立场、接受“三项条件”,并停止了对巴直接援助。200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务卿赖斯多次访问巴以。10月,阿巴斯访美,会见美总统布什。布什称阿巴斯是有远见且爱好和平的领导人。2007年巴民族联合政府成立后,美表示将密切关注巴政府实际行动,并与新任巴财长接触。4月,美国会批准向阿巴斯领导的安全部队提供5900万美元资金。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巴解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在10多个欧盟国家派驻代表。欧盟国家认为巴未确定边界,且无政府,故在法律上未承认巴国。但不少国家一直与巴解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并不断向被占区巴人提供物质援助。海湾危机发生后,欧盟国家指责巴解在海湾危机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欧共体12国外长宣布冻结与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触。海湾战争结束后,欧盟国家与巴解关系逐渐恢复。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欧盟国家开始在巴自治区设代表处或通过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自治政府进行联系,并向巴自治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2005年 10月,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提出了支持巴勒斯坦的全面中期战略,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巴勒斯坦选举、司法制度和法制建设;支持巴民族权力机构改革;改善巴贸易和投资条件;重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等。
  欧盟对哈马斯执政表示担忧,要求其接受“三项条件”,并将之与援助挂钩。2006年11月,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就结束巴以冲突提出和平倡议。2007年3月,欧盟对巴民族联合政府表示谨慎欢迎,决定与巴政府中温和派人士交往。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瑞典、比利时外交大臣等访巴,巴外长、新闻部长访问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
  【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巴解组织与前苏联关系密切。阿拉法特曾多次访苏。苏联解体后,巴解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宣布承认前苏联15个共和国独立。2000年,包括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内的多个东欧国家领导人在伯利恒庆祝东正教的圣诞节。同年阿拉法特三次访俄。2003年中东和平计划启动后,俄积极推动。2005年阿巴斯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后访俄。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巴。8月巴外长基德瓦访俄。10月,普京致信阿巴斯,呼吁巴继续就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并表示俄将继续推动巴以和谈。2006年1月哈马斯上台后,俄罗斯虽是“四方”之一,但其对哈马斯的态度有别于其他三方,反对孤立哈马斯,主张进行交往,引导其向温和、务实方向转变。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勒于2006年 3月和2007年2月往访。巴民族联合政府成立后,俄表示欢迎,俄外长向巴新任总理和外长致电祝贺。


  Palestine (Greek: Παλαιστίνη, Palaistinē; Latin: Palaestina; Hebrew: ארץ־ישראל‎, Ereẓ Yisra'el; formerly also פלשׂתינה, Palestina; Arabic: فلسطين‎ Filasṭīn, Falasṭīn, Filisṭīn) is a conventional name used, among others, to describe a geographic region between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the Jordan River, and various adjoining lands.
  
  As a geographical term, Palestine can also refer to 'ancient Palestine,' an area that includes contemporary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as well as part of Jordan, and some of both Lebanon and Syria. In classical or contemporary terms, it can refer to the area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what was once British Mandate Palestine (1920–1948), an area which included Transjordan. The term Land of Israel is used to refer to the same geographic region, both narrowly or broadly defined, by Israelis, Jews, and Christian Zionists, among others. Other terms for the same area include Canaan, and the Holy Land.
 

评论 (0)